书城经济人口预测模型研究及应用
14344100000011

第11章 成都市人口发展态势分析(1)

对成都市未来人口状况的上述预测,我们是基于妇女总和生育率的三个假定方案来进行的,因此相应出现了低、中、高三种预测结果。基于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两大影响要素,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三个预测方案作出评价与选择。

从三个方案的人口规模发展态势来看,由于参数选取的不同,未来至2030年,成都市总人口规模和进入负增长的时间各不相同,低方案在2011年达到人口峰值12210746人,中方案在2013年达到人口峰值12297078人,高方案在2015年达到人口峰值12332511人。

无论哪一种预测方案,成都市未来人口结构均呈老化趋势,少儿系数偏低,老年系数偏高,三个方案仅在老化程度和老化速度上稍有不同,即低方案较快,高方案较快,中方案居中。而单纯依赖这几项指标无法说明我们究竟倾向于哪一种方案。所以,在综合考虑成都市人口发展现状和成都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我国生育政策变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选择方案二恰当,并对基于方案二对成都市未来人口发展的态势与特征进行分析,其理由如下:

方案一对控制人口规模较为有利,但不利于调整人口结构,加之这一方案的实现有较大难度。因此,该方案可作为一个较强控制下的人口发展态势的参照方案。

方案二是综合考虑了我国未来生育政策的调整和人口自身再生产规律的一个预测方案,是现行生育政策和人口调控力度以及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最可能实现和发生的方案。

一方面,在人口出生压力逐渐减轻,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人口主要矛盾的预期下,生育控制政策逐渐放松;但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在逐渐转变,两种因素对总和生育率的影响相互抵消,总和生育率始终稳定在1.2。

方案三有利于调整人口结构的不合理,但对成都市这样一个人口增长主要来源于流入人口的增加的特大城市而言,其总和生育率达到1.4,除非政府现行的生育政策和相关流动人口政策有较大调整。

一、基本人口状况

预测期内,成都市无论是人口自然变动,还是总人口数量的变动,除“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略有增长外,总体呈下降之势:由1200.47万增加到2010年的1227.33万人,然后增加趋势延续到2013年的1229.71万人达到总人口的峰值,而后开始由增长转为减少,直至2030年的1170.09万人;单纯考虑人口自然增长部分,则全市人口将会更快地进入负增长状态,即2011年达到总人口的峰值1172.31万人,到2030年则减少到1099.72万人。

未来成都市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年出生人口仅为6.6万人;而未来的人口死亡率呈递增的态势,这是人口老化的必然后果,2005年前死亡率保持在6‰以内,2013年突破7‰,2018年达到8‰,2023年达到9‰,在2028年以后则达到10‰以上;这就使得未来成都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递减,在2011年时出现人口负增长。

未来成都市流入人口数量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由2001年的36.17万逐渐增加到2030年的70.37万,年增加1.14万人;流入人口已成为成都市总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成都市未来人口结构变动分析

(一)成都市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变动趋势

成都市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发展态势可以从下面的几个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得到直观的反映。

成都市人口结构呈明显的老化,即整个金字塔的宽体部分逐渐上移,直至2030年呈明显的“下窄上宽”,特别是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时,金字塔下部特别细长,即使加上主要处于青壮年年龄段的流入人口,成都市人口结构的这一趋势也并未得以充分的修正,流入人口的加入也仅限于使金字塔的底部较为粗大些。这表明届时成都市人口属于明显的缩减型:儿童少年比例较低,老年人口比例较高,老化程度将非常严重。这样的人口结构意味着成都市未来死亡率将升高,出生率降低,人口自增速很慢。

(二)成都市未来人口系数变动趋势

1.少儿人口系数

少儿人口系数即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预测期内,成都市少儿人口系数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15.02%下降到2012年的10.39%,直至2013下降速度才稍微减缓,年下降率保持在0.14百分点。国际通行标准认为,少儿人口系数一般在30%耀40%比较合理,可见,成都市少儿人口系数远未达到这个合理值。

2.老年人口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即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预测期内,成都市老年人口系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由2001年的8.02%一直上升至2030年的25.83%,年均上涨约0.6个百分点。国际通行标准认为,老年系数一般在5%耀10%比较合理,而成都市的老年人口系数在2007年将超过10%。

3.老少比

老少比即老年人占少儿人口的比例。预测期内,成都市老少比逐年上升,由2001年的53.41%一直上升至2030年的338.41%。国际通行标准认为,老少比一般在15%耀30%比较合理,而成都市老少比自2001年起就已远远超过这一合理范围。

(三)成都市劳动年龄人口变动趋势按照国际通行标准(15耀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计算,在预测期内,成都市劳动年龄人口经过短暂的增长阶段后,整体呈减少趋势。“十一五”期间是成都市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主要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年均增加1.42万人,将由2006年的951.3万增长到2010年的958.4万人,此时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然后有一段平稳期(2011—2015年);这期间劳动年龄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只是速度较慢;2016年以后,成都市劳动年龄人口以较快速度下降,2030年降至67.34%。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人口的老化,高年龄组劳动年龄人口将逐年增加,低年龄组劳动年龄人口将逐年减少,劳动力也将逐年“老化”。15耀24岁年轻劳动年龄人口和25耀44岁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降低趋势,而45耀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呈不断升高趋势:由2000年的21.71%上升到2030年的37.44%,劳动力“老化”趋势十分明显。

(四)成都市老年人口状况

为应对成都市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挑战,倡导积极的老龄社会,我们有必要对老年人口的变动态势作进一步考查。预测期内,成都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一直呈持续增长态势:2019年将突破200万人大关,2030年将突破300万人大关,达到302.18万人。

另外有一显著的特点是:高龄老年人口增长幅度大,成都市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较另两个老年人口群体增长更快,其2010年将比2000年增长93.68%,到2020年将比2010年增长63.75%,到2030年将比2020年增长62.42%。

(五)成都市学龄人口变动态势

预测期内,随着出生人口的波动减少,学龄人口也将波动减少。

如果按照4耀6岁入读测算,在幼儿园就读的儿童人数呈波动减少趋势,2011年开始,在园儿童人数有个小幅增长期,直至2018年,又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总体波动幅度不大,2016年后在园儿童规模始终保持在20万人左右。

如果按照7耀12岁读小学测算,2005—2012年成都市未来在校小学生总体呈减少趋势,而后有一平稳时期,在校小学生人数保持在49.2万人左右。至2021年,又开始逐年递减,但幅度已小于“十一五”期间,只是由2021年的47.16万减少至2030年的38.57万人,年均减少0.86万人。

如果按照13岁开始入读初中测算,在校初中生规模总体上亦呈现波动且减少的趋势。2011—2017年,初中生人数减幅较大,从33.66万人减至24.93万人,年均减少了1.25万人,此后的2018—2030年,初中生人数在25.80万耀21.57万人之间呈小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