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华名医名方大全(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339600000001

第1章 春秋战国名医(著)方

《黄帝内经》方

方一左角发酒

【组成】左角之发6克。

【用法】燔治烧制为末,饮以美酒1杯,不能饮者亦可灌。

【功效】通经络,消淤利窍,和畅气血。

【主治】邪气侵犯,五络闭塞不通,而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状如尸厥,但全身血脉皆在搏动者。

【来源】《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方二泽泻饮

【组成】泽泻、白术各5克,麋衔2克。

【用法】上药混合研末,每次3指撮,饭前空腹服,温开水送下。

【主治】酒风。症见全身发热,身体倦怠无力,大汗如浴,恶风,少气。

【来源】《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方三四乌贼骨一茹丸

【组成】乌贼骨2克,茹(即茜草)0.5克。

【用法】上药研为细末,和以雀卵为丸,如小豆大,每服5丸,食前鲍鱼汁送下。

【功效】补血填精,调气通经。

【主治】血虚精亏气伤而致的血枯经闭,胸胁胀满,不思饮食,发病时常可闻及腥臊气味,鼻流清涕,唾血,四肢清冷,视物眩晕,时时大小便出血。

【来源】《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方四半夏秫米汤

【组成】半夏9克,秫米适量。

【用法】取甘澜水1000毫升(长流水1600毫升,多次扬之,取在上的清水),以苇薪燃火煮之,水沸后,放入秫米适量,和炮制过的半夏9克,以文火继煎至汤300毫升,去滓,每次服1小杯,每日服3次,逐次加量,以发生药效为度。如是病初起,服完药后应静卧,汗出后即愈。病程较长的,服至3次也可痊愈。

【功效】和胃化浊。

【主治】不眠症。

【来源】《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

方五寒痹熨法

【组成】淳酒10千克,蜀椒500克,干姜500克,桂心500克。

【用法】四种皆咀,渍酒中,用棉絮500克,细白布12米,并纳酒中,置酒马矢之中,盖封涂勿使泄,5日5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并用滓与其棉絮,复布为复巾,长2米左右,为六七巾,用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30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30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

【功效】补命门火,益肝心血,通经络,调和营卫。

【主治】寒痹。症见肢体疼痛或麻木不仁等。

【来源】《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