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339400000083

第83章 灵枢译注卷二(4)

人迎与脉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阴阳俱溢,如是者不开,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淫于中,五脏内伤。如此者,因而灸之,则变易而为他病矣。

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

凡刺之属,三刺至谷气,邪僻妄合,阴阳易居,逆顺相反,沉浮异处,四时不得,稽留淫泆须针而去。故一刺则阳邪出,再刺则阴邪出,三刺则谷气至,谷气至而止。所谓谷气至者,已补而实,已泻而虚,故以知谷气至也。邪气独去者,阴与阳未能调而病知愈也。故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矣。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厥阴在中,少阴在下。

膺俞中膺,背俞中背,肩膊虚者,取之上。

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在骨守骨,在筋守筋。

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痏,无使邪气得入。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泻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

刺诸痛者,其脉皆实。

故曰: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

病生于头者,头重;生于手者,臂重;生于足者,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从生者也。

【译文】

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一倍的,就应泻足少阳胆经,而补足厥阴肝经。用二泻一补法,每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必须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为躁动不安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二倍,就应该泻足太阴膀胱经,补足少阴肾经。用二泻一补法,每两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同时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用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人迎脉比寸口脉大三倍的,就应该泻足阳明胃经,补足太阴脾经,用二泻一补法,每日针刺二次,施针时,还应切人迎与寸口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表现为躁动不安的,就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

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一倍的,应该泻足厥阴肝经,以补足少阳胆经,用二泻一补法,每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就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和调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二倍的,应该泻足少阴肾经,以补足太阳膀胱经。用二泻一补法,每两日针刺一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寸口脉比人迎脉大三倍的,应该泻足太阳脾经,以补足阳明胃经,用二泻一补法,每日针刺两次,施针时,还应切寸口与人迎脉,以测病势的进退,如果有躁动不安的情况的、应取上部的穴位,直到脉气调和了,才能停止针刺。每日针刺两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太阴主胃,当谷气充盛时,人就气多血多,所以可以每日刺两次。人迎和寸口脉的脉象都比平常大三倍以上的,叫做阴阳俱溢。这样的病,如果不加以疏理,血脉会就闭塞,气血也不能流通,流溢于肉里,就会损伤五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妄用了灸法,就会导致变易,而引发其它的疾病。

大凡针刺,都以达到阴阳调和为目的。补阴泻阳,就是补五脏不足的正气,泻六淫邪气,这样人才能音声清朗,元气充盛,耳聪目明。如果泻阴补阳,就会导致气血不畅。所谓针下得气而有了疗效,是说实证因为用了泻法,证候便由实转虚,这种虚证的脉象虽然与原来的大小相同,但已变得虚软不坚了;如果脉象仍然坚实,病人虽已感到轻快,但疾病也并未去除。如果虚症用了补法,症候就会由虚转实,这种实症的脉象虽然与原来同样大小,却比先前坚实有力;如果经过针刺,脉象还象以前那样大,却虚软而不坚实,患者虽然觉得舒服,但疾病也未除去。所以应正确运用补泻的手法,以使补能充实正气,泻能祛除邪气,病痛虽不能随着出针而立即除去,但病势却必然会减轻。必须先了解十二经脉的机理,才能领悟终始篇的深刻涵义。阴经阳经各有固定的循行部位,与脏腑也有确定的配属关系,补虚泻实的原则也不能互为颠倒。针治也应按经取穴。

凡适于用针治的病,都应当用三刺法,使针下获得谷气流通的感觉。由于邪气侵入经脉后会与血气相温和,会扰乱阴阳之气原有的位置,使气血运行的逆顺方向倒置,脉象的沉浮异常,与四时不相应,邪气就会滞留体内而淫溢流散。这些病变,都可用针刺治疗。初刺是刺皮肤,以使浅表的阳邪排出:二刺是刺肌肉,以使阴分的邪气排出;三刺是刺分肉,以使谷气流通而能得气,但得气后就可以出针了。所谓谷气至,是说在用了补法之后,会感觉到正气充实了,在用了泻法之后,会感觉到病邪被排出了。也因此知道谷气已到了。经过针刺,邪气被排出后,虽然阴阳血气还没有得以完全调和,但已察觉病痊愈。所以准确地使用补法,正气就可得到充实;准确使用泻法,邪气就会衰退,病痛虽然不会随着出针而立即痊愈,但病势必定会减轻的。

阴经的邪气旺盛,阳经的正气虚弱,就应该先补充阳经的正气,再泻去阴的邪气,以调和其有余和不足。阴经的正气虚弱了,阳经的邪气盛了,应该先补阴经的正气,再泻去阳经的邪气,从而调和它的有余和不足。

足阳明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三脉,都搏动于足大拇趾与食指之间,针刺时应当察视三经的实虚。如果虚症误用了泻法,叫重虚,虚而更虚,病情就免不了会加重。凡是刺治这类病症,可以先切其脉搏,脉的搏动坚实而急速的,就立即用泻法;脉的搏动虚弱而缓慢的,就用补法,如果用了相反的针法,那么病情就会加重。至于三经动脉,足阳明经在足跗之上,足厥阴经在足跗之内,足少阴经在足附之下。

阴经有病的,应刺胸部的俞穴;阳经有病的,应刺背部的俞穴;肩膊部出现虚症的,应当取上肢经脉的俞穴。对于重舌(舌下所生的一种物,形状像小舌——译注。)的患者,应当用铍针,刺舌下根柱部,以排出恶血。手指弯曲而不能伸直的,即筋病;手伸直而不能弯曲的,属骨病。而病在骨的就应当治骨,病在筋的就应当治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