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339400000105

第105章 灵枢译注卷八(1)

禁服篇第四十八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细子得受,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外揣」言浑束为一,未知所谓也。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大小无极,高下无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细子恐其散于后世,绝于子孙,敢问约之奈何?黄帝曰:善乎哉问也。此先师之所禁,坐私传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斋乎。

雷公再拜而起曰:请闻命于是也,乃斋宿三日而请曰:敢问今日正阳,细子愿以受盟。黄帝乃与俱入斋室,割臂歃血,黄帝亲祝曰:今日正阳,歃血传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细子受之。黄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书曰:慎之慎之,吾为子言之,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

雷公曰:此皆细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约也。黄帝曰:夫约方者,犹约囊也,囊满而弗约,则输泄,方成弗约,则神与弗俱。雷公曰:愿为下材者,勿满而约之。黄帝曰:未满而知约之以为工,不可以为天下师。

雷公曰:愿闻为工。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译文】

雷公问黄帝说:我接受你的传授,又通晓了《九针》六十篇文章的原理。于是从早到晚都在勤奋学习,尽管编绝简垢,仍不断地阅读背诵,虽然如此,还不能了解其中的精义。如《外揣》篇里说的“浑束为一”不知是什么道理。既然说九针的道理,博大到不可再大,精微到不可再精,它的“大”与“小”已经到了极点,甚至至高无上、至深无下,那么怎样将其归纳总结呢?况且人们的聪明才智,有厚有薄,有的智慧过人,思虑周密,也有的浅见薄识,不能领会它的高深道理,又不能像我一样的刻苦努力学习,我恐怕这样长期下去,这一学术就会流散失传,子孙也就难于世代的继承下来,因此我想向你请教怎样由博返约呢?黄帝说:你问得很好!这正是先师再三告诫,不能传给那种不劳而获、专谋私利的人,所以要经过割臂歃血的盟誓才能秘密地传授。你要想得到它,为什么不至诚地斋戒呢?

雷公很有礼貌地说:我愿遵照你说的去做。于是雷公很诚恳地斋戒独宿三天,然后再来请求说:在今天正午的时候,我愿受盟传方。黄帝和他一同进入斋室,举行割臂歃血的宣誓仪式。黄帝亲自祝告说:今天在正午的时候,通过歃血的仪式传授医学要道,如果谁违背了今天的誓言,必定遭受灾殃。雷公再拜说:我愿接受盟戒。黄帝就用左手握住雷公的手,右手将书授给雷公,并且说:慎重啊慎重!我现在给你讲解其中的道理。

凡要掌握针灸治病的道理,首先要熟悉经脉,要知道经脉运行的走向,并知道它的长、短和每经气血多少的差异;病在内的则可以针刺五脏所属的经脉,病在外的,则可以针刺六腑所属的经脉,同时要审察卫气的变化,因为卫气在人体起着保卫作用,故卫气失常则邪从卫入,百病由此而生;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如能调治其虚实,补泻得宜,则由于虚实而出现的病变,都会停止发展,病在血络的,则用刺络法泻其血络,使邪血尽去,病情就会好转。

雷公说:这些道理我是知道的,但却不能归纳起来掌握其要领。黄帝说:约方,就像将一个袋口扎住一样,袋子满了,如果不扎袋口,则所装的东西就会倒出来;学到的许多诊断和治疗方法,如果不能提纲挈领加以总结归纳,则杂而不精,就不能出神入化,运用自如。雷公说:愿作下等人材的人,不求学识渊博,就想要归纳精简、提纲挈领。黄帝说:这样的人只能做个普通的医生,而不能作为天下人的导师。

雷公说:我想听听做一般医生所应该具备的医疗技能。黄帝说:寸口脉是候察在内的五脏病变,人迎脉是候察在外的六腑病变,这两个部位的脉搏往来运行,其搏动力量大小相等。春夏阳气盛,人迎脉略大一些,秋冬阴气盛,寸口脉略大一些,像这样就是正常人的表现。

【原文】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痛痹,代则乍甚乍间。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痛则取之分肉,代则取血络,且饮药,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名曰经刺。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必审按其本末,察其寒热,以验其脏腑之病。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而后灸之,代则取血络,而后调之,陷下则徒灸之,陷下者,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寸口四倍者,名曰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通其营输,乃可传于大数。大数曰:盛则徒泻之,虚则徒补之,紧则灸刺,且饮药,陷下则徒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所谓经治者,饮药,亦曰灸刺,脉急则引,脉大以弱,则欲安静,用力无劳也。

【译文】

人迎比寸口的脉象大一倍,是病在足少阳经,大一倍而躁疾的,病在手少阳经;人迎脉比寸口大两倍,病在足太阳经,大二倍而躁疾的,病在手太阳经;人迎脉比寸口大三倍,病在足阳明经,大三倍而躁疾的,病在手阳明经。人迎脉盛,是阳气内盛而为热;虚小是阳气内虚而为寒;脉紧的为痛痹;出现代脉,则有忽痛忽止、时轻时重的病症。治疗时凡脉盛的实证用泻法,脉虚的虚证用补法,脉紧而疼痛的,则针刺分肉之间的穴位,脉代的取血络放血,并配合服汤药,脉陷下不起的用灸法,不盛不虚是正经自病的,取治于有病脏器的本经,就叫做“经刺”。人迎脉比寸口大四倍,大而且数,阳脉甚盛,名曰溢阳脉,溢阳是阴气格阳于外的现象,属不治的死症。必须详细研究其疾病的全过程,辨明属寒属热,以判断脏腑的病变。

寸口脉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经,大一倍而躁疾的,病在手厥阴经;寸口脉大于人迎二倍,病在足少阴经,大二倍而躁疾的,病在手少阴经;寸口脉大于人迎三倍,病在足太阴经,大三倍而躁疾的,病在手太阴经。寸口盛大,可出现胀满、寒滞中焦、食不消化等证;寸口脉虚弱,则出现内热、大便中有糜烂未化食物、少气、小便色变;脉紧的属寒,出现痛痹;脉代的是血脉不调,时痛时止。治疗时脉盛的用泻法,脉虚的用补法,脉紧的先针刺而后用灸法,脉代的刺血络泄去邪血,而后用药物调治。脉虚陷不起的,用灸法治疗。脉虚陷不起,是因脉中的血行凝结,并有淤血附着在脉中,这是因为寒气深入于血,血因寒而滞,故宜用灸法以通阳散寒。不盛不虚的本经自病,可以取本经穴位治疗。寸口脉大于人迎四倍的,叫做内关,内关是阴气过盛,使阳气不能与阴气相交而外越,内关的脉象是大而且数,是不治的死症。总之,必须详细审察致病的本末及其寒热的不同,从而判明脏腑的病变,加以治疗。

必须在他通晓经脉运行和输注的原理后,才可能传授给他针灸治病的大法。《大数》上说:脉盛的用泻法,脉虚的用补法,脉紧的可灸、刺、服药三者并用,脉虚陷不起的则用灸法,脉不盛不虚的本经自病,就取本经穴位治疗。所谓“经治”,就是或服药,或灸刺,随其经脉所宜而选用施治方法。脉急的是邪盛,可兼用导引法以去病,脉大而弱的,宜安心静养,不要勉强用力,劳累过度。

五色第四十九

【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府,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食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麤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译文】

雷公问黄帝说:观察面部的五色,能单独取决于明堂这个部位吗?我不太清楚其中的道理。黄帝说:明堂,就是鼻头,阙,是指两眉中间,天庭,就是额部,蕃,是指两颊的外侧,蔽,是指耳门前的部位。这些部位之间要方大,十步以外看,都是明朗清楚的,是享得百岁高寿的征象。

雷公说:怎样辨别五官的色气呢?黄帝说:鼻骨高而隆起,端正而直,五脏依次分布在它的中央,六腑则附于它的两侧。头面在上部的阙部和天庭,心在两眉之间的下极。若五脏安和,与其相应的部位就会色泽正常,而无病色,鼻部色泽清润,由此五官的病色,就不难辨别了。

雷公说:如何进一步辨别呢,可以讲给我听听吗?黄帝说:五色所反映的部位各不相同,如有深陷入骨的现象,就是必然要发病的征兆。如其部位上有乘袭之色,那么即使病很严重,也不会致人死亡。

雷公说:五色各主什么呢?黄帝说:青色和黑色主疼痛,黄色和赤色主热,白色主寒,这就是五色所主。

雷公说:怎样来判断病的加重与病邪的将衰呢?黄帝说:病在内在外的区别为:病人的寸口脉呈现滑、小、紧而沉的脉象时,就说明病情已加重,且病在内;病人的人迎脉呈现大、紧而浮的脉象时,表明病情已加重,病在外;病人的寸口脉变得浮滑时,说明病在日渐减轻;病人的人迎脉沉而滑时,病也日渐减轻。病人寸口脉滑而沉时,说明病情日渐加重,且病在内脏;病人人迎脉滑盛而浮的,说明病在日渐加重,且病在外腑。若脉象或浮或沉及人迎和寸口部大小相等,就说明疾病难以治好;病在五脏而脉沉、大,疾病就容易治好;脉沉而小的,为逆象。病在六腑且脉浮而大的,其病就容易治好,人迎脉盛而坚的,由寒邪所致;寸口脉盛而坚的,伤于食所致。

雷公说:怎样根据色泽的变化来判断病情的轻重呢?黄帝说:色泽明润的病轻,沉滞晦暗的病重;病色向上发展的,说明病情逐渐加重;病色向下行如云雾散去的,说明病情逐渐好转。五色在人的颜面,各现于脏腑所属的部位,有外部和内部的不同。病色从外部发展到内部的,说明病邪从外入内;病色从内部转入外部的,说明病邪从内出外。病从内而生的,当先治其内,后治其外,否则就会加重病情;病从外而生的,必当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否则也会加重病情。如脉象呈现滑大或成长脉,就表明病邪由外而来,使眼睛有所妄见,神志反常,这是阳病。

雷公说:我听说风邪是百病的起因,而厥逆的病变,由寒湿引起,怎样根据面部的颜色来辨别?黄帝说:通常是根据两眉间的气色来辨别。气色浮浅而有光泽的,就患有风病;气色深沉而混浊的,就患有痹病;病色出现在面的下部,说明患有因寒湿引起的厥逆证。这是一般情况,严格地说,要根据各部所呈现出的色泽来判断病变。

【原文】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