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14339400000102

第102章 灵枢译注卷七(2)

黄帝曰:愿闻四时之气。岐伯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黄帝曰:有时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应四时之气,脏独主其病者,是必以脏气之所不胜时者甚,以其所胜时者起也。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麤。

【译文】

黄帝说:各种疾病的产生,都由于燥湿、寒暑、风、雨等外感,或阴阳、喜怒、饮食、居处的失常所引起的。邪气侵入后,与正气相搏就会出现各种病态,邪气入脏都有一定的病名,这些情况我已经知道了。许多病人多在早晨病情减轻而神志清爽,白昼较安静,傍晚病势渐渐增重,夜间病势最甚,这是什么道理呢?岐伯说:这是由于四时气候的变化造成的。

黄帝说:想听你讲讲关于四时之气的问题。岐伯说:春天阳气生发,夏天阳气隆盛,秋天阳气收敛,冬天阳气闭藏,这是一年中四时之气变化的一般规律,人体的阳气变化也与此相应。以一昼夜来分四时,早晨就像春天,中午就像夏天,傍晚就像秋天,半夜就像冬天。人体早晨阳气生发,邪气衰退,所以病人感到神志清爽;中午人的阳气逐渐隆盛,正气能胜邪气,所以病人较安静;傍晚人的阳气开始收敛,邪气就会逐渐嚣张,所以病情加重;半夜人的阳气闭藏于内,只有邪气处于身形,所以疾病就甚重。

黄帝说:疾病在一天中的轻重变化,有时没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疾病变化不和四时之气相应,而由内脏单独对疾病发生决定性的影响,这样的疾病,必定在受病内脏被时日所克的时候就加重,若受病内脏能克制时日的时候病就轻减。黄帝说:怎样进行治疗呢?岐伯说:治疗时,根据时日与受病脏气的五行关系施以补泻,使病脏不被时日克伐太过,疾病就可以预期治愈。能这样做,就是高明的医生,相反,就是粗率的医生。

【原文】

黄帝曰:善,余闻刺有五变,以主五输。愿闻其数。岐伯曰:人有五脏,五脏有五变。五变有五输,故五五二十五输,以应五时。

黄帝曰:愿闻五变。岐伯曰:肝为牡藏,其色青,其时春,其音角,其味酸,其日甲乙;心为牡藏,其色赤,其时夏,其日丙丁,其音征,其味苦;脾为牝藏,其色黄,其时长夏,其日戊己,其音宫,其味甘;肺为牝藏,其色白,其音商,其时征,其日庚辛,其味辛;肾为牝藏,其色黑,其时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咸。是为五变。

黄帝曰:以主五输奈何?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

黄帝曰:诸原安和,以致五输。岐伯曰:原独不应五时,以经合之,以应其数,故六六三十六输。

黄帝曰:何谓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愿闻其故。岐伯曰:病在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

【译文】

黄帝说:讲得好。我听说刺法中有根据五变以决定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的,请讲一讲其中的规律。岐伯说:人有五脏,五脏各有相应的色、时、日、音、味的五种变化,每种变化都有井、荥、输、经、合五种俞穴分别与之相应,五五相乘,所以就有二十五个输穴,又分别与五季相应。黄帝说:想听你讲讲什么叫五变?岐伯说:肝属木,为阴中之少阳,所以称为牡脏,在色为青,在时为春,在日为甲乙,在音为角,在味为酸;心属火,为阳中之太阳,所以称为牡脏,在色为赤,在时为夏,在日为丙丁,在音为徵,在味为苦;脾属土,为阴中之至阴,所以称为牝脏,在色为黄,在时为长夏,在日为戊已,在音为宫,在味为甘;肺属金,为阳中之少阴,所以称为牝脏,在色为白,在时为秋,在日为庚辛,在音为商,在味为辛;肾属水,为阴中之太阴,所以称为牝脏,在色为黑,在时为冬,在日为壬癸,在音为羽,在味为咸。这就是五变。

黄帝问:以五变分主五腧穴是什么情况?岐伯说:五脏主冬,冬季刺井穴;五色主春,春刺荥穴;五时主夏,夏季刺输穴;五音主长夏,长夏刺经穴;五味主秋,秋季刺合穴。这是五变分主五输的情况。

黄帝说:六腑的原穴是怎样配合成六输的呢?岐伯说:只有原穴不与五时相配合,而把它归在经穴之中,以应五时六输之数,所以六六三十六个腧穴。

黄帝问:什么叫做脏主冬,时主夏,音主长夏,味主秋,色主春?我想知道其中的道理。岐伯说:病在脏的邪气深,治疗时应刺井穴;疾病变化显现于面色的,治疗时应刺荥穴;病情时轻时重的,治疗时应刺腧穴;疾病影响到声音发生变化的,应刺经穴;经脉盛满而有淤血,病在阳明胃,以及因饮食不节引起的疾病,治疗时都应刺合穴,所以说味主合。这就是与五变相应的针治法则。

外揣篇第四十五

【原文】

余闻九针九篇,余亲受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窍,流溢无极,畲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

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

【译文】

黄帝说:我读过关于九针的九篇论文,亲自验证了它的规律,感到很有体会。九针从第一针开始,到第九针终止,都隐藏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我还没能真正掌握它的要领。九针的道理,精微弘大,高深玄妙,应用无穷。我知道它符合天道、人事以及四时的变化,想把这复杂如牛毛的论述归纳成一个纲要,不知是否可以?岐伯说:你问得真高明啊!不但针刺的道理如此,就是治理国家,也应如此。

黄帝说:我想听的是针刺的道理,不是谈论国事。岐伯说:治理国家,应该有个总的纲领,如果没有总的纲领,怎么能将大、小、深、浅各种复杂的事物统一在一起呢?

【原文】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黄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译文】

黄帝说:希望您把有关问题都讲给我听听。岐伯说:这可用日和月、水和镜、鼓和响来作比喻。日月照耀物体,必定会有物体的影子出现;水和镜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的形态;击鼓时会发出响声,声音和击鼓的动作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凡形影、声响是相应和的,懂得了这些,也就能完全理解针刺的道理了。

黄帝说:这个问题说起来真很困难呀!日月的光明不可遮蔽,它之所以不可遮蔽,是因为不失阴阳的道理。临床上要把各种情况结合起来观察,并通过切脉来验证,以望诊来获知外部的病象,就像清水、明镜不失真一样。若人的五音不响亮,五色不鲜明,就说明五脏的功能有了异常变动,这就是内外相互影响的道理,就如同以桴击鼓,响声随之而发生,也像影子跟随形体而又与形体相似一样。所以通过观察病人体表的变化,就可测知内脏的变化;检查出内脏的变化,也可以推测显现于外表的证候。这就是阴阳理论的重点。天地之大,无不包括在阴阳的范围之内。请让我把它珍藏在灵兰之室,不致使它流失掉。

五变篇第四十六

【原文】

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私百姓也,其行公平正直,犯者得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

黄帝曰: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愿闻其故。少俞曰:善乎其问!请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断材木。木之阴阳,尚有坚脆,坚者不入,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则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漉而浅;卒风暴起,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伤,况于人乎!

黄帝曰:以人应木,奈何?少俞答曰:木之所伤也,皆伤其枝。枝之刚脆而坚,未成伤也。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内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黄帝曰:何以候肉之不坚也?少俞答曰:腘肉不坚,而无分理。理者麤理,麤理而皮不致者,腠理疏。此言其浑然者。

【译文】

黄帝问少俞道:我听说各种疾病的产生都是由于风、雨、寒、暑的外袭引起的,邪气沿着皮毛而侵入腠理,有的入而复出,有的停留在内,有的形成风肿汗出,或发为消瘅,或发为寒热,或形成留痹,或成为积聚。因时令反常而浸淫泛溢于人体的病邪,其引起的病症甚到数不尽,请你讲讲其中的缘故。至于有些人同时得病,有的患这种病,有的患那种病,我以为自然气候对人的影响是不同的,否则,何以病变有种种区别呢?少俞说:大凡自然界的邪气,并不偏私于哪一种人,凡是冒犯了它的就会得病,避开了它的就不会发生危险,这不是邪气来伤人,而是人们自己去触犯了邪气。

黄帝说:有些人在同一时候遭遇到邪气,又同样地患了病,可是他们的病症各不相同,希望听你讲讲其中的缘故。少俞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请让我借匠人伐木做个譬喻吧。当匠人磨砺刀斧用来砍削木材的,因为木的阴阳面有坚脆的不同,坚实处刀斧就不容易砍入,脆弱处因外皮松弛而容易砍入,遇到有节的地方,甚至会把刀斧都砍缺了锋口。在同一种木材中,有坚脆的不同,坚硬处就难砍,脆弱处就易砍,何况不同的木材,它们皮有厚薄,汁有多少,性质坚脆各异。大凡树木花开得早而先生叶子的,遇到春霜或大风,就会使花落而叶萎;假使长期的烈日干旱,就会使性脆皮薄的树木,枝条少汁而叶萎;假使长期的天阴下雨,就会使皮薄汁多的树木,外皮溃烂而渗水;假使突然起了暴风,就会使性质刚脆的树木,干枝折伤;假使秋天下霜而又有剧烈的风,就会使性质刚脆的树木,根部摇动而叶子堕落。上述五种不同的情况,各有其损伤的原因及程度的不同,何况人呢?

黄帝说:以人与树木的变化相应来譬喻,是怎样的呢?少俞答道:树木受伤,都是伤其树枝,凡树枝刚脆而坚实的,就不会受伤了。人体容易患病,也是因为骨节、皮肤、腠理的不坚固,容易为邪气所侵犯而稽留,所以容易发病。

黄帝说:有些人容易患风气厥逆而漉漉汗出的疾病,应该怎样候察呢?少俞答道:凡肌肉脆弱,腠理疏松,就容易为风邪侵袭而致病。黄帝说:怎样看出肌肉脆弱呢?少俞答道:凡咽部的肌肉不坚实,并且没有分理;即使有分理也比较粗疏,分理粗疏皮肤不致密的,腠理疏松。

【原文】

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肠,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言其人暴刚而肌肉弱者也。

黄帝曰:人之善病寒热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黄帝曰:何以候骨之小大,肉之坚脆,色之不一也?少俞答曰:颧骨者,骨之本也。颧大则骨大,颧小则骨小。皮肤薄而其肉无,其臂懦懦然,其地色殆然,不与其天同色,污然独异,此其候也。然后臂薄者,其髓不满,故善病寒热也。

黄帝曰:何以候人之善病痹者?少俞答曰:麤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黄帝曰:痹之高下有处乎?少俞答曰:欲知其高下者,各视其部。

黄帝曰: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

黄帝曰:余闻病形,已知之矣!愿闻其时。少俞答曰:先立其年,以知其时。时高则起,时下则殆,虽不陷下,当年有冲道,其病必起,是谓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