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旅游文化
14334600000035

第35章 旅游宗教文化(1)

第一节宗教文化概述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宗教流派及分布;

2.了解各宗教的基本教义和宗教精神;

3.了解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传承及传播过程;

4.掌握道教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和在民俗中的体现;

5.掌握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并在实际工作中遵循相应的原则。

宗教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围绕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所创造的物质、精神文化的总和。宗教是伴随着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精神信仰,最初的宗教文化产生于原始宗教活动之中,在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对死亡的恐惧,对祖先、神灵的解释等活动中,产生了祭神、礼仪、巫术、祈祷、咒语等原始的宗教文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宗教也得到了发展和演变,由自然崇拜发展至神灵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由多神崇拜发展到主神崇拜以至一神崇拜,由部落宗教发展到民族宗教和世界宗教,出现了庞大的宗教组织,形成了各种宗教教义信条、神学理论、宗教经典以及为神学服务的文学、艺术等,这些都是在宗教活动中产生、发展的文化。

一、宗教文化的影响

宗教是一种精神信仰,这种精神信仰有利于人类从宗教中获得精神的力量,心灵上得到慰藉。而且,在信仰的影响下,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与宗教有关的文化。

(一)佛教和道教

佛教在东汉时期作为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后,逐步与中国原有的道教和儒家文化互相接触、交流、碰撞、包容、吸收、融合,在哲学、文学、艺术、伦理等社会学领域,乃至医学、化学、天文学、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领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同时道家思想、道家信仰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有着不可磨灭的痕迹。

(二)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凭着伊斯兰教文化,在百年之中,阿拉伯人把亚非欧三洲中长期被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所奴役的人民解放了出来,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古兰经》既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又是阿拉伯文化的典范,在阿拉伯语言文学史上占据最高的地位。在传播伊斯兰教经典的过程中,人们创造了阿拉伯文字学、文法学、修辞学、圣训学等,写出了很多民间歌谣和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伊斯兰教,没有《古兰经》,就没有阿拉伯文化,就没有一个坚强的阿拉伯民族。

(三)基督教

西方文化传统是在基督教文化中得以整合的,它上承古希腊哲学,下启近、现代哲学。中世纪欧洲以基督教文化为主体,在哲学上,对信仰与理性、传统和自主、灵魂和不朽性等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与整合,从而形成了西方的文化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了解基督教文化,才能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

(四)宗教文化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与宗教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包括以下重要方面:物态化宗教文化,如各种宗教建筑、雕塑、法具等;制度化宗教文化,如宗教组织、社团、政教合一的国家和制度、宗教礼仪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生活礼仪习俗等;观念体系化宗教文化,如宗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系,宗教心理、宗教情感、宗教经验等。它有形与无形地存在于人类整体文化中,并强烈地影响着人类文化的创造和发展。

综上所述,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渊源和组成部分,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与世俗文化相对,宗教文化的主体是信教的人,其立足点离不开社会存在的客观现实,但其出发点和目的地却是宗教神秘主义和超自然、超人间的虚幻。以神为中心而创建是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区别(世俗文化是以人为中心而创造的)。在宗教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中,宗教文化也相应成为一种统治文化,如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印度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均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宗教文化类型。

二、世界宗教流派及分布

当代世界有2/3的人口信奉各种宗教。在数以千计的教派中,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派别为主,此外还有犹太教、锡克教、巴哈伊教、神道教等教派,它们对世界文化和政治具有重大的影响。

基督教是信仰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教派总称。它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主流教派及非白人土著教会、圣公宗教会和边缘教会等其他非主流教派。在信仰人数和政治文化思想的影响方面,它在各类宗教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伊斯兰教主要分为逊尼和什叶两大派系,也有其他一些小派系(如哈瓦利吉派、伊斯玛仪派)。逊尼派被认为是主流派别,又被称为正统派,分布在大多数伊斯兰国家,中国穆斯林大多也属逊尼派;什叶派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伊朗,还存在于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伊拉克等国。

佛教是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公元1世纪时,佛教被分为两派,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的南部,通称南传佛教(属小乘佛教);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地的通称北传佛教(属大乘佛教)。而从大乘佛教中又分出一支,即喇嘛教。现全世界佛教徒约有2亿~3.5亿人。

除三大宗教外,还有流传于美国、以色列等国家的犹太教,流传于印度旁遮普邦地区及南亚国家的锡克教,产生于伊朗的巴哈伊教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作为印度古老宗教的耆那教目前全世界的教徒共约400万人。

三、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一)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中国宗教种类齐全,既有土生土长的宗教,如道教;也有外来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更有受外来宗教影响而产生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宗教。宗教文化不仅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有特色的、有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极具旅游价值。宗教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拓新的旅游市场,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包括朝圣、做弥撒和烧香拜佛、考察研究等内容,这些虔诚的宗教信仰和强烈的求知欲望都会转化为旅游动机。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宗教圣地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伊斯兰教克尔白圣殿)、耶路撒冷(基督教耶稣圣墓教堂、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犹太教所罗门圣殿)、伯利恒(犹太教古以色列王国大卫王的故乡,传说中耶稣降生之所)、意大利罗马、梵蒂冈(世界天主教的中心),都成了国际旅游业发达的地方。

(二)旅游业对宗教文化的影响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都起到促进的作用。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新的旅游市场的开拓,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朝圣和进行学术考察交流,这些都有利于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对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修缮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旅游活动是人们需求层次提高的一种表现,能满足人们求知的需要,通过旅游可以使人们增长宗教文化知识,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现代旅游更是各种宗教文化交流的纽带。到宗教名胜古迹的游客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其中包括观光游客,还有朝圣者、宗教信徒和专家学者。因此,旅游活动也是人们传播、了解、探讨和研究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古代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明代外国传教士利玛窦来华传播基督教。旅游活动的发展也使得一些宗教节日、仪式、用品、教规、音乐和饮食逐渐地传播开来,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当然,旅游活动的发展对宗教文化也有一些冲击,如一些宗教独有的教规、仪式等慢慢地失去了神秘感和特性,有的甚至变成一种纯商业性的娱乐活动。

(三)旅游业与宗教文化共同发展

宗教文化遗产的开发不仅抢救了人类的传统文化,而且开辟了人文旅游景观。同时,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维修必须与旅游活动的开发相结合,既要“保”宗教文物,也要“保”旅游。实践证明,宗教文化的继承、保护和传播离不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赖于宗教文化遗产这一宝贵的资源。

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既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也引起了不少宗教信徒、专家学者的兴趣,从而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与外界在宗教文化方面的交流和研究。例如,西藏拉萨和青海西宁的佛教寺院的规模之大、价值之高是国内少有的,然而由于地处青藏高原,气候、交通等条件的限制,使得游客无法大量出入,难以领略藏传佛教独有的风采。但是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游客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西藏,更好地了解藏族文化和藏传佛教,这也是旅游产业发展之功。再如,福建泉州这座“世界宗教博物馆”,其宗教种类齐全是国内罕见的。其中佛教影响力最大,有“泉南佛国”之称;保存着全国最为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教遗址——草庵;有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岩;此外还有印度教、婆罗门教的珍贵文物。这些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使得泉州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

总之,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是互相结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发展的。

第二节佛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亦称“浮屠教”、“释教”、“佛门”、“空门”等,是以“佛”为最高教主,以佛崇拜为基本特征的宗教。

一、佛教的发展传承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佛教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其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是释迦族的意思,牟尼是智者、修行者的意思,意思就是“释迦族的贤人”。

在印度,佛教的发展历史有四大阶段,其后传播于世界各地。

(一)原始佛教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最初的教义比较简单,他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十二因缘”、“五蕴”、“四谛”等说法,其要点是认为人生是“无常”、“无我”、痛苦的,只有通过修习,遵循“八正道”才能从痛苦中得到解脱,即达到“涅槃”。这实际上是一种宗教与人生伦理相结合的学说。释迦牟尼之后,他的弟子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学说,又不断对释迦牟尼加以神化,佛教的宗教色彩和神秘性愈来愈浓厚。

传说释迦牟尼在觉悟中得到的真理乃是“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而且用此“四谛”反复教导弟子,称“三转法轮”。“四谛”以诠释人生的本质为“苦”和以指示解脱诸苦之道为中心内容,以探究苦的成因为理论出发点,以涅槃为最终归宿。据此形成的佛教基本教义,在当时反婆罗门教的沙门思潮中占有重要地位。佛教用业力论对抗婆罗门教的梵天决定论;用众生平等说对抗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同时,它把解决人生痛苦视为第一要义,不主张讨论本体论和死后等玄远的问题,比婆罗门教具有更多的实践色彩。

佛教在创立之初即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佛陀生前已有不少追随者,由此组成佛教特有的团体——“僧伽”。参加僧团的主要是男性,称做“比丘”,后来有了女性,名“比丘尼”。均号“释迦弟子”,通称僧人。与此相应,逐步制定了规范僧团生活和僧尼行为的戒律,规定其成员必须隶属一定的僧团,并接受戒律的约束。僧尼以流动乞食为主要生活来源;僧团靠施主布施维持,禁止钱财积蓄和私有。这一时期,史称“原始佛教”阶段。后由于僧团内部存在分歧,造成佛教的分化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