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危机与防范(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14332600000005

第5章 关心我们的水安全(2)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多么惨痛,这些逝去的生命又是多么让人惋惜。然而这只是每年溺水案例中的冰山一角,溺水产生的危险已经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关注青少年的水上安全

根据调查,每年我国在期间,儿童因发生溺水而死亡的意外事故都占据很高的比例,尤其是暑假期间。尽管每年在放假前,老师都会跟学生提及“水上安全”这一头等重要的安全事项,可事故发生率还是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水上安全还没有引起孩子和家长的足够重视。许多家长根本就没有全面的水中安全知识,也没有防范水上危险事故的意识,只简单地认为不靠近海边或者不去游泳就不会发生意外事故,忽视了一些在身边的水中隐患,以至于发生了很多悲剧。

英国皇家事故预防协会针对孩子的水上安全,专门确定了一项“对水明智”的认识计划,该计划旨在确保家长认识水的危险性,令孩子聪明而安全地成长。该计划有以下内容:

辨别危险:看上去安全的水可能是危险的,让孩子学会辨别并远离那些危险的水是父母首先要知道的。

了解差别:孩子或许可以在室内温暖的池内游泳,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他(她)可以在室外寒冷的水中游泳,要根据孩子的体质特点等来决定孩子游泳的一些事宜。

听取安全建议:特殊的标记和布告可以对孩子起到警告的作用,让孩子远离危险。因此,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识别水上的一些安全标志,知道这些标记的意义并按照它们所告诉你的去做。

学会如何求助:如果让孩子知道在紧急情况时应做什么,这样就不但能够帮助自己还可以有利于他人。

这些教给孩子认识水的内容能很好地帮助孩子避开水的危险,父母应该认真地教给孩子,并且可以利用的时间带着孩子进行一些实际锻炼,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让孩子在水上游玩时多一些安全保障。

游泳是一项益处与危险并存的运动,它可以强身健体,但同时,溺水是游泳最常见的死亡事故。在水中发生的意外事故非常多,往往让人始料不及,却都具有致命的危险性。比如,肌肉抽筋,游进时的突然下沉,呛水,在水中遇到险情以及他人遇险求救等多种情况。如遇这些情况孩子不会自救,还真应付不了这些险情。由于种种易于发生在泳池内的事故,所以家长很有必要让孩子懂得游泳安全守则:

1.选择适当的水域游泳

游泳应该选择在开放的浴场或者有救生人员值勤的水域活动。不可以在设有“禁止游泳”、“水深危险”等标志区域内游泳。

另外,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可爱的小池塘,虽然是美丽的小池塘,但也是意外事件发生的地点之一。即使天气比较热,也不要去池塘内游泳玩耍,要小心水中长根的植物,因为这种植物不但会划破脚,还会绊住游泳者,发生溺水的事情。在海滩的中央地区或在红旗和黄旗标明的地带游泳,不要在隔离地段、远海或岩石附近游水,也不要在接近河口、水闸口、桥旁、失事船边或防波堤附近游泳。

2.游泳前一定要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

游泳前一定要充分地做好准备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使身体各部分肌肉、关节及内脏器官、神经系统都进入兴奋状态,还会使身体适合激烈的游泳活动和适应低温水的刺激。否则容易出现头晕、恶心和心慌等不适应感觉,或发生抽筋、肌肉拉伤等事故。游泳前要做必要的准备活动,对易发生抽筋的部位可进行适当的按摩。下水前应先用冷水淋浴或用冷水拍打身体及四肢,使身体对低温有所适应。但千万不能喝酒,因酒精会影响大脑的判断能力。抽筋情况缓解后也不要再继续游泳,否则易再次抽筋出现意外,应立即上岸及时擦干身体休息,注意保暖,仍觉疼痛的部位可做适当的按摩,使之进一步缓解。有的抽筋是缺钙的表现,要在游泳前补钙,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A、D胶囊。

3.不要在饥饿时游泳

饥饿时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如这时游泳就会出现头晕、昏厥以致溺水。饱食后游泳则血液分布发生变化,脑部血液供给不足,也会出现头晕,造成险情。过度疲劳后游泳容易造成抽筋或因体力不支而溺水。在水中游泳的时间过长或恰好腹中空空,上岸时动作过猛,有的人会出现头晕、目眩、恶心等反应,个别人会突然晕倒,一般情况下这是疲劳缺氧所致。针对性措施是注意保暖、按摩肌肉、喝些糖水或吃些水果等,很快可恢复。

4.不可逞强好胜和小朋友比赛

不可逞强好胜和小朋友比赛,故意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和技术而远游,如无力返回,会造成溺水;不会游泳的,或游泳技术不高的人不要到深水去游。

5.跳水前一定要先弄清水中的情况

水深至少3米,水底没有水草、碎石、杂物等,这样的水域才适合跳水。应在有跳水设备的游泳池中跳水,同时注意不要两个人同时跳水。跳水前,要看清楚有没有别人先你跳入水中或潜入水底。不能独自在天然水域中游泳必须结伴而行。不慎呛水时应保持冷静,在水面上闭气静卧一会儿,再把头抬出水面,调整呼吸动作,很快就会恢复正常。如果心慌,不能控制自己身体的平衡,再次接二连三地发生呛水,就可能会引起喉头痉挛,造成溺水,危及生命。

6.在海中不要用救生圈之类的助浮工具

在海中不要用救生圈之类的助浮工具否则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随水漂流到深处而无法游回岸边,而且,万一泄气,无所依靠,容易造成溺水。

7.游泳时间也不宜过长

暑假天气炎热,人出汗也比较多,易出现抽筋的孩子,父母应注意给孩子补充淡盐水和维生素B,让孩子平时加强多种锻炼如冷水浴,身体适应能力提高后,可有效地避免游泳时抽筋的发生。

水中遇险自救法

但是防范措施做得再好,如果在游泳时出现了溺水现象,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水中自救的一些方法。

1.抽筋怎么办

在游泳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抽筋,则通常根据产生的部位,分别进行处理。

手指抽筋:将手握成拳头,然后用力张开,张开后,又迅速握拳,如此反复数次,至解脱为止。

手掌抽筋:用另一手掌将抽筋手掌用力压向背侧并作震颤动作。手臂抽筋将手握成拳头并尽量曲肘,然后再用力伸开,如此反复数次。

小腿或脚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小腿的膝盖上,帮助小腿伸直。

大腿抽筋:弯曲抽筋的大腿与身体成直角并弯曲膝关节,然后用两手抱着小腿,用力使它贴在大腿上并做震颤动作,随即向前伸直。

腹直肌抽筋:腹直肌抽筋即腹部或胃部处抽筋,弯曲下肢靠近腹部,用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

2.游进中的突然下沉怎么办

游进中的突然下沉,此危险常见于初学游泳者或泳技不高者。游进中的突然下沉是指在游进当中感觉身体突然没劲了,然后身体下沉。父母应该提前告诉孩子,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可在身体下沉时闭住呼吸,这样可以使体内肺部充满气体,片刻,身体会自然上浮。然后,划小蛙泳手,蹬小蛙泳腿,逐渐过渡到蛙泳。如果身边有水线等辅助设施,可借助休息一会儿再游。

3.寒冷季节落入水中怎么办

如果在寒冷季节落入水中,身体与低温水接触,体热消耗大,体温下降快,人很快就会处于低温状态。体热消耗的速度取决于当时的水温、穿着的保护服及落水者的自救方法。

冷水浸泡低温症的预防,主要办法是合理地使用救生设备,在水中减少活动,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安静等,千方百计地防止或减少体热散失。救生装备主要为飘浮工具,如救生背心和救生船及抗浸服,以避免身体与冷水直接接触。入水后应尽量避免头颈部浸入冷水里,头部和手的防护是相当重要的。为了减少与水接触的体表面积,特别是保持几个高度散热的部位,即腋窝、腹股沟和胸部,在水中应取双手在胸前交叉,双腿向腹部屈曲的姿势。如果有几个人在一起,可以挽起胳膊身体挤靠在一起以保存体热。有些孩子,惊慌得大喊大叫猛烈挣扎,其实这样势必使体温很快下降而导致低温症或淹溺。经验证明因缺乏训练,不良的心理因素会大大减少遇险者在冷水中的生存时间。因此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对孩子进行模拟海上艰苦环境的生存训练以便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保持沉着,灵活运用平时学到的生存知识和技能,熟练地使用救生装备,从而达到求生的目的。

4.误入旋涡怎么办

还有一些事故是发生在旋涡里的,由于孩子往往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所以就会慌张害怕,最终酿成悲剧。

在河道突然放宽和收窄处、急弯处,水底有突起的岩石等阻碍物,有凹陷的深潭,河床高低不平等地方,都会出现漩涡。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时,漩涡最多,海边也常有漩涡。有漩涡的地方一般水面常有垃圾、树叶杂物在漩涡处打转,只要注意就可及早发现,应尽量避免接近。当游泳时感觉到手臂被吸引而划水很费力时,很可能就是遇上了旋涡,这个时候要马上平卧在水面上会减少危险系数。因为旋涡的中心吸引力大,但不容易把面积大的物体卷入水底。沿着旋涡的最外侧用自由泳尽快游出去,不可直立踩水或潜入水中。

以上的一些急救方法只是一些很简单的,经常出现的事故预防方法。如果想了解更多的水上事故救助方法,可以阅读专门的著作或者去咨询有关专家,全面地认识才能全面的防范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此外,父母还要告诫孩子,虽然解救溺水者是一种见义勇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行为。但是,解救溺水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解救方法,如果方法不当,则是非常危险的,最好让孩子不要轻易下水去解救,尤其是游泳技术不佳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寻求大人帮助或者拨打急救电话,不然救人不成反而会赔上性命。

总之,在暑假期间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在水中游玩的时候提高安全意识。一个愉快的暑假很重要,一个安全的暑假更重要。

水上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我国水域辽阔,人们外出旅行,会有很多机会乘船,所以了解一下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很重要。

1.慎重选择水上交通工具

(1)不乘坐超冒险航行的船舶。为了保证航运安全,凡符合安全要求的船只,有关管理部门都发有安全合格证书。外出旅行,不要乘坐无证船只。

(2)不乘坐客船、客渡船以外的船舶。

(3)不乘坐超载船舶或人货混装的船舶。

(4)不乘坐超载的船只,这样的船安全没有保证。

(5)上下船要排队按次序进行,不得拥挤、争抢,以免造成挤伤、落水等事故。

(6)天气恶劣时,如遇大风、大浪、浓雾等,应尽量避免乘船。

(7)不在船头、甲板等地打闹、追逐,以防落水。不拥挤在船的一侧,以防船体倾斜,发生事故。

(8)船上的许多设备都与保证安全有关,不要乱动,以免影响正常航行。

(9)夜间航行,不要用手电筒向水面、岸边乱照,以免引起误会或使驾驶员产生错觉而发生危险。

(10)一旦发生意外,要保持镇静,听从有关人员指挥。

(11)集体乘船应注意:要有老师带队,指挥,上下船要排成队,不得打闹、走动;要顺从船上工作人员指挥,维护好船上秩序。

2.海上遇险弃船逃生要点

(1)服从船长或其他工作人员的指挥,安全撤离。

(2)救生衣的绳带必须扎紧系牢,以免在海浪中被冲走。

(3)在弃船跳水后,如自己水性不是很好,要注意尽量不要从他人的面前游过,避免被不会游泳的旅客抓住不放,而耽误自救。

(4)跳水时应迎着风向跳,防止下水后受到漂浮物的撞击;双臂交叠在胸前,压住救生衣,双手捂住口鼻,防止呛水;眼睛看前方,双腿并拢伸直,脚先下水。

(5)寻求救援或呼救。拍击水面发出声音可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6)不要从船上直接跳上皮筏,以免损坏皮筏。

(7)蜷缩身体保持体温,或用可能的物品包裹身体,比如帆布,大家拥在一起也可保持体温。

(8)为了节省体力,落水后最好脱掉沉重的鞋子,扔掉口袋里沉重的东西。

3.客渡船安全航行知识

(1)客渡船舶具备下列条件,方可航行:持有船舶检验证书;依法办理船舶登记手续并持有船舶登记证书;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船员;配备必要的航行资料。

(2)客渡船舶应当配备求生、消防等安全设备,在船舶两侧设置安全栏杆。机动船舶应当配备人力助航工具。

(3)客渡船船员应符合下列条件:身体健康;能够正确使用船上各类消防、救生设备;取得相应的适任证书或其他适任证件。

(4)客渡船航行时,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表明船名或识别标志、载重线或者载客定额、安全注意事项,遵守船舶航行,避让和信号显示规则。客渡船不得超越核定的航线航行,不得在大风、大雾、大雪、暴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航行。无夜航设备的乡镇客渡船舶不得在夜间航行。

相信了解了一下交通安全知识,大家应该能够更好的注意自己的交通安全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