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慈善与公益
14331600000019

第19章 慈善公益不仅仅是金钱的捐赠(2)

5.与消费文化相结合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加入WTO,全方位开放市场,国外知名品牌大举涌入,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中产阶层和高消费群体。当我们看到一些人花千元、万元买盒化装品买款新衣的时候,慈善机构也在为筹募百元千元去救助一个失学的学生,一个残疾人,而四处奔走。这中间难道没有我们应该感悟的东西吗?消费时尚和公益时尚这原本是社会发展的表现,我们应该在消费时代到来的时候,使慈善文化渗透到这个广阔的领域中去,推动慈善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结合,使富人更多关注穷人,使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得到和谐的统一,使公益时尚与消费时尚一齐引领时尚的潮流。

6.与传播文化相结合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现代传媒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它改变着我们的观念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媒体的推波助澜。慈善机构与媒体合作开展慈善事业的宣传报道,策划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救助活动,呼唤社会公平营造“人文关怀”舆论环境等,都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样,慈善事业的宣传报道对于丰富传播文化,提升媒体品牌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慈善公益类的报刊杂志逐年增多就是一个例证,慈善文化与传播文化的结合已显得越来越紧密。

7.与宗教文化相结合

慈善不是宗教,慈善文化也不是宗教文化。但是,不论何种宗教,都有弃恶扬善,救苦救难的思想内容。在中国,不少佛教机构扶贫济困“普渡众生”的善心义举,为配合政府的社会保障工作,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台湾佛教慈济会多年来在内地开展赈灾救助工作,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开展的各项扶贫济困活动,浙江普陀山佛教协会创办的孤儿学校等都彰显“慈悲济世”的情怀,佛教机构参与慈善事业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当我们看到大批善男信女烧香拜佛,无私捐献的时候,他们祈求的是平安幸福,健康长寿。他们得到的回报除了精神的抚慰和对未来希冀,是不是应该引导他们更多地溶入现实生活,把“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教精神化为爱心行动,使慈善文化与佛教文化有机结合,把慈爱的光和热奉献给社会。

慈善文化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形成慈善文化的环境归根到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就当前来说,慈善机构必须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将全社会和整个市场环境当作我们的工作平台,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把慈善事业的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密切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的慈善意识,为慈善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慈善公益是一种力量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乐善好施的传统。慈善,就是这种优良传统的传承。

199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为慈善事业下了如下定义:“从同情、怜悯或宗教信仰出发对贫弱者以金钱或物品相助,或者提供其他一些实际援助的社会事业……带有浓重的宗教和迷信色彩,其目的是为了做好事求善报;慈善者通常把慈善事业看作是一种施舍……它只是对少数人的一种暂时的、消极的救济……”

囿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个定义极大地扭曲了慈善的本质。似乎行善者的客观效果是利他的,而主观动机却是自私的。尽管如此,这个定义还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出慈善是一种自我救赎、净化灵魂、升华精神境界的力量。

在当今社会浮躁、追逐功利、诚信缺失的环境下,真正做到“独善其身”并不容易。行善,能够让人们在助他的过程感受真情,理解高尚,体会善良,从而收获付出后的快乐,助人后的欣慰,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坦然。但慈善的力量绝不仅仅于此。

记得若干年前有这样一幅宣传画:一个手握铅笔的女孩,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流露出无限渴望的神情。她渴望读书、渴望知识,但更深层次的渴望,是切切地期盼爱心帮助,渴望慈爱、渴望改变命运。正是这种善良的渴望,点燃了成千上万善良人士心中的善良烛光。全国范围规模宏大的“希望工程”从此开始。千千万万缀学儿童重新走进堂,万万千千失学女孩重新背上书包,难以计数的孩子走出大山,走出贫困,走出世世代代难以改变的命运。

光明列车启动,让许许多多的白内障患者圆了重见阳光的梦;2000年开始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包涵了爱母和母爱的双重意境,让西部数万严重缺水百姓摆脱了生存和生活困境。

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慈善工程。慈善,正是这样一种力量,可以救人于危难,拯人于险境,助人改变命运。人们不会一味强调,政府对此应当负有怎样的责任,而是深深感到压在自己肩头的使命;不再单纯抱怨国家救助体制的不完善,而是发自内心地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救危解难,匹夫有责”,成为民众的共识。

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对于我们,深深留在记忆中的,不光是灾害的深重。成为永久记忆的,还有举国赈灾的壮举。在无情灾害面前展现的人间有情,让中国民族血脉相连的民族情感得到空前浓化,也让自古以来传为美德的慈善传统,得到空前发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民族的凝聚力让每一个中华儿女热血沸腾。慈善,正是这样一种力量,大到可以极大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风尚。

人与人相互关爱,倾情相帮,一个人付出钱、物的过程,与经济领域商品交换过程截然不同。在商品交换中,一方让渡了自己的商品,也就完成了这个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转让,他从此不再拥有这个商品。而毫无铜臭味的慈善捐助,一方赠予钱物,同时献出了爱心。这个爱心,不会因付出而丧失,反而在捐赠者心里,得到了倍加的增长,让付出者精神上更加富有;受赠者得到了钱物,同时感受到了爱的温暖。这种爱的幅射、爱的润泽,让受赠者永远铭记在心,成为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慈善,就是这样一种神奇力量。它能让物质变精神,并能让精神无限增值。它呼唤出一种心灵的美,让慈善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凝聚力、向心力,成为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人心向善的力量,抵御贪欲、战胜邪恶的力量,排除万难,共度时艰的力量。

慈善的巨大力量,由一个个微薄之力汇聚而成。当慈善成为众人的自觉行为后,慈善的力量便大到无法估量。这需要把单个力量汇聚到一起,把个人的慈善行为升华为一种社会的慈善事业。只有这样,慈善之花才能更加绚丽,慈善之果才能更加丰硕,慈善的力量才会更加强大无比。

慈善是一种力量。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只要有善心,都可以加入一定的份额。或许我们难以成为慈善家,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志愿者。我们付出的不一定是钱财,但一定是爱心;不一定是响应某种呼唤,但一定是内心的自觉自愿;不一定记载下每个志愿者的名字,但一定会留下奉献者的足迹。

当我们感慨“慈善是一种力量”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扪心自问:这其中,有我多少力量?但愿我们不会脸红,不会有愧。

慈善公益是一种幸福

美国纽约健康增进学院曾对1700多名经常做义工的妇女进行分析,发现她们为别人提供帮助时,自己的生理、心理疾病逐渐减轻甚至消失。有88%的义工感觉自己安全、健康、舒畅、幸福,她们说做完义工后,觉得平静自在,很有价值感。

心理学家对这种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助人者快乐”的原因是大脑分泌出的内吗啡呔在起作用,这种化学物质会令人兴奋,感到快乐、平静、满足。

不管科学结论如何,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在志愿慈善活动中找到了快乐的动力和长久的幸福以及人生的终极意义。

1919年8月11日,美国钢铁之父安德鲁·卡内基因支气管肺炎逝世。正在外界对于卡内基庞大的资产分配议论纷纷时,随后公之于众的遗嘱内容却令世人惊叹。

“现在,我无法判断出为女儿提供些什么才能让她感到最快乐……自由的金钱对我们来说是个大错,不能做自私的富翁而过着毫无价值的生活……”在卡内基的遗嘱之中,他把几乎所有的财产都捐赠给了无数慈善组织和美国教育机构。之后,家人遵从遗嘱意愿为他举办了一场低调的葬礼。

有人说,卡内基是上帝财产的管理人,而他的遗嘱则是他最后一本爱心账簿。在立下遗嘱的那一刻,卡内基真正履行了“拥巨富而死者以耻辱终”的警示,带着快乐和幸福离开。

在物欲世界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学家、金融家的任务是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生产的财富,而经济学上也假定人对物质消费的欲望是无穷的。但是,获得幸福的生活和快乐的人生,绝不仅仅是靠单纯物质享受的提升所能解决的命题。

正是为全人类创造福音的慈善事业,让卡内基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也为社会带来福祉。在卡内基之后的慈善百年间,美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家、金融家几乎都履行了“拥巨富者耻辱,做慈善者快乐”的人生信条。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世界各地都发起了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善举。

在四川省成都市中心的义务捐赠现场上演了感人的一幕:在拥挤的捐赠人群中,一个衣着褴褛的乞丐将自己积攒的硬币和一张百元钞毫不犹豫地全部投进捐赠箱并默默离开。当摄像机镜头捕捉到这幕的那一刻,人们清晰地看见了乞丐的脸上幸福的笑容,他为自己还有能力做善事而感到满足。其实,每一份捐助都是可爱的,无论多寡。

慈善事业是扶贫济困、愉悦心灵的快乐事业,慈善活动中能够让施惠受惠双方都增加幸福感。

盖洛普民意调查组2010年按个人捐赠、志愿劳作和施助于人三项指标给全球慈善热忱度排名,澳大利亚位列第一。调查中的平行数据也显示:越是热衷于慈善的国家,国民快乐指数就相对越高,习惯为慈善机构捐赠的人比不捐赠的人的快乐指数高43%,志愿者比非志愿者的快乐指数高42%。

古代犹太神学家迈毛尼底斯把慈善的捐赠分成七等:第一等是帮人找份工作,扶他站起来;第二等是捐钱的人不知道钱捐给了谁,受惠人也不知道钱是谁给的;第三等是捐钱人知道钱捐给了谁,而受惠人不知道钱是谁给的;第四等是捐钱人不知道钱给了谁,而受惠人却知道是谁给的;第五等是在被要求之前,就提供捐款;第六等是在被提要求之后,提供捐款;第七等是捐钱人态度悭吝。

毛尼底斯为慈善双方的帮扶意愿和受益程度划分了等级。我们也可以试着为慈善的捐赠等级续写上“第八等”,那就是:捐赠人快乐自愿,受助人快乐感恩。这是慈善双方的共同的快乐,也是慈善的至高境界。

快乐慈善包含两个方面:捐赠不应成为压力,受捐方也不能失却尊严。慈善的快乐,是双方的快乐。如果以丧失受赠人的尊严来获得自己的某种满足,这是一种慈善的暴力行为。

在荷兰最大的慈善机构——荷兰郁金香基金会总部的院子里屹立着一座老人的塑像,塑像的底座刻着一行字:一手给予帮助、一手给予尊重。这座雕像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费尔南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