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蔚蓝旖旎的海洋(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4331200000024

第24章 航海篇(4)

鉴真和尚(688—763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即今江苏省扬州市)人。鉴真和尚14岁时出家,26岁时已经是能融贯各家之长,声名远播的律宗大师了。

唐天宝元年(742年)冬十月,日本学问僧荣睿和普照得到鉴真门徒道航的引荐,到扬州大明寺拜谒鉴真,礼请大和尚东渡日本,向日本国传法。

当时的唐王朝,正是唐玄宗在位时,唐玄宗崇扬道教、贬抑佛教,佛教在激烈的斗争中已经居于下风,许多佛家弟子转而屈顺于道教和朝廷。而一向坚心信仰佛教,作为佛教中律宗后起之秀的鉴真和尚当然不会向道教屈尊。因而他接受了荣睿和普照的邀请,决心东渡日本,传律授戒,弘扬佛法。

唐天宝二年(743年),鉴真和尚率弟子道航、思托等21人准备东渡。由于道航是当朝宰相李林甫的哥哥李林宗的“家僧”,于是,通过道航,鉴真一行获得李林宗的介绍信,得到扬州仓曹(唐地方官)李凑的支持与帮助,建造船只,备办干粮。当时唐律禁止僧人私渡日本,所以均借口是准备去天台山进香用的。不料,准备同行的僧人中有一叫如海的,因与道航意见不和,遂到官府报告,诬告道航、荣睿、普照他们是海贼。地方官立即前往搜捕,将普照、荣睿、道航等人逮捕入狱。后来经过查实,放了众僧,可是所造的船被没收了,备办的杂物还给各寺僧人,第一次东渡还没出海就破产了。

荣睿和普照因是日本僧人,关了4个月才放出来,但他们仍然决心请鉴真东渡日本,所以又一次秘密到大明寺拜访鉴真。鉴真为其真情所感动,决意再次东渡。于是亲自出钱购买了一艘岭南采访使刘巨鳞的军用船舶,并雇用了18个水手,备办各种物品。准备随同一起前往日本的还有僧人思托等17人,及各种工匠、艺人85人。他们于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从扬州扬帆东行,沿长江东下。当船航行到今江苏省南通市狼山江面(当时叫狼沟浦)时,遇到狂风恶浪,旧船破坏严重,无法行驶,抢滩修理,又因潮水顶托,破船四处漏水到齐腰深,所有干粮被水浸泡。漂泊了一个多月,鉴真等人才被明州(今浙江宁波)官员派人救回。第二次东渡又告失败。

两度失败后的鉴真仍不甘心,准备再次东渡时,被一越州僧人觉察,向州官告发,说日本僧人荣睿引诱大和尚欲往日本国。荣睿遭到逮捕,押送长安治罪。到杭州后,荣睿患病,开释在外治疗,荣睿假装病死,潜回阿育王寺。第三次东渡尚在酝酿便又因被人告密而流产。

鉴真和尚看到日本僧人荣睿和普照为了请他东渡日本而不避生死,再次下决心东渡。为了避开众人的注意力,这一次鉴真派人到福州打造船只,备办物资。唐天宝三年(744年)冬,鉴真率领荣睿、普照、思托等30余人拜别阿育王寺,秘密南下。鉴真一行刚到浙江黄岩县的禅林寺,便被官兵重重包围,将他们强行押回扬州大明寺。原来,鉴真这次准备活动被他在扬州的弟子灵佑知道了,灵佑不忍心师父冒那么大的风险,所以与各寺的僧人一起到官府通告鉴真等人准备出海东渡日本的事。于是,江东道采访使下令各州县阻拦鉴真一行。第四次东渡又告夭折。

天宝七年(748年)春,还是日本僧人荣睿、普照从同安郡(今安徽安庆市)到达扬州崇福寺,拜见鉴真,三人马上又着手准备东渡。当年六月,鉴真一行14人、水手18人等共35人从扬州出发,向东航行,沿江而下,出了长江口,在越州三塔山停留一个多月,然后驶到舟山群岛附近的暑风山。又停留一个多月,到十月中旬,船从暑风山启航,扬帆东驶。航行中,遇到狂风恶浪,船只失去控制,只能随风漂荡,到第七天才风平浪静。等到第九天,船才靠上一无名小岛,补充了淡水。又继续航行五天,才靠上一个鲜花盛开,四季常青的地方。上岸一打听,才知道已经漂航到海南岛的最南端了。他们碰上4个商人,便跟随商人到了振州(今海南省崖县),受到地方官府的接待,然后辗转北返。在路经端州时,荣睿病死了。途中,鉴真和尚因为劳累过度,又医治不当,造成双目失明。回到扬州,仍然在准备着下一次的机会。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十月,日本第十次遣唐使在回国前,到扬州拜见鉴真,代表日本国迎请鉴真去日本传律授法。此时的鉴真经五次东渡失败,年届66岁高龄,而且又双目失明,但他仍然应允随使团东渡日本。听到鉴真又要出海的消息,当地寺庙的和尚们为阻止鉴真东渡,对他们严加防范。十月二十九日晚,鉴真一行24人在弟子们的配合下,在黄泗浦(今江苏常熟黄泗)与日本遣唐使船队会合,踏上了第六次东渡的航程。经两个月的艰苦航行,鉴真和尚终于抵达日本萨摩国阿多郡的秋妻屋浦(今日本鹿儿岛县川边郡坊津町秋目村),得到当地官府的迎接,并于次年(754年)二月到达日本遣唐使船队的始发港——难波港。

鉴真和尚从743年起到754年止,历经11年,前后6次东渡日本,真是备受艰辛,屡遭磨难,终于达到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目的。他的航海过程,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记载翔实的航海经历。

海上丝绸之路

我国是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而且直至公元前6世纪,我国的养蚕织丝技术外传以前,是世界上唯一的饲养家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丝织品通过陆路与海路向世界各地传播。从传播时间看,陆上丝绸之路的形成时间稍早于海上丝绸之路。

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即相当于西周时期,我国的丝织品首先从陆路向西域传播,先传向波斯、印度等中亚、西亚诸国,然后传到欧洲的古希腊、罗马。希腊人管产这种织物的国家叫“赛里斯”,可能就是“丝”的译音,或者是丝织品的一种——“绮”的译音。有的学者认为,西方管中国叫“支那”,很可能就是从“绮”这个音转过来的。可见古代我国丝绸对西方社会的影响。

几乎与西汉初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打通我国与中亚各国的交往通道的同时,海上通道也开始出现了。它的标志便是西汉初年的我国——印度洋之间航线的开辟。

从公元前2世纪始,海上丝绸之路开辟后,虽然在隋唐以前,即公元6~7世纪,它只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我国的丝织品主要是通过陆上运往西方各国的。但到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战火不断,陆上丝绸之路被战争所阻断。代之而兴的便是海上丝绸之路。到唐代,伴随着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及至非洲大陆的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终于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时,我国东南沿海有一条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北部诸国,红海沿岸、东北非和波斯湾诸国的海上航路,叫作“广州通海夷道”,这便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当时通过这条通道往外输出的商品主要有丝绸、瓷器、茶叶和铜铁器四大宗;往回输入的主要是香料、花草等一些供宫廷赏玩的奇珍异宝。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到明初郑和下西洋,把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状态。郑和之后的明清两代,随着海禁政策实施,我国航海业的衰败,这条曾为东西方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海上丝绸之路,也随着愈来愈严厉的海禁而逐渐消亡了。

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东南沿海出现了众多的以海外贸易与航海、造船而兴盛起来的港口城市。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广州、泉州、明州(今宁波)等港口,而尤以泉州港最为著名。元代时,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认为泉州港是当时世界最大的港口。同时代的另一个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的游记中也认为,当时中国与南印度之间的海上交通全部操纵在中国人手中。

海上通道在隋唐时运送的主要大宗货物是丝绸,所以大家都把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道叫作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瓷器的出口渐渐成为主要货物,因此,人们也把它叫作“海上陶瓷之路”。同时,还由于输入的商品历来主要是香料,因此还有人也把它称作“海上香料之路”。

东西方间存在着的这条海上航路,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因为通过这条航路,古代东西方间的许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交叉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而且,这条航路从开辟到衰败经历了十几个世纪,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中国航海史上的最大悲剧——海禁

如果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船桨算起,我国有长达七八千年的航海文明史。但是,15世纪以后,我们的航海文明衰竭了,当西方的航海世纪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航海世纪却消失了。导致中国航海文明走向灭亡的,便是延续长达数个世纪的“海禁”政策。

海禁政策的起因是元朝末年在我国北方海域出现的来自日本的海盗——倭寇的侵扰。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为了巩固朱氏江山,建国之初,就下了“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严禁民间与海外诸国发生商贸往来。而且禁止民间使用“番货”,除不许贩卖番货外,现有的存货,限在3个月内尽数销毁。朱元璋认为可以通过阻绝民间海上往来,保证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但另一面,明朝皇帝又做着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那就是明初派遣许多官方船队四出活动,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的举动。郑和航海的目的和动机除了政治因素外,其中之一就是为王公贵族们穷奢极欲的生活采购海外奇珍异宝。而这种官方采买,是采用延续千把年的“赍赐”贸易传统,也就是以送代买,送的多,得来的少。这样的航海贸易的结果,国库不是充实了,而是空虚了。所以当郑和下西洋结束之后,后来的人想循旧例前往西洋采办,遭到了一些大臣的阻止,郑和航海档案被藏起来,进而被焚毁了,导致官方航海的最后终结。

尽管明初郑和七下西洋的航海活动持续了28年,但海禁政策并没有因此有所改变。明成祖朱棣甚至要前往海外从事贸易的航海商人们立即回到本土,不然就要派军队前往剿杀。对有着航海传统的浙江、福建、广东沿海一带,更是禁令不绝,除了严禁百姓私自下海外,连当地的海船都得改造成不适于航海的平头船。企图在航海工具上做到彻底销毁,达到禁绝海外贸易的目的。

朝廷的海禁政策不断地重申,改朝换代时,新皇帝必做的一件事,是再下一道禁海令。但是,一边是海禁越来越严,另一边是因海禁而起的民间走私活动则日益蔓延,更由于朝廷的镇压,民间的走私活动演变成武装走私。

由于朝廷实施海禁政策,国库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断了来源。因此,朝廷也有主张禁止和开禁的两派斗争。一直争了200多年,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有福建地方官申奏朝廷,请开海禁,导致开禁政策的出现。但开禁也仅仅是局部的、有限的,甚至是一种变相的海禁。

到了清王朝建立,由于海上武装反清持续了很长时间,郑成功曾三次从海上进攻江浙及长江下游,并占据台湾岛作为反清复明的基地,给清王朝造成很大的威胁。于是,清廷的海禁政策比明朝更加严厉。

清初曾两次下达禁海令,但收效不大,于是提出“迁海”政策。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正式下令“迁海”,凡沿海居民,一律迁到朝廷所设边界以内三十里,三十里以外的地方,烧毁一切可供生存、航海的工具。清廷前后三次下令迁海,导致北起山东半岛,南到珠江三角洲的广大沿海地区,数千里地区荒无人烟,海上没有片帆只船,我国航海、造船业,至此遭到了灭顶之灾,为中国的航海史的极其惨烈的悲剧写下了最后的一页。

明清两代数百年的海禁政策,终于使我国的航海业一蹶不振。导致这一政策的实施并延续那么长的时间,虽历代有不同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则是由于中国封建社会极端的封闭性。尤其当西方殖民者入侵时,为了苟延残喘,海禁最终演化成闭关锁国,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便被葬送了。

航海终结者——郑和

郑和(约1371—1435年),本姓马,名和,小字三保或三宝,云南省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他的祖先原是居住在西域的穆斯林,后来迁居到云南。他的祖父和父亲因为曾经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圣过,所以均被人称作马哈只(即巡礼人)。元亡明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傅友德等率明军平定云南,马和一家失散于战乱之中,年仅8岁左右的小马和被素有掳掠幼童行为的明军劫入军中,并被阉割,成为仆僮。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傅友德奉命北征塞外,少年马和随军北上。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傅友德军改由燕王朱棣指挥,可能就在这一年,傅友德为了讨好朱棣,将年已19岁的亲随马和送给了朱棣,从此,马和成了朱棣众多随从中的一员。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死后,燕王朱棣在北方发动“靖难之役”,与建文帝争夺皇位。永乐二年(1404年)永乐皇帝在夺得皇位后论功行赏时,马和因在一次发生在郑村坝(今北京市东坝)的战斗中立有战功,被皇上御笔亲书“郑”字为姓。从此,马和改姓郑,成为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