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4331000000004

第4章 宇宙未知(3)

对土卫八阴暗面的形成,还有其他见解。有人认为,土卫八暗的部分可能被一层逐渐浸蚀的水冰覆盖着。可经研究,水点腐蚀不能说明暗带在经度方向比纬度方向延伸更远,这是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也有人认为,土卫八暗的部分可能是太阳的紫外光把甲烷转换成更复杂、更暗的碳氢化合物。事实证明,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

关于土卫八为什么明暗不一,诸种说法还都属于假设,其真实面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金星的卫星失踪之谜

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发现太阳系内有67颗卫星,但人们又一致认为,水星和金星没有卫星。不过金星曾经有过卫星。

金星全景那是在1686年8月,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巴黎天文台第一任台长G·G·卡西尼宣布发现了金星卫星,并推算出这颗卫星的直径是金星的四分之一,即1500公里,类似于地球和月亮的比例。在当时,卡西尼已经发现了9颗卫星,金星卫星的发现,也曾轰动一时。

继卡西尼的发现之后,又有许多人就金卫的位置、亮度、轨道根数、距离金星的半长径、绕转周期等问题进行观测研究,发表了他们的观测资料。直到1764年,还有人发表观测金卫的文章。

可到后来,尽管人们的观测技术比以前的观测仪器都有了很大提高,却再也没见到这颗金星的卫星,它神秘地失踪了。

由于长时间找不到这颗卫星,有人便怀疑卡西尼的发现。但由于卡西尼在天文学上的卓越贡献,人们又不愿意这样怀疑他。因为自他发现金卫后,还有许多人的旁证,简单否定卡西尼的发现是不客观的。

那么假如金星确实有过一个卫星,这颗卫星跑到哪里去了呢?它是什么时候离开金星的?什么原因离开金星的?这些还都是留给人们的问号。

金星大海之谜

因金星同地球有相似的自然条件,大小、质量和密度都差不多,同时还有含水汽的大气。所以人们推测,金星上可能有大海,如果有大海的话,就可能有生物存在。可由于在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金星号”系列飞船在金星上着陆,推翻了金星上有大海的假说。尽管金星上有许多与地球相似的地貌,如平原、峡谷、高山、沙漠。可人们对金星上的大海并不死心,到了80年代,这一问题又被提了出来。

重新提出这一问题的,是美国科学家波拉克·詹姆斯。他认为金星上确实存在过大海,不过后来又消失了。他还分析了大海消失的原因。一种可能是太阳光将金星上的水蒸汽分解为氢和氧,氢气因重量轻而纷纷背叛了金星。第二种可能是,在金星的早期,它的内部曾散发像一氧化碳那样的还原气体,由于这些气体与水的相互作用,把水分消耗掉了。第三种可能是由于金星上大量的火山爆发,大海被炽热的岩浆烤干了。还有一种可能是,水源来自金星内部,后来又重新归还原处。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科学家多纳休等人在波拉克·詹姆斯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看法。他们认为,太阳的早年并不像现在这样亮和热,太阳每秒的辐射热量要比现在少30%,金星的气候也就不像现在这样热了。有了适宜的气候,大海也就应运而生,生物也就有可能在大海里繁衍生息。可后来,太阳异常地热了起来,加上金星一天等于地球117天的缓慢运转,经不起烈日的酷晒,金星上的大海就这样被烤干了。

后来又有人对金星大海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美国衣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弗兰克认为,金星根本就不曾存在过大海,经金星探测器的探测表明,金星大气是由不断进入大气层的彗星核造成的。1986年空间飞船通过对哈雷彗星的探测表明,彗星核的主要成分是冰水。

看来,金星大海问题又成了一个意见不统一的未解之谜。

彗星起源之谜

彗星是怎么来的?这一问题也是天文学家极为感兴趣的,因此也提出了种种假说。

一种观点认为,彗星是在太阳系内部形成的。人们推测,它可能是木星之类的大行星以及卫星上火山喷发出的一些物质形成的,也许是由于太阳系内的两颗大行星互相碰撞形成的。

还有一种与这种观点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彗星不是在太阳系内形成的,而是来自太阳系以外的恒星际空间,是由于太阳的引力把它们从恒星际空间俘虏过来的。

后来,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又提出了奥尔特云假说。这一观点受到了科学界的普遍重视。这一观点认为,在距离很远的太阳系边缘之外,有一个彗星冷储库——彗星云。因此云是奥尔特提出来的,又称奥尔特云。在这里,聚集着大量的彗星核,质量比地球小,成为“新”彗星产生的源泉。因为彗星处在太阳与其他恒星之间,由于受到恒星的吸引,使一部分彗星改变了自己的运行轨道,便跑进了太阳系之内,另有一些被抛到太阳系之外。

还有一种观点,虽然与奥尔特不同,但也认为彗星产生于离太阳很远的地方,那里的气温形成-170℃以下的寒冷环境,长期接触不到高温气候。

最近又有人提出,彗星是从原始太阳星云的旋转碎片中产生的,是形成太阳和大行星的稠密星际云的一部分,起先是气体分子、水、二氧化碳和其他物质,后来凝聚成硅尘微粒,逐渐又凝结成较大的粒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彗星。

对这一有趣的问题,真是众说纷纭,看来还得探讨下去。

“扫帚星”探秘

彗星在人们心目中的名声一直不好,总是把它同瘟疫、洪水、战争、死人等不祥之兆联系起来,所以,人们又把它叫“扫帚星”。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灾彗”的记载。

早在公元前44年,古罗马的恺撒大帝于3月15日被暗杀,9月23日为他举行了追悼仪式。这时,天空出现了一颗彗星,持续7天之后才离去。人们说这就是恺撒的灵魂。

公元66年,耶路撒冷的人民忍受不了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纷纷起来反抗,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耶路撒冷陷落了。在这以前不久,曾出现过一颗彗星。人们就说,这是耶路撒冷出没无常灭亡的先兆。

类似这样的记载,实在是太多了,都为彗星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迷信色彩。但是无风不起浪,有时在彗星出现的前前后后,地球上确实也出现过一些异常现象,如酷暑、干旱、寒冷等。据记载,1835年哈雷彗星回归时,世界各地都出现了灾难,在日本就出现了“天保大饥荒”,这是德川幕府时代最大的饥荒,有20—30万人被饿死,因此还发生了全国性的大暴乱。1910年哈雷彗星再次回归,日本东京发生了明治时代最大的水灾,淹死53人,170多人受伤,淹没了19万多户人家的房屋。这一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纷纷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是霍伊尔和尤里的观点。

霍伊尔是英国天文学家。他认为,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冰河期,很可能就是彗星与地球相撞造成的。因为彗星的中心部位是冰核,是由水、氰化氢、乙腈、二氧化碳等冻结而成,并有尘埃混入。当彗星冲入地球之后,立刻把大量微粒子撒向大气层,就是小彗星的百分之一的尘埃也有1亿吨重。这些尘埃铺天盖地倾泻下来,造成地球日照量急剧下降,陆地气温降低,水蒸汽变成冰雹降落下来。这样,用不了多久,陆地就会被冰河所覆盖。

尤里的看法正好与霍伊尔相反。他认为彗核如果真的与地球相撞,由于压缩加热的作用,将产生爆炸,其能量就会变成地震能和热能,这样一来,地球大气的温度就要升高200℃。如果彗核落入大海,海水的温度就会升高15℃。在彗星波及的范围内,就会变成“灼热的地狱”,生物将遭灭亡之灾。如果有幸存者,得到适当的机会重新繁殖,那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物种时代。

我国的陈惟澈在《宇宙奥妙之一窥》一书中也认为,彗星如果真的与地球相撞,地球决不会平安无事的,根据地质学家们的研究,地壳曾发生过55次大的变动,发生在新生世的最后一次地壳运动,是最猛烈的一次。据他分析,这一次很可能就是彗星撞击的结果。因为不是与其他星球相撞,不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动,而彗星又是这次相撞的最理想的候选人。他认为这次相撞大约发生在6千年前到1万年之间,彗星撞在太平洋南纬30度以南,东经180度以东的地方。地球被撞得尘土飞扬,其中一部分碎片尾随彗星而去,一部分又回到了地球上,有一块则成了地球卫星——月亮。这一撞不要紧,挤出了许多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安达斯山、洛矶山和阿尔卑斯山等。因东半球失去一大块,造成重心转移,北极遂从布剔亚移到今日的地方;南极也从原来的南纬70度、西经90度的地方移到今日的地方。地球的自转速度也减慢了。南美原来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这次也被震裂了,亚洲开始和北美接近,非洲东部开始和南美西部接近。地中海、大西洋、太平洋都是在这次碰撞中形成的。同时,地球上的气候也被改变了。

以上关于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种种灾难的假说,还不能得到普遍接受,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云状卫星探秘

大约在30多年前,波兰克拉科夫天文台的科迪留斯基报告说,他发现在月球轨道上,月球前、后60°处各有一个直径约几度的云雾状卫星存在。这两个位置就是L4和L5拉格朗日秤动点,处于月球、地球重力场的平衡点,行星际尘埃物质有可能在它们附近集积。在木星轨道的L4、L5点附近,就有著名的脱罗央小行星群。后来,人们把这种云称为“科迪留斯基云”。

但是这种云很难探测到,即使在十分黑暗的夜晚,它们也会被暗淡的黄道光湮没。1975年,曾有人用“OSO6”卫星寻找过云状卫星,期望根据它们出没于地球阴影时的亮度变化面辨认出来,但没有结果。

后来,另一位波兰天文学家维尼亚尔斯基宣布,他用照相法探测到了地球的新卫星。他改进了天体摄影技术,可以探测出天空亮度0.02—0.04星等的变化。他精心测量分析了18张有L5点的底片和36张L5远离时的同一天区底片。在消除了各种影响因素后,云状卫星就在底片上显露出来,它有几度大,偏离在距L5点10°甚至更远处。它的颜色比日照更红。维尼亚尔斯基认为云状卫星是陨石撞击月球时溅起的尘埃构成的。

但是,这种云状卫星毕竟看到的人太少,现在还难以下结论。

飞碟之谜

1947年6月24日,美国飞行员凯纳斯·阿纳特驾机在华盛顿州的纳亚山上空飞行时,突然看到几个圆盘形东西从他眼前飞过,形状很像盛菜的碟子。他估计这个飞行怪物的直径有30多米,闪闪发光,速度非常快。他把这个怪物叫做“飞行的碟子”,后来,人们便用“飞碟”一词称呼这种不明飞行物。官方则称“UFO”,即英文“尚未探明的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缩写,因而又称“不明飞行物”。

这件事,成为当时轰动全世界的新闻,从此以后,关于飞碟的报告层出不穷,遍及全世界。几十年来,累计关于发现飞碟的报告大约有数万件。此外,还有人从历史资料中找到了许多关于飞碟的记载。说明发现飞碟并不始于凯纳斯·阿纳特,而是古已有之。

起初,美国以为飞碟是哪个国家新研制的秘密武器,因此,由空军出面,组成了UF·调查委员会,对飞碟进行全面调查和秘密研究,其代号为“号志计划”。“号志计划”实行不久,便出现了空军上尉曼德尔驾驶P—51型侦察机追踪不明飞行物,而造成机毁人亡的悲惨下场。这就促使“号志计划”的成员加速弄明白飞碟是不是外国制造的秘密武器。二次大战后,他们详细调查了被带到美国的每一位德国科学家,并通过他们又了解了被带到苏联的德国科学家。结果他们没有得到想要得到的东西。

后来,美国的研究机构通过对飞碟目击事件的分析,开始怀疑飞碟是外星人所为,不会影响国家安全,便把“号志计划”改为“遗恨计划”,由专门机构来进行研究。到1952年,又改为“蓝皮书计划”。到1969年,美国空军经过22年的研究,记录了12600多件目击事件,发表了长达8400多页的报告。最后得出结论说:不明飞行物对国防没有威胁,认为目击报告是可以解释的,不能算作“不明”,没有证据证明这些不明飞行物体来自外星球。因此,撤消了“蓝皮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