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14331000000029

第29章 动物未知(2)

另外,抹香鲸那神秘的“吻”,也是令人困惑的谜。在3年的考察中,瓦德汉等学者多次发现,雌、雄抹香鲸的嘴部相互接吻,成年抹香鲸的嘴部也常接触幼鲸,它们是和人类一样以此表达爱意吗?那么,为什么成年抹香鲸在海面相互振动嘴部之后,就意味着要开始一场争斗呢?而争斗的结果又往往在双方的下腭部留下牙齿咬的平行伤痕。对此还没有人做出过合理的解释。

再有,抹香鲸以何种方式摄食也是人们长期探索而至今未决的问题。有人认为抹香鲸属齿鲸,当然用牙齿撕咬猎物,然而在瓦德汉等学者的3年考察中,多次发现,即使牙齿严重磨损甚至完全脱落的抹香鲸,依然能捕获、吞食大王乌贼。

于是又有人提出抹香鲸捕食既不依赖牙齿,也不靠它巨大的体型,而是在捕食前大吼一声,把猎物吓昏,然后食之。然而经考察,鲸类并没有声带,它们的声音又是怎样发出来的呢?有人说是额部共振产生的,但又不能确认。所以这也是一个未解之谜。

哺乳鸟之谜

在动物进化历程中,有一个重大的悬案,那就是地球上是否曾存在过“哺乳鸟”。

以今天动物学的常识来看,哺乳类与鸟类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动物种类,二者无论在生理、生化,还是外在形态结构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传统的动物进化理论认为,哺乳动物与鸟类分别是从不同时代的古爬行动物分化而来,哺乳动物要比鸟类早4000~6000万年;鸟类与现今的蜥蜴、蛇、鳄等动物的亲缘更为接近,而与哺乳类动物绝没有共同的祖先。

1982年,英国伊丽沙白皇家学院的加德纳却对以往的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鸟类与哺乳类动物有着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这种“哺乳鸟”是在225亿年前从古爬行动物中分化出来的,它兼有鸟和哺乳动物的特征。加德纳的“哺乳鸟”学说并非依据现今发现的鸟类化石,而是通过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而得出的哺乳动物与鸟类之间存在的22个显著共同特征。诸如:这两类动物都是恒温动物;有调节体温的机制;在心脏、头骨、脑的结构上,在蛋白质分子结构、生理和行为上,这两纲动物都具有显著的共同特征。

一部分生物学家对加德纳的观点和研究方向很赞同。剑桥大学的弗里戴和毕晓普通过对鸟类、哺乳类和爬行动物的蛋白质结构的比较分析,全力支持加德纳的学说。认为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最为接近,亲缘关系较近;而鸟类与爬行动物的蛋白质氨基酸排列顺序差异较大,二者亲缘关系较远。

但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休尔、英国利兹大学的亚历山大、牛津大学的凯普等人对“哺乳鸟”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们不相信世上曾有具有鸟类和哺乳动物特征的“哺乳鸟”存在。他们还认为,虽然鸟类与哺乳动物之间确实有很多共同特征,但这不足以证明它们一定有“哺乳鸟”那样的共同祖先,而且不依据化石资料的研究方法也不足取。

时至今日,传统的进化观点与加德纳的学说谁是谁非?鸟类与哺乳动物究竟有没有共同的祖先?世上是否有过“哺乳鸟”?这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者们的进一步探索。

巨鱼之谜

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原始森林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内,是我国惟一属北冰洋水系的内陆湖泊。

相传喀纳斯湖湖面常有一种怪现象:突起的巨浪腾空翻滚。有时在阳光的照射下还会呈现一片刺眼的红光,湖边的牛、马,也时常莫名其妙地失踪。据当地的居民讲,早在30年代,曾在湖中捕到过一条巨鱼,仅鱼头就尤如一口大锅。因而,人们推断,喀纳斯湖的怪现象是巨鱼在兴风作浪。

那么这种巨鱼究竟是什么鱼呢?它又到底有多大呢?为了弄清真相,新疆大学的教师曾用2个直径约20厘米的大钓钩以羊腿、活鸭等为饵料,希望巨鱼能上钩。然而他们只看到一条足有浮标三倍长的巨鱼从浮标旁游过,却未能捉住它。

1985年7月,新疆大学生物系向礼陔副教授带领的保护区考察队,又在喀纳斯湖发现了巨鱼,最大的鱼头几乎有小汽车那样大。同月24日,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一支考察队在湖面上发现了几个红褐色的圆点,起初以为是浮生植物,后用望远镜观看,发现竟是巨大的鱼头浮在水面,还露出一点背脊。据目测,最大的鱼头近1米宽,鱼体大约有10米,所有大鱼的总数近100条。

后来有人根据鱼的形态和特征判断巨鱼很可能是哲罗鱼。然而也有人提出疑议,认为哲罗鱼一般身长只有2米多,已捉到的哲罗鱼最重也不过50多公斤。尽管喀纳斯湖水面宽阔,湖水幽深,且有丰富的饵料,但也无法使哲罗鱼长到人们所见的巨鱼那样大。

1986年,考察队又派出直升飞机,对鱼群进行低空跟踪拍摄,获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经专家论证,认为这种大红巨鱼可能是大型哲罗鲑,它系鱼纲、鲱形目、鲑科,属北方山地冷水性淡水鱼类,鱼体长度约12—15米,头部宽15米,估计重量在2—3吨。它是凶猛的食肉性鱼类,幼鱼以食小鱼为主,大的则觅食水面浮游的雁、野鸭等野生水禽,也吃湖中的大水鼠、水獭等,甚至吞食比自己体型小的同类。然而哲罗鲑是早已被人们认为绝迹了的鱼种,它为何会在喀纳斯湖生存繁衍下来,这还是一个有待探寻的谜。

另外,由于至今没有捉到一条喀纳斯湖中的巨鱼,因而有人认为,目前为巨鱼定性还为时过早。

天池怪兽之谜

矗立在我国吉林省东南部中朝两国交界处的长白山,是一座多次喷发的中心式复合火山。火山喷发的炽热岩浆冷却后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形成截顶圆锥状的高大火山锥体。锥体中央喷火口,形如深盆,积水成湖,即闻名遐迩的火口湖——长白山天池。

天池水面海拔2194米,面积9平方公里,湖内最深处达373米,平均水深204米。它的水温终年很低,夏季只有8—10℃。从科学的常规看,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地处高寒,水温较低,水草和浮游生物很少,水中不可能有大型生物。

然而,1962年8月有人用望远镜发现天池水面有两个怪物互相追逐游动。

1980年8月21—23日,人们又再次目睹了水怪。21日早晨,作家雷加等六人在火山锥和天文峰中间的宽阔地带发现天池中间有喇叭形的阔大划水线,其尖端有时露出盆大的黑点,形似头部,有时又露出拖长的梭状形体,好似动物的背部。9点多钟,目击者们又一次见到三、四条拖长的划水线,每条至少有100米长,这样的划水线,如果没有快艇的速度是不会形成的。翌日晨,五、六只“水怪”又突然出现在远处的湖面上,约40分钟后才相继潜入水中。23日,5只怪兽又出现在距目击者40多米的水面,这回人们清楚地看到,怪兽头大如牛,1米多长的脖子和部分前胸露出水面。水怪有黑褐色的毛,颈底有一白色环带,宽约5—7厘米,圆形眼睛,大小似乒乓球。惊慌的目击者边喊边开枪;可惜都未击中,怪兽潜水而逃。

以后,人们又分别在1981年的6月17日和9月2日再次目睹怪兽,《新观察》的记者还拍下了我国惟一的一张天池怪兽照片,证明怪兽确实存在。

然而,对天池水怪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天池形成的时间并不长,最后一次喷发(1702)距今只有279年,是不可能有中生代动物存活的,况且池中缺少大型动物赖以生存的必要的食物链,无法解释这类大型动物的食物来源。

1981年7月12日,朝鲜科学考察团在池中发现一只“怪兽”,他们依据观察和摄影资料,判断“怪兽”是一只黑熊。而我国一位科学工作者提出质疑,认为人们所见的水怪与黑熊的形态有很大区别,且黑熊虽能游泳却不善潜水等,因此黑熊并不能解释“天池怪兽”之谜。

于是有人又提出“怪兽”很可能是水獭,水獭身体细长,又善潜水,可在水下潜游很远距离,它为了觅食而进入天池,被人们远远看见,加上光线的折射,动物被放大,于是成了人们传说中的“天池怪兽”。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天池中常有时隐时现的礁石从水中浮现,也如动物一样有时露头伸出水面,有时沉入水中。还有火山喷出的大块浮石,它在水中飘浮,在风吹下也一动一动地在水面浮动,远远看去,也如动物一样在水中游泳。

难道许多目击者产生的都是同一错觉吗?如果不全是,天池怪兽又是什么呢?它又是如何演变来的呢?

大象墓地之谜

自古以来就有一种传说,大象在行将死亡之时,一定要跑到自己的坟地去迎接自己的末日。可以设想如果这种大象坟地真的存在,那里肯定会留下许多象牙。为此,经常有人为了非洲象得到象牙,冒着风险四处寻找大象的坟地,但至今仍没有真正找到。

大象坟地真的存在吗?人们对此将信将疑。最近有许多学者否认大象坟地的存在。他们认为发现大象墓地一说纯属为攫取象牙的偷猎者的捏造。这种说法正确与否且当别论。大象在临死之前,行动确实与往常不同,往往总要离开象群,步履艰难地在某个地方销声匿迹。但这个地方至今仍没被人发现过。

北美“大脚怪”之谜

从1865年开始,人们就传言在北美的原始丛林中生活着一种类似于亚洲野人的“大脚怪”。报纸曾有捕获、杀死或发现尸体的报道,但也有人否认这种“怪物”的存在。

为了探索这个捉摸不定的“大脚怪”之谜,许多科学家曾多次对“大脚怪”进行追踪,考察。根据获得的资料,人们认为“大脚怪”很可能是类似于粗壮南猿或包氏南猿的一种素食性人科。他们喜欢居住在潮湿的森林中,雌雄都有矢状嵴,两腿姿势、骨盆外状和阴部都酷似人类。不过,多数猿都不识水性,而“大脚怪”却极善游泳,并习惯以水生食物为生。那么,“大脚怪”到底是属猿还是属人?

两栖怪虾之谜

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生活着一种鲜为人知的两栖怪虾。它们活动在那密密层层的红树林和沼泽地里,饿了就爬到树上捉鸟为食,饱了就隐身于沼泽地休息。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青年华侨海员用枪打死了这样一只怪虾,发现它流出许多猩红的鲜血,肚子里还露出一只未消化完的小鸟。当地居民有时叫这种怪虾为食鸟虾,虾肉可以吃,非常鲜美,还可以烤干。它的血还能治病。

这种所谓的两栖怪虾到底属于动物界的哪一种呢?为什么它生为虾形却有红色的血液?这可真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谜。

智猴之谜

在非洲南部和东南部的干旱地区,生活着一种名叫“山都”的猴子群,被当地人称为“智猴”。在分类学上,山都属于狒狒类,而且是最大的狒狒之一,体长可达90公分以上。由于它的尾巴十分细,吻部比一般狒狒短,所以又叫它“豚尾狒狒”和“短吻狒狒”。

山都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善于捕食、防御,最突出的要算它能用一种至今还未为人所知的神秘方法,去“发觉地下水”,然后用前肢挖掘出来供自己饮用。这一富有智慧的行为对它们生活在广阔的干旱地区是十分有利的。

早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英国著名猿猴学家哈米什·汉密尔顿教授等人在非洲考察时,就对山都能在十分干旱、炎热、缺少地面水的环境中生活而迷惑不解。经考察,他们终于发现了山都能找到离地面不太深的地下水源的本领。

然而,山都究竟靠什么来发觉地下水呢?在这方面,由于科学家们缺少观察和研究而没有找到答案。1957年,美国著名灵长类学家伊凡·T·桑德森在其著作《猴类王国》中只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山都是天生的探找水源者。”这显然未能揭开山都寻找地下水的谜底。我国著名灵长类学家刘成教授推测,山都可能是依靠自己特殊灵敏的嗅觉,去发觉离地面不太深的水源位置;在环境恶劣的野外生活中,出于生存的目的,山都找水的本领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就被强化了。

但是,也有许多动物学家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狗能探矿,猪能发觉地下黑霉菌,这是因为矿和黑霉菌具有气味,所以狗和猪能通过鼻子嗅出来。而水是无味无色的液体,山都怎能凭嗅觉发觉地下水呢?看来,这一问题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细致的研究。

吃人猴之谜

吃人猴是一种与人类体形十分相似,但遍体长毛、脊柱尾端长尾巴的动物。它以爱吃人肉,并喜欢以人头为玩具而得名。吃人猴主要生活在菲律宾的一些崇山峻岭上,它们常常下山袭击村庄,对人、畜的危害很大。

经科学家们初步考察发现,吃人猴喜爱过集体生活,成群结队地集中在一起活动,似乎已有部落或氏族之类的组织,分为不同的集团聚集在孤独的山谷、岛屿和偏远的森林区。它们在争取生存的共同斗争中,逐渐形成和产生了极原始的语言。根据一些人类学家的研究,吃人猴属于灵长类中较进化的一支,它们的面部已向后退缩,这是产生语言的基本条件之一。它们的犬齿窝与人类的相似,而犬齿窝是用来固定一块有助于说话的筋肉的。由此推测,它们可能已经具有极简单的说话能力了,发音常呈哼哼声、咕哝声和鸟语声。它们以捕食周围的动物以及采集野生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为食。它们还会用树枝和树叶搭起一个粗陋的掩体。它们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积累了劳动经验,产生了意识,但还不能自己制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