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14330500000006

第6章 陆地雄师(3)

如英国的“莫曾”迫击炮计算机系统,既可迅速计算射击诸元,又能对气象条件、点火温度和标高差导进行精确修正,还能在转瞬间依据射击需要改变和修正弹道程度,因而大大提高了迫击炮命中率和杀伤力。

自行迫击炮运用了新隐身技术。迫击炮弹道弯曲,弹丸在空中飞行时间长,很容易被敌方雷达发现,遭受攻击,使其火力作用和生存力受到削弱、限制。为适应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新式迫击炮采取了对抗雷达探测的隐身新招。

涂料吸收雷达波,即在迫击炮弹尾翼涂一层能吸收雷达波的涂料,这种涂料是新化工合成技术的产物。它“吃”了照明弹上的雷达波,敌方雷达的“眼睛”就模糊了,无法捕捉住目标。

射弹藏身。迫击炮弹的弹药拿出后可装入金箔条制成干扰弹,这种干扰弹能分散、扰乱敌方的雷达波,致敌徒劳无功。或者发射专制的迷盲弹。让敌方激光传感器失效。也可通过发射红外烟幕弹,掩护自己攻击或撤离危险地区。

在1985年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2C9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首次公开亮相。2C9为工业编号、原苏军管它叫C0—120式自行火炮。

这种自行迫击炮具有多功能,既可在暴露的发射阵地上像加农炮那样进行直瞄射击,也可在隐蔽发射阵地上像榴弹炮那样打击目标,又可在峡谷或山沟内像传统的迫击炮那样进行间瞄射击。它主要用来歼灭和压制工事内和暴露配置的有生力量和各种装甲、非装甲目标。

它采用BMД伞兵战车的底盘,但加长了车体。车长和驾驶员位于车体内前部,驾驶员在中央,车长在左侧,驾驶员舱门处有3具潜望镜,车长舱门处有2具潜望镜和1具望远镜。炮塔下方的车体中部是战斗室,内部放置弹药架。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内后部,用密封隔板与战斗室隔开。

2C9式120毫米自行炮战斗全重仅8吨,适宜装备快速反应部队和空降机降部队。公路最大行驶时速60公里,最大行程500公里。由行军状态转入战斗状态仅需30秒钟,有均质装甲防护和“三防”装置。

它的武器主要是一门120毫米加长身管迫击炮,能发射榴弹、破甲弹等数个弹种。发射榴弹时最大射程8.8公里。

2C4式240毫米自行迫击炮装备重型装甲机械化部队炮兵旅。士兵称作CM—240自行迫击炮,20世纪70年代初服役至今。它配置自动装弹机构,能迅速装填炮弹。底盘由ΓM3履带式布雷车底盘改制而成,240毫米后膛装填迫击炮安装在底盘后部。能发射大威力的爆破榴弹、核弹、化学弹等多个弹种。这种炮的最小射程800米,最大射程12.7公里。

2C23式轮式120毫米自行迫击炮以机动强见长。它的行驶最大时速80公里,最大射程与2C9式履式120毫米迫击炮一样,达8800米,机动性优越,然而其全重达14.5吨,体积也大,俄军空降师不便装备,可轻型装甲部队当作宝贝,加速装备。

120毫米自行迫击炮将成为21世纪迫击炮发展的重点,同口径迫击炮弹会成为最为发展潜力的迫击炮弹。

钢铁的巨人——坦克

1916年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在索姆河畔。联军方面突然冒出了一种钢铁怪物,横冲直撞,刀枪不入,直杀得德军士兵目瞪口呆,晕头转向。

这个怪物便是现代陆战的主力坦克。由于它外形酷似一个巨大的箱子,英国人便按他们的幽默方式称其为“水箱”,水箱的英文叫法是“tank”,译成汉语便是“坦克”。索姆河一战,是坦克首次参加实战,当时参战的坦克数量虽然不多,但却初露头角,显示了它的强大威力。

坦克一经问世,便展现了它的过人之处,深得诸路兵家的青睐。特别是德军更是如获至宝,在德国坦克名将古德力安将军的游说下,希特勒立即下令组建起了装甲突击部队,这就是后来声名远扬的“豹师”。

1939年9月1日,德军6个装甲师、2800辆坦克组成的3支突击军团,在大批飞机掩护下,一路杀气腾腾,越过波德边界,展开了战争史上第一次机械化部队大进军。德军凭着装甲突击兵的优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一周内占领了波兰,世界为之哗然。

1941年6月22日,德军又出动了4300辆坦克及数千架飞机,很快就占领了前苏联的大片领土。前苏联人以牙还牙,奋起反击,并研制出了比德国更先进的坦克,他们在这场坦克大战中取得了优势,最终以雄伟之师攻占了纳粹德国的老巢柏林。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坦克战并没有停止。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和几次中东战争中,坦克依然独领风骚,一而再、再而三地显示了它的优越性。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反坦克导弹异军突起之后,坦克才锋芒稍敛,不再如以前那般神武。

坦克之所以能长期在各种陆战武器中称王称霸,是与其强大的火力、高度的越野能力和坚强的防护性分不开的。当今世界上数得出的优秀坦克,莫不在这三方面具有卓越的表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坦克火炮的威力越来越大,各国先进的主战坦克,炮弹出膛时的速度相当于音速的5倍,具有极强的穿甲能力。坦克跑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最快时可赶上火车。至于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专家们更是煞费苦心,为现代坦克设计了各式各样的防弹“外衣”。

如此看来,坦克还将在今后的战场上大显神威,成为坚不可摧的战争利器。

美国M1A1、M1A2系列主战坦克

提起M1A1主战坦克,人们总联想起首次投入实战的M1A1在海湾战争中的非凡不俗的表现。

1991年2月24日,美国铁军王牌第7装甲兵团,在反坦克武装直升机、空中强击机的支援下,力克伊拉克精锐的共和国卫队,一举击毁伊军坦克1350辆、装甲输送车1224辆。而第7装甲兵团仅损失M1A1坦克9辆,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在陆战中M1A1主战坦克表现出了高超的战斗力和生存力,这与美军以乘员的生命安全和环境舒适为优先顺序的设计思想是分不开的。因此,防护能力强,除具有先进的复合装甲外,并采取了隔舱化结构,防爆板装置、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等多种有效的防护措施,使M1A1主战坦克在海湾战争中的毁伤率降至最低程度。

特点之二是使用大口径滑膛炮和新型穿甲弹,射程远,穿甲能力强,火控系统性能优良,火炮首发命中率高达95%。即使在行进中也能达到90%的首发命中率。M1A1主战坦克采用的是由德国设计的大口径120毫米滑膛炮,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计算机战场管理系统,可随时处理风力、温度、弹药类型、车辆运动和探测传感器的各种信息。装备的热像仪使得M1A1坦克车长和炮手可在昼夜、烟、雾情况下看到T—72坦克,而T—72却没有这一优点。先进的光电火控系统和强大的炮弹威力,使M1A1主战坦在较远的距离上获有更高的射击精度,T—72坦克虽然轻20吨,125毫米巨炮比M1A1120毫米大,但精度较差。

特点之三是采用大功率燃气轮发动机和先进的传动、行动操纵装置,使坦克具有很高的战术机动性和战场灵活性。“沙漠风暴”中的美国士兵们对M1A11100千瓦的燃气轮机的性能大加赞扬,称之为“极好的发动机”,具有高达66.8公里/时良好的越野速度和加速度。在100小时的地面战争中,第7装甲兵团第3装甲师的300辆坦克快速推进270公里,无一出现故障,其战备完好率仍达97%。

特点之四,“三防”措施周密有力,能够在核、生、化恶劣环境下长时间地作战。在M1A1主战坦克上安装上一个使炮塔内部增压的系统可阻止污染了核、生、化剂的空气漏进炮塔中。当使用这一系统工作时,乘员就穿上冷气背心——在使人窒息的沙漠高温下,无疑是一种天赐恩惠。

美军继续订购的641辆M1A1,将于1993年4月交付使用。由于在海湾战争中颇佳的表现,使其对潜在购买国具有吸引力,现沙特订购456辆M1A1,埃及订购555辆M1A1。

美国M1A1主战坦克自诩拥有世界上第一流主战坦克的美国陆军,为保持在未来战场上的绝对技术优势,已在1991年将10辆M1A1主战坦克改进成全新性能的M1A2主战坦克,并制订了订购112辆M1A2主战坦克计划。

M1A2除具有M1A1坦克所公认的优良特性外,采用了故障容限式车辆电子系统,使其设备的生存能力明显提高。此外,改进了目标探测和火控系统,不仅具有规避机动目标跟踪能力和反直升机的能力,同时也使火炮的威力大增。

当然最核心的改进是安装了车辆电子系统,它包括新式车长独立用的热像观察仪、单通道地空无线电台,车长综合显示仪,定位导航系统,发动机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和驾驶员综合显示仪。

拥有全新性能的M1A2主战坦克,美国陆军期望其装备在战场的优势能持续到21世纪。

M1A2坦克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63.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1100千瓦,最大速度67.6公里/时,最大行程412公里。车长7.61米,车宽3.65米,车高2.375米。

120毫米滑膛炮配用M827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M830型多用途弹,弹药基数40发。火控系统为指挥仪式,包括车长独立热像仪,带二氧化碳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的炮长稳像式瞄准镜。

车体和炮塔正面,车体两侧裙部采用由铝增强塑料,网状贫铀合金构成的复合装甲。车内装有车辆间综合信息装置,自身位置标定和导航装置。

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

1991年6月,一场历时数年,牵动4国4方的坦克采购大战终于落下帷幕。英国以“肥水不流外人田”而选中自家的“挑战者”2坦克。因为是军火生意,各家都把研制的最好坦克拿出来竞争,力求中标取胜。参赛的“挑战者”2,M1A1“豹”2改进型和“勒克莱尔”都绝非等闲之辈,“挑战者”2能排异夺魁,除贸易保护主义因素外,与“挑战者”2出色的防护性能和先进的火控系统以及“挑战者”1坦克在海湾战争中出色的表现密切相关。

英军派往海湾的“挑战者”1坦克确实是伊军苏制T—72坦克强有力的挑战者,不仅反映出良好的作战性能,而且其适用性达到95%。素有“沙漠之鼠”美称的英军第7装甲旅和第英国“挑战者”主战坦克4装甲旅的157辆“挑战者”I型主战坦克和135辆“勇士”装甲运兵车,在1991年2月25日与科威特城内的伊军遭遇,全速前进的“挑战者”1坦克,迅速消灭了伊拉克装甲预备队;夜晚11点又大战伊军第12装甲师,并一鼓作气攻克敌第6装甲师。旭日东升时,英军已横跨科威特城,到达指定地点。“挑战者”1型消灭了300辆伊T—72坦克,而己方却无一辆受损。难怪英军第17装甲旅长帕特里克·科丁准将在海湾100小时的地面战争结束后不久,就自豪地说:“‘挑战者’是为战争而造的,而不是为了竞争……”。

1990年秋生产出9辆样车,1991年被选定为“酋长”的替代车型,预计采购量为330辆的“挑战者”2型主战坦克,除采用在“挑战者”1型上已得到充分验证的新技术,如先进的“乔巴姆”装甲;炮塔正面大倾角布置;加上车重超群,战斗全重625吨,装甲防护堪称一流;严密的NO15MK1型三防装置与坦克炮弹置于炮塔座圈以下,可谓防护多重保险外;还进一步加强了炮塔顶部攻击的防护性,采用了更新型弹种120毫火口径炮弹,同时改进了火控系统,采用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光学/热成像/激光测距仪/火控合一的稳定式瞄准镜,新的TN54型传动装置,机动性也大大提高。可以说改进后的“挑战者”2型是世界上最精良主战坦克之一,其中标夺胜就不言而喻了。

“挑战者”2坦克性能指标

战斗全重62.5吨,乘员4人。发动机功率为895千瓦。最大速度56公里/时,车长(炮向前)11.6米,车宽3.5米,车高2.5米。

主要武器为L30型120毫米线膛炮,配用贫铀穿甲弹,弹药基数64发。火控系统包括数字式弹道计算机,带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的稳定式瞄准镜,火控双向稳定器。

车体和炮塔采用“乔巴姆”复合装甲,车内有三防装置和空调装置。

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

早年,英国禁售以色列依赖甚深的“酋长”坦克,以色人经过近20年的卧薪尝胆,于1970年研制成功,1979年交付部队使用,具有独特风格的得意之作——“梅卡瓦”MK主战坦克。“梅卡瓦”意指古代犹太人乘的马拉战车,以色列人希望“梅卡瓦”再现当年大气磅礴的雄姿。

“梅卡瓦”称得上是世界上防护能力最强的坦克,突出防护特点之一是采取发动机,传动装置,油箱等前置的布置方法,从车首至战斗室共有五层装甲防护,车体后端有两扇门,两旁有蓄电池和三防装置。防护特点之二是,车体四周,炮塔周壁几乎都是二层或三层间隔装甲,对空心装药破甲弹及动能弹都有良好的防御效果。防护特点之三,是将全部弹药储放在位于车体后部的用特种材料制成的防火箱内,使弹箱在1000℃高温下持续1个小时,保护弹药不被引爆。再有就是为确保乘员安全,配备了自动灭火和防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