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智商综合培养方案(儿童素质培养丛书)
14329500000024

第24章 语言能力培养(5)

玩法

让孩子坐在桌边的小椅子上,桌上放一件他非常喜爱的玩具,但是不要让他够着,在孩子着急时,给玩具系上一根绳子,看看孩子能否拉动绳子得到玩具。家长可做示范,边拉边随口编儿歌“拉,拉,拉绳子。”或“××、××(玩具名称)快过来。”教孩子边念儿歌边拉绳子。

注意

此游戏只能在孩子会抓住小绳子,会摹仿动作的前提下进行。

布书王国

目的

培养孩子对图书的兴趣,为孩子早期阅读打下基础;提高孩子的认识能力。

玩法

制作“布书”。收集各种有趣图案的手帕或买一些可绣在童装上的各种动物布贴,或用彩色碎布做成有趣的图案,粘在手帕上。在妈妈制作布书的过程中,爸爸领着孩子观看妈妈的制作,引起孩子的兴趣。

制作好后给孩子。这本布书内容丰富,包括很多娃娃、水果、小动物、动画故事人物、日常用品、房屋、风景、交通工具等。可先教孩子学1~3页,结合实物进行学习效果更好。

注意

在制作布书前应教会孩子认识几种图片,为孩子阅读布书打下基础,这种布书既不怕撕,又不怕咬,可放在洗衣机中洗涤,非常有实用价值和游戏价值,提醒年轻的妈妈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收集,为可爱的小宝宝制作布书。

放放、拿拿

目的

培养孩子理解语言的能力;

训练孩子学会按指令使手眼协调地动作。

玩法

给孩子做一个玩具“百宝箱”。

把几种不同的玩具从“百宝箱”中一一取出,边取边说:“放放、拿拿,拿出我的××(玩具名称)。”再当着孩子的面将拿出来的玩具一一放进去,边放边说:“拿拿、放放,放进我的××。”然后让孩子摹仿,父母应和孩子一起念儿歌。

等孩子放完后,让妈妈念儿歌:“放放、拿拿,拿出我的小狗熊。”让孩子听清妈妈的儿歌,拿出相应的玩具,拿出几个后,再把玩“具放进去。”使孩子学会准确地抓起东西并将它们有意地放下的技巧。

注意

此游戏应该在孩子知道玩具名称的前提下进行;因此要在给孩子做“百宝箱”前教会孩子各种玩具的名称。

认识身体

目的

发展孩子的语言,丰富孩子的词汇;

增强孩子的语词理解能力。

玩法

父母和孩子相对而坐,父母边唱边拍手,引导孩子摹仿,等孩子熟悉后,父母可只唱,让孩子做动作。

歌词为:

“眼睛在哪里呀?眼睛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嘴巴在哪里呀?嘴巴在这里,用手摸一摸,用手摸一摸。”

“耳朵在哪里呀?耳朵在这里,用手指出来,用手指出来。”

认识身体部位。父母可结合语言动作培养孩子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如,父母说:“小头,小头摇一摇。”摇一摇头,让孩子摹仿动作发音。等孩子熟悉后,可以只说不做动作,让孩子跟着学说并做动作。可以反复进行,就可以培养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学习动作。父母可边说边做动作,让孩子摹仿说并摹仿做动作,如“走”、“举手”、“摇头”、“鞠躬”、“拍手”、“招手”等。可反复练习,促进孩子对语言的理解和发音的能力。

用语言表示要求,每当孩子拿什么东西或用什么时,父母均应问“什么?”和“你要娃娃,对不对?”尽量让孩子回答出有关词语,这可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

继续利用图片和实物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如父母可引导孩子摹仿动物的叫声,摹仿交通工具的声音,这会使孩子在语言学习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注意

此阶段的孩子词汇量渐渐增多,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也更喜欢发音,所以此时的游戏最好以训练孩子发音和提高语言能力为主。

娃娃跳舞

目的

培养孩子学说“拉”东西的短语;

发展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促进脑的发育。

玩法

给孩子看图片。问:“这个孩子在做什么?”妈妈边说边做“跳”的动作,同时教孩子说:“跳一跳。”问:“我们来看娃娃跳舞吧?”教孩子说:“跳舞。”

将会跳舞的娃娃放在一块布上,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妈妈告诉孩子:“想要这个娃娃怎么办?快把布拉过来。”妈妈给孩子做示范拉布,边拉边说:“拉拉布,拉拉布,拉出娃娃跳个舞。”这样反复几次给孩子看,然后妈妈念儿歌让孩子做“拉”的动作,并教孩子学“拉拉”、“娃娃”、“拉娃娃”、“拉猫猫”、“拉车车”等短语。

注意

这个游戏活动能发展孩子有目的地动作,较准确地移动物品,同时学说有关的短语。可更换不同的玩具,让孩子学说“拉××”的短语。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孩子各种方法够取物品,学说各种动词短语。如“推小车”等。

敲敲门

目的

练习敲打节奏,培养孩子节奏感。

玩法

妈妈抱着孩子在屋里,爸爸在屋外。爸爸敲门:×××。妈妈问:“是谁呀?”“是我,宝宝的爸爸。”然后爸爸走进来,和孩子一块玩。

然后,妈妈抱着孩子到屋外,爸爸在屋内。妈妈抱孩子敲门:“×××”。爸爸问:“是谁?”“是宝宝。”可边敲门边念儿歌,“孩子乖乖,来到屋外;一二三四,把门开开;把门开开,我要进来。”反复进行敲门游戏。

注意

和爸爸妈妈玩敲门游戏,宝宝会很感兴趣。从听到爸爸敲门到自己去游戏,宝宝有机会在游戏中反复练习敲门节奏,这对节奏感会有促进。以后还可引导宝宝用手拍桌子、椅子等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在各种活动中练习敲击节奏。

动一动

目的

促进孩子对五官和身体的认识,培养孩子的语言理解力。

玩法

让孩子面对家长坐好,家长有节奏地说:“小孩子真爱玩儿,动动这,摸摸那,动动手,动动脚,眨眨眼,弯弯腰,踢踢腿,跺跺脚……”边说边做动作。

然后再进一步培养孩子会摸、指别人的五官、孩子自己的五官,再进一步扩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如叫他“伸出你的手”、“伸出你的脚”。

说明

孩子会指身体的两个部位,最早在7个半月,多数在8个多月,最迟9个月。孩子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是渐渐精确化的。最初开始,刺激引起的反应是全身性的。随着孩子对身体各部位的感知的提高,反应渐渐缩小到受刺激的部位,故通过对五官和身体的认识可提高孩子的本体认知能力。

快乐大本营

目的

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教会孩子熟悉五官的名称。教会孩子听一些重叠词;促进孩子对快乐的感受,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状态。

玩法

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妈妈抱着孩子坐着,爸爸和妈妈、孩子相对而坐。孩子最好不要穿袜子。

游戏开始,爸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一个笑的游戏。”爸爸用手轻轻抓起孩子的一只脚,说:“这是××的脚,小小的脚。”同时,用另一只手在孩子的脚心轻轻抓几下,逗孩子发笑,可重复进行两三次。随后,爸爸用手抓住孩子的一只手,说:“这是××的手,小小的手。”同时,在孩子的手心抓几下痒,逗孩子发笑。同样的方法,告诉孩子鼻子、嘴巴、耳朵、口、舌等器官。让孩子对词汇“手、脚、耳朵、眼睛、口……”有初步的理解,为孩子以后开口说出这些词汇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意

游戏进行要缓慢,要给孩子充分的消化吸收的时间。

游戏的内容进行的多少应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决定,但切记不能让孩子疲倦。

学“押韵”

目的

发展孩子的口头语言能力。

玩法

选一首你最常给孩子的儿歌,而且每句最后一个押韵的词要容易发音,如“小娃娃,甜嘴巴,喊妈妈、喊爸爸,喊得奶奶笑掉牙……”。念时,故意加重每句最后一个字的语气,并将前面的字拉长,念成“小娃——娃”,以强调最后那个押韵的字。你紧接着念:“孩子,说‘娃’!”然后你再念一遍“小娃——”故意不说出“娃”字,等着孩子说出。如此反复进行,使他渐渐能跟着你把最后一个押韵的词都说出来。

注意

此游戏应该在孩子熟悉儿歌为前提的情况下进行。平时应该给孩子念一些押韵的朗朗上口的儿歌,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请给我拿

目的

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训练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语言和实物的对应关系。

玩法

把许多玩具放在孩子周围,告诉孩子各种玩具的名称。然后,要求孩子:“把小熊拿给我。”等他拿来后,鼓励孩子:“孩子真能干,小熊来了,我们请小熊到客厅去坐坐吧!”然后将当做客厅的小柜子放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让孩子把小熊放进柜子里。

玩过几遍后,在孩子请进几个小动物(即放进几个动物玩具)时,就告诉孩子:“小动物们现在要回家了,我们送它们回去吧!”然后让孩子将各种动物玩具放回玩具箱。

注意

所用的各种玩具最好是能出声的形象比较鲜明的,这样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游戏的乐趣;还可在游戏进行中,请进几个“动物”后做“动物王国”的游戏。

哪里有

目的

丰富孩子词汇,培养孩子喜欢图书,为早期阅读打下基础。

玩法

给孩子看多种有水果或动物或日常生活用品的图片,问孩子:“哪里有苹果?”在孩子找出苹果后,给孩子念儿歌“苹果苹果大又甜”,鼓励孩子做游戏。

让爸爸念儿歌,如“蝴蝶蝴蝶穿花衣,飞到东,飞到西,飞到花丛采花蜜。”然后让孩子根据爸爸的儿歌找出相应的图片。

注意

游戏时所用儿歌最好简短,形象生动,宝宝能理解,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附儿歌:

小鸭

小鸭子嘎嘎叫,

走起路来摇呀摇,

一摇摇到小河里,

高高兴兴洗个澡。

小娃娃

小娃娃,甜嘴巴,喊爸爸,喊妈妈,喊得奶奶笑掉牙。

小动物

小鸟小鸟高高飞,飞呀飞呀飞上云。

小鱼小鱼水中游,又摇尾巴又点头。

小鸡小鸡叽叽叽,快到这里来吃米。

小鸭小鸭呷呷呷,快到河里捉鱼虾。

早锻炼

早晨空气好,

宝宝起得早,

走呀走呀走走走,

跑呀跑呀跑跑跑,

早起锻炼身体好。

做早操

做早操,身体好,

伸伸胳膊弯弯腰,

两手高高举,

两脚跳一跳。

小雨点

小雨点,丁丁丁,唱的歌儿真好听。

大公鸡,喔喔喔,天天叫我早早起。

小汽车,嘀嘀嘀,跑过来,跑过去。

小皮球,圆又圆,拍一拍,跳一跳。

一二三,跳跳跳,天天跳,身体好。

谁在叫

汪汪汪!谁在叫?我是小花狗。

喵喵喵!谁在叫?我是小花猫。

喔喔喔!谁在叫?我是大公鸡。

叽叽叽!谁在叫?我是小小鸡。

呷呷呷!谁在叫?我是小鸭子。

吃饭

吃饭时,要坐好,自己吃,不吵闹,

慢慢吃,细细嚼,认真吃饭身体好。

快来学儿歌

目的

锻炼孩子的动作及协调感;

训练孩子学儿歌,促进语言理解力的提高。

玩法

此游戏是角色游戏。游戏时,先让妈妈明确地告诉孩子:“今天,我们玩一个角色游戏,妈妈扮小兔子,爸爸扮演袋鼠,孩子扮演小袋鼠。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比赛,朗诵儿歌比赛,我们来看一看,谁说的儿歌最好听。”

妈妈扮演的“小兔子”上场:“小兔小兔蹦蹦跳路,蹦蹦跳跳乐哈哈。”

爸爸扮演袋鼠带着小袋鼠(宝宝)出来了。边跳边念儿歌“袋鼠袋鼠真正棒,带着孩子笑哈哈。”可先和爸爸一起念,然后让孩子重复念一遍,给孩子发一朵小红花。

妈妈进行总结:“好,今天大家表现的都很好,每人都得了一朵大红花。现在,请大家都去吃水果吧!”然后全家在一起吃水果。游戏结束。

大家扮的还可以是其他动物:小猫、小鸟、小鸭等。

小猫:小猫小猫喵喵喵,专吃老鼠爱睡觉。

小鸟:小鸟小鸟飞飞飞,飞上蓝天上白云。

小鸭:小鸭小鸭呷呷呷,水里游泳哗啦啦。

注意

此游戏要在孩子上下肢基本动作自如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可以边念儿歌边做动物的动作,发展孩子的动作协调感。

我来做客人

目的

训练孩子学说简单句,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孩子学会简单的对话,能够理解简单对话。

玩法

设置游戏情境。爸爸当客人,敲门说:“屋里有人吗?”妈妈教孩子说:“屋里有人,请进。”客人问孩子:“你爷爷叫什么名字?他到哪去了?”如果孩子回答不出来,或回答不完整,妈妈要用完整的句子说一遍:“爷爷叫×××”,“他到×××去了。”让孩子重复,一问一答。

让孩子当客人,妈妈和孩子去敲门:“屋里有人吗?我们是××和××。”爸爸说:“屋里有人,请进。”让孩子问:“××(小朋友的名字)在哪里?我想和他玩。”爸爸就告诉孩子:“××到公园去了。”妈妈和孩子重复:“噢,××到公园去了。”或者问其他的问题,训练孩子学说简单句。

更换角色或者设置其他游戏情境,如“买东西”、“去饭店”、“上公园”、“过家家”等,训练孩子学说简单句。

注意

1岁半以后,孩子渐渐由说单词句过渡到学说短句,这时应多问孩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谈。

故事《小老鼠偷米》

目的

通过讲故事,培养孩子理解故事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对图书的兴趣。

玩法

结合图片讲故事。或爸爸扮老鼠做各种动作,妈妈加旁白,对老鼠的行动加以解释。

讲完故事后,妈妈做鼠妈妈,让孩子做鼠孩子。鼠妈妈带着鼠孩子表演故事内容,爸爸在旁边加旁白做解释,让孩子跟着妈妈做各种摹仿动作,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回忆故事内容,提问:“小老鼠晚上出来干什么?”“它在柜子里找到了什么?”“它吃了柜子里的东西有什么反应?”“最后,它跳到哪去了?”让孩子根据讲解和表演,简要复述。

游戏说明

这个故事是一个8岁孩子编的,它的新奇和风趣,很切合孩子的心理。让孩子看画面认识老鼠,知道老鼠住在哪里,偷吃食物。讲故事时配合动作演示,带着孩子边看边讲,带孩子边做动作边讲,有助于孩子理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