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14329300000011

第11章 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2)

(三)建设目标

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结合全市新农村、城乡统筹建设任务,合理确定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目标,力争到2012年,农业增加值达到570亿元;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一小时经济圈”达30%以上,“两翼”达到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3:1;新改造中低产田305万亩,人均旱涝保收面积达到0.3亩;解决8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基本解决城乡饮水安全问题;农村户用沼气池覆盖率占适宜户的60%;100%乡镇、60%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农村公路网络、电力通讯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建立城乡接轨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农民受教育程度和农村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基层民主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进步,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四)建设示范村标准

1、产业发展。有1—2个支撑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参合率达到50%以上。

2、生产条件。人均有0.5亩以上能排能灌的基本农田;农业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每年提高2%以上。

3、收入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市经济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含渝东南地区)分别达到6000元、5000元、4000元以上;80%以上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

4、人居环境。村落布局合理,户户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相对集中的居民点有一个晾晒休闲的院坝和垃圾处理点;农户有单独卫生的厨房和厕所;农民住房砖混结构达到85%以上;房前屋后无淤泥、无垃圾、无粪便、无污水;美化绿化村落环境。

5、农民素质。实现高质量“普九”;未继续升学的中学生培训率达80%以上。

6、农村道路。通村公路油化或硬化;主要生产、生活道路硬化(含石板路)。

7、社会事业。按学校布局规划建好村小学,有村“两委”办公室、村卫生室、村文化活动室和“五保家园”;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

8、农村社保。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85%以上;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90%以上。

9、文明风尚。有村规民约;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村民对治安状况满意率达到95%以上。

10、民主政治。村“两委”班子和谐;村级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民主决策;设有公开栏,实行党务、村务、政务、财务“四公开”;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到85%以上。

(五)建设成果

1、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

一是农业骨干产业在壮大。全市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1046万亩,逐步形成了优质粮油、柑橘、生猪、中药材、草食牲畜、蔬菜、榨菜、林品等10大产业链,重庆柑橘、重庆劳务等品牌日益响亮。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在成长。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159家,新建了7个小企业创业基地,入驻企业172户,安排农民工就业12497人。三是农业组织化程度在提高。全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达8534个,其中示范村建起93个。有5个农村专业协会受到财政部、中国科协表彰奖励。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到2007年9月,完成了一批大中型水库、小微型水利设施建设,整治病险水库686座,有效灌面达932.5万亩,占耕地的30.3%。改建了90个乡镇供水站,解决了农村209.3万人的饮水困难和158.8万人的饮水安全。改建新建公路12263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9.4万公里,修建农村人行便道7460公里。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和农业示范工程607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11%。累计退耕还林14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2%。解决了10多万缺电农户的用电问题。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新修沼气池10万多口,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已建成1000个。

3、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发展

2007年重庆市已新建改建农村普通高中55所、农村寄宿制小学553所、初中447所。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为388万学生免除了学杂费,40多万农村家庭困难女童实现了零缴费入学,实现了教育“两基”目标。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万村书库”工程加快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继续推进。除渝中区外,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参合农民1807.17万人,参合率达76.88%,45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今年已新建、改扩建乡镇敬老院10个、五保家园493个,4930名散居五保老人开始入住。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确定低保对象69.1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支付低保金1.4亿元。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有36个区县出台了实施办法,今年已救助136.59万人次,支付救助金1.06亿元。农村扶贫取得明显成效,解决了11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4、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新农村建设激发了农村居民改善生活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情,促进了农村面貌加快改善,2007年全市硬化农村院坝261.1万平方米,改造新建房屋38488处,新建沼气池35606口,单独改厕1万户。其中示范村硬化院坝24.8万平方米,改造新建房屋4308处,新建沼气池4858口。环保、农业等部门在着手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项目,特别注重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林业部门开展了“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示范村、推进村的林木覆盖率达到40%以上。市建委投入1502万元实施了农村100个集中居住点环境整治和234个集中居住点人行道建设项目,投入4420万元实施了中心镇道路、路灯、绿化等项目。市民政局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示范项目在13个区县加紧实施。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美德进农家、破除陈规陋习、建设文明村镇、争当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农村“脏、乱、差”现象有了较大改观,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健康文明的精神风貌在逐步形成。如武隆县针对少数农户不注重环境卫生,农闲时又特别喜欢赌博等陋习,在巷口镇黄渡示范村开展了“十星级农户”和“十星级党员户”的评比活动(甘立志,2008)。

5、农村基层组织不断构筑

全面实施村级党组织“强基工程”,公开选拔了1000名优秀人才到“千百工程”建设村任党支部书记。并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了1878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选派了10780名农技干部到村担任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培养了6000名党员能人和6000名能人入党。全市6800个村达到了“一村一技”村级班子配备目标。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在进步,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新气象,广大农民群众对基层组织的信任感明显增强。

6、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凸显

通过实施“千百工程”和“一区两镇五片”重点片区建设,不但示范村、重点建设片区自身的基础设施在完善、骨干增收项目在形成、人居环境在改变、乡风文明在塑造、民主管理在进步,而且示范地区的人气聚合能力在提升,建设新农村的说服力在明显增强,对周边的自然带动作用在日益显现。如开县福城村拉动了周围长沙、狮寨等村的新农村建设。大足县向城宝顶——油亭公路沿线辐射,今年新修公路29.5公里,硬化人行便道89.9公里,清理排水管道2057米,建垃圾集中处理点85处。北碚区向水土——静观公路沿线辐射,渝北区张关、武隆县仙女山、大足县古龙向整镇整乡辐射,双桥向整个区辐射等等。秀山县龙凤村及一些区县的示范村兴起了赶集。

第三节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一)农村优势产业弱难以支撑农民增收

重庆市农业产业优势不突出,支柱产业不强,精深加工不够,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效益较低。200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28%,低于全国35%的平均加工水平,绝大多数产业还停留在卖原料的阶段,产业增值空间十分有限,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农业内在潜力挖掘不够。特别是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很多乡镇非农产业空虚,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位少,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外部空间也十分有限,广大农民面临着“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的严峻问题。

(二)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小难以提高农业效益

目前,全市农民劳动力人均占有常用耕地1.53亩,户均耕地面积仅3亩,为全国的1/2,小规模的生产经营难以产生高收益。从具有一定优势的柑橘产业来看,基地总体规模仅有175万亩,并分布于38个区县341个乡镇,平均每个区县只有4.61万亩,规模小,优势不突出;生猪产业规模养殖农户只有3.74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2‰,规模养殖出栏量554万头,只占出栏总量的28%。这种较为分散的经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

(三)农民收入低难以发挥主体作用

直辖以来,全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但广大农民的收入增长水平明显低于全市GDP增长速度和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低于西部地区先进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除1997年和2004年,其余年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市GDP增幅平均低3个百分点左右;2008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26.21元,低于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为全国水平的86.66%。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大多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在新农村建设中自主投入的能力十分有限,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

(四)“三农”投入少难以支撑新农村建设需要

虽然各级党政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各级财政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由于财力所限,全市“三农”投入总量小、增长慢,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较低。加之金融投入比较困难,农村大量储蓄资金外流,社会资金投入规模不大,农民自身投入实力很弱。投入严重不足成为统筹城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五)农村公共服务差难以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

全市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欠账较多,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程度不高,土地产出率较低,中低产田土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80%,人均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仅为0.2亩,比全国0.5亩的平均水平低60%。农村路、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乡镇公路硬化(油化)率只有59%,行政村公路通畅率仅有20%,自来水入户率不到30%。16~60岁的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比城市低4.1年,农村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的比重达58.8,每百名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职称的不足1人,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现实状况背离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袁铖,2008),离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差距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