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钓鱼技巧大全
14325100000036

第36章 临场垂钓展技艺(12)

12.调漂要领

调漂并不难,但必须掌握其要领。现以手竿钓底为例,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钓底要求铅坠沉底,同时漂尾直立于水面,露出数格。调漂的要领是漂的浮力略微小于坠的重力。如果浮力大了,铅坠沉不了底,浮力过小,浮漂的反应则不可能灵敏。

调漂的具体步骤是:

(1)剪一小段2厘米的气门芯穿于主线上,将浮漂插杆插入气门芯中。

(2)将浮漂向下捋,使其靠近铅坠,投入水中观察浮漂的状态。如浮漂沉不下去,就要加重铅坠;如浮漂沉没太快,就要减轻铅坠,直到浮漂缓缓沉入水中或漂尖与水平面齐平。

(3)将浮漂上拉,使漂、坠间距加大,再来观察浮漂的状态。如若浮漂平躺或斜躺于水面,就要缩小漂、坠间的距离;如若漂尾露不出水面,则要加大漂、坠间的距离,直到漂尾在水面露出你所需要的格数为止。

如果是钓浮,则漂的浮力应大于铅坠和饵钩的重力,浮力大才能使饵钩悬吊于水下一定的深度之中,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13.钓具的组合

钓具的组合,即竿、线、钩、漂、坠之间的组合关系,很有讲究,历来为垂钓行家们所重视。因为它是垂钓技巧的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它属于“硬功夫”,掺不得半点假。钓具的组合合理、匹配科学,使用起来就得心应手,就有望获取良好的钓绩和极大的乐趣,反之便不言而喻了。

钓具的组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实际应用中多种多样,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上是围绕着对象鱼而变化。也就是说,钓什么鱼,选什么钓具,用什么样的组合方式,而这种组合方式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当然鱼种不是惟一的因素,还有垂钓的水域环境、季节、天气、垂钓方法的不同以及个人习惯等等,都与钓具及其组合方式紧密相关,需要综合考虑,选取最佳的组合方案。例如长竿短线定点底钓,宜选用8~10米的硬调竿,配立式长漂,坠下连接单钩,如是多点钓,则宜选用6~7米的中硬竿,用蜈蚣漂为好,以免去反复调漂之麻烦;如果是甩大鞭,则宜选用8米左右的轻而软的竿子,钓线有五六米长就可以了。因为是“人找鱼”的走钓,竿较轻,走多远也不感到累。浮漂使用短于10厘米的风漂或筒漂(蜈蚣漂也可以),铅坠重量略小于浮漂的浮力,以使饵钓能够悬于水中,更能吸引鱼群。假如是戳拱钓,就需要用硬调长竿(6~8米),钓线用多股锦纶软线(2米左右),水线长40~50厘米足够,鱼钩以短柄中号为宜,绑在主线端部,不用浮漂不用坠(可在钩腰处缠绕一段细保险丝,以增加钩的重量,便于饵钩通过草层的空隙)。

总之,要求竿、线、钩、漂、坠各部件组合恰到好处,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鱼咬钩后,浮漂的反应才会灵敏,才能取得好的垂钓效果。

14.漂坠搭配

漂坠搭配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鱼咬钩时浮漂反应的灵敏度,因而也是垂钓成败的关键一环。漂坠配比得当,灵敏度高,中钩率也高,只要鱼儿一吞钩,浮漂立即反应;如果漂坠配比不当,或者漂大坠轻,或者漂小坠重,浮漂的反应都不可能及时和准确。前者饵钩不能沉底,浮动于水中难以固定;后者当鱼咬钩时浮漂不能作出及时而准确的反应,造成提竿时机的贻误,从而影响垂钓效果。

Q=或略

一般规律,鱼儿上钩后必定拼命挣扎,千方百计想逃脱。这时应先将鱼引出窝点,再视鱼的个体大小,决定采取何种相应的对策。 如果鱼的个体很小,可直接拉到岸边捞起;如果鱼的个体较大,就要先遛手抄。有些初出道者,不知其法,不得要领,遇到小鱼上钩,往往甩出数丈开外;碰上大鱼上钩,又精神紧张,手足无措,或是任其横冲直撞,水花四溅,或是生拉硬拽,弄得折竿断线,鱼儿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