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懒妃倾城
1425800000155

第155章 她们单纯吗(2)

夜迪希可不懂这些,她唯一可以肯定的便是蓝齐儿说得没错,手中的茶色泽嫩绿,汤色黄碧,清澈明亮,丝毫不差,很想喝喝看沏二遍的茶,味道定是不错,“果真如王妃所言。”

第一次她发现,原来平凡如茶,也有如此多的道理在其中。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二说是茶汤似甘露。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该茶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外形紧凑多毫蒙顶甘露,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如同背书一样的,蓝齐儿将自己从父亲那里听来的细细说上一遍,只见司徒茗面色微变,想是她说的定是不差。

“王妃博学多知。”想来她知道的比她还多比她还细,必定是个品茶的高手,她倒是现丑了。

“不知茗侧妃可还有何补充的。”别人怎么对付她,她就要怎么还回去,这可是她处事的风格,蓝齐儿紧盯着司徒茗,该说她是别有用心呢?还是单纯的只为品茶呢?

司徒茗内心苦楚不已,面上却是一派温和,恭敬的回道:“没有了,王妃说得完全都对。”

“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腋胜醒醐。”形容蒙山甘露的诗何止这一句,可她蓝齐儿独独喜欢这一句,觉得写得最为贴切。

“王妃真是好诗。”短短十四个字将这茶所有的好处都写了出来,怎能不叫好呢?

不是她童爱雪想要帮司徒茗一把,而是看不惯与自己坐在一起的人处于下风,蓝齐儿占尽了先机,她们自是讨不了便宜,于是开了口:“王妃这里的点心真是不错,几位妹妹也尝尝。”

蓝齐儿微垂下眸子,童爱雪话里的暗示她自是听明白了,青怜那丫头平日里办事速度极快,这次去了这般久,想来是找轩辕陌去了,罢了,她不过是关心她,她又如何能够责骂于她。

“的确很不错。”小小的咬了一口,香莎雅应道。

“既然喜欢就多吃一些。”陪着笑脸,蓝齐儿心里觉得憋屈极了。“其实这茶配着点心一起食用才是最美味的,人生亦是如茶一般。”

她们到底想要干什么,只是来找她喝茶聊天的,怕是不那么简单,身份不一样脾性也是不一样的,做事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能够在锦王府里沉浸如此之久,她们的心思之深,又岂是一颗石头就能试出深浅来的,也不能怪她怀疑她们此次前来的动机,真的那么单纯吗?兴许只能细细的问问她们自己才能明白。

“王妃说人生亦如茶,何解?”司徒茗轻声的问,总觉得蓝齐儿慵懒之中,说出来的话非常有深意,往往是一点即中要害。

抬眸细细打量着提问的人,蓝齐儿悠然道:“茶叶在沸水之中一起一伏,沉沉浮浮,有起有落,人生不也是有着沉沉落落之兆,起伏自是难免的,人生的挫折风波又岂会小。”

人生如茶,起伏过后的沉静才是真实。

“王妃说得真好。”她的人生为何只有落,没有起呢?司徒茗失笑,声音第一次不由自主的提高了起来,而她自己丝毫不曾注意到。

“错了还可以回头再来一次的,只要错得不是太离谱,就像茶叶,第一遍泡茶的水是不能喝的,只要经过洗茶一环,才能泡得出好茶来。”蓝齐儿意有所指,懒懒的闭上双眼,困意来得又快又急。

“也许吧。”香莎雅回应,她们的心思蓝齐儿猜不到,而她的心思,她们亦是看不懂猜不透,彼此之间猜来猜去,神秘的味道倒是加重了不少。

而她的茶中人生之论,却是点明不少东西,让她们想不服都难。

谁能从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不起眼的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总是那么静静的绽放着独属于她一个人的光彩,惊艳是不可避免的。

宽敞的莫心阁正殿里,姿态各异的坐着风格各不相同的美人,言谈之间没有丝毫的火光之气,有的也不过是没有硝烟的战争罢了。

女人一旦吃起醋没完没了,不依不饶,可那有什么办法,因为在乎才会如此不是。

不管喜欢上了谁,得到与得不到,吃醋是必然的。得到是一回事,没有得到又是另一回事,总之都不喜欢在情敌面前示弱,即使早已经是死掉的鸭子,嘴巴依旧是硬的。

蓝齐儿的坐姿不似四位公主那般端庄得宜,仪态优雅的端坐在椅子上,只坐了椅子的三分之一,双腿合实,长长的裙角将双脚遮盖在内,双手若是不喝茶时便交叠在双膝之上,上身直挺挺的,笑不露齿,谈笑皆宜。

懒懒的斜倚在柔软的椅背上,淡紫色的衣裙显得有些散乱却丝毫不影响蓝齐儿的出尘气质,她尤如深山之巅静静绽放的雪莲花,清新淡雅,透着丝丝寒凉,却又不会让人感觉到冷,只觉得她清高贵气,不可侵犯。

即使她的坐姿可以说是没有一点儿大家闺秀的模样,可怎么看就是觉得舒服,哪怕她时不时用白嫩的小手捂着水润的红唇不雅的打着哈欠,都令人觉得别样的俏皮可爱。

她懒,却懒得惑人,毫不做作的性子。

蓝齐儿坐得有些累了,她是发什么疯才要见她们的,就在这里干坐着,冷场了,敌不动她更是不愿意动,谁叫她懒来着。既然不想说话,她也就跟着装傻得了,磕着瓜子,她的心情倒是没有变得很糟。

童爱雪有些坐不住了,她不曾想过原来蓝齐儿这般能忍,这般安静,丝毫不见她有何动气的意味,可见她也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女人,“王妃的发簪真是别致,不知出自哪位玉器师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