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需要偽文青》笑一
初聞偽文青,是在前年的聚會。當時滿腦子漿糊,不知何意。待上網一查,可笑也。
及後每次聽人提起這三字,我總禁不住疑問:「是自謙?還是帶著成就感的自嘲?」
很多人怕做文青,這重身份過於沉重,也不易掌握。那一身的文化氣息,平凡、內斂,而一言一行,骨子裏透著內涵與素養。也許是文藝的創作人,但一定是支持者。這種人在文化沙漠的香港尤如綠洲般罕有。
而自認偽文青則輕鬆多了,可說是全無心理負擔。字面指假的文藝青年。既是作假,何必認真。這身份像一場角色扮演,有特定的衣著、道具和舞臺。
若要形容,那感覺像一個偽裝紳士的MK,言行裝上了過濾器,那份裝作,「有讚冇彈」,既上得枱面,又能彰顯個性。
雖說動機不純,但偽文青的生活態度仍值得去推廣。不管如何商品化、形式化,或以虛榮為樂,至少他們透過消費和打扮,構建了一個粗淺的文化氛圍,並不斷接觸文藝以融入其中。
不是人人生來就是文青,既熟讀經典,又舞文弄墨,如童話般開展藝術人生。文化如栽花,需用心培養,亦需一塊溫床存根,這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尤是難能可貴。
啇業社會習慣了將一切量化,經濟利益是量化價值的標準。文化豐富了城市的內涵,產生的價值或許有利於城市GDP的長期增長。只是需時太長,沒有數年的投入,根本看不出其中的變化。
文化是城市的資產,而推廣它則是另一種負債。商家追求利潤,講究開源節流,早就將推廣文化的重任交予了政府。
社會責任是近年興起的概念,由企業自願履行。偽文青之所以盛行,一來消費文化能滿足商家的貪婪,二來又能盡其社會責任,做場文化義演。義演除了宣傳價值,也養活了一群文化工作者。
創作不只是一種衝動,亦需要紙筆捕捉靈感與情感,更需要時間去加工。時間極具排他性,把時間投放在A,就不能在相同的時間去選擇B。
若是文青只顧閉門造車,不事生產,可活不下來,更說不上精彩。一如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只有滿足了衣食,才能追求更高的層次。因此文化工作者亦需要一大批偽文青支持,說是衣食父母也不為過。
總的來說,假文化總比沒文化好,何況偽文青某天也能成為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