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天津老俗话
14148500000023

第23章 人文艺术篇(3)

刻砖刘,风筝魏,屈文台的风葫芦

刻砖刘,风筝魏,屈文台的风葫芦,还有泥人张、蔡氏贡掸、朱星联的木雕、伊德元刻刀雕纸、玉丰泰绒绢花等,说的都是老天津民间艺术的“绝活儿”。

“刻砖刘”本名刘凤鸣,天津人,回族,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刘凤鸣的刻砖艺术师承于外祖父马顺清和舅父马少清。据老人们讲,刘凤鸣小时候常去姥姥家,耳濡目染,也对刻砖产生了兴趣。他开始学习刻砖时,是用土和泥做成长方形或方形砖一样大小的泥块,在上面练习雕刻。他这个人悟性好,看到母亲衣服大袖上绣花,或刻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的其他物件,便以此为样板,模仿着雕刻。他从15岁起才正式向外祖父马顺清学艺,以后又学艺于舅父马少清门下,直到28岁才独立创作,出来应活儿。有一次,他在搬运别人已经刻好的花砖时,一不小心摔破了一块,转天就是竣工的日期,工头很着急,非让他赔一块,他一口应承下来,找了一间空屋,叮叮当当刻了一块花砖,工头一看,比摔破的那块还好还细,禁不住竖起大拇指来。

“刻砖刘”的刻砖艺术经过多年发展,已不仅仅是砖面上做平面雕和浅浮雕,而是做半圆雕或者透雕,这种技法难度大,层次多,立体感强。他的这一绝技,可以与“泥人张”的泥人,“风筝魏”的风筝,杨柳青的年画,并称天津近代四大民间工艺。

“风筝魏”的创始人魏元泰,1872年出生于天津一个木匠家庭。他上过几年私塾,16岁在北门里蒋记天福斋扎彩作坊学徒,学做扎彩和风筝。四年期满谢师出门,在鼓楼东路南由他父亲帮着开设了一家字号名长清斋,以扎彩和糊制风筝为业。魏元泰心灵手巧,潜心研究一些飞禽和飞虫振翼飞翔的姿态及其身躯各个部位的比例关系,把所取得的成果创造性地应用在风筝的制作中。每制成一个风筝,他都要亲自试放,并逐个研究出现各种故障的原因,直到找出排除办法为止,所以他制售的风筝都能保证平稳放飞,让顾客满意。

据说清朝末年慈禧太后曾派太监来津订制过魏氏风筝。当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也亲自买过魏家风筝。被冯玉祥将军驱逐出紫禁城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居住天津张园时,也曾派人买过魏记风筝。民国四年(1915年),魏记风筝曾作为当时北洋政府直隶全省出口商品征集的展品,被送至在美国举行的巴拿马国际商品展览会,并荣获银奖。从此,“风筝魏”名声大振。

魏元泰于1961年逝世,终年89岁。他的侄子魏慎行继承了他的技艺。他的侄孙魏永昌任天津市美术学会风筝分会会长,侄孙女魏永珍和魏永华、侄曾孙魏国秋等,也都在天津市工艺美术厂从事风筝制作和研究。

屈文台创制的“刘海”风葫芦,早年在修竹斋和天后宫售卖,逐渐形成天津有特色的民间工艺精品。屈文台出生于清朝咸丰年间,自幼好武术,从13岁喜玩风葫芦,兴趣非常浓厚。抖的手法多种多样,技巧熟练,为人称羡。由于他有丰富的经验,掌握了风葫芦的性能,慢慢也学会了制作,并进而扩大生产,成批售卖,常不断来天津赶庙会卖风葫芦。最后索性从武清县移居天津,在天后宫外张仙阁旁开设了“修竹斋”,从此以制售风葫芦为专业。屈文台创制的风葫芦,是用我国民间传说的“刘海戏金蟾”的图像做商标,故名“刘海”风葫芦。

刘海风葫芦的特点是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声音响亮,结实耐摔。安在风葫芦横轴两头的圆“片”,是用柳木做的,取其木质洁白。包镶在这两个“片”周围的竹圈,使用的是新毛竹,接连处用鱼鳔黏合,并以苎麻缠绑。声眼位置安排准确,内部竹哨深浅适宜。这些工序搭配好了,制成了一个坚固的风葫芦整体,做得精细过硬,即使久经摔碰,也不致在接口黏合处出现裂痕。听老一辈文史家刘炎臣先生说,在刘海风葫芦销售旺盛的20年代,善于抖风葫芦的杂技艺人王雨田和他的两个女儿王桂英、王葵英,把刘海风葫芦搬上杂耍舞台,节目叫“抖空竹”。他们父女使用的彩色风葫芦,就是屈文台精心特制的。抖时的表演有“向上空掷接”、“相互传递”、“绕绳扣”、“大转身”、“翻筋斗”等,花样变化无穷,观众大加赞赏。吴桥县杂技团添设的抖风葫芦节目,也是屈文台提供的刘海风葫芦。

1938年屈文台逝世,活了80多岁。其子屈绍先继承事业,是制作刘海风葫芦的第二代。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时,屈绍先被分配到第四玩具厂,1960年退休,1968年故去,终年69岁。屈绍先的儿子屈德武是制售刘海风葫芦的第三代。

刘海风葫芦极受天津人喜爱。我小时候就抖过刘海风葫芦。风葫芦分“双轴”和“单轴”两种,双轴的由6响到38响,单轴的由3响到28响,响越多,抖起来的声音越高越好听。但单轴的不好抖,我只能抖抖双轴的。农历腊月底,来到天后宫,耳边也总会传来抖风葫芦而发出的“嗡嗡”声,听到这种声音就感觉春节就要到了,孩子们尤其高兴得不得了。

苏先生骨药,没病找病

天津俗话:“苏先生骨药,没病找病。”是说苏先生卖的骨药,贴上后它自己就会找到患处而起疗效。此话虽引申为“没事找事”,却也道出了苏氏骨药的神效。早年天津还流传一句老俗话:“苏先生,都知道,锦衣卫桥卖膏药。”也是天津人对苏氏正骨的赞叹与褒奖。

苏氏乃天津骨科名医。听人讲,老苏家的老祖宗,即从老苏先生开始便从事中医正骨这一行。这位老苏先生原本是个念书的人。有一天,天还没亮,他去河边儿遛早儿。走着走着,看见三岔河口摆渡跟前儿躺着一个人,走到跟前一看,那人浑身是血,全身没有一个好地儿。苏先生凑到跟前,说:“官家,你家居何处?来,让小老儿搀你回府吧。”

“府?没喽!不劳老翁费心啦。我浑身的骨头都碎啦!”

“那就先到寒舍委屈一时吧!”不由分说,老苏先生背起那个人就走。

“老先生,不啦。您老不知道,我,我是个飞贼!”那个人生怕连累了老苏先生。

“飞贼怎么着?专偷大户,好人!”老苏先生满不在乎。

等到了家,老苏先生给那个飞贼擦巴得干干净净,又端水又端饭,又端屎又端尿。

第二天,飞贼打炕上坐起来了。再转过天来,下地了。

“苏先生,我该走啦。”

“你?伤筋动骨一百天,怎么就走?”

“跟您老说吧,我们飞贼怀里都揣着接骨药。有个跌打损伤,吃了就好。现时我手底下也是紧巴了一点儿,没嘛孝敬您老,我就把这方子送给您老吧。”

飞贼走后,老苏先生打算学医看病,便带着那个方子来到韩柳墅,想拜马先生为师。马先生想试试那方子,一把抄起一只公鸡,把鸡腿撅了。老苏先生接过断腿公鸡,把按方子配好的药箍在鸡腿上,再把鸡往地上一放,大公鸡不瘸不拐,扑扑棱棱找母鸡踩蛋去了。马先生傻眼啦:“得了,苏先生,我还是拜您为师吧!”

就打这起,老苏家干中医正骨就一辈一辈传下来了。

当然,传说归传说,也未必全是事实。但是不管怎么说,苏家的正骨绝技的确是世代相传,誉满津城。光绪十九年举人高凌雯曾记苏先生:“咸同间医士苏益三,能疗金创”(指跌打损伤的骨科),特点是“但敷以药,不事刀锯,故愈后无残废之虞”。药,即指“苏先生膏药”。苏先生的医术何以高明?高氏指出:“苏氏习西教而实传蒙古医术。”《沽水旧闻》说,苏先生既学过西医,又擅长中国民族传统骨科手术,故对跌打损伤无不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据我所知,苏家的人大都怀此绝招:凡骨头损伤错位的,只要用手一捻立马复位,当时见效。

我小时就住在锦衣卫桥,与苏家是近邻,常到苏先生家玩,经常目睹苏家为伤者复位的情景。我也曾因淘气好动伤了筋骨(天津人叫“错环儿”),父亲带我请苏先生治,苏只在伤处一按立刻就不痛了。如今想来也真是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