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或称俗语,即简练形象、通俗流行的话语。《辞海》的解释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在一个地区,经民间长期积淀而流传下来的老俗话大都带有一定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性的老俗话不仅是一笔难得的文化财富,而且是这个地区珍贵的历史记忆,具有特殊的人文价值。
天津“地当九河要津,路通七省舟车”,兼具拱卫京都、南北漕运枢纽的双重功能,“京南花月无双地”的美誉,早已成为她的一份骄傲。流行于天津民间的老俗话,生动形象地勾画出津沽大地的地理历史和文物古迹。“海河七十二湾,天津七十二沽”;“九河下梢天津卫,沽水滔滔向东流”;“北京的人全,天津的水全,安国的药全,胜芳的会(花会)全”;“保定是个靴子城,天津是个算盘城,北京是个帽子城”;“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楼”;“清朝老码头,混混乱津城”;“北京学成,天津走红”;“天津卫,三宗宝,鼓楼、炮台、铃铛阁”;“中国大学堂,首家看北洋”;“上海大世界,天津劝业场,如果不去逛,枉到天津上海走一趟”……所有这些老俗话,无不承载着津城古老文化的记忆。有人说:“有时候,城市就是一张密集的图纸;有时候,城市只是一个空灵的概念。”当你回味这些老俗话时,天津的过去在你的心中一下子鲜明起来。
天津是座有性格的城市。天津人低调而热情,幽默而直率。“京油子,卫嘴子”;“梅先生拔烟袋,不得已而为之”;“黑油漆,亮大门,冰窖胡同李善人”;“卖药糖,四角四方四海名扬,提倡国货,炮打东洋”;“进了大罗天,死了也心甘”;“刘道原活人出大殡”……这些老俗话真切地勾勒出三津水土养育成的老天津卫那种草根性的品格与性情:讲里儿讲面儿,不畏权势,急公好义,爱管闲事,平民意识,注重人气。
天津是座民俗味道很浓的城市。天津百姓生活重市井过于重社会。“腊月初八结豆缘”;“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正月十五舅送灯,十五十六走百病”;“天后娘娘坐海眼”;“摸摸王三奶奶的手,百病全没有”;“刘二姐拴娃娃,早得贵子”……这类老俗话记录下了由水陆码头、海河经济孕育出的天津特有的民风民俗。有人曾这样说:“住在天津的人,总不会感觉到这个地方的特点,不知不觉地长久住着。但是叫一个初到天津的人看来,都是些很有趣味的事。”确是如此。天津的一些老俗话尤能展现老天津卫的市井风情。
一方土地的美味佳肴,产生于这方土地的土质土风土貌。“吃尽穿绝天津卫”;“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天津卫三宗宝,银鱼、紫蟹、大红袄”;“狗不理包子独一份,贴饽饽熬鱼一锅熟”;“煎饼馃子一套一套的,烙饼炸蚂蚱,夹(家)着吃”……从这些老俗话不难看出,天津卫从来有的吃,天津人自古懂得吃,天津人讲穿不如讲吃,讲吃却不讲排场。
天津是座神奇而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这里也曾涌现出众多文人学士和能工巧匠,民间绝活儿数不胜数。“老乡亲,孙菊仙”;“华孟严赵,四大写家”;“孟广慧,马家桐,津门二甲”;“泥人张袖中捏像”;“刻砖刘,风筝魏,屈文台的风葫芦”;“苏先生骨药,没病找病”;“海张五修炮台,小事一段”;“南蛮子憋宝,邪门儿啦”……件件往事令人称奇,桩桩奇闻令人神往。此类俗话生动有趣,老辈人更是耳熟能详,从中我们也可看出天津人的真本事、真能耐和极具个性的沽上风情。
街巷是城市封存的记忆,也是城市人的根脉。她能展现一个城市生命的丰富和厚重,能勾起人们对童年的追忆和对往日的眷念。“繁华要数估衣街,宫南宫北市亦佳”;“西北角,自来水,西大湾子梁家嘴”;“芦子坑,老铁桥,大胡同子金家窑”;“电灯房,药王庙,陈家沟子娘娘庙”;“南门外,有澡塘,杨家花园有楼房”;“鬼龇牙,上鬼市,西市大街卖旧物”;“银窝子,竹竿巷”;“铁工街,三条石”;“河北大街小冀州”;“沈王郭洼老地道”……这些有关“老地界儿”的俗话已成为天津城市历史的“活化石”。今天,随着旧城区的改造,许多老街旧巷逐渐消失,而我们却在这些老俗话中看到它们旧时的景象,听到它们昔日的故事。
本书就将这些流传于天津民间的各类老俗话汇集起来,在记录其内容的同时,深入发掘每句老俗话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写出俗话所涉及的人物、事件,特别是与其相关的动人故事。全书共列出老俗话72条,根据内容分为六部分,“水土风物篇”12条,“逸闻旧事篇”11条,“老街故巷篇”13条,“时令习俗篇”11条,“衣食住行篇”13条,“人文艺术篇”12条。每条一文。
时光是个独具慧眼的淘金老人,他拂去一层又一层的泥,荡去一把又一把的沙,最后郑重地把民间俗话刻成历史的年轮。回望历史,因为烟尘遮挡,人们的视野难免模糊朦胧。但在岁月长河中磨砺出的民间俗话,她所呈现给你的却是一个真实可感的活生生的天津。天津老俗话是天津这座城市历史记忆最为鲜活的载体。
章用秀
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