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与处置对策
14148200000013

第13章 破坏性地震应急演练实施(4)

五、理论讲解

发生在城市的强烈地震往往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同时也使医疗卫生系统失去了保障能力。制定合理的卫生保障方案,快速机动地组织必要的外援,充分动员与发掘城市地区的卫生力量,构成严密的救援体系,救死扶伤,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与伤残率,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城市地震卫生保障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城市地震伤亡与卫生保障工作的特点

1.城市地震伤亡的特点

(1)集中性。城市地震中人员伤亡发生的时间、空间集中。由于城市是建筑物密集、人口大量集中的地域,强烈地震猝然发生后,在较短时间内大批伤亡人员在有限的地区内集中出现。

(2)严重性。据统计,地震对人的伤害,98%以上是房屋倒塌和破坏造成的。致伤的轻重与建筑结构类型、构建的强度以及倒塌破坏的类型等有关。城市中的多层砖混建筑、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空旷厂房和大型公共建筑等多而集中,这些建筑物倒塌或严重破坏对人的伤害程度较一般平房或农村房屋破坏时严重得多。

(3)复杂性。城市地震中人员的伤情不仅较农村地震和其他自然灾害时严重,且要复杂得多。猛烈砸击和沉重挤压对人的机械型损伤造成大量骨折(包括脊柱骨折和截瘫,其中高位截瘫和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具有一定比例)、颅脑损伤、内脏损伤和内出血、挤压综合症、软组织损伤等。重伤员多,且往往多部位受伤,常伴随发生创伤性休克、大出血、心力衰竭等症状,现场抢救十分困难。此外,城市地震往往伴生火灾、水灾、有毒物和放射性物的泄漏,山区城市地震常遇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灾害,因此烧伤、淹溺、化学中毒、辐射灼伤和窒息等均可发生。

(4)广泛性。伤亡人群分布广且分布于男女老幼的各种年龄层次,这是地震伤亡的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健壮的人群,或身体素质较差、患有疾病的人群,地震灾害是没有选择性的。即使那些身染疾病的人幸免于机械型损伤,但因地震的强烈刺激,或因失去亲人的心灵创伤,亦可导致心、脑疾患猝死,或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甚至成为精神病患者。

2.地震卫生保障的特点与任务

地震卫生保障工作与常规卫生保障工作不同的是任务紧急,需要采取应急的保障措施;需要从现场救护到后方医院的连续转运和医疗、生活保障的连续服务;需要组织完整的综合技术保障,不仅包括外科,也包括内科、妇科、儿科、传染病科等临床学科,以及防疫、药学、检验学科等;需要在野营和特殊的困难条件下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克服诸如断电、缺水、交通阻塞、环境严重污染、器械药品不足等困难,同时还要在频繁余震威胁下开展现场救护工作。这一切均对卫生保障任务的实现有着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做到;

(1)充分利用城市地区(包括城郊)专业与群众性的医疗救护力量,迅速实施早期救护。这是城市地震卫生保障工作的重要环节。强烈地震虽然使城市医疗卫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医务人员大量伤亡,但毕竟尚不乏可以发掘利用的医疗条件和力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就可以使现场救护工作尽早展开,赢得拯救伤亡的时机。

(2)实施快速有效的外援,对大量伤情复杂、严重的伤员进行急救、分检、中转、后送或收容治疗。灾后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灭病工作也至关重要,应及时组织实施。

(3)开展伤病员的后续治疗以及伤病员的精神和生理康复等卫生保障工作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任务。灾后生活、卫生条件恶化,各种疾病,特别是老人、儿童和妇女常见病的发病率可能增高,灾区医疗卫生力量的配置要充分注意这一特点。对有精神障碍的人和精神病患者要注意心理康复和治疗,防止病情发展。对恢复期的重伤员,要注意其外形、外貌的矫形,注意恢复和重建功能。对残疾人的康复治疗则需要更长时间。

(4)恢复和重建灾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地增强城市的防病治病能力。这项工作要不失时机地抓好。

(二)灾区专群卫生系统的早期救护工作

1.早期救护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早期救护主要是指对灾害现场伤员进行紧急医疗处理。城市地震灾害的伤员人数众多,伤情严重,早期救护对减少伤残和死亡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医疗设施遭到破坏,医务人员遭到伤亡的情况下,城市紧急医疗救护主要靠灾区专群卫生力量的自救和外援医疗力量来完成。

2.专群结合早期救护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在一般情况下,震后早期的医疗救护活动大多是自发进行的,没有人号召和指挥,均出于道德和良知。这种自发性反映了早期救护的就近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然而这种自发的救护活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持久,必须及时予以组织和加强领导。

首先,城市最高行政首脑要十分关注医疗力量(专业的和群众性的)建制的恢复,迅速通过各种通信指挥手段了解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状况,把握灾情,不失时机地采取对策,统筹城市地区(包括不同烈度影响的市区和郊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应急恢复,形成早期紧急救护的有生力量,组成专群结合的现场救护网络。

第二,采取切实步骤,组织各方面的有机协同,部署紧急救护任务,使各级专群卫生医疗组织有重点、有步骤地在指定地区迅速展开救护。

第三,医务人员与医疗卫生设施损失程度,制约着组织的恢复过程,因而应特别关注抢救被压埋医务人员,挖掘医药用品、器材、器械的工作;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充分利用原有医疗救护设施,发挥其医疗救护功能。

最后,应当强调的是人员的组织化程度。其中特别重要的是领导成员的伤亡和责任意识对这种早期的应急恢复有极大的影响,因而这类专群结合早期紧急救护体系的形成和充分发挥效能,有赖于平时恰当地组织与训练,做好组织上的准备与应急预案,使组织结构制度化、角色化。每个职位随工作需要而设,不以某个人为转移,从而保证这种组织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平震结合,平战结合,强化对专群队伍的训练,提高素质和应变能力,同时对全民实施急救医学常识教育和训练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小学里应常设急救医学课程。

(三)外援医疗救护工作与地震伤员三级(线)救治

城市强烈地震的破坏与人员伤亡十分严重,仅仅依赖本市医疗力量的恢复是不够的,必须快速组织有效的外援,对地震伤员实施救治。医疗队到达灾区后,由救灾指挥部统一部署,分三线(级)展开。一线实施现场紧急救护,二线负责伤员急救、检伤分类、中转和后送(汽车、火车和飞机),三线负责收容治疗(震区医院、邻近震区后方医院和外省市医院的专科治疗)。医疗队在救治过程中,一般均采取了定点开展救治与分散寻找伤员相结合;集中救治与分散救治(包括设立家庭病床)相结合;留治与后送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做到发现伤员快,救护处置快,后送快。

(四)地震卫生防疫工作

地震灾害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环境的平衡,城市给排水系统和环卫设施的破坏,加上人畜尸体的腐烂,卫生状况急剧恶化。震后常伴有异常天气,夏秋酷热多雨,冬春严寒暴雪。这些都为流行病、传染病的暴发与流行提供了条件。历史上大震后的瘟疫流行不乏其例,有的死亡人数大大超过了直接震亡的人数。一些原来就是疫区的震灾区,若无严格的措施,诸如疟疾、斑疹伤寒、菌痢、病毒性肝炎等极易暴发流行。防疫工作必须与现场救护同时展开。

灾区卫生防疫工作,一般由救灾指挥部下属的卫生防疫部门主持实施。它的主要任务是掌握震区疫情,制订卫生防疫计划,随时掌握震区卫生防疫动态,动员和部署卫生防疫力量,组建卫生防疫队伍和派遣赴现场的卫生防疫分队,实施现场防疫、卫生消毒、尸体卫生处理等项工作。

1.震后紧急卫生防疫工作

震灾发生后,在灾区专群卫生系统实施早期救护的同时,就要实施紧急卫生防疫措施。卫生防疫队伍应紧急出动,到达现场的卫生防疫分队,除与抢救小组一道抢救地震伤员外,还应独立开展防疫、卫生消毒和尸体卫生处理等项工作。城市应以清理废墟和粪便垃圾污物,恢复卫生设施,整顿市容为中心,开展除四害,讲卫生的爱国卫生运动。其重点工作应为:

(1)做好尸体挖掘、搬运和掩埋的卫生防护。

(2)寻找水源、检验水质,进行饮用水消毒。

(3)大力组织杀灭蚊蝇(可采用飞机喷药、地面喷药和烟剂熏杀等办法)。

(4)搞好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

(5)防寒、防暑,搞好临时环境卫生。

(6)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发现传染病,及时隔离治疗。

2.地震后期的卫生防疫工作

在现场救治伤员和后送伤员的高峰过后,震区的卫生防疫工作便突出为卫生保障工作的重点。卫生防疫工作要适时地、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其主要任务是:

(1)重建卫生防疫机构恢复工作。力争在外援的防疫队伍撤出之前,把卫生防疫机构整顿好,能独立开展本地区的卫生防疫工作。

(2)重新恢复群众卫生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是:水源卫生;消除废墟、垃圾,改善环境卫生条件;消灭蚊蝇、老鼠;检查群众染虱情况,组织灭虱。

(3)及时调查、发现传染病,掌握疫情,做好防治工作。

(4)参与重建家园的规划工作,做好卫生设施的合理布局。

(5)普及预防接种,增加群众抗疫病感染的能力。拟定预防接种计划,组织群众按片按段定时实施。

(6)对城郊区的牲畜防疫,给予一定的考虑与重视。

(五)救灾药品器材的供应工作

地震发生后,突然出现大批伤员,迫切需要大量的药品和器材。这时的药品器材供应工作必须打破常规,紧急筹措,减少层次,简化手续,快速补给。这是救灾中药品器材供应工作的总原则。

药品器材的供应工作由救灾指挥部下属的药械供应部主持实施,组成“药械供应部→各震区药械供应站→震区医院、震区医疗站、中转医疗所药房→各抢救小组”这样一个药械供应体系,按级负责药械供应管理工作。药械供应部负责药械的统一储备、调运、供给。

1.药品器材的储备

平时的药品器材储备,是震时药品器材供应的基础。根据我国现行的药品器材管理体制,救灾药品器材实行国家、地方和基层医疗单位三级储备。地方和基层医疗单位,应按各级政府制定的抗震救灾预案中关于医疗救护的总预算金额计算总储备定额,制定储备方案,使其立足于平时、战时、救灾有机结合,储备、流通、消耗有机结合,保持药品器材品种齐、数量足、质量优的良好状态。

储备必须做到简化品种,统一规格,特别是药品包装和医疗器械要适于野外作业。地震伤员90%是受建筑物倒塌破坏构件的砸、压所致的机械性损伤,其中骨折伤约占伤员的50%~60%。药品器材准备,以外伤急救药品器材为主,并适当配备防止传染病的药物。

2.药品器材的供应

震区救灾的药品器材的供应,突出打破常规、简化手续、快速补给的原则,为此,要分期实行不同的供应办法。

(1)地震初期各自提供。地震发生后,震区受到严重的破坏,药械供应系统尚未建立之前,不等不靠,各医疗队伍进入地震灾区现场抢救所用药品器材,由原建制单位供应和补充。

(2)震后统一供给。救灾指挥部下属之药械供应部,在震后立即投入运行,实行统一供给药品和医疗器械及医用器材。采取逐级供应与越级供应相结合,以逐级供应为主,自领与下送相结合,以下送为主的供应方式。出动药械供应车,巡回送药到抢救小组或医疗站。

3.药品、器材的管理

药品、医疗器械和器材必须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打破常规,减少层次,简化手续,快速供给的要求,杜绝浪费和损坏。保管人员要熟悉药品、医疗器械和易用器材的数量、治疗情况和保管方法。

严格药品器材管理手续,建立健全必要的登记、统计制度。药品器材出入库清楚,收支有清单,验收下账;下发有批条,领出复合数量,便于核算。

§§§第七节治安、交管指挥组紧急指挥行动演练

一、接收灾情报告

(一)治安、交管指挥组。收到公安交管局指挥中心报告,从交通监控系统发现,全市各主要交通要道和路口都已发生了严重的交通堵塞,我们正迅速调整警力赶赴现场进行疏导、维持秩序。

(二)治安、交管指挥组。收到公安110指挥中心报告:已接100余次不法分子哄抢国家财产,扰乱社会秩序的报警电话,我们已派出警力赶赴事发现场。

(三)治安、交管指挥组。收到监狱管局报告,接天津市第二监狱情况报告,由于围墙倒塌,在押犯人已有200余名越狱逃跑,还有部分犯人正在抢夺武器,情况十分危险紧急,监狱部分警力已追赶逃犯,其余警力和武警正采取紧急措施,已有警员伤亡,请速调武警力量增援。

(四)治安、交管指挥组。收到市指挥部指示。要强化对社会治安的管理,非常时期要采取非常手段,制定特别管制措施,严厉打击不法分子的破坏和哄抢行为,同时要加强对大型商场、金融机构的安全保卫,防止不法分子的破坏。要全力疏导交通,保障应急运输和救援行动的畅通,最大限度安定民心,稳定社会,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立即报告你们的决心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