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关系实用手册
14148100000058

第58章 国际关系理论(4)

34.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指的是一个体系中的行为体或者事件相互影响的情势,其中必然涉及成本和收益。完全均等或纯粹依赖都较为罕见,不对称相互依赖是最常见的情形。不对称相互依赖就是“相互的但不平等的依附关系”。依赖性较少的行为体经常可能把相互依赖关系作为在某一问题上进行讨价还价的筹码或者影响其他问题,这就是在相互依赖关系中政治讨价还价过程的核心所在。

相互依存的成本:是短期的敏感性和长期的脆弱性。第一,敏感性指依赖效应的强度和速度,即体系的一个部分的变化在多长时间里引起另一部分发生变化。第二,脆弱性是指改变相互依存体系结构的相对成本,即逃离体系或改变游戏规则的成本。相互依存的收益:一是零和,即你的所失即是我的所得,反之亦然;二是正和,即大家都获益;三是负和,即大家都受损。

35.复合相互依存

复合相互依存指的是国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其基本特征是:第一,各个社会之间存在多渠道联系,包括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或对外部门的正式联系,非政府精英之间的非正式联系,跨国组织的联系。第二,世界政治中各问题之间无明确等级之分,军事安全并不始终居于议事日程首位,内政与外交之间界限模糊。第三,在复合相互依赖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政府不在自己所处的地区内或在某些问题上对其他政府使用武力,武力变成了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军事力量不起主要作用,在多数情况下使用军事力量的结果不仅代价高昂而且还难以预料。例如,从时间上看,复合相互依存源于福利国家的长期发展,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加速发展;从地域上看,复合相互依存主要包括工业化多元主义国家,如西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可以说,权力政治与相互依赖是描述国际关系特征的两种不同理论框架。两种框架都是理想模型而不是现实描述,都不能普遍适用,不可能对世界政治作完美无缺的解释,而只有助于解释某一时期或某个问题领域。没有任何理论能够取代对实际情况作仔细的分析,而大多数实际情况又将介于两个极端之间。所以在确定哪种解释模式适用于哪种情况或问题之前,关键在于判定理论框架与实际情况的相符程度。

36.贸易和平论

贸易和平论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主导权更为有效的手段。有史以来,国家一直通过军事手段和领土扩张寻求权力。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崛起,这些国家获得主导权、实现繁荣的手段是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相对而言,这些手段比武力扩张更为有效、更为划算。

为什么使用武力的成本上升、效用下降呢?罗斯克兰斯认为,首要的原因是现代化改变了经济生产的特点和基础。在较早时期,拥有领土和丰富的资源是成为强国的关键,而今天,高素质的劳动力、对信息的获得和资本是成功的关键。二战后,最为成功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这样的“贸易国”。它们放弃了传统的军事政治策略,即在军事上军费开支巨大,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相反,它们选择的策略是推进国际分工,加强相互依存。而美、苏依然奉行传统的策略,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

冷战结束使传统策略的急迫性下降,贸易立国的策略愈加受到许多国家的青睐。在现实中,现代国家重新选择传统的策略,进行军备竞赛和暴力对抗的风险仍然存在,但可能性不大。

37.民主和平论

民主和平论认为,虽然不能说民主国家比非民主国家的冲突倾向更弱,但民主国家之间不会相互开战。

行为规范模式认为,在民主国家里,解决内部冲突的方法是妥协,而不是把对手消灭,这种民主政治的规范在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中得到了外部化。民主国家通常根据民主价值观,理性地与对方和解,以非暴力的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的冲突则由非民主国家的规范支配,因为非民主国家倾向于利用民主国家的温和天性,强行解决问题。

结构模式认为,民主之所以能带来和平,原因是民主国家的战争动员过程相当困难和麻烦。除非最后不得不作出战争选择,否则民主过程的复杂性会使领导人不愿意进行动员,发动战争;民主的双方会拿出足够的时间,使外交官能够找到解决冲突的非军事办法。相反,非民主国家的领导人在进行战争动员时受到的结构约束很少,他们也不大关心民意,因此更容易将冲突迅速升级到暴力水平。

38.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社会现实是一种社会建构。可能存在客观的物质世界,但物质世界的意义是社会建构的,并不是客观的,不能独立于人的理解。社会行为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他们自己如何认识、如何理解。只有人们认为是真实的,现实才是真实的。

观念的力量是巨大的。观念可以起到因果作用,不仅是指导行动的路线图,而且具有建构功能,可以建构行为体的身份,从而确定行为体的利益。

各个层次的社会团体都是国际政治的中心行为体(温特将民族国家作为主要行为体)。

国际社会结构是国际体系中规则、角色相对稳定、有序的分配。结构既是规定性的,也是构成性的。可以提供动机和对行为的限制,同时能够确定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确立行为规范。既定的结构越稳定,其内容越能内化到行为体的行为中(即被行为体理所当然地认为结构是客观存在);结构越制度化,越难以改变。结构不是静态的,而是行为体互动的结果,社会过程可以产生、再造、转化结构。结构和行为体相互决定、相互构成。行为体互动形成的结构,将影响行为体和行为体之间的互动,所以行为体和结构总是互构的,任何一方都没有本体优先性。

39.三种无政府文化

温特对文化的定义是“社会共有知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场景中通过互动产生的共同观念,是社会成员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国际体系文化就是国际社会中这些共有观念的分配,或者说是国际体系中的观念结构。在国际关系领域里,规范、制度等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国家之间的互动实践造就的。国际体系文化的构成是由行动者之间的角色结构决定的,角色结构即指行为体相对主体的位置。

国际体系中可以存在三种角色结构:敌人、对手和朋友,不同的主导角色结构产生不同的主导国际体系文化:①霍布斯无政府文化是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它的核心内容是敌意。国家相互之间的再现是敌人,行为原则是不承认其作为独立的行为体存在的权利,并且可以无限制使用暴力。②洛克文化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建立的,它的核心内容是竞争。竞争和敌意有着本质的不同:竞争的双方相互承认生存和财产权利,这种承认由主权制度表现出来。竞争对手不像敌人那样具有生死攸关的威胁,不会试图统治和消灭对方。③康德无政府文化是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核心内容是友谊。在康德文化中,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为之遵循两条基本规则,即非暴力规则和互助规则。

虽然霍布斯、洛克、康德文化都是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的文化形态,但其内涵截然不同,所以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无政府逻辑。至于哪一种文化占据主导地位则要看作为施动者的国家怎样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进行文化建构。这就是温特著名的论断:“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施动者造就结构,结构也建构施动者。

40.英国学派

英国学派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特色鲜明的学派,认为国家组成的体系不仅是国际体系,而且是国际社会。按照布尔和沃森的定义,国际体系是指当两个或更多的国家之间有足够的联系,并且对彼此的决策产生足够的影响,促使它们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行动时,一个国际体系就形成了。而国际社会是指“一群国家不仅在一国的行为是其他国家必须考虑的因素的意义上构成了一个体系,而且通过对话,同意在彼此关系中按共同规则和制度行事,承认它们在维持这些安排上有共同利益”。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回答在无政府状态下有关秩序和维持秩序的规则、规范和制度的一系列具体问题。为此,英国学派把影响国家行为和国家属性的“国际社会”置于其理论研究的中心地位。研究议程包括国际制度、国际规范、国际规则。国际关系是人类关系的一个分支,必须关注安全、秩序和正义等基本价值;把人作为分析的中心,要解释卷入国际关系中的决策者和政策实施者的思想和行动;接受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前提,认为世界政治是一种无政府状态的社会,具有特别的准则、规范和制度。

在本体论上,英国学派重视理念作用的弱势物质主义、整体主义、历史的发展和传统的演进。

在方法论上,英国学派反对科学方法,强调理解、规范和历史等传统方法,同时强调三大理论流派(现实主义、自由主义、构建主义)的融合和交流。

41.国际社会

布尔将国际社会定义为:“一个由国家组成的集团(或者更通俗地讲,一个由独立的政治共同体组成的集团),这个集团不仅构成了一个体系(即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构成其他个体权衡的必要因素),而且通过对话和共同规则及制度,建立了引导相互关系及行为的准则,使所有成员都认识到,他们的共同利益在于维护这些安排。”

在这种国际社会里,主权国家在交往中遵循特定的准则,服从一定的目标,从事彼此间的合作,形成一种特殊的共同体。与这种国际社会相适应的国际关系,特别需要尊重道德和国际法,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与之相关联的运行机制和国际规范。这样,“国际关系一个未言明的事实是,它既不是霍布斯所描述的无政府状态下的相互冲突局面,也不是康德所说的简单超越国际无政府状态、实现联邦制或其他形式的自由联合,而是主权国家在没有统一国际政府情况下的合作与协调式的共处”。

42.一体化的功能主义理论

一体化的功能主义理论创立者为英国学者戴维·米特兰尼,其代表作是《有效的和平体制》。米特兰尼认为,20世纪技术问题日益增加,解决这些问题无须借助政治化的意识形态或政治化的民族主义,而需要相关技术专家根据具体的需要或功能实现跨国合作,这样的合作将促进合作网络、国际机制和制度的形成和巩固。由于认识到合作的必要,在某一功能领域合作的成功将会推动相关国家合作态度的改变,从而实现合作领域的扩展和合作程度的深化,进而使和平规范得以创立,从而减少战争并最终消灭战争。

43.新功能主义

新功能主义继承了功能主义思想,其关注的重点是欧盟,特别是欧盟制度的发展过程。新功能主义强调,福利问题与权力问题不可分割,政治和经济领域的精英人物是推动一体化的关键人物。如果精英们认为,可以从某一超国家组织的活动中获得好处,比如预期到拆除贸易壁垒后,市场将扩大,利润将增加,他们就可能与国外有类似思想的精英进行跨国合作。此外,政府领导人也在发挥作用,因为如果没有国家的参与,专家们的工作无人理睬,难以完成。为满足特定的需要,各国官僚机构中的专家进行合作是推动一体化最有效的方式。外溢是新功能主义的核心概念,即一体化过程中一个领域的问题将会提出另一个领域的问题,或要求另一个领域的解决办法。因此,一体化必然向外延伸,能从一个部门外溢到另一个部门。新功能主义认为,在一体化的初始阶段,外溢仅发生在不同的功能性任务中,但随着中心机构的成长,外溢逐渐会扩展到政治领域。一旦清除了实质性的障碍,中心机构外溢的速度将明显加快,最终将逐步形成超越主权国家的政治共同体。

44.文明冲突论

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至今影响巨大。这一理论试图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解读当今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为西方特别是美国制定新的国际战略提供理论依据。此论一出,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文明冲突”一词也频频出现在国际媒体中,形成一股颇有影响的思潮。亨廷顿首次提出“文明冲突论”是在1993年,1996年他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归纳,“文明冲突论”基本定型。“文明冲突论”有以下四个基本观点:

第一,导致未来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明的差异性,文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人类在经历了君主冲突、民族国家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之后,将进入文明冲突的阶段。按照亨廷顿的说法,文明是一种文化的统一体,文明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种族或民族,而是宗教。世界将由七八种主要文明相互作用而形成,它们包括西方、儒教、日本、伊斯兰、印度、南斯拉夫—东正教、拉美及非洲文明。未来的冲突将在把这些文明分隔开的文明交界处爆发。

第二,导致文明冲突的原因有:文明的差异是根本性的;不同文明的相互影响加深,强化了人们的文明意识,加剧了文明之间的敌对情绪;全球经济和社会变革正在把人们从地域属性中分开,削弱了民族国家的地位;西方处于权力顶峰,刺激了其他地区文明意识的发展;文化特性和差异不易改变,也难以用妥协的方式解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