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生肖民俗
14147900000003

第3章 生肖的传说(2)

属鼠人逢子,属牛人逢丑,十二年里准有一个自己属相的年份,这就叫本命年。本命年又称“本年”,例如十一二岁的孩子,属虎又逢虎年,大人会对他讲:今年是你的本年,本年要小心!每十二年,本属相的年份来一次,风俗为本命年编出许多讲究。人们觉得,在自己的生肖值岁的一年里,诸事要多加小心才好,因为这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对此,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做“本命年关槛说”,“关槛”或称“槛”,也写作“坎”。总之,每十二年有一个“槛儿年”。作家孙犁生于1913年,农历癸丑,属牛。1985年岁次乙丑,又逢牛年,老作家年逾古稀,也不免受到本命关槛之说的影响,这一年11月3日他给作家姜德明写信:“今年是我的本命之年,又是中国民间常说的一个‘坎’,事情多不顺利。我每日都处在一种韬晦求安的心情中。文章也写得少了,确实觉得也没什么好写的了……”生于1952年的陕西作家和谷,属龙。他35岁时写了一篇《我的门槛》,“辞虎迎兔的这些时日,我愈是惦记着我的门槛了”,“扳指头数来,鼠大、牛二、虎三、兔四、龙五”,“在即将第三轮与龙会面时,却成为自己的本命年,俗称门槛”。72岁的老年作家、36岁的青年作家,都生活在本命年的风俗里。

“槛”和“坎”,音同义近,又有区别。关槛,将人生比作若干阶段,每十二年为一段,每段之间以“槛”间隔,这“槛”就是本命之年。“槛”的类似用法,不一定非要与本命年相关,如唐代李益《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一别青春槛,回光照华发。”槛,或作鉴、作楹。嘉靖刻本《李益集》为“青春槛”,指由青年向中年过渡的时期,最能贯通前后诗句。至于“坎”,民间以它表示险难,构成“坎坷”这一组词。将本命年称为“坎”,意思即多事之秋。

本命年的风俗,就着眼于消灾趋吉求平安。在北方广为流传的风俗是穿红扎红,至今犹然。要穿红背心红裤衩,扎红腰带。民俗的符号中,红色代表驱邪和吉庆,正是本命年所需要的。在内蒙古东部地区,重视男孩十二岁生日。这一天,孩子要扎红腰带,家长要置办酒席,亲友要赠给男孩礼物钱帛,以示乞福。

本命年的红腰带,扯一条红布可为之,有的则要绣上本命属相,绣上“平安”、“长命百岁”等字样。

在一些地方,本命年的腊月三十晚间忌出门。值本命的成年人或孩子,这一天从太阳落山起,闭门不出,直至翌日太阳升起。已婚男子还要由妇人陪伴。

旧时,我国民间习惯于记虚岁,没有0岁之说,甚至有虚两岁的记岁方法。明代《徐渭集》载《畸谱》,为徐渭自撰简历。依古代记岁习惯,《畸谱》无零岁,落生即为一岁。徐渭自记:生于“正德十六年,年为辛巳”,记至“六十一岁。是年为辛巳,予周一甲子矣。诸祟兆复纷,复病易,不谷食。”花甲之年,六十有一;按如今的实足周岁计算,当为60岁。所记“诸祟兆复纷”,是本命年中表现出来的欠佳的精神状态。

六十花甲的本命年,为民间所重。青海河湟一带有“本命禳解”旧俗。从60岁开始,本命年庆寿径称“禳解”———人们相信,人逢本命多灾殃,进行禳解,才能消灾迎祥。“本命禳解”庆寿诞,仪式一如寿材落成的仪式,并且要增加一项礼仪,即由儿子、儿媳或女儿、女婿献上红衬裤、红绫裤带或红布,当日穿上系上。我国朝鲜族同胞称六十祝寿为“换甲”、“周甲”、“还历”,儿女要为老人办“换甲宴”。

花甲是人生的第五个本命年。这是干支纪年的一个大循环。从十二岁起,人生的前四个本命年,再逢自己的生肖年份,纪年地支相同,天干并不同。比如甲子年生人,属鼠;十二岁的本命年虽为子鼠之年,但岁次丙子;二十四岁时的鼠年,则为农历戊子年。只有到了花甲年,才又重逢干支为甲子的鼠年。

五、龙子求雨说

人的角色是多重的。比如一个成年男子,在家庭中,对老人,他是晚辈,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对儿女,他是父亲,有培养后代的责任;对配偶,他是丈夫,承担着婚姻带来的义务。同时,在社会上,他也有着许多不同的身份,承担着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约定。

然而,还有一种角色约定,人们或许不易想到———这就是民俗中生肖带来的特殊身份。民间风俗习惯关于属相的特殊角色约定,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祭龙祈雨的仪式中的属龙者。

古代祈雨的仪式,有童男童女充当角色———有些地方风俗,要选属龙的孩子。汉代《春秋繁露·求雨》讲到,春旱求雨兴土龙,大苍龙一,小龙七,“小童八人,皆斋三日,服青衣而舞之”。龙是想象中兴云播雨的灵物。祈雨祭龙,是不言而喻的事。一些地方的祈雨风俗,古人想到了属龙的人。《傈僳族社会历史调查》载云南碧江傈僳人祈雨风俗:“用竹或木条编成一个方块,涂上泥,由属龙的人在上面燃火一堆,将它放入龙潭或江中去,如果烈火为江水冲熄,即象征天将下雨。”近年出版的《黄河文化丛书·民俗卷》载,山西平定县民俗,祈雨要“选出十二个属龙的年轻人,偷上十二个土地神像,在土地庙前设坛”。

清代《万法秘藏》载“五方龙神祈雨法”,祈雨咒的书写,要极尽神异之能事,其中包括要让属龙的童男童女,在属龙的日子、属龙的时辰,吐出唾液,用龙骨、云母石,研金墨,并取白色雄鸡的鸡冠血,用来画龙。随后,取五方的井水,分别注入五个大瓮中。挑水的人,要选五个属龙的成年男子。

降雨的祈求以龙为对象,基于一种联想,因此属龙的人被视为实现人与龙之间沟通的人选。

也有避免用属龙者的祈雨风俗。近年出版的《稻作文化与江南民俗》一书,记江南祈雨有一种“讲僮”仪式。要由属鸡或属兔的人充当“僮圣”,由他装龙。“僮圣”伏在桌子上,旁边的人念咒语,把所谓灵力“催入”他的体内。“僮圣”表现出神志恍惚的情状,算是神灵已经附体,然后代龙而言,与人对话。人们借此向龙求雨。这是一种贯穿着巫术气氛的祈雨活动,“僮圣”的人选,“必须是生肖属鸡或属兔的,据说鸡与兔最容易被咒魔住”。

属虎的人被风俗选中,赋予角色身分,请其来除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也叫“猪头肥”,中医称其为瘿病。旧时,在一些地方,伴随“大脖子病”的流行,有种可笑的驱病方法被沿用:请属虎的人在患者面颊两边各写一个“虎”字,外加一个大圆圈,表示老虎吃掉“猪头肥”。这种疗病习俗,同宗教画符相似,而这一习俗给予属虎人的角色信任,渲染了这种旧俗的神秘。

旧时山东泰安、济宁、淄博一带婚俗,有“押红砖”一项内容。婚礼日,新娘子花轿抬出,婚家用红纸包红砖两块,用红色绳系着,置于院子的门楼过梁上,砖下压红筷子一双,表示避岁星。《临淄县志》载,“押红砖”要由二个属龙属虎者,登梯置于檐际。

在特定的场合,属相带来特殊的角色身份,民俗中多有这方面的例子。萧放《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记,正月上半月,凡属牛、蛇、龙生肖的人不能挑水,怕天旱。

六、生肖歧视说

中国的乒乓球世界冠军曹燕华,在她36岁本命年,写了一本自传。这一年农历戊寅,是20世纪最后一个虎年。曹燕华的书名就叫《属虎的女人》。她写自己的出生,壬寅年初冬的一天,“这个在虎年不合时宜少了一根‘把儿’出世的‘多头’就是我,一头出山虎,一头既凶猛又善良的母老虎”。她袒露写作这本自传时的心情:“我还在不断追求,属虎的已三十六岁的我感到自己依然充满活力。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这辈子早已定型,就这虎的个性了!”这本自传,不少地方写到了生肖。曹燕华乒乓球交流中心要聘岑仰健做主教练,书中调侃他属羊,“羊入虎口还不自知”。作者写到了母亲:“常听人道:属羊的男人出门不带粮,属羊的女人辛劳一辈子。我妈,就是个属羊的女人。”可见作者对于十二生肖风俗多有了解。因此,此书书名的选择,也体现了作者“性情豁达”的性格———敢于取这样一个书名,表现了对于旧风俗的藐视。

老辈人传下的一种无稽之谈,女属羊、女属虎,不是好属相。这种旧观念,明显地存在着性别歧视。男子属虎好,属羊也不坏,轮到女子,便生出种种不好的说法,这显然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