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经济:让地球和人类一起再继续
14146000000003

第3章 碳基能源还能走多远(2)

在永久冻土地带里封存着大量远古时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这里包含了7500亿~9500亿吨的有机碳,而目前大气中的有机碳大概有7500亿吨。永久冻土地带的大范围融化会将这些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使大气中的碳浓度急剧上升。无论是在西伯利亚还是在青藏高原,这种恐怖的进程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悄然启动了。

在青藏高原至关重要的三江源地区,永久冻土层的融化还会带来另外一个恐怖的长期后果。坚硬致密的永久冻土层对于地表水就像岩石圈一样起着保护作用,从而维持了地球表面的水量平衡,永久冻土层融化会使地表水失去依托,渗漏到地下,不但直接影响发源于此的江河径流,也使当地的地表一步步沙漠化。文成公主入藏时还碧波万顷、水草丰美的黄河源头鄂陵湖和扎陵湖,今天已经基本干涸见底;长江源头的青海当曲和玛曲的草原也已经大片沙化。这反过来又会加速当地冻土层的消融和锁在冻土下面的甲烷向大气层的碳排放,从而形成一个很难打破的恶性循环。

在南极和北极地区,冰川融化的启动也是这样一个不断自我强化和相互增强的非线性进程。南极洲50%的海岸都是冰架,一旦冰架倒塌,南极大陆融化的冰就会失去冰架的阻挡,一步步滑进海洋,引起海水上涨。地球上80%来自太阳的光和热都是通过冰雪反射回太空的,冰架冰川减少也会使星体反照率降低,让地球越来越热。北极冰川的融化动因则很独特,在北极地区60米深的冰川水分中盐分含量升高,表示来自大西洋温暖的海洋环流正在加速冰川底层的融化,这将使冰川的倒塌比预期来得更快。在格陵兰,冰川倒塌裂开的地方等于打开了一个缺口,让内陆地区的冰块被北大西洋温暖洋流融化。冰川融化不但将使北极熊面临灭顶之灾,同时也将使全球渔业走向崩溃,进一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还有一个可能威胁人类生存的危险来自那些千百万年来一直沉睡在冰层底下的不速之客——细菌。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海洋与海岸学助理教授凯·贝德勒的研究小组在对10万年~800万年的五种不同的冰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这些被称为“基因冰棒”的冰芯中包含的远古细菌仍具有活性,一些已存在很长时间的细菌此前并未在地球上发现过。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南极“冰棺”中沉睡了10多万年的细菌最终在实验室苏醒过来,并已开始再次生长。由于冰川融化从地下的黑暗世界里苏醒过来的这些未知生物究竟会给地球上的人类带来什么影响,是否意味着一种新的致命病毒,现在谁都无法判定。

全球变暖这个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后,人类从此就迈进了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蝴蝶效应时代。人类是该醒悟了。

五、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

地球上规模如此庞大的冰川和冻土地带的冰雪消融带来的影响可谓无远弗届。冰雪覆盖的山地和高原地区的居民固然会首当其冲,由此带来的洪水泛滥,也会给从这些地方发源的江河下游地区居民带来直接威胁,就是生活在海洋世界中的岛国居民,他们脚下的立足之地也在海平面不断上涨的过程中一点点失去。

对于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冰雪融化导致的水体增加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温度升高造成水体膨胀,进一步抬高了海平面。IPCC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南极冰盖融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6米,淹没包括纽约、孟买和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20世纪以来,摩天大楼建设、地下水超采、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等引起的地面沉降已经造成沿海地区相对海平面的急剧上升,这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绝对上升两相叠加,使海平面上升的趋势更加突出。

除了少数内陆国家之外,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会带来冲击,所有主要的经济体都无一能够幸免。东亚、西欧和北美的沿海地区是全球经济的精华地带,美国的沿海城市容纳了全国70%的人口,是全美农业、工业、经济、文化、国防等的重地。中国沿海11个省市,面积不到全国的1/8,人口却占了全国的41%,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GDP和超过60%的工农业产值,位于三角洲和沿海低地的上海、广州、香港、天津、深圳、大连、青岛、珠海、宁波、厦门等大城市及其开发区,都是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海平面上升,将直接威胁到这些经济中心。而远离大海的苏州的“东方威尼斯”之梦,也将在海平面节节升高的过程中不再遥不可及了。

对于太平洋和印度洋里的一些岛国,这个趋势带来的灭顶之灾更是意味着灭国之痛。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一直以美丽的环礁和沙滩闻名于世,是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但海平面上升很可能让马尔代夫变成印度洋版的阿特兰蒂斯,因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国土仅比海平面高出1.5米,因此号称“人间天堂”的马尔代夫很可能由于全球变暖而沉入海里,30多万马尔代夫人将失去立足之地,举国沦为气候难民。马尔代夫国家旅游局近年在全球的营销广告语是:“趁我们还在这里,快来看看吧!”调侃中带着深深的无奈。

因为气候变化而岌岌可危的岛国并非只有马尔代夫一个。菲律宾、印尼、太平洋、印度洋及加勒比地区的群岛国家,大多也处境堪忧。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多岛屿可能将从海平面上消失,很多城市将会被淹没,慢慢变成海洋鱼类的乐园。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前所未有的强烈言辞警告,气候变化已经开始并恐怕将对地球造成无可逆转的影响,各国政府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来对抗全球变暖。在列举了一系列无可辩驳的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后,报告向公众发出了近乎绝望的呼吁:“不是吓唬你们,我们已处于临界点。”

六、碳排放是气候灾难的元凶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有两个: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肆意砍伐原始森林使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下降。这二者都导致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这些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10种气体。水蒸气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占全部温室效应的三分之二左右,但它主要是一种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不大。除此以外,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它占整体温室效应的26%左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排放是气候灾难的元凶。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扩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二氧化碳能改变大气的热平衡,它能够吸收地球的红外辐射,引起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增高。近地面大气变暖会使地面蒸发增强,造成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又会使近地面大气对地球红外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增强。如此相互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就会改变原有的大气热平衡,造成全球气候变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