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经济:让地球和人类一起再继续
14146000000016

第16章 低碳经济,中国的选择(1)

一、低碳经济在中国

2006年年底,科技部、气象局、发改委、环保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正式发布。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8年1月,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4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提议:“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还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同月,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不懈努力。

2010年召开的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放在了重要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一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扎实推进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今年要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所有燃煤机组都要加快建设并运行烟气脱硫设施。二要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500万立方米、垃圾日处理能力6万吨。三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四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592万公顷。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有人做过统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调整结构、节能减排、生态建设、淘汰落后产能、清洁能源、环境保护、节能工程、循环经济、节能高效、控制排放、治理三废、新能源、节能环保、碳汇、低碳排放等与发展低碳经济有关的词句多达几十次,可见中国对低碳经济的重视程度。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中国是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化石能源资源的消耗,导致碳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因此,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除了应对气候变化等外部压力外,至少还有5个方面的内在要求。

第一,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51%。中国拥有居世界第1位的水能资源,第3位的煤炭探明储量,第1l位的石油探明储量。已探明的常规商品能源总量为l550亿吨标准煤,占世界总量的10.7%。但中国人均能源资源探明量只有135吨标准煤,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51%,其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为世界人均的70%、11%和4%;水能资源按人均量低于世界人均量。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碳排放强度方面又是特别不利的。这种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的粗放利用,客观上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第二,碳排放总量突出。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的能耗量、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增长快速,能源消耗巨大,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所谓“内涵能源”,系指产品上游加工、制造、运输等全过程所消耗的总能源。鉴于中国当前的经贸结构,必然存在巨大的内涵能源出口净值。据2007年由英国政府资助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研究,中国2004年净出口产品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1亿吨。中国社科院平行研究得出数值超过10亿吨,两者不谋而合。这表明,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及产生的温室气体中约有1/4是由出口产品造成的。中国社科院研究的支持者、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首席代表欧达梦指出:“这些数据证明了,那些享受中国制造商品的发达国家,对中国能源和排放的快速增长也负有很大责任,一味指责中国的排放是不公平的。”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应对气候变化当做一个国际政治问题之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第三,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出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一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也随各国的能源消费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时期,一些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产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第四,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着边际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年的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006年的26年间,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趋提高的事实。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范围所限。因此,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方面。

第五,碳排放空间不大。发达国家历史上人均千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挤压了发展中国家当今的排放空间。我们完全有理由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率先减排。2006年,我国的人均用电量为2060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经合组织国家的1/4左右,不到美国的1/6。但一次性能源用量占世界的16%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了世界排放总量的20%,同世界人均排放量相等。这表明,我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碳排放强度偏高,而能源用量还将继续增长,碳排放空间不会很大,应该积极发展低碳经济。

三、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重视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方面。

第一,构思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对策框架。早在1992年8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结束刚2个月,中国即发布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其中的第4项对策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该项对策内容为:“为履行气候公约,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最有效的措施是节约能源。目前,我国单位产品能耗高,节能潜力很大。因此,要提高全民节能意识,落实节能措施;逐步改变能源价格体系,实行煤炭以质定价,扩大质量差价;加快电力建设,提高煤炭转换成电能的比重;发展大机组,淘汰、改造中低压机组以节能降耗;逐步提高煤炭洗选加工比例;鼓励城市发展煤气和天然气以及集中供热、热电联产,并把优质煤优先供应城市民用。要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水电和核电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1994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第13章“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设置了4个方案领域:综合能源规划与管理;提高能源效率和节能;推广少污染的煤炭开采技术和清洁煤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二,坚持不懈地节能减排。节约能源是中国缓解资源约束的现实选择。中国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全面推进节能。国家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节能20%的目标,主要措施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强工业节能,正式发布实施节能工程,加强管理节能,倡导社会节能。这些措施的节能效果显著。1980—2006年,中国能源消费以年均5.6%的增长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9.8%的增长。按2005年不变价格,万元GDP能源消耗由1980年的3.39吨标准煤下降到2006年的1.21吨标准煤,年均节能率3.9%,扭转了近年来单位GDP能源消耗上升的势头。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综合效率为33%,比1980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单位产品能耗明显下降,其中钢、水泥、大型合成氨等产品的综合能耗及供电煤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2007年是节能减排政策组合出台的关键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举措。除了全国统一行动拆毁所有燃煤小电厂和积极推动有效开发利用煤层气外,上半年还取消了553项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下半年先后出台了天然气、煤炭产业政策,以推动能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能源使用结构。从12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限制或禁止高污染、高能耗、消耗资源性外资项目准入,同时进一步鼓励外资进入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等产业。中央财政于2007年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同时,建筑物强制节能、家用电器节能标准等也正在逐步进入实施阶段。

据IEA预测,如果替代政策合理,会有良好的效果。如:仅靠对空调与冰箱实施严格的能效标准,则2020年前所节约的电量将相当于一座三峡大坝;由于能效的改进、燃料的转换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2030年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有可能降低15%;新政策在2030年有可能削减交通用油量每天210万桶,大部分节约来自燃料效率更高的汽车;旨在加强能源安全及减排二氧化碳的政策也有助于减轻局部地区污染,如SO<sub>2</sub>、NOx、微细颗粒物等。

第三,高度重视全球气候变化。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一直是负责任的。2006年12月中国发布了《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该报告包括3部分:中国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对策,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该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优化能源结构,减少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