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低碳环境:打造属于我们的地球氧吧
14145500000002

第2章 环境问题,地球的切肤之痛(1)

一、日渐凸显的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是超越国界的,它是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专家学者认为,目前我们面临的大环境问题互为因果,相互关联。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将面临生存危机。

1.地球“高烧不退”

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生产活动的规模加大,向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氯氟碳化合物、四氯化碳和一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大气的组成发生变化,大气质量受到影响,气候有逐渐变暖的趋势。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对全球生态和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也对人类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2.杞人应忧天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在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3毫米厚的臭氧集中层,也就是臭氧层。臭氧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它能吸收太阳的紫外线,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贮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但是,臭氧层也很脆弱,容易遭到破坏。目前,由于人类活动制造的大量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已使地球南北极的臭氧层空洞逐渐扩大。

臭氧层的破坏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巨大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1)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紫外线辐射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免疫系统及白内障等眼的疾病。

(2)对植物的影响。紫外线辐射会使植物叶片变小,从而减少捕获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作物产量下降。

(3)对水生系统的影响。紫外线对水生系统也有潜在的危险。水生植物大多贴近水面生长,这些处于海洋生态食物链最底部的小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容易被削弱,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增强的紫外线还可通过消灭水中微生物而导致淡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因此而削弱水体的自然净化作用。

(4)对其他方面的影响。过多的紫外线会加速塑料老化,增加城市光化学烟雾。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减少氟氯碳化物的使用,选购不含氟氯碳化物的空调、冰箱、汽车、喷雾剂等产品。

3.越来越多的生物在离我们而去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陆地、水域、海洋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遗传基因和它们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之间的丰富性、多样化、变异性和复杂性的总称。它包含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物种多样性为人类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人类的活动,世界上的物种正在迅速消失,比自然灭绝速度几乎快1000倍。有关学者估计,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万种生物物种灭绝。为此,国际社会一直非常重视生物多样性问题,早在196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就开始编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它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也是生物多样性状况最权威的指标。

2009年年底,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最新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结果显示,在47677个被评估物种中,17291个物种濒临灭绝,其比例约为36.3%。具体而言,21%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28%的爬行动物、30%的两栖动物、37%的淡水鱼类、35%的无脊椎动物,以及70%的植物处于濒危境地。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比较严重的国家。目前,大约已有200多个物种灭绝,约有5000种植物在近年内已处于濒危状态,这些濒危物种约占中国高等植物总数的20%;还有398种脊椎动物也处在濒危状态,约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

其实,地球上的生物不可能单独生存,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它们是相互联系、共同生活的。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物种灭绝与新物种出现的种数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目前这种平衡已被破坏,也就是说生物多样性还在丧失。因此,保护和拯救生物多样性以及这些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为此,联合国将2010年命名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并将主题确立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生物多样性就是我们的生命”。确实,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那么,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呢?目前主要有三大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这是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2)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3)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

4.酸雨蔓延

酸雨被人们称做“天堂的眼泪”或“空中的死神”,具有很大的破坏力。有人认为酸雨是一场无声无息的危机,是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并非危言耸听。

酸雨是指大气降水中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这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酸雨的成因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目前大气中的硫和氮的化合物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酸雨给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酸雨会渗入地下,致使地下水长期不能被利用。酸雨还会使城市自来水管道的铜、铅一类成分溶解在饮用水中,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饮用酸化的重金属含量较高的地下水或食用酸化湖泊和河流的鱼类,都可使一些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蓄积进入人体而最终产生危害。不仅如此,酸雨、尤其是酸雾本身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它的微粒可以侵入肺的深层组织,引起肺水肿、肝硬化,甚至癌变。据调查,1980年,英国和加拿大因酸雨污染而导致1500人死亡。

酸雨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林木生长缓慢,森林大面积死亡。酸雨破坏植物气孔,使植物丧失均衡的光合作用,叶子脱落,嫩枝变得像玻璃一样脆弱,一半根系死去,树木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由于碎屑大量沉积,影响水生生物的营养与能量循环,从而使湖泊生物群落受影响,致使耐酸的种类增加,不耐酸的种类减少。酸性湖水或河水会降低水质中的钙含量,损坏鱼的脊椎和骨骼。当湖水或河水的pH值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会很难生存,当pH值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就会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将绝迹。

酸雨会对桥梁、楼屋、雕塑、古迹、船舶、车辆、输电线路、铁路轨道、机电设备等造成严重侵蚀。特别是对作为古建筑和雕刻的主要材料的大理石有着强烈的腐蚀作用。世界著名的泰姬陵就深受酸雨之害。

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第一,覆盖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和青岛等省市部分地区,面积达200多万平方千米。第二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第三,包括美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后两个酸雨区的总面积大约1000多万平方千米。

5.森林锐减

地球上的绿色屏障——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最近100多年,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目前,由于人类对木材和耕地等的需求,全球森林减少了一半,9%的树种面临灭绝,30%的森林变成农业用地,热带森林每年消失13万平方千米;地球表面覆盖的原始森林80%遭到破坏,剩下的原始森林也在酸雨的侵蚀下变得支离破碎、残次退化,而且分布极为不均。事实上,大量森林被毁,已经导致六大严重的生态危机。

(1)绿洲成荒漠。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越来越多的土地变成干旱、半干旱土地,甚至变成了荒漠。比如非洲一些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前还有许多森林植被,由于滥伐滥垦,许多地区如今已变成沙漠。撒哈拉沙漠每年向南侵吞150万公顷土地,向北侵吞10万公顷土地。

(2)水土大量流失。这是森林锐减导致的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据测定,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要100~400年。在降雨340毫米的情况下,每公顷林地的土壤冲刷量仅为60千克,而裸地则达6750千克,流失量比有林地高出110倍。只要地表有1厘米厚的枯枝落叶层,就可以把地表径流减少到裸地的1/4以下,泥沙量减少到裸地的7%以下;林地土壤的渗透力更强,一般为每小时容纳250毫米,超过了一般降水的强度。由于森林的严重破坏,全球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3)干旱缺水严重。森林被誉为“看不见的绿色水库”。据测定,每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1万公顷森林的蓄水量即相当于1000万立方米库容的水库。由于森林锐减及水污染,造成了全球性的严重水荒。目前,地球60%的大陆面积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缺水十分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20多亿人饮用水紧缺。

(4)洪涝灾害频发。森林有很强的截留降水、调节径流和减轻洪涝灾害的功能。破坏森林,必然导致无雨则旱、有雨则涝。森林的防洪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截留和蓄存雨水;二是防止江、河、湖、库淤积。一旦缺少森林的调节,一遇暴雨必然洪水泛滥。

(5)物种灭绝。地球上有5000万多种生物,其中一半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衍。一旦森林面积锐减,大量生物就缺少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目前,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等因素,现有物种的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6)温室效应加剧。森林可吸收二氧化碳并吐出氧气。据统计,平均每公顷森林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因此,森林锐减可加剧温室效应。

科学家预言: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90%的陆地生物将灭绝,90%的淡水将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将减少90%,生物放氧将减少60%,许多地区的风速将增加60%~80%,人类将无法生存。

6.地球之癌——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之癌”。联合国将荒漠化定义为:在包括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种种因素作用下,干旱区、半干旱区的土地退化过程。

联合国统计显示,土地荒漠化正在威胁着全球1/3的土地,以致20亿人的生计受到影响,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2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正以每年1.04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影响,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损失约3531亿元人民币。

导致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和土地使用方式不当。

因为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需求量增长,会导致耕地扩张,这通常是以牺牲森林和山地为代价的。这将会加剧荒漠化的进程。荒漠化导致的沙尘暴等天气现象还可引起人们诸多的健康问题,如咳嗽、呼吸道受损、眼睛刺痛等。

7.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一些危害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的物质对大气层所造成的污染。工厂和汽车排放的烟尘等人类活动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大气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疾病。研究显示,大气污染导致每年有30万~70万人因烟尘污染而早死,2500万的儿童患慢性喉炎。

大气污染会抑制植物的生理机制,导致其生长不良,抗病虫害能力减弱,甚至死亡。

大气污染还会对气候产生不良影响,如降低能见度、减少太阳辐射强度。研究发现,大气污染使城市太阳辐射强度和紫外线强度分别比农村减少10%~30%和10%~25%,从而使城市人的佝偻发病率增加。

大气污染形成的酸雨可腐蚀物品,影响产品质量,使河湖、土壤酸化、鱼类减少甚至灭绝,森林发育受到影响。

8.隐形杀手——水污染

当有害的物质进入洁净的水中,水污染就发生了。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部分,即未经处理而排放的工业废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业污水和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水污染所导致的饮用水危机成为全世界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由于人口增长导致对水的需求增长,水污染也在不断加剧。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从而造成50000多亿吨水体被污染。目前,地球上几乎已找不到未受污染的河流。全世界有超过12亿人口缺乏安全饮用水,30亿人口卫生状况不佳,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因不洁水引发的疾病。

二、聚焦臭氧空洞

我们前面提到过臭氧层空洞的环境问题,现在我们聚焦臭氧空洞,来对这一环境问题加以更深的了解。

每年春季,南极上空大气中的臭氧消失40%~50%,目前,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相当于美国国土面积,深度足以包容珠穆朗玛峰。近20年来,全球平均臭氧浓度每10年约降低3%。随着臭氧空洞面积的扩大,皮肤癌、黑色素瘤和白内障患者将继续增多。臭氧层是人类健康的保护伞,人类已不能容忍保护伞继续被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