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眼力:刘光启自述
14145200000009

第9章 李唐《濠梁秋水图》考证(1)

《濠梁秋水图》是宋代著名画家李唐的绘画作品,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这幅画是我在天津市文物公司艺林阁工作时经手购置的,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拿着这个手卷给我看。我一看这个手卷没有款,后面是范允临题,他在题跋中提到了李唐。当时我认为这幅画很好,就买下来归到我负责的库房,随后,我查阅许多相关资料,对这幅绘画作了深入的研究。

《濠梁秋水图》画意出自《庄子·秋水篇》,用篇首"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之"秋水"二字作篇首。前半部分写北海海神与河神的对话,后半部分为六个寓言故事。"濠梁"即取自其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濠,指安徽凤阳之濠水;梁,桥梁,记庄子与惠子在濠水桥上的一段对话。《濠梁秋水图》中的人物恰好反映了这一情节。考证和研究、鉴定这幅画,首先要了解。

李唐(约1050-?),南宋画家。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以卖画为生。宋徽宗政和四年( 1114)参加画院殿试,以切题画佳中魁,补入画院。宋高宗时南渡,流亡至临安(今杭州I),途中在太行山遇萧照,萧照拜其为师,同至临安。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大斧劈"皴。画水打破鱼鳞纹程式,而得盘涡动荡之状。兼工人物、花鸟、耕牛等。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开南宋一代画派,对后世也很有影响。存世作品有《万壑松风》(藏台北故宫)《清溪渔隐》、《长夏江寺》、《采薇》(藏北京故宫)等图。

李唐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北宋,并受到范宽、许道宁等人的影响。他的绘画风格体现了当时宋画的时代风格,沉雄、缜密,笔墨很盛。画大尺幅的景致一般为上面没有天,下面没有地,两边四四方方。范宽的画就是例子。范宽为北宋初年山水画大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关陕一带山水实景,反映北方山岳浑厚峻拔的气势。天津博物馆藏有一幅范宽的传世名作《雪景寒林图》(张叔诚捐献),为该馆"镇馆之宝",画面群峰屏立,山石雄峻,古木密林,一派北方壮美的雪山景色,几乎占满整个画面,也可称大全景。北宋山水画一般都是这样的风格。这一时期讲究的是画全景,山、水皆为写实。因为是写实,所以山林气特别重。所谓的山林气是指真石头、真树等全搬到绘画上。什么是全景?宋代郭熙口述,由他儿子郭思整理编纂的《林泉高致集》中讲"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客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善品……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在一幅绘画里,什么都要加以表现,如可游、可居、车、马交通工具等。从文学的角度看,北宋绘画的文学价值差一些。

到了南宋时期,当时的四大画家刘松年、李唐、马远、夏圭改变了北宋的绘画风格。马远又叫"马一角",意思是他画一幅画只画一个角,整个的一幅山水画集中在一个角上。夏圭又叫"夏半边",意思是他画一幅画只画一半,那一半为天、水、空间。"马一角"和"夏半边"的名称,直接反映了当时的绘画特点,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整个风格变了。这种变化、从形式上把大全景改为只占画的一半或一角,代表其全貌;从内容上,利用画面空白填写唐诗、宋词、散文等,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词。我们不管所用的诗在当时是出于政治上的原因,还是为讽刺某某而作,或是自己发牢骚,用山、水来借物喻情,抒发自己的心情,作为一个画家,利用诗、词和山水结合起来,形成一幅绘画,这种题材和绘画风格是从南宋开始的,其表现出来的文学性、艺术性比较强,北宋的山林气没有了。

《濠梁秋水图》这件作品,是李唐北宋时期的绘画风格,南宋以后,其画风有所改变,属于清淡的了。

从鉴定角度看《濠梁秋水图》,首先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范允临的题跋;二是大收藏家的鉴定。

1.范允临的题跋

范允临( 1558—1641),字长倩,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十三年( 1595)进士,官至福建参议。工书,当时与董其昌齐名。远师宋元,独擅一代。少年时即潜心绘事,擅山水。曾自跋其画云:"余胸中有画,腕中有鬼。"并谓年老后追忆往年笔墨,隐隐在目间;自以为偶一拈弄,虽是"随意涂抹,亦自有致,绝无画家蹊径,观者聊以当无弦之琴"。著有《输寥馆集》。《明史》有传。

题跋在绘画上经常出现,从理论上来说,画上的跋叫边跋,前面是题,后面是跋,看画的时候必须看题跋,关键看他题的是什么。

《濠梁秋水图》这件作品,没有款,我们不知道是李唐所画,但是经过范允临的看、断和鉴定、题跋,对这件作品已经下了定义。我们试想,如果范允临不看这件作品,不给题跋,即使我们读过庄子的《秋水篇》,也未必能够想到《濠梁秋水图》是出自庄子的文章。通过范允临的题跋,为后人鉴赏这件作品提供了方便,这就是范允临为后人所定是李唐画的《读梁秋水图》。这种题跋属于前面和后面一致。

在李唐到范允临这一阶段,这件作品是完整的。范允临没有为这件作品题跋之前,这件作品是否还有别的题跋,迄今为止我们从书上未曾见过,范允临也未提过,现在只能说这件作品后面仅有范允临的题跋。

从范允临题跋的可信性,加之我后面还要谈到的收藏家鉴定的可信性,我们就可以认定这件作品是李唐的。

绘画,尤其是唐、宋、元、明年代久远的绘画,一直流传到现在,其衍生而出的赝本更是变化多端。经常遇到的是一件改两件,有的画心是真的,题跋是假的,和前面的画心不一致,原来的题跋已被人换走,那么题跋再好也没用。还有的画心是假的,而题跋是真的,前面的画被别人拿走,题跋也就失去了作用。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后面的题跋,题跋的内容是什么。有的假题跋也很难辨别,比如画是真的,题跋是假的,但是题跋里也说前面的画如何,这就需要仔细辨别了。所以说绘画里的题跋很重要,也很关键。题跋一般都是为美言绘画而题。

古人题跋的特点是,文字简练,但内涵特别重。我们读题跋时,一定要用心琢磨,可以从中悟出许多道理。

2.收藏家的鉴定

我们搞书画鉴定,要依靠书画本身的辅助依据,比如收藏家的鉴定。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收藏家的收藏特点,如有的收藏家专门收藏明、清书画,有的专门收藏晋代绘画,有的专门收藏书法,有的专门收藏某一家的书画。收藏印章,是经过收藏家鉴定之后盖在书画作品上的(不排除假借收藏家印章),不熟悉收藏家的情况,就难以掌握对收藏印章的分析运用。在《潦梁秋水图》这件作品上,有四大收藏家的印章,对我们今天的鉴定有很大帮助。这四大收藏家的收藏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