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财富的规则
14144200000008

第8章 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

【背景知识:美国与清教徒精神】

美洲殖民地的建立,以及美国立国都源于基督新教特别是清教徒思想的影响。在英属法属殖民地时代,前来美洲大陆定居的,主要是来自欧洲大陆的移民。其中这些人主要是与英国国教圣公会产生冲突的英国卡尔文宗的清教徒(Puritan)。在这些人中间,很多人在欧洲大陆拥有丰厚的财产或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迁移美洲,或者是为了摆脱欧洲天主教势力的压迫,或来自英国圣教公会的迫害,或者是受分离主义态度驱使而要在新大陆建立一个新教统治的新天地。人们所熟悉的最先到达美洲的“五月花号”船上的移民,就是一些有着被通缉的背景的英国清教徒。他们于1620年末到达北美,然后在北美法吉尼亚地区建立了普利茅斯殖民地,成为美洲的“开发之父”。依据美国盖洛普的调查,在美国,有95%的人“信仰上帝”,其中,86%为基督徒,在基督教徒中,60%的人为新教徒,28%的人为天主教徒,10%为东正教。基督教占绝对的优势,其主体又为新教。美国在世界上推行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并充当这些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保护人的角色,实际上是在推行和保护基督新教的价值观和制度。促使美国采取这样对外政策的,是美国人的由来于基督新教的“上帝的选民”天命意识的使命感,起源于基督新教教徒的救世主义态度,它们又强化了美国人的这种天命意识和使命感。美国经济实际上是产生于新教论理的资本主义经济。宗教改革后加尔文主义把世俗的工作当做对上帝的侍奉,把经济的成功当做蒙上帝祝福的表征,把财富当做被上帝拣选的标志,当做荣耀上帝的手段,教导信徒拼命追求世俗工作的成功和强大的财力,因此导致了资本主义的产生。美国的经济起源于新教的这种资本主义精神,并一直延续着这种新教资本主义的传统。因此,美国是由新教徒创立,建立在新教徒思想基础上,旨在实践新教徒的信仰,体现新教徒价值观,实现新教目标的国家,所以美国建国以后,社会及政治经济生活就一直为基督新教所主导。

欧洲文明的传统,离不开希腊。希腊人主要依靠商品贸易为中心的航海、商业、殖民为传统,他们建立了商业本位的政治实体。希腊半岛的特殊地理环境,使他们无须组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来抵御外族,希腊人组成很多城邦,政治基本上是民主的,虽然只不过是贵族中的民主。希腊城邦的民族政治内容:由全体城邦公民参加组成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政权的最高权力机构,职责是审议和通过法令;政府机构中的所有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取消了终身制。民主政治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现代资产主义的政治体制,可以看做是扩大了古代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确立了以普选制和议会制为中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希腊的思想、政治经济模式,被罗马全盘继承。罗马唯一的独创是法律。罗马法权传统,国家是建立在公民权利基础之上的。从罗马法以及继承罗马法传统的欧洲法律来看,法首先和权联在一起。由于欧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统,使得这里的商业一向比较发达,商人在逐步控制了经济之后,更进一步要问鼎政权,设置议会,监督国王,使之成为维护商人和中产阶级的工具,从而大大打击、限制了国王和贵族的特权,并将其行为置于法律的监督之下。西欧的封建制度,也是具有严格身份等级的统治制度,但在统治集团之间的身份和关系的认定是由契约规定的。西欧不稳定的政治和地缘环境诞生了政治上和经济上平等的法律契约关系,这样,资本主义在那里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资本主义乃至市场经济,其本质上是经济平等主体间的一切交易的总和,交易的基础是契约——合同,交易的制度保证是法律。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合同和契约之上的经济体制。

中国封建王朝稳定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生态,使每个人的眼睛都是向上或者向下看的,没有平视的眼光,怎么可能诞生平等的法制契约关系?没有平等的契约关系,何来市场经济?没有砖,哪来高楼?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是皇帝治天下的利器,法首先是“政治挂帅”,就是谁掌握政治谁就是法,所以权大于法,权力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权力大了“刑不上大夫”;法其次是和刑,而不是和权利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的;最后法的简单逻辑由“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解决。资本主义并不纯粹是一种经济制度和现象,它也是一种法权体系。法权体系是上层建筑。并不是只有经济基础才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能使什么样的经济结构诞生出来或诞生不出来。

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通过基督教会大部分保存下来了。十四世纪以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使得被基督教神学掩盖掉的那部分:欢乐、世俗的人生哲学,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具有强烈实证主义的理性主义科学学术思想,加上经过黑暗千年以及文艺复兴积累起来的科学技术,以新的面目恢复了它们的旧观。毋庸置疑,文艺复兴运动是世界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黑暗千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是神学统治的时代,却首次在历史上创造出追求自由平等个性发展的人,为资本主义在思想上开辟了新的道路。特别是“创造财富荣耀上帝”的宗教理念和清教徒精神,是资本主义的精神动力。

清教徒是新教中加尔文主义的教徒,这些人主张清除、净化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影响,建立纯正的新教。英文中清教徒(Puritan)、清教主义(Purism)含有清纯、净化的意思。“上帝的选民”的清教徒意识: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改造世界的宗教精神。熊彼得曾引北欧航海家庭门侧题词来说明这种精神:“航海是必要的,生命是其次的”。“创造财富荣耀上帝”、“节约”和“忍欲”的清教徒精神,是一种创业、冒险的精神,是企图在一个领域里打出一个天下来的事业心。清教徒将禁欲主义和赚取财富即为天职的观念结合起来,一方面为了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拼命挣钱,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搞钱乃是人生的首要之事”,另一方面限制消费,于是使得社会财富激增、资本扩大再生产成为可能。把搞钱跟信仰统一到了一起,资本主义就成功地解决了金钱与价值观思想认识矛盾这个核心的问题。

新教徒有着强烈的危机感。他们总觉得现实世界有那么多不完美的地方,觉得这与自己有关系,自己未能完成上帝赋予的使命。以上几种精神互相结合,成为崇尚个人才能,力主个人权利的“极端个人主义”。这是路德—加尔文宗教改革以后,经过一系列历史事迹激荡出来的精神面貌。它支持了美洲拓荒者(Pioneer fathers),并形成了商业经济中的骑士精神—企业家精神。当印度人问达·伽马来到目的地时,达·伽马简练地回答说:“基督徒,香料”,航海的宗教目的,还要高于贸易目的。应该承认,这是资本主义的精神支持。没有这种精神支持,也没有今天的资本主义。

清教徒教义在现实生活中被引申为: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因为浪费了为上帝争光的机会;乐于从事工作,不劳动者不得食;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旨意,因为这样做会使技术发展,生产提高,因而符合私有人的利益;消费超过基本需要就是浪费,因而是有罪的,必须将余款不断地用于新的投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强调义、利之辨,重“义”轻“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耻言利、谈钱庸俗;讲究舍利取义、君子固穷,这如何能够去跟“创造财富荣耀上帝”的狂热找钱动力相比较?

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诞生于英国,就社会背景而言,当时英国继承了通过文艺复兴所积累起来的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知识,掌握着16世纪航海、商业、殖民的有利成果;就军事而言,英国的地缘政治使它组成了一个统一的王国,它不仅以保护它的商业利益的扩张为基本国策,而且还作了大量的殖民扩张。就宗教而言,1558年伊丽莎白女王正式宣布新教为英国国教,国王必须信奉新教;因此,在英国诞生资本主义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独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达到这种结果,特别是新教伦理的因素。葡萄牙、西班牙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全球贸易,但因为两国天主教的教义,无法产生节俭、忍欲、创造财富的资本主义精神,两国于是走向衰落;荷兰、英国、美国受到新教尤其是其中的清教徒精神的影响而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了民主政治,这三个国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全球性大国;其他的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正是由于缺乏新教的影响才在发展道路上出现了变异甚至演变成为军国主义、法西斯专制国家。

当然,新教伦理和清教徒精神也有其负面影响,特别是当它们被用来屠杀印第安人、贩卖奴隶、残害童工的借口表现出来的其凶残冷酷的一面。发展到现代社会,那些由新教伦理衍化出来并被人所神话的所谓个性解放、民主自由、普世价值观,有些貌似高端,实则言之无物,一言蔽之,不过就是以自我利益和欲望为中心,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我自己的价值观,不管他人的价值观,也不管我的价值观极其行为对他人的影响。这种以欲望和自我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非常符合资本主义发展对于社会个体单元细胞人的素质要求。在资本主义满足这些欲望的同时,人们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诱惑:发展迅速,更能满足各种欲望,能让人看到所谓生的希望,但是,这种以自我欲望和利益为中心的发展模式真的代表着人类真正的文明和进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