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常用俗语熟词源头之趣
14141400000019

第19章 四画(4)

古代四合院的大门内外设置“影壁墙”,主要是阻挡来自大门外强烈的气流,使从院外呼啸而来的气流速度减慢,保持与住宅内的流速相协调。古代传统的风水学认为,影壁墙外针对室外气流的冲煞而设置的。古代人巧妙利用影壁墙阻隔气流冲煞,人为地为住宅制造生气和气脉,是吉祥有益的。

有一种说法,影壁墙避鬼,传说鬼走直道,门口修座影壁墙,就能把恶鬼挡在门外。当然这都是旧社会的迷信说法,它实际的作用只是做屏蔽用的墙壁,一个是挡风,一个是能蔽住院里杂乱物,主要是挡住外人的视线,家里的私人空间不受干扰。

鬼遇影壁要碰壁,何况人乎。还是看清楚南墙,遇事既坚持原则又能灵活处理的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风险,就不会取得好结果。它源自班超。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扶风)人。班家一门名人辈出,尤其是班超兄妺三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堪比“三苏”(苏轼父子)。班超的哥哥班固,专心治史,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历史巨著《汉书》;班超的妹妹班昭,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与历史学家。班超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成语“投笔从戎”的典故就出自班超。

班超投笔从戎后,决心在外交和军事上建功立业。汉明帝十六年,班超随郭恂出使西域,为汉匈之间的战争寻找盟友和支持者。当时的西域各国多数位于今天我国的新疆地区,小国林立,汉朝与匈奴的势力犬牙交错,各国在两大势力之间来回摇摆不定。作为使者,班超他们来到鄯善,鄯善国王对他们很尊敬,招待很好。然而突然间又变得很疏远,不太搭理他们。班超断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国王狐疑不定,才会这样前热后冷。于是,他探明了匈奴使者的驻地,秘密召集自己的随从三十多人,激励大家说:“我们从故乡而来,想着能够完成任务,建功立业,而如今匈奴的使者才来几天,鄯善王就已经对我们疏远了,再多等些时日,我们一定会被他送给匈奴人,尸骨被豺狼啃食。如今的局势危急万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只能冒险出击,半夜火攻突袭匈奴使节,一举消灭他们,到时候鄯善王一定会害怕被匈奴报复,也会惧怕我们的决心。”于是,夜袭成功。第二天会见鄯善国王,将匈奴使者的头颅出示给他,鄯善王大惊失色,从此成为汉朝在西域的主要支持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个词语通俗易懂,现在使用频率非常高。那么,它典出哪里呢?它出自两千五百年前的《论语》。

孔子的弟子学习研究精神非常高,一日,又讨论起来。有人问,对待工作也要有分寸吗?无论是对待分内分外的工作,是不是做得越多越好啊?有的赞成,有的反对,相持不下,就去问老师。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古人都知道,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在什么位置上,做好本职工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只要把你应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这是很有道理的。越俎代庖,就会做出一锅糊涂汤。

但如果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来推诿工作,那也不应该。应该的是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协作意识,齐心协力做好工作。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古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特别强调了“无后为大”,所以大多数人知道“无后为大”,而很少有人知道其他两大不孝是什么。那么,完整的“三不孝”是什么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源自《孟子·离娄下》。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十三经注疏》对此作了解释:“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谀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孟子认为,为人子,若不娶媳妇,不传宗接代,过年过节,无后代为祖先扫墓、祭拜,是为“三不孝”之最不孝的。其他两不孝分别是:若阿谀曲从,陷父母于不义,为一不孝;当父母年老,为人子,若因家里没钱,无法侍奉父母,使其三餐无法温饱,生病无钱看医,或者无功名,不能中举、进士,求得一官半职,为家族扬眉吐气,为二不孝。

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去衡量古人,但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

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

这个俗语常用来怒斥无耻之徒。源出北宋欧阳修《欧阳文忠集·与高司谏书》:“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

这段话说的是北宋宋仁宗年间,欧阳修卷入了一场政治革新与反革新的斗争中去。当时,各地不断发生农民起义,北方又有西夏入侵,朝廷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非常尖锐。担任参政知事的范仲淹上书宋仁宗,提出革除弊政的十项措施,还指出宰相吕夷简任意超格提拔官吏、滥用私人等情况。为此,他遭到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攻击和诋毁,并被降职处分,贬出京城。欧阳修等人却同情范仲淹,为他鸣不平。

当时,有个叫高若纳的谏官,不仅不主持公道,反而和吕夷简一鼻孔出气,伙同权奸诽谤贤士,认为范仲淹应该被斥逐。欧阳修对此十分愤怒,特地写了一封信给高若纳斥责他。信中说:“昨天,这个贬官,那个待罪,而你居然还有脸见众官员,大模大样地在朝中走进走出,并且称是谏官,简直是不知道人间有羞耻这回事了。”这就是欧阳修的名篇《与高司谏书》。

比基尼

“比基尼”是一种泳装,俗称“三点式”。它的来历却与游泳无关。

20世纪40年代,正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始在太平洋上一个叫“比基尼”的小岛进行原子弹试验,该岛马上成为世人瞩目之地,小岛爆出了大名声,震动了世界。

恰在同时,法国巴黎一位大胆的泳装设计师推出了一种新款的泳装,即“三点式”。这种泳装用料极薄且少,据说叠起来可装入一只火柴盒。这种泳装的推出在当时服装界震动不小。由于其覆盖面积小,就连当时巴黎的许多专业时装模特都望而却步。然而,一位模特却勇敢地向传统世俗挑战,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她的泳装展示带给人们的震惊不亚于比基尼岛上所进行的原子弹试爆,因此被称为“比基尼”泳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这一俗语在百姓当中的使用率很高。意思是处于中间状态,或用作自我安慰之词;也指满足现状,不求进取的中游思想。

此语源自《后汉书·赵岐传》注引《三辅决录》,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西汉时,杜伯直和崔子玉的楷书法度严谨,仪态端庄,为人推崇。另外两位书法家赵袭和罗恽草书成就很高,然而却狂妄自负,遭到众人的鄙视。书法家张伯英在给朋友朱赐的信中称自己“上比崔杜不足,下比罗赵有余。”此后,由专指书法推及生活诸事。

车前草

“车前草”是一味很普通且常用的中草药,利尿解毒。它最大的特点是喜欢生长在道旁,为它的得名埋下了伏笔。

相传,汉朝时有一位将军叫马武。一次,他率领军队去戍边征战,被敌军围困。时值六月,那里酷热异常,又遇大旱无雨。由于缺食少水,人和战马饿死、渴死的不少,剩下的人马也因饥渴交加,一个个小肚子胀得像鼓一般,痛苦不堪,尿像血一样红,小便时刺痛难忍,点点滴滴尿不出来,战马撒尿时也嘶鸣挣扎。军医诊断为尿血症,需要清热利水的药物治疗,因无药,大家都束手无策。马武有个马夫,名叫张勇,一天,张勇突然发现他的三匹马都不尿血了,马的精神也大为好转。这一奇怪的现象引起了张勇的注意,原来马啃吃了附近道旁上生长的牛耳型的野草。他灵机一动,心想大概是马吃了这种草治好了病,不访我也拔些来试试。于是他拔了些草,煎水一连服了几天,感到身体舒服了,小便也正常了。

张勇把这偶然的发现报告了马武。马武大喜,立即号令全军吃“牛耳草”。几天后,人和马都治好了。马武问张勇:“牛耳草在什么地方采集到的?”张勇向前一指,“将军,那不是吗,就在道旁的大车前面。”马武哈哈大笑:“真乃天助我也,好个车前草!”此后,车前草的名字就传开了。

开门七件事

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说每户人家开始一天的生活,就有七件东西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

其实,宋代就有了“早晨起来七件事”的说法。不过当时的七件事与今天的七件事略有不同,宋代的七件事是指“油、盐、酱、豉、姜、椒、茶。”而且这七件事的说法在宋代并没有完全定型,还有“八件事”的说法。南宋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到了元代,七件事才固定下来。元杂剧《刘行首》二折念白中有首《当家诗》:“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仅这一首,很多元杂剧,例如《玉壶春》、《度柳翠》、《百花亭》都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内容。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潦倒,做了一首感怀诗《除夕口占》:“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这才道出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连过年都吃不上油盐酱醋,何况平时乎!

明朝还有一首无“醋”诗歌,蛮有意思,不得不录。当时有一才子,不顾其妻再三规劝而纳下小妾,其妻十分愤怒赠诗一首:“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理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和茶”。耐人寻味的是,在开门七件事中,她交付的只有六件事,唯独留下了一件——醋。个中滋味,不难理解。

天方夜谭

“天方夜谭”是用来比喻虚妄荒诞的言论。它来自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集,又名《一千零一夜》,内容富于神话色彩。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岛国,国王仙鲁热尔勤政爱民,人民勤劳,国泰民安。后来,由于王后的荒淫,使原本性情温和的国王变得残暴成性,把对王后的怨恨移到所有女人身上,处心积虑地对女人进行报复。他每晚要娶一个“新娘”,但第二天一早便把她杀掉。连续三年,百姓们都过着惶恐不安的生活,无奈之下纷纷带着女儿远走他乡。一天,没能为国王找到女人的宰相回到家中,愁眉不展。贤淑美丽、聪明过人的宰相女儿舍哈拉查德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为拯救全国妇女的悲惨命运,她说服父亲,主动进宫去做国王的“新娘”。舍哈拉查德进宫当晚就给国王讲故事,一直讲到第二天早晨还没讲完,但故事却恰好讲到最吸引人的地方。国王还想往下听,于是决定让她活下来,等故事讲完了再杀她也不迟。就这样,一夜接着一夜,舍哈拉查德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讲,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终于用真情感动了国王。国王仙鲁热尔不但没有把她杀掉,还立她为后。从此这些故事流传下来,被称为《一千零一夜》,成世界上最著名的阿拉伯文学作品。这部作品的中译名又叫《天方夜谭》。这个叫法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天方”是“天房”的讹传,因为我国对阿拉伯的旧称为“天房”,指麦加的克尔白庙;一说我国在明末称阿拉伯为“天方国”。夜间讲故事就称为“天方夜谭”。

天下第一菜

苏州一碗“锅巴汤”竟有“天下第一菜”之名,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传清朝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宋牧士春游苏州城西南的邓尉山时,被山上的梅景所倾倒,遂在崖壁上题名“香雪海”。康熙皇帝听说此事,很感兴趣,于是便微服私访前往苏州邓尉山游玩。康熙抛开随从,独自畅游在梅花盛开的世界里,沉迷忘返。不知不觉已到中午,康熙感到饥肠辘辘,可偏偏他却迷了路,饥渴难耐的他只好朝一个方向拼命走去,直走到一个小村子里。他遇到一个中年农妇,便迫不及待地问人家“可有东西充饥”。善良的农妇将康熙领进屋内替他找吃的,可是饭菜都差不多吃光了。农妇看见锅里的几块焦黄的锅巴,便随手将一些剩菜汤倒入,烧煮开后,盛起来端给康熙吃了。谁料,饥不择食的康熙吃后竟觉得美味可口,赞赏不已,一时兴起,将此菜题为“天下第一菜”。于是,这不起眼的锅巴汤就这样成为“天下第一菜”了。

天字第一号

“天字第一号”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个俗语,当要表达最高、最强的意思时,往往会用到它。可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常常望文生义,认为古人崇拜天,天是最大的,因此,“天字第一号”就是最大的。实际上,在古代“天字第一号”并不是代表最大的,而是排在最前边的,位置在第一号。那么,这“天字第一号”的说法是如何来的呢?

“天字第一号”源自《千字文》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天”字是整篇《千字文》的第一个字。《千字文》是用来教儿童读书识字的一篇韵文(可参看三画《千字文》的来历),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蒙学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