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我为什么要投资你
14137900000023

第23章 薛蛮子我的投资逻辑永远是先看人(22)

1992年,18岁的倪正东考上了湖南大学,而事实上清华大学才是他向往的第一学府。高考成绩高达622分的倪正东因填报志愿不当,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虽然有些许失落,但在哥哥的鼓励下,他还是进入了湖南大学力学系,开始了大学生活。

从入学第一天,倪正东就给自己定下了四年后报考清华大学研究生的目标,为此他一直勤奋学习。上课时倪正东总坐在第一排,晚自习后坚持收听英文广播,早上六点宿舍铁门还锁着就从墙头翻过去,书包里带着漱口杯和毛巾在图书馆门前排队,占到位置再去洗手间收拾自己,然后去外面买几个馒头当干粮开始自习。

付出终究会获得回报,1996年,倪正东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力学系研究生。到了北京,到了清华,他发现同学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而从小要求自己无论在哪个群体都要尽力做到最好的信念,让倪正东感受到了新的挑战。

在那个时代,大学生出国热成为一种风潮,尤其是以清华和北大为首的知名大学,考托福、考GRE似乎成为大学生在专业课之外的必修课。倪正东也不例外,在读研期间他的主要心思就是想出国,泡脚时都捧着专业书,读英文报纸,GRE考试成绩也超过2000分。

事实上,那时的倪正东对于前途和未来的选择并不明确,在出国、毕业工作还是继续学习之间,没有清晰的方向。他只清楚一点:认真努力读书是必须的。而在学习之余,倪正东和几个同学于1997年成立了清华创业者协会,并开始邀请一些当时知名的企业家演讲,比如王志东、张朝阳、田溯宁、丁磊等,那时中国互联网的兴起造就了一批创业英雄。

也许是初中时卖过冰棍,大学时卖过磁盘,研究生期间卖过学习用品,再到成立创业者协会……这些经历都在冥冥中决定了倪正东后来选择了自主创业,并且从事与创业投资相关的事情。

策划创业大赛,创立清科

1998年,倪正东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有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创业大赛的新闻,奖金高达5万美元。他看完后很受震动,决定找朋友一起以清华为基地策划一届大学生创业大赛。当时在清华乃至全国,尚无大学生创业的先例。得到学校的同意后,倪正东和伙伴们三个人打电话、拉赞助,打了无数个电话终于得到了7万元的资助,开始写文章、贴海报进行宣传。当时正逢搜狐、新浪和网易等众多网站的广告一夜之间占据了中关村的大街小巷,高校中流行着两个新鲜的热词:创业、开网站。

让倪正东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策划的创业大赛,到1998年10月决赛时居然有上百个创业团队入围,60多家媒体争相报道。这次大赛成为了亚洲第一个创业者计划大赛,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相关部门提出要加快风险投资的发展。

倪正东和自己的伙伴都看到了创业浪潮下潜藏的机会,他决定放弃出国的想法,就在北京创业。但是有一点他很明确:即使决定了创业,也不想放弃学习。1998年10月,倪正东报考了清华经济管理系的博士,那年他没有回老家过春节,就在清华北门租了个小平房,生活、工作、复习,经过三个月的刻苦努力,最终成功考取。

1999年,倪正东一边读博士,同时担任清华大学科技创业者协会会长,又开始负责第二届创业大赛。当时由清华大学向团中央汇报,这项创业大赛就发展成了后来每年在全国范围举行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也就是那一年,一个以色列人和网易的一位投资人在媒体上看到清华创业大赛的消息,他们找到倪正东,表示希望投钱给他办个公司。1999年12月,倪正东创办了北京清科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担任CEO。之后他又陆续寻找了其他一些天使投资人,包括香港联想的创办人之一吕谭平。

熬过寒冬,参与天使投资

然而,借着当时互联网风潮带动的中国创投行业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并没有持续很久。进入2000年后,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让众多网站和创业企业一夜倒下,同时伴随创业板搁浅,中国创投行业刚刚起步就遭遇了寒冬,进入了接下来三年多的寒冬期。

倪正东和刚刚成立一年的清科也同样在忍受煎熬,当时与他一起创业的五个清华同学,其他四人先后放弃了坚守,有的去了加州理工读博士,有的去了哈佛读MBA。倪正东坦言:“就像刚出家门就碰上暴风雪,这个时候是回家呢,还是继续往前走?”就在最艰苦的时候,哥哥伸出了援助之手,筹资为他仅剩的几个员工发了薪水。

慢慢熬过寒冬期的互联网经济开始逐渐复苏。而从2000年开始,无论情况如何变化,清科每年底都会举办一次行业内的年度论坛,邀请创业和投资领域的高手盘点过去一年行业里的亮点与危机,共研未来机遇与发展大计,这也成为清科核心业务之一——促进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互动交流的会议论坛业务。同时,清科每年都会发布创业投资领域的核心研究数据和报告,评选出行业内最活跃、最佳的VC/PE机构排名及行业动态和趋势,这也成为清科核心业务之二——创业投资领域市场分析及数据研究业务……随着业务模块的逐渐完善和对行业的不断深入,清科在会议、论坛和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开始涉足为创业者和投资人提供私募融资投资、兼并收购咨询服务。2006年,又募集成立了清科创业投资基金,开始涉入直接投资成长型企业的私募股权直投业务,再到后来又开展了投资优秀VC/PE的母基金(FoF)的管理平台业务。

从2009年开始,清科借助自身的创投基金平台,开始以“机构为主+倪正东个人为辅”的形式涉足天使投资领域,直接投资的企业包括博纳影视、麦考林、百分通联、56网、海报网、天涯社区、梦芭莎、三夫户外、爱康国宾、5173、中特物流、中经汇通、小马奔腾影视、窝窝团、嘉和医疗、乐宠等。清科创投目前共投资60多家企业。

倪正东坦言,自己在二十四五岁开始创业时一没背景二没资历,很感激给予他支持的那些天使投资人。如今,在清科积累了足够的行业资源后,倪正东决定同样以天使投资的方式帮助新创业者。或许,这就是最好的回报。

倪正东&清科投资风格

一、主要以“机构为主、个人为辅”的方式做天使投资;二、以天使、早期投资为主,兼做部分中后期联合投资;三、一般投资额度100万美元左右,投资范围为50万美元至500万美元;四、主要投资TMT领域(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传媒等),也做部分消费、医疗、清洁技术投资。

李开复&创新工场

把优秀的人聚在一起,

看对趋势并给予指导

给创业者的五句话:1.判断未来趋势,顺势者昌,逆势者亡;2.最重要的成本是机会成本;3.关键在执行,魔鬼在细节;4.专注你的用户,一切都会接踵而来;5.简约聚焦,学会说不。

创新工场可以算是机构化天使,它融合了“资本投资+孵化服务+专家判断和指导”。这个模式并不容易做,因为需要有很有耐心的资金;而且要有资深有经验的团队来提供孵化服务和技术方向与产品指导。创新工场在这方面有先发优势。

对于项目的判断不是一门科学,不能说百分之百判断就一定会爆发式成长,一定能达到10亿美元的估值。但有一个基本原则:如果觉得成为估值10亿美元的公司基本不可能,那我们就不会投;如果觉得概率在增加,我们就会追加投资。

创业者的抗压能力要很强。不要碰到一点小事情就愁眉苦脸、觉得是世界末日,要善于鼓舞团队,虽然自己心中很挣扎纠结于一些事情,需要有魄力,能够让团队愿意跟随他。

创业者在寻找投资时,最好不要找自认为是老板的投资人,但如果实在没选择,至少在协议条款上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把董事会的决策权或太多的股份让出去 。

中国过去做得很成功的传统企业,很大程度靠一个特别有魄力、魅力和能力的老板,带着一些愿意跟着他打仗的兵打出来的江山。但是在高科技领域,一个创业者需要的不只是听话的人,而是一批聪明能干的团队成员,有愿意分享、透明、平等、创新的机制。

在爆发式增长的大领域里再挑选爆发式增长的应用,这就是顺势而为。如果能挑到好公司,能够顺势而为的话,这个往往比你的点子和创意重要太多。

很多公司以为微博营销就是用微博卖产品、打品牌、给自己官方账号刷粉,其实,用微博理解用户是最直接、简单的。用户在微博上要比在作调研时更坦诚、积极。我们投资的每个项目,我都会定期在微博搜搜用户反馈。

微心得

三个巨大的机会同时爆发,创业成本达到历史新低

现在是中国有史以来最独特和最佳的互联网创业机会:创业成本低,投资回报高 。中国网民已超过5亿,市场很大而且未来还有更大的成长空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的估值和美国差不多,但是创业成本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所以是更划算的创业时机,你成功了会跟美国人一样有价值,但成本只有五分之一,这就是5∶1的优势。另外一点,对于那些用功的创业者,创业失败概率相对较低,中国创业兴起的时间较晚,也正因此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参考国外的模式,这帮助中国创业者大大降低了失败概率。另外,诸如Facebook、Google等这些国际互联网企业进不了中国市场,或者决定暂时不进,我们所面临的竞争也远远降低。

最近有一本书《精益创业》(Lean Startup),讲的就是“瘦公司”或“轻公司”创业,它的理念是在今天做一个企业跟过去大不一样:第一,过去要把一个完整的产品从无到有打造出来,然后最终让人眼睛一亮,你需要工厂、渠道、广告、销售、市场等投资。但是今天的互联网创业,你不再是几年造一个东西,而可能三个月就造出来了,放到网上让人们去试用,然后做得越好就不断地迭代更新,把互联网当做实验室,根据用户的回馈不断地完善。这种所谓迭代型的轻公司创业模式,也是最近5~10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刚刚兴起的,互联网的营销和市场渠道是一致的,不用到媒体和电视上投入无法衡量效果的广告,你开发出来的产品放到App Store,然后用微博、搜索引擎推广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市场+销售+渠道+研发”完全一致而且免费,至少开始做的12个月成本极低。

第二,过去创业的研发周期僵化,研发成本太大,你得先作用户调研然后去开发,经过多年产品研发出来了,但问题是多年后用户的需求可能已经改变了,另外如果你调研做得有偏差,也可能带来致命的错误。而今天的产品开发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多次快速迭代,比如Facebook,最开始就是男孩看女孩漂不漂亮,女孩看男孩英俊不英俊,在这个基础上再加第二个、第三个功能,如果解决了之前的问题再增加功能、放宽你的用户群;如果结果差强人意,就把互联网当实验室,不断尝试迭代,直到用户满意或放弃。比如说,你可以试试看图片要多大的,可以先尝试一半用大图片,一半用小图片,看哪个效果好。小图片快,用户喜欢快,而大图片看得清楚;或者应该用蓝色的字体,还是红色的字体……这些你都不需要事先作用户调研,直接在互联网上让不同用户尝试,再看看他们的反馈就知道哪种更合适了。

第三,现在做产品开发还可以省去一块很大的成本,就是可以用开源软件进行开发,很多工具都有开源的。和传统的硬件制造比,你没有库存、不需要工厂。所以,创业成本真的达到历史新低。

第四,在美国过去这10年有三波比较大的创业巨浪:一个是电子商务,一个是社交网络,一个是移动互联。这三者在美国的引爆点是不一样的,电子商务10年左右了,社交网络大概4~5年前进入主流,移动应用是过去1~2年才开始的。在中国市场,我觉得特殊之处在于,这三个事情几乎是同时引爆:电子商务稍早一点,社交、移动都是正在爆发。美国花了10年才引爆的三件事情,在中国3年里就看到它们一起爆发了,所以现在的创业时机甚至比美国更好,可以在三个引爆的地方找到众多的发展点和机会。

综合起来,中国眼下的互联网创业时机大好,三个巨大的机会同时爆发,创业成本达到历史新低,而且比美国还要低——这就是创新工场的机遇和存在的理由。

投资的五个判断标准

创新工场投资选择的策略有四点:第一是针对性挑选投资一些特殊关键的领域,不是什么都投;第二,用我们的运营和孵化模式与能力,帮助这些创业公司快速成长;第三,看到好的公司不断加注;第四,除了我们自身投的种子期、孵化期的这些公司,也会根据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东西,再去找一些可以中后期进入的合适项目。

我们对投资和孵化的项目,具体有五个判断和选择标准:

第一,这个细分的小领域是否处于爆发式成长的领域? 比如说,我们的重点之一是移动互联网,但是我们绝对不考虑大部分移动互联网里面的细分领域。比如我们当然不会考虑一个WAP网站。我们会把移动互联网当做一个大领域,然后在里面挑最可能即将爆发式成长的小领域,例如移动游戏。如果小领域挑对了, 在爆发式增长的大领域里再挑选爆发式增长的小领域,这就是顺势而为。如果能挑到好公司,能够顺势而为的话,这个往往比你的点子和创意重要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