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五百罗汉之谜
14135500000016

第16章 佛法的传布(2)

法的意义,一般通指“任持自性”与“轨生物解”二义。“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执持自体性相而不变不失。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木有花草树木的自体性相,一切万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点,不会混淆不清。“轨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规则,能够使我们对事物生起了解、认识。就轨生物解的意义来说,“法”指认识的标准、规范、法则、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02.佛法的内容

佛法的内容虽然无量无边,然总括来说,不出有为与无为、善与不善、色与心、有漏与无漏、染与净、世间与出世间、可见与不可见、心相应与心不相应、小乘与大乘的分别。就法的分类而言,最常用来概括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以及唯识宗的五位百法。

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例如四圣谛、三法印、十二因缘、空性等,都是佛教的真理。所谓真理,必须具备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本来如是、永恒如是四个条件。譬如“有生必然有死”,古今中外,含识有情,人人莫不如此,此即合乎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恒性的真义。

“佛法”是佛陀所觉悟的真理;“佛教”,则指佛陀的教导、开示。佛教讲的一切道理,称为佛学或佛教学。佛学包含三藏十二部经典与八万四千种修行方法,是一门伟大、丰富、深奥的学问。广义的佛学,含摄教、理、行、果四法。教法与理法是理论的,行法与果法是实践的,二者不偏不倚。

《心地观经》说:“法宝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暗众生,犹如日光,普照世界;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乐,乐诸天人;法宝能使众生渡彼岸,犹如坚牢大船;法宝能破世魔,证无上菩提,犹如金刚甲胄;法宝能割断生死,脱离系缚,犹如智慧利剑;法宝能运载众生出火宅,犹如宝车;法宝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犹如明灯;法宝善诱众生达宝所,犹如险路之导师;是名法宝不思议之恩。”

佛法是宇宙人生恒常不变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绝思虑,去缠缚,得自在;可以使众生离苦得乐,转迷为悟,超凡入圣;可以成等正觉,到达涅槃彼岸。是故佛陀说:“我初成道,观谁可敬可赞,无过于法,法能成立一切凡圣也。”

03.三藏十二部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时并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佛陀的言教,皆以口传记忆方式传诵。佛陀入灭后,弟子们深恐佛陀的遗教散佚,同时也为了确立教法的流传,于是由大迦叶领导五百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七叶窟举行第一次经典结集,由阿难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百年之后,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经典结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经教渐次完备而流传于世。

三藏是佛典的三种分类,是佛陀教义的精华,如果加上杂藏、菩萨藏则为四藏、五藏等,但一般多采用“三藏”之说。三藏,即指经藏、律藏、论藏。

佛陀说法,善举譬喻,善用诗偈,有时则把相关内容作成佛教法数,比如三法印、四圣谛、五根、七菩提等,以便听法的人容易记忆。后世弟子将三藏典籍,就佛陀说法的方式、文体及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部类,即一般所谓的“十二部经”,又名“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中,其中的契经、重颂、讽颂,是从经文的体裁来立名;其余九种是从经文所载各别的事义而立名。从多分义摄来说,契经、重颂、记别、讽颂、自说、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是为经藏;因缘是为律藏;论议是为论藏。又此十二部究竟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者,诸论亦有异说。

三藏十二部的范畴从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坏空,说到人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又从小乘法说到大乘法;从森罗万象的客观世界,说到内心的尘刹无明。从时间上能贯穿三世因果,从空间上则横遍十方世界。三藏十二部所记载的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真理,世人若依三无漏学修行,必能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04.经藏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经典的总汇,一般称之为“大藏经”或“一切经”。广义言之,佛陀所说一切教法,均称为“经”;狭义而说,则专指十二部经之“契经”,亦即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的教法,此为三藏圣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经、大乘经两种。“经”所阐扬、诠释的教法,称为“经教”,记载经教的书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流传,始有正法住世。经藏,梵语“修多罗藏”,正译为“契经藏”,即上能契合诸佛所说的真理,下能契合众生的根机。“经”含有“贯穿”与“摄持”的意思,亦即能贯穿各种义理而不散佚隐没,并能普遍摄化众生而无遗漏之意。众生依循佛陀教法行持,能够了脱生死,达到自在安乐的目的,所以“经”又有“路径”之意。

“经”还有出生、显现、绳墨、常、法、结鬘、泉涌诸义。佛经除了由佛陀亲口宣说之外,佛陀与弟子间的对话,以及弟子所说,经过佛陀印证无误者,或由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说,契于三法印者,皆称为“经”,此谓“五人说经”。

根据《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所载,佛陀每次说经,有时先入定;又诸经所明,皆是安心之法,依此摄心,即不散乱。若将三藏配于三学,“经”相当于“定学”。依《大乘庄严经论》所举,为对治众生疑惑,为说戒、定、慧三学,为讲说法、义,所以设立经藏,则经应为广诠三学之教。总之,佛陀说经,目的是要让众生“因指见月”,借着经教,断除无明,找回自心本性。因此,学佛当如经首安立之“如是我闻”,必须听经闻法,理解经教,同时更要力行实践,所以经典总以“信受奉行”结尾。

05.律藏

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烦恼,对治生活恶习所制定的教团规则;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针对弟子所犯的过失而定的规范,是随犯随制,属随缘制戒。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制戒法的典籍,亦即“戒”由律藏所诠说,而律藏则为“戒”的根据典籍。

律藏的内容通常分为波罗提木叉与犍度两部,包括僧团应守的禁止条文及生活礼仪规范等。在三藏圣典中,“经藏”有佛及弟子、天人等五种人说;“律藏”则“唯佛所制”。根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制定戒法,始于成道后十二年,因须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

佛陀制定戒法的本意,是专为摄僧而令正法久住,所谓“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多年,至今佛弟子仍能见闻佛法,即是由于佛陀“制戒摄僧”之故。中国佛教依照传承,凡经披剃出家者,必须登坛受戒,始为正式的出家人。

中国依律传戒开始于曹魏正元元年(254年),由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第一本戒本《僧只戒心》,并请梵僧立羯磨法授戒,而朱士行则是中国第一位受具足戒的比丘。戒律关系着佛法命脉的维系,也就是说佛法慧命的住持,是建立在戒律之上。因此,戒律极具重要性。

有关律藏结集的因缘,根据《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均极悲伤,有一名曰跋难陀的比丘却兴奋地说:“那长老去世甚好,他在世时,经常拿戒律来约束我们,如今他去了,我们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了。”

大迦叶听后深为痛心,因此发起结集律藏,由优婆离分八十次诵出根本律法。此后由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多五师相承。后经优婆多门下五位弟子再从八十诵律中各执所持自成一部,就是所谓的五部律,分别是《四分律》《十诵律》《僧只律》《五分律》《解脱律》。在这五部律中,我国仅传译前四部,外加五部论,共四律、五论,为中国律宗重要的典籍。

06.论藏

论藏,音译“阿毗达摩藏”、“阿毗昙藏”,意译为“对法”、“大法”、“无比法”、“向法”、“胜法”、“论”。原指有关教法的研究,例如研究律藏者,称为阿毗奈耶,后来广至对经、律二藏的论述,乃至以论解论者,都称为阿毗达摩。

根据《俱舍论》卷一载:“胜义的阿毗达摩系以智慧对观四谛之理,而对向涅槃之最高智慧,具有慧、无漏的意义。”也就是说,论藏旨在明示教法,引导佛子入佛知见。《大乘庄严经论》亦指出,设立论藏是为对治自心的见取,为成就慧学,为通达法、义,故知论藏实通于三学中的慧学。

佛陀的教法,经过弟子数度结集,分为经、律、论三藏。论藏约成立于公元纪年前后,此时佛教已由原始佛教进入部派佛教,并随着部派的分裂,对教理和戒律产生种种的异说和争论,各个有力的部派都成立各自的论典,于是在两三百年间,分初、中、后三期,完成了阿毗达摩论典七部。部派佛教完成论藏,三藏典籍至此完全成立,这是部派佛教的一大特征。

原始佛教所结集的经藏中,实际上已含有不少能归入论藏的经典,只是最初仅为简单归纳一些佛教名词,后来逐渐演变成解释、论义的形式,也就是借着往复问答以显扬教义的“论议”。

论藏原本是对经典所说的要义加以分别、整理或解说,后来随着僧团的纷争日起以及外道邪说猖狂,论藏于是负起摧伏外道、破邪显正的任务。例如佛陀入灭后八百余年,外道纷然,异端竞起,邪辩逼真,殆乱正道,提婆菩萨于是作《百论》以防止闲非,彰明宗义。

此外,龙树菩萨有感修行人或因内心滞惑,或生倒见,或执偏误,于是作《中论》,令离二边之相。又著《十二门论》,以“十二门入于空义”,除正面阐述佛教“缘起性空”的理论外,更针对当时印度思想界流行的胜论(主张因中无果)、数论(主张因中有果)和小乘部派佛教等作了系统的批判。乃至佛陀入灭后九百年,针对当时印度佛教界对世界本质问题,有人执空,有人说有,争论不已,于是有世亲菩萨所著的《辩中边论》一书问世,以辩明中道和两边,目的为剔除边见,求得中道。

《百论》与《中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为三论宗的依据论典。佛教的各个宗派中,凡是以经立宗者,如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等,皆称为经宗;以律立宗者为律宗;以论立宗者,如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法相宗等,称为论宗。

01.经典结集缘起

佛陀在世的时候,不但印刷术还没有发明,当时也没有用文字记载佛法,抄录成书的习惯,所以佛陀说法四十五年,都是以亲自证得的经验,来开示徒众。因为没有经本可读,所以徒众们听了佛陀的教示之后,只有牢记在心,反复背诵,互相授受。等到将经文书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用线将其贯穿成册,已经是佛陀入灭以后的事了。至于用纸墨抄写或版印流通,那更是过了好几百年以后的时代才有的。

口传的教说,经过辗转的传述背诵,难免会发生错误;又口口相传,时间久了,佛法也容易散佚;为了延续正法,佛弟子深恐佛法没有正确记录下来,将来可能被外道的邪说掺入,混乱真相;此外,在佛陀众多弟子中,个个根性不一,受教的因缘也不同,因此对佛陀的教法,在解释、记忆方面,也往往会有出入,日子一久,就产生很大的分歧。

因此,佛陀入灭以后,僧团长老通过集众会诵反复讨论后,经大众认同,有系统地整理教说,编定成典,这就是所谓的“经典结集”。历经数百年的努力,佛教透过一次又一次的结集,不断演绎、增删,三藏圣典才告完备。

佛教圣典的流布,从佛陀入灭后,第一次的王舍城结集,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地仍在陆续整理研究,薪火相传,至今不绝。所结集的三藏教典,将佛陀的教法流传下来,使佛弟子们的修行有真实的依据,负起了正法弘传的功能,使佛法能广住久行于世,是佛教发展中的一大伟业。

02.王舍城结集

佛陀涅槃时,首位弟子大迦叶正带领弟子们行化在摩竭陀国的南山一带。一行人在赶往拘尸那罗城途中,从一名外道口中得知佛陀已入灭七日的消息,证果的比丘都默然肃立,还没开悟的比丘则恸哭失声,有的还捶胸顿足,甚至仆跌在地,伤心翻滚,哀号着:“佛陀入灭得太早了!世间的法眼隐闭得太快了!”呈现出一片哀恸悲凄的景象。

突然,六群比丘之一的跋难陀竟高兴地说:“大沙门在世时总是说,这是如法,那是不如法;这应该做,那不应该做。我一直感到很厌烦。现在我们总算可以任意而为,自己决定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了!”大迦叶听到这样的话,心中异常难过,唯恐僧团中出现更多这样的比丘,造成佛教的衰败。为防患未然,大迦叶尊者下定决心,要推动经典的结集,让正法流传下来。

结集之前,大迦叶尊者在提名的五百大阿罗汉中,将多闻第一的阿难摒除在外。因为阿难当时尚未证得阿罗汉果位,不被允许参与结集,尤其大迦叶一直不能接受阿难帮助女众出家。此外,他还数落阿难,说他当时既然在佛陀身旁,为何没有请佛住世等种种罪过。

然而,僧团大众认为阿难尊者随侍佛陀二十五年,亲闻佛陀应机教化不同众生,被誉为多闻第一,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他是最具有资格担任诵持法藏任务的人。最后,由于阿难勤奋精进,一日一夜间忍辱加行,终于证悟,参与了结集的盛会。

这次的结集,被称为“五百结集”,也称为“王舍城结集”,是佛教史上第一次经典结集,对后世而言,意义殊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