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当今世界,保护资源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党从世情国情出发,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新要求,这既是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破解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强化的资源生态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可见,不同时代条件下社会发展的基本约束条件是不同的。社会发展在农业文明时代主要受制于资源约束,商业文明时代主要受制于资本约束,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受制于市场约束,现代工业文明时代受制于科技约束。只有破解了这些约束因素,才能顺利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约束是多元的,既有资源约束,也有资本约束,还有市场约束和科技约束,但最根本的还是资源生态环境约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代中国的资源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的承载力已经日趋严峻,资源生态环境的“短板”已经严重制约到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小康。但也要看到,我国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已成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淡水、能源、铁矿等重要战略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到1/2。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不高。水、大气、土壤等污染仍然严重,固体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持续增加,生态系统更加脆弱,水土流失加重,天然森林减少,草原退化严重。发达国家两百多年工业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现阶段集中凸显。比如,我国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根据权威估算,要使污染物排放处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降解能力之内,全国最多能容纳1620万吨左右的年排放量。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的排放总量远远高于这一水平。2011年仅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就达到2217.91万吨,烟(粉)尘达到1278.83万吨,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十分艰巨;全国有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有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多条流经城市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有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有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有许多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一个重要因素,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治理,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生态环境瓶颈的制约。
从外部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以绿色壁垒和绿色遏制为基本手段的外部生态钳制日趋扩大,严重限制了我国的生态空间。一是绿色贸易壁垒缩小了我国出口空间。我国加入WTO以后,从2002年开始,就成为“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绿色标准提高了我国出口产品成本,比如,2010年5月,美国公布了一项汽车油耗和排放全国标准,根据该标准,每辆车平均生产成本提升1300美元,美国政府对美国厂商给予财政补贴。这种绿色标准实际上提高了中国汽车出口美国的门槛,限制了中国汽车拓展美国市场的空间。同时,发达国家还一方面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减排责任,并不断制造舆论、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开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力图保持自身优势,进一步限制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二是绿色贸易壁垒侵害着我国的生态主权。伴随人类社会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换,生态主权开始成为最重要的主权,生态利益开始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利益,生态财富成为国家最为重要的财富。而我国在国际贸易中:一方面,在国际产业链中,由于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较少,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许多时候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成为西方污染转移地,沦为“污染者天堂”,生态福利严重流失;另一方面,我国出口结构中能源资源型产品比重大,出口产品的平均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强度大,虽然贸易总值是顺差,但在资源环境核算上却是“逆差”。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地区司牵头的课题组计算的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生产结构与贸易结构的差异性,约有30%的二氧化硫、25%的烟尘和20%的化学需氧量的排放源于出口贸易,外贸造成的二氧化硫“逆差”每年约为150万吨。长此以往,必将摧毁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华民族将沦为“生态难民”。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进一步拓展我国发展的生态战略空间,打破西方绿色遏制;才能减少和遏制生态流失,保持国际贸易中生态收支的平衡;才能为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就是指经济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状态,反映了以地理空间为载体的经济事物的区位关系和空间组织形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使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取得了重大成效,促进了国土开发空间结构的优化。但也要看到,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紧张,近三分之一的国土属于难以开发利用、不适宜人类居住和生产的空间。同时,我国国土空间复杂多样,地区差异较大。从资源分布看,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水土资源、能源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在区域间的分布很不均衡;从经济分布看,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60%,广大中西部地区只占40%;从人口分布看,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上述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调整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要求,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当前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主体功能区在国土空间开发规划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的作用。必须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具备较好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产品主产区,要着力保障农产品供给安全;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同时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实行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财政政策;逐步实行按主体功能区与领域相结合的投资政策;在国家产业指导项目调整的基础上推行适应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政策;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政策;实行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的人口管理政策;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提出分类管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评价,在强化对各类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评价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优化开发区域,要强化经济结构、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评价,弱化经济增长的评价;重点开发区域,要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质量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要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防止这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则主要评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完善区域规划编制,做好专项规划、重大项目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协调,研究制定各类主体功能区开发强度、环境容量等约束性指标,并分解落实;不断完善覆盖全国、统一协调、更新及时的国土空间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开展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跟踪评估。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然要求。要进一步优化城镇布局,健全城镇体系,促进城市集约紧凑发展,围绕区域中心城市,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推进城市间的功能互补和经济联系,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要不断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工矿建设空间和农村生活空间,适当扩大服务业、交通、城市居住、公共设施空间,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控制城市蔓延扩张、工业遍地开花和开发区过度分散。要继续优化人口分布,合理控制特大城市主城区的人口规模,增强周边地区和其他城市吸纳外来人口的能力,引导人口均衡、集聚分布。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增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发展都市型农业、节水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积极发展节能、节地、环保的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要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大力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壮大循环经济规模,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和水资源消耗以及污染物排放等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部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加强区域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要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加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环保、防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的区域一体化和同城化程度。要优化生态系统格局,把恢复生态、保护环境作为必须实现的约束性目标任务,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净化水系、提高水质,切实严格保护耕地以及水面、湿地、林地、草地和文化自然遗产,保护好城市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改善人居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