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人生幸福的四大秘密:爱·财富·健康·快乐
14125700000013

第13章 财富(6)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创业者一定要有宽大的胸怀,要欣赏与自己具有相同好胜心的人才。不能因为自己求强好胜,就极力与那些具有同样好胜心的人争斗,或者有意压制为自己工作的人才,惟恐他们过于强大使自己没有面子。创业者要做的是要激励自己走向成功、胜利,更要鼓励自己的员工去追求成功、胜利,为他们创造、展现才能赢得荣誉的舞台。只有自己的员工都积极追求成功,创业者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

(3)求异性。

在本质上,商业经营的是人们的需要。世界上存在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人的需要更是千差万别。创业者一定要善于独辟蹊径。无论是在产品生产上还是包装设计上,甚至营销方式、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要努力从求异的角度出发,力求发挥出自己的特色。

求异的个性,来源于人的不断增长的需要,是人不知足本性的反映。

一个人具有极强的求异追求,是其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源泉。在创业之初,一切都处于全新状态,创业者会花费大量心力试图创建一种公司经营运作的模式。这对于公司能够稳健地成长是非常必要的。

在求稳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求异。世上万物都在变化,尤其在商界,事物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要经营的是人们的品位,要创造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不同的选择方案。但是人的个性是喜新厌旧的,消费者不会因为一个产品质量好就长期使用,往往会因新的产品的出现而放弃旧的产品。

在流行音乐圈这种现象非常突出,往往一个歌星就辉煌几年,他的歌曲不论多么动听悦耳,也只流行一阵子,在新的歌曲流行时,旧的所谓金曲就很快销声匿迹了。在商业领域也是如此。因此,在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创业者千万不要裹足不前,故步自封,而是要大力求异,推出新的产品。

(4)坚韧性。

创业的道路上既有成功,也有失败,无论是面对成功还是失败,创业者要充分发挥坚忍不拔的品性。爱迪生发明电灯丝的时候,尝试了将近10c。次,但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许多人都劝爱迪生放弃,因为失败了那么多次,肯定这件事是无法成功的。爱迪生却不这样看问题,他说:“每一次失败,都向我证明了这样去做是不对的。但总会有一次能发现正确的方法。”

在面对失败时,创业者要培养坚忍不拔的品性。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各砷艰难险阻,在别人放弃的时候,你仍然执著地去努力,就能比别人走得更远,收获得也更多。

投资就像按照食谱烤面包一样简单许多人以为,投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激动人心的过程。还有人认为,投资包含风险、运气、时机和热点投资消息等诸多因素。有些人自知对投资这个神秘课题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找到内行一些的投资者,把资金连同信赖一并交给他们。另外一些所谓的投资者,要显示他们比其他人懂得多——因此他们进行投资,以此证明他们智胜一筹,这就是许多人眼中的投资。但真正百万富翁眼中的投资却不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或者说,投资仅仅是一个由固定程序、策略和一系列能使人变富的措施组合而成的计划,这一切几乎能保证你成为富翁。投资就像按照食谱烤面包一样简单:想要致富,只要照计划、食谱或公式去做就行了。

既然投资和发财就像照食谱烤面包这样简单,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遵循投资程序呢?每100个美国人中只有3个人是富翁,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样一个致富机会人人平等的国度里,只有少数人成为富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却难如登天呢?因为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是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人性是很容易对老做一件事变得厌倦无聊的,因此他们总要寻求刺激和有趣的事情来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100个人中只有3个人是富翁。他们起先照计划去做,没过多久,就感到这种日子索然无味。于是,他们抛开计划,寻找一种能迅速致富的魔法。他们的一生都在单调和趣味往返交错的过程中度过。所以,他们没有成为富翁。他们不能忍受日复一日地遵循一个简单而枯燥的致富计划。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投资致富的过程很神奇,同时他们还会认为,如果计划不够复杂,那就不算是个好方案。

许多百万富翁还明智地认识到,只有傻瓜才会去迷恋那些快速赚钱、过眼财富的童话,这种故事只能吸引失败者。如果一种股票为众人熟知并能赚很多的钱,这就意味着好事已过去了或马上就要过去。

在投资理念方面,百万富翁和一般人是不同的。一般的人往往也能够尽可能利用机会,但他们习惯进行“一揽子”投资。他们联系一家从事经营个人投资业务的中介机构,例如房地产公司、股票经纪人或财务筹划顾问等,然后买下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共同基金、房地产信托投资、股票或债券等。这是一条较好的、清楚简单的投资方式,就好像一位商店老板到电脑商店去购买一台组装好的电脑。百万富翁则是那种创造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这种投资者通常会组织一项交易,如同一个人去买来电脑零部件,然后将其组装成一台电脑。虽然他们连用部件组装电脑的第一步工序都不知道,但他们却清楚应该如何将一个个机会组织起来,这才是他们在投资方面获得成功的关键。

20世纪90年代初,凤凰城的经济一团糟。罗伯特在家看电视节目《早安,美国》时,有位财务筹划专家在电视上预测经济状况。这位专家的建议是储蓄。他说,每月拿出100美元存起来,40年后你就会成为百万富翁。

但是,罗伯特意识到,那时候经济很不景气,对于投资者来说,这却是一个绝好的市场良机。他有一大笔钱投资于股票和房地产,手头缺少现金。这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卖出,而他却在试图买入。他不是在储蓄金钱,而是在投资。他和太太有一百多万美元的现金投在了将要迅速上升的市场上,他们相信这是最好的投资机会。

原来价值10万美元的房屋当时只售7.5万。但罗伯特没有去找本地房地产公司买进这些房地产,而是去找破产事务律师办公室,或者通过法院开始洽谈业务。在这些地方,一幢7.5万美元的房屋有时可以按2万美元或更低的价格买下。首先,他以现金支票的形式支付给律师2000美元定金,这是罗伯特向朋友借的,为期90天,利息200美元。当购买程序刚一启动,他就在报纸上刊登售房广告,以6万美元、首期付款为零的条件,卖出这幢价值7.5万美元的房屋。罗伯特的电话铃很快就响个不停,他对有希望成交的买主一一进行了调查筛选。然后,当房屋在法律上归他所有后?所有有望成交的买主都被允许去实地察看这幢房屋。交易非常火爆,房子在几分钟之内就售出了。罗伯特要求得到2500美元的手续费,买主很高兴地支付了。这笔钱他用于支付提供了中介服务的公司、偿还他的朋友2000美元和额外的200美元利息。

在这笔交易中,他的朋友高兴、房屋的买主高兴、律师高兴,罗伯特当然更高兴…他支付2万美元的成本买入一幢房子,又以6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去,净赚的4万美元以买主开出的承兑汇票的形式流入他的资产项目。所有的工作时间累计起来只有5个小时。

在那个萧条的市场中,罗伯特和太太利用闲暇时间做成了6笔这样的简单交易。当他们的大量资金由于被投入到增值性的财产和股票市场而无法动用时,他们通过这6次买入、撮合和卖出交易.赚取了19万美元。由于这笔资产的票面利率为10%,这样他们每年有了大约1.9万美元的收入。

罗伯特的故事启示我们,要想获得投资的成功,关键是要善于思考,勤于动脑。

投资成功者一定有自己的判断

在创造财富史中,投资家华伦·巴菲特与众不同。他白手起家,在40年内积聚了150亿美元的财富,是全美屈指可数的大富豪。他致富之道不是在华尔街从事翻云覆雨式的投机活动,而是靠老式的长期投资。他之所以成功,主要在于坚毅、理性和自律的性格。巴菲特说,投资成功并不需要过人的智商。

华伦是证券经纪人之子,从小就懂生财有道。据熟悉他的人说,巴菲特5岁就在奥马哈老家前人行道上摆摊子向路过的人卖口香糖。后来,他又从清静的自家门前移到行人较多的朋友家前面,售卖柠檬水。他想的不只是赚零用钱,而是要致富。念小学的时候,他就宣布要在35岁之前成为富翁。

他曾在当地高尔夫球场上搜集可以卖二手的高尔夫球;他的朋友记得跟他一起到奥马哈赛马场,在地上找人家无意中随手丢掉的中奖票根;他在祖父的杂货店批购,-%7g,夏夜里挨家逐户地推销。青少年时他送报纸,每天早上送近500份,每月收入175美元(许多全职工作的成人也不过赚这么多),又原封不动地把每个月薪水存起来。他经常埋首苦读《赚取1300美元方法1000种》,这是他最爱的书。

他迷的是股票,就像别的孩子迷飞机模型一样投入。他把股价制成图表”观察涨落趋势。他11岁首次买股票,买了3股每股38美元的“城市服务”优先股,升到40美元时脱手,扣除手续费后,净赚5美元——这是他首次在股市的收获。他14岁时,用1200美元积蓄买了内布拉斯加州16万平方米农地,租给一名佃农。21岁时,巴菲特从各项投资中攒了9800羡元,他日后赚进的每一块钱,几乎都源自这笔资金。

不久,巴菲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华顿学院就读两年,后来又转到内布拉斯加大学,均成绩优异。他一面攻读商科和金融,一面工作不懈。后来,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商学研究院,得到著名教授本杰明·葛瑞翰的启迪,对投资之道就此开窍。葛瑞翰首开风气之先,以规律作为选择股票的依据,不玩投机把戏。

葛瑞翰认为,若仔细研究公司发表的数据,分析它的收益、资产、成长率,就可以发现该公司市场股价之外的实际价值。诀窍是:在股价低于公司实际价值甚多时买进,并估计股价必会在市场里调整到应有价格。用巴菲特自己的话是:“别人小心谨慎的时候,你要贪;别人贪的时候,你要谨慎。”

1951年大学毕业后,巴菲特对《史坦德一普尔股市指南》手不释卷,寻找葛瑞翰所谓的“雪茄烟头”股,也就是几乎不用花钱就能买到但还有一些赚钱能力的股票。他投效葛瑞翰纽约的投资公司,至1956年,个人财产已从9800美元增至14万美元,是回奥马哈自己创业的时候了。

1956年,巴菲特和妻子苏西在他祖父的杂货店附近租了一幢房子,召集了7名近亲好友为小股东,以10万多美元创业,成立了巴菲特联合企业公司。1962年,他已拥有多家不同的企业,总资产将近720万美元,其中100万美元属于巴菲特夫妇。两年后,他管理的公司总值2200万美元,他个人的资产净值近400万美元。

巴菲特的研究狂热,使他在投资人中显得卓尔不群。他阅读枯燥的企业书籍,起劲得有如小孩看漫画。看报纸的金融版,他每一行都不放过。

朋友对他的股市知识心悦诚服,认为没有人比得上他;向他请教,他总是谦和而言简意赅地说,不要一窝蜂跟着别人抢购,要根据事实。别人不会告诉你哪些股稳赚不赔,你一切要靠自己。

巴菲特能独立思考,又能专心致志于事业,这令他如虎添翼。在奥马哈,每到黄昏,他会去商店买份刊有股市收盘价格的当地晚报。回到家,又阅读一大叠公司年报。他曾对朋友说,有些人热衷于研究棒球资料或马经,而他的嗜好则是更多地赚钱。

巴菲特从来不信理财顾问说的话,他说:“假设手上有100万美元,如果尽信内线消息,一年之内就能破产。”考虑哪种股票值得投资时,巴菲特得先说服自己。他很早就体会到相信自己的判断最为重要。

要训练用头脑看钱,而不是用眼睛

一位美国的著名学者指出,95%的投资者是用他们的眼睛,而仅有5%是用他们的大脑。当人们购买一项不动产,或者一只股票时,通常是根据他们眼睛所看到的,或者经纪人所告诉他们的,或者一位同事的热情暗示来做出他们的决策。他们通常是用情感而不是理智进行购买。这就是为什么10个投资者中有9个赚不到钱——当然他们不一定赔钱,但是他们就是赚不到钱。他们只是收支大体平衡。这是因为他们用眼睛和情感投资,而不是用他们的大脑投资。许多人投资是因为他们想迅速变富,他们最终不是成为投资者,而是成为梦想家、盲从者、投机者和骗子。

而对真正的百万富翁来说,他们在作出投资决定的时候,眼睛的作用只占5%,而头脑占95%。那些训练用头脑看钱的人,对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有巨大的影响力。大多数人在财务上努力挣扎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听从了那些和他们一样对货币一窍不通的人的意见。如果你想让钱到你那里去,你必须知道如何照顾它。如果钱在你的头脑中没有处于第一位,那么它就不会粘到你的手上。如果它不粘到你的手上,那么,钱以及有钱的人都会远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