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股市牛虻:擦亮投资者眼睛
14125000000012

第12章 谁能做空股市(11)

其实,市场的发展有它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只要是有投资价值总是会有资金进入。在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尽管限制很多,但银行资金不也是通过种种方式进入了股市吗?但是,如果政府希望人为地出台各种政策把资金赶入股市、推高股价,那只能是制造市场风险,有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增进公司的业绩和改善市场的运作机制,这样才可吸引投资者。如果仅是希望增加入市之资金来“繁荣”股市,吹大的只是股市泡沫,得益的只是少数人,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2002年8月)

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可达双赢吗

国内股市一向为“政策市”,股指的变化完全可以依政府意志而作为,尽管近期这种“政策市”的效应有所减弱,但政府仍然是不愿也不想退出股市。今年以来,如降息、新股向二级市场配售、开放式基金迅速扩容、让社保基金入市、开办个人股票质押业务、允许外资参股证券公司与基金管理公司、引入QFII机制等,哪一招不是为了让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尽管政府使出了百般武艺、浑身招数,市场好像对此没有多少反应。面对这样的现实,政府只好耍出最后杀手锏:示意让银行信货资金入市。

根据最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完善》课题组的报告,股市将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渠道,因此,应在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系,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时应对股市的价格波动予以充分关注。不管此报告是作为一种研究还是政府的示意,只见该报告一公布,不仅股市走出了6.24以来的好行情,而且随即就有人表示,要引导银行资金有序地流入证券市场。他们认为信贷资金入市既能拉高股市指数,又能增加国有银行的投资渠道,推动银行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实现银行与股市的双赢效应。表面看来,这一切似乎是顺理成章,一方面股市一直低迷,需要资金的注入,另一方面银行恰好有钱没有地方投(如存贷差3万多亿元),两者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国内银行真是钱太多了吗?其实并非如此。银行可用的资金可以分为两块,一为银行的存款,二为银行的自有资本金。国内银行持有巨额的存款是众所周知的,各项存款近年来一直增加,6月末,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17万亿元,同比增长17.35%,到2002年7月31日止,各项存款余额已经达到了15.9万亿元,而存贷差达到了3.7万亿元。但这部分资金对于银行来说属于银行的负债,在一定的时期内需要归还。因此,银行不可能拿这些存款去投资股市。目前存贷差巨大自然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但并不是银行钱多的结果,而是由于体制及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而使得银行不能很好地运作这些资源。目前十分普遍的情况是,一方面银行大量的资金无法贷出,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而无法加大投入(银行资金仅有很少一部分进入中小企业)。在江苏就存在着3578亿元的银行存贷差,而江苏省乡镇企业的贷款仅为669.85亿元,占各项贷款比例十分微小。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一直是无法解决的难题。

第二部分资金是真正属于银行的资本金,由于不良资产的拖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已经接近枯竭。尽管早些时候政府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才有所好转,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与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还是相去甚远,而且这些银行基本上没有依赖自身积累补充资本金的可能。根据最近的金融风险评估报告预计,要达到巴塞尔银行协议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工商银行至少需要200亿美元,靠工商银行本身的利润积累需要20年。因而若让银行资金投入股市,只能依靠第一块资金的投入。银行没有能力以自有资金投入股市。

其次,股市真的急需资金么?是上市公司需要资金进行投资,还是股市需要资金进人炒高股价呢?有媒体对去年发行新股募集资金投资情况进行过相关的统计,目前发行新股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的60多家公司中有70%的公司将资金存人银行,且每家公司存入银行的金额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更为甚者,有不少上市公司圈到钱之后,只是把这些资金直接进入了股市。若上市公司真正有投资的项目等待资金的注入,那为什么这么多募集到的资金会如此闲置呢?如果上市公司无法将“付出代价”募集来的资金投入产生利润的项目中,也就很难实现资金的增值,提供给股东们合理的红利。当没有能力进行资金增值的公司成为了中国股市的主体,那么股市便成了投资者买卖价差来获利的场所,成为了上市公司圈钱之地。当前的股市低迷,并非是股市的资金不足,而是投资者觉得不少上市公司没有投资价值。特别股市欺诈盛行、监管不力时,投资者更是不敢进入股市。可见,上市公司并非有好的项目需要融集资金,而是股市需要资金将股价炒高。如果这样,再多的资金进入股市又有什么意义?可以说,上市公司的质量若不能改善,投入资金只是炒作股价,那么增加的只能是股市的泡沫。

当前银行资金进入股市谈论最多的是利用银行资金开展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有人认为这样做银行收益较高,风险也可以控制。因为它有几层防火墙来保护,如对质押股票的审查、银行规定质押率、对质押股票实施强制平仓等。并认为只要银行真正落实这些防火墙措施,股票质押贷款就能成为银行的优质资产。但是人们是否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呢?民众手中持有那样多的储蓄存款不投资股市,为什么却又通过支付更高的利息获得贷款再投资呢?更何况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的开展有可能起到“助涨杀跌”的作用,加剧市场的投机气氛等风险。而将股票质押来的贷。款进入高风险的股市中,除非这种股票质押是虚假的,否则,谁会冒如此大的风险呢?因此,即使个人股票质押贷款业务可能顺利进行,但它会不会得到广大个人投资者的积极响应,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上所述,股市中上市公司并不缺钱,另外银行实际上也并没有多少钱,如要利用借来的钱投资股市,进行投机,造成股市泡沫就在所难免了。首先,任何股市风险都非常大,莫说在中国,即使在资本市场成熟的国家里,风险也决不可低估。近两年来,世界各国股市不断下跌,数万亿美元就此灰飞烟灭。美国华尔街股市从2000年初到现在已有近4万亿美元市值就此泡汤,相当于美国GDP的50%。伦敦股市金融时报指数从2000年初起到现在,股指也下跌了46%,至今已有7000多亿美元的市值不翼而飞。对于中中国股市,最近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了署名为陈建瑜的题为《中国股市波动:国际比较》的研究报告,该研究表明,与海外股市相比,中国股市的风险更大,具体表现为股市波动水平偏高、信息效率低下、风险规避系数较低等指标上。如果让银行信货资金进入风险如此之高的股市,所面I临的风险与损失肯定是巨大的。可以说,如果让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无论是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其结果只能是股市投机盛行、泡沫泛滥,银行与股市皆输。

而国内股市要发展,并非是要注入多少资金,而是要以市场法则为依归,走出计划经济之阴影,这个原则不确立,国内股市要想有好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同时国内银行业的改革也是如此。

(200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