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著经大传
14124900000031

第31章 老子全真气功养身法(2)

南荣畴觉得自己问得太突然了,使老师没有思想准备,给他出了道难题,马上拱手道:“老师,我不该这样向您求教,但这是我心里话。我已来了十几天,不知怎样按您的教导去做,自感困惑,因此没办法,它就从心底猛地冒了出来,说得不对的地方,请老师多多包涵!”

“不,你这样的反问实在是太好了。”李耳拉住了南荣畴的手,“我真从内心里感谢你!我在治学上就欢迎别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而不是像耍猴那样——顺竿往上爬,重复我的东西那就太没味道了。不过,你得给我点儿时间想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我想这个问题是会得到解决的。”

“行!”南荣畴向李耳行了礼,转身要走。他觉得李耳的胸怀实在是太宽阔了,能够礼贤下士,听取各方面不同的意见,真是太可贵了。这样别人就敢有话直说,而不是绕来绕去,击不到问题的要害。他想到这里又补充道:“老师,我觉得您的身体和德行一直修养得很好,能不能联系您的切身实际,编一套可行而又便于推广的什么功法?这有利于更多的人修身养性,推广起来也容易些。”

“行!”李耳把南荣畴送出门外,边送边说:“待我想出并实践后,定会专程到你那里传授的,要知道这套功法是由你而引发出来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南荣畴走后,李耳就围绕着功法想开了。

思想的纷繁,情感的躁动,常使自己的魂灵营营困扰,处在消散之中,散乱不堪!

生活的繁忙,体能的消耗,常使精魄涣散,不可收拾!

如此这般动用不休,不能持盈保泰。如何达到生命中秉受的营魄合抱为一,如何能消除那些过多的欲望执滞之心,如何能达到婴儿的纯真厚朴的天性,如此等等,这都是李耳所要考虑的。事情的发展,往往需要由某一点展开。这套功法的基本点在什么地方呢?他寻找了很长时问,后来还是由他每天早上喜欢锻炼身体引发出来。于是,他从锻炼身体开始,看哪些动作收效快,就慢慢编排了这套“全真气功养身法”。它是一点点向前发展的,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才达到今天日趋完臻的程度。

当他把这套“全真气功养身法”练到一定程度后,专程去找南荣畴。

南荣畴见李耳来了,大吃一惊道,“先生,您怕不是来传授气功的吧!”

“正是!”

“哪能拿‘棒槌’当‘针’?”南荣畴感叹道,“那时我只不过是留个话把,您就真的编排成了修身养性的气功!”

“人说话是要算数的。”李耳把自己编排的功法示范给南荣畴,“现在请你来看看,不合适的地方再修改。”

“我学都学不会,哪敢修改呢!”南荣畴跟着李耳的动作做了起来,做完后就觉得身体轻松多了,连忙说,“不但我要经常练,还要把这套功法推广到乡间去。”

李耳讲到这里,觉得时间不早了,便对他们说:“今晚就练到这里,明早再给你们讲练功的三个重要过程。”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尹喜、文子、徐甲不约而同又来到“书云轩”,他们以为李耳还没起来,谁知刚到“书云轩”,李耳已在那里练功多时了,他们赶紧跟着练。练完“预备——放松人静——祛邪——全真吐纳引导”四个阶段后,他们坐下小憩,发现李耳在练功旁的小桌子上放着三卷书简,原来老师早有准备,要给他们讲练气功的三个重要过程。

李耳把一卷书简展开,只见上面写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静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他们三个人看后,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等着老师给他们讲解。

李耳念了第一句“致虚极,守静笃”,然后讲道:“练气功,首先要致虚守静,丢掉怕字。人的一生不知有多少牵挂,多少怕字当头。怕病、怕死、怕苦、怕穷、怕羞、怕耻、怕愧、怕辱、怕失地位、怕丢名誉、怕事业受挫、怕不能出入头地……等等,你们知道吗?无数的怕,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通过潜意识造成身心的疾病,因此,要丢掉这些怕字,无牵无挂,处于虚极、静笃的状况,‘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有了这个状况,才能进入练功的阶段。”

李耳讲到这里,又展开另一卷书简,只见上边写着:“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他念到这里向文子问道:“文子,你说说什么叫营魄?”

文子想了一下说:“营,是指人体中的营气、卫气。营与卫均为饮食水谷之气所化。营气为水谷化生的精气,属阴,主血、行人脉中,有运行血液和滋养脏腑、组织的作用;卫气,为水谷化生的悍气,属阳,主气,行于脉外,有温养皮肤、肌肉、司汗孔开阖与卫护肌表等作用。魂魄常连在一起,是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魂能离开形体,魄则显现精神……”

在文子回答的同时,尹喜的思路飞速地转着,突然插话道:“老师,我想起来了,古时黄帝和岐伯对话,曾谈到营卫,是这样回答的。黄帝问岐伯日:‘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异会。’岐伯答日:‘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黄帝日:‘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岐伯日:‘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固昼不精,夜不瞑。’黄帝日:‘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人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髓,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还是黄帝和岐伯的论述高。”李耳接过尹喜的话道,“练气功的一个关键,就是要做到神体合一不离。想做到神体不离,就要丢掉那些乱七八糟的杂念,达到第二步的如婴儿状,纯真厚朴。”

李耳讲到这里,用手指着自己两眉之间道:“人体两眉之问,入颅一寸是‘明堂’,二寸是‘洞房’,三寸是‘泥丸’,这泥丸就是人体的上丹田;心脏所在的下部,则是中丹田;脐下三寸为‘命门’,即下丹田。上丹田中有赤子,中丹田中有真人,下丹田中有婴儿。三者都形如小儿,长仅三寸,赤冠赤衣赤履。这就是所谓‘三一’。人体之中,气变为精,精变为神,神化为婴儿,婴儿上升为真人,真人上升为赤子,这就是‘真一’。你若能守牢真一,真一也就能牢牢地守护着你了。所以,修身养性,要学会静神,返听内视。”

“返听内视,是练气功的最最关键。”李耳加重语气道。他讲到这里,把最后一卷书简展开,“视之不见,名日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日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通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老师,您讲的太深奥了。”尹喜和文子齐声说道,“我们现在还没有练到这步,自然体会不到您说的这种境界。您能举个例子吗?”

李耳点点头,肯定地说:“俗话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相信你们能练到这步。待你们的天目练开了,也就是说‘内心视力,亮了后,定会达到这种境界的。要我举个例子也不难,你们听说过南伯子葵向女伛问道的故事吧!那我就给你们讲讲!”

南伯子葵向女伛说:“你的年龄已经很大了,而面色却如孩童,为什么呢?”

女伛说:“我闻‘道’了。”

南伯子葵说:“‘道’可以学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