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跟他的能力无关,而是跟他当时的身心所处的状态有关。因此若是想得到满意的结果,那么就改变自己当时身心所处的状态,这样便可以把蕴藏的无限潜能一一发挥出来,做出惊人的成就。
综上所述,“健康是生命之本”,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可比为“1”,其他文化学习、理想前途、名誉地位、金钱财富等就是“1”后面的无数个“0”,没有“1”的存在,后面再多“0”也是无意义、无价值的。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而比健康强壮的身体更重要的是健康的心态。
六、信念是一切奇迹的起点
美国小说家菲茨杰拉德曾经写过一段值得我们深思的感叹:“在我们18岁的时候,信念是我们站在上面眺望的山头,但是到了45岁,我们的“信念就成了藏身的山洞”。
你还在等待别人的帮助吗?或者期望上帝赋予的“神奇力量”?
别再等待了,因为只有你,才能将身上的潜能发挥出来,也只有你,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有个贫穷的工人在帮农场主人工作,搬运东西时,不小心打破了一个花瓶。农场主人看见后,要求他一定要赔偿,但是三餐都成问题的工人,哪里赔得起这么昂贵的花瓶?
苦恼的工人只好到教堂,向神父请教解决的办法。
神父听完工人的问题,他说:“听说有一种能将碎花瓶粘好的技术,不如你去学习这种技术,只要能将这个花瓶修补、复原,事情不就解决了?”
工人听完后却摇了摇头,说:“哪有这么神奇的技术?要把这个碎花瓶粘得完好如初,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神父指引他说:“这样吧!教堂后面有一个石壁,上帝就待在那里,只要你对着石壁大声说话,上帝便会答应你的要求,去吧!”
于是,工人来到壁前,大声对着石壁说:“上帝,请您帮帮我,只要您愿意帮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的话一说完,上帝便立即回应他:“一定能将花瓶粘好!”
工人真的听见了上帝的承诺,于是,他充满自信地向神父辞别,朝着“复原花瓶”的高超技术迈进。
一年以后,经过认真学习与不懈努力,他终于学会了粘贴碎花瓶的技术。结果他将农场主人的花瓶复原得天衣无缝,令人赞叹!
这天,他将花瓶送还给农场主人后,再次来到教堂,准备向上帝道谢,谢谢他给予的协助与祝福。
神父将他再次带到教堂后面的石壁前,并笑着对诚恳的工人说:
“其实,你不必感谢上帝。”
工人不解地看着神父:“为什么不必感谢?要不是上帝,我根本无法学会修补花瓶的技术啊!”
神父笑着说:“其实,你真正要感谢的人,是你自己啊!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上帝,这块石壁具有回音的功能,当时你听到的‘上帝的声音’,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声音啊!而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人要勇敢地做自己的上帝,因为真正能主宰自己命运的人,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当你有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的信念时,步伐便会慢慢地移动,一步步地实现心中的愿望。
信念如磁场一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攀登高山的人,需要信念,因为他需要忍受旅途的劳累和山石的磨砺;长途跋涉的人,需要信念,因为他要面对风雨,经历艰难险阻;横渡大海的人,需要信念,因为信念就是利刃,他需要信念为他在汹涌的恶浪中披荆斩棘;做学问的人,需要信念,因为信念伴他可以忍受寂寞孤独。是的,信念便是如此,它无处不在又意义非凡,它伴随意志坚定者,顶天立地,取得成功,成为生活的强者。
1884年,一位年仅28罗,名叫尼古拉·特斯拉的塞尔维亚工程师经人引荐,来到了发明家爱迪生领导的公司总部,成为爱迪生手下的一名员工。当时,由爱迪生公司制造的直流供电系统正如日中天,可以说开创了世界电灯照明时代。
首次见面,这位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就向大发明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研究交流供电系统,以此来替代存在诸多缺陷的直流供电系统。,但爱迪生态度冷淡,不以为然。他认为由他制造的直流供电系统已经足够使用,只需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就可以了。爱迪生的观点基于他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因为在19世纪中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在实践中不可能使用交流电。
从科学的理论角度出发,特斯拉坚信制造交流供电系统是可行的,这种系统,可以有效地克服直流供电系统不能远距离传输(直流电传输无法超越1公里的范围)、电能损耗大、运行成本高的缺陷。在爱迪生公司的4年时间里,特斯拉除了帮助爱迪生不断改进直流发电机的性能外,并没有放弃对交流电的研究,他在1883年自己制造出的小型交流电“异步电动机”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心实验,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发明。
1888年,由于爱迪生对直流电的固执痴迷,特斯拉多次找到爱迪生,希望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但是,都被爱迪生粗暴地拒绝了。
在极度的失望中,特斯拉离开了爱迪生的公司。
不久,他受邀加盟企业家齐治·威斯汀豪斯的西屋公司。威斯汀豪斯对交流电的研究与使用情有独钟,并给予了特斯拉大力的支持。
1891年,特斯拉利用共振原理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交流电变压器,也就是今天人们所称的“特斯拉线圈”。变压器的诞生,为交流电的应用与普及扫清了技术障碍。这种变压器可以通过调高电压,实现电能的远距离输送,而且能耗少、线路成本低。
1895年,世界博览会在芝加哥举办,特斯拉所在的西屋公司在博览会会场照明工程招标中,以超低的价格,从爱迪生手申抢走了这笔大生意。在博览会的开幕式上,9万多盏由特斯拉的交流电点燃的电灯照彻了整个主会场。这是交流电一次伟大的成功,也是交流电最终战胜直流电的前奏。
不久以后,美国政府决定在尼亚加拉大瀑布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特斯拉的交流供电系统以其经济实惠和便于制造而被选中。
1895年发电站建成,使用了特斯拉交流发电机组的电站,居然将电能输送到了35公里外的布法罗市。这一事件,正式宣告了交流电彻底战胜直流电,而一直为爱迪生所坚持的直流电则瞬间成为了一种过时的技术。
特斯拉也以交流电系统这一伟大的发明,于2006年被选入世界十大多产发明家之列。
因此可见,信念无价,它是支撑我们生命的基石,拥有了它生命才会发}h绚丽的光彩。“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中透出了一种无畏的信念,信念便似灯塔,给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七、勤奋是成功不二的法门
古罗马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另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秩序,就是必须经过前者,才能达到后者。勤奋是通往荣誉的必经之路,那些试图绕过勤奋,寻找荣誉的人,总是被荣誉拒之门外。
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勤奋。在这个世界上,投机取巧是永远都不会到达成功之路的,偷懒更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我们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十二分的辛苦和努力。
英国画家雷诺兹对天才曾经有过这样的阐释,“天才除了全身心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工作非常努力以外,与常人别无两样。”罗斯金则说:“当听到年轻人对天才羡慕不已,推崇之极时,我常会问他这个问题,‘天才勤奋工作吗?’我关注的是这两个词的差别:‘应付差事’与‘勤奋工作’。”
日本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松下幸之助说:“我小时候,在学徒的七年当中,在老板的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在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而我自己却不觉得辛苦,甚至有人认为‘太辛苦了’的工作,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认真工作而已。所以我与他的看法,自然就有差异了。我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事实上,在这个社会里,对有勤勉努力习性的人,不太被人称赞是尊贵或者伟大,也不会认为他很有价值,因此,我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这种良好品性者的评价,这样才算真正对勤勉品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成功的道路是用努力铺就的。的确,社会中有些自恃聪明者并不把勤勉努力看在眼里,但事实是,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声称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宣传都是一种欺骗。一个人如果只想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不愿意在朝九之前、晚五之后去工作的话,不可能取得成功。
从前,中国有一个皇帝非常喜欢公鸡。有一天,他召令当时国内最有名的画家来为他画一只公鸡。画家说,他需要三年时间。皇帝很有耐心地恩准了。
三年期满,皇帝立即召见画家,但见他两手空空,便急切地问:
“我的雄鸡图呢?”
画家不慌不忙,当场展纸挥毫,只见一阵笔飞墨舞,一只栩栩如生的大公鸡便跃然纸上,前后不到三分钟。
皇帝见状,不禁勃然大怒:“你这不是欺君罔上么?你总共只用三分钟,却让我等你三年。”
画家说:“陛下您先息雷霆之怒,请随我来看。”画家领皇帝来到一间大屋子前,推门一看,屋里堆满了画满公鸡的废稿纸。
于是画家对皇帝说:“这,就是我三年来的工夫啊!”
我们再看另一个关于“勤奋”的真实故事:
有一次,一个大规模音乐会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尔贝格作即席表演。塔尔贝格问他:“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
主持人答:“下个月一号。”
塔尔贝格接着说:“对不起,练习时间不够,我无法参加。”
主持人不解地问:“大师还用练习吗?”
塔尔贝格说:“我想演奏一些新曲目,至少要一个月的练习时间。”
主持人又问:“三天时间还不够吗?我认识许多音乐家,从来没有一个人为一次演奏会练习四天以上,何况像您这种大师级的音乐家,更漫有练习的必要了。”
塔尔贝格则明确地说:“每次发表新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次,否则不敢出场演奏。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你能等一个月,我就可以出席演奏,否则,很抱歉,我只好拒绝邀请。”
无论在哪一个领域,要想取得惊人的成就,都必须努力而勤奋。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固然令人动容,但吃苦耐劳也得讲究方法和效果。勤奋,不仅指勤苦劳动,还包括了勤于思考。
其实,富人不一定比穷人聪明,也不一定比穷人勤劳。最大的差距在于富人有成就事业的野心,善于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确是成功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但现在为什么“吃得苦中苦”已不一定保证“方为人上人”?因为:一是很多人误解了勤奋吃苦的含义,只知道依赖他的劳力,不能依赖他的智力。二是没有把这种精神与自己的事业联系起来,没有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只有一边动手苦干,一边动脑思考,拓展事情的发展空间,才会将小事做大,逐渐发展成为事业,最终获得成功。
台湾地区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932年,当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一家米店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三十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当时,一些老字号的米店分别占据了周围大的市场,而王永庆的米店因规模小、资金少,没法做大宗买卖;而专门摘零售呢?那些地点好的老字号米店在批发的同时,也兼做零售,没有人愿意到他这地角偏僻的米店买货。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但效果不太好。
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感觉到要想米店在市场上立足,自己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有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他决定在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下工夫,形成自己的优势。
20世界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砂粒、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所以,当时用于出售的稻米普遍夹杂着秕糠、砂粒、小石子等杂物,买卖双方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提高稻米质量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还超出常规,推行主动送货上门的办法,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就这样,王永庆在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到顾客家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结果,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决定自己办个碾米厂。要把原来的小米店扩展为碾米厂,原来的铺面已经不够用,王永庆便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则用做碾米厂。就这样,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的王永庆,就从小小的米店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