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国谋略之防人术
14122900000009

第9章 防人的前提条件:看清他的本来面目(3)

把馊主意当作金玉良言说给你听,这种人、这种事不仅古代有,现在在我们身边也有。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如果“坦荡荡”的君子总被“常戚戚”的小人出的馊主意绊倒,说明作为君子除了“坦荡荡”之外还要多留个心眼儿,多一点防范坏人、保护自己的意识。

7.防范循序渐进的背后使坏法

当对手力量很强,靠一两次告黑状无法撼动,反倒有可能引起警觉,徒增扳倒对手的难度时,善于背后使坏的人会先自韬光养晦。因为这类人尽管大半是小人,但绝不是呆人,越是这样的人越会变通,他会选择循序渐进的方法。先从比较容易做,又能打击对手的地方做起,以足够的耐心做铺垫,并寻找你的漏洞和可资利用、发挥的机会,一旦这样的机会来临,他会灵蛇出洞般一口咬住你的要害,让你挣扎不得。

例如,秦桧施用种种阴谋诡计逼使张浚离开相位后,又阿谀奉承新上任的宰相赵鼎,实际上是为自己重新篡相夺权踢开绊脚石,以后他就可以等待时机。不久,这样的时机到来了。绍兴八年三月,高宗果然把秦桧从枢密使升迁为右相。秦桧的下一步,就是排挤和他同居相位的左相赵鼎了。

赵鼎复相之后,对抗金不太积极,支持高宗的求和政策,因而助长了投降派。虽然如此,他也主张在议和时要加强防守,这样才能保住和巩固偏安的南宋政权。这和以秦桧为一方的投降派还是有区别的。

正是由于赵鼎坚持了这些主张,秦桧才觉得不把赵鼎排挤出朝,对于他自己的投降活动始终是一个莫大障碍。于是,秦桧暗施诡计,一方面,他推荐肖振为侍御史。肖振一上台,就上奏章弹劾参知政事刘大中,说他“不以孝闻于中外,乞赐罢斥”。实际上,“其劾大盖以摇鼎也”。肖振弹劾刘大中后,又四处放出风声说:“赵丞相不待论,当自为去就。”一时之间,议论纷纷。今天有人说:赵丞相要求辞职。明天又有人说:赵丞相已搬上船去了。其实,这些谣传都是“秦桧之属,以此撼之”。另一方面,秦桧又施用两面派的手法,使高宗对赵鼎产生了恶感。高宗有一个儿子,小时因病天逝,金兵南侵,高宗败逃,在扬州因惊恐过度发生了生理变态,丧失了生育能力。此后,他选了宋太祖七世孙赵伯琮、赵伯玖人宫抚养,伯琮先封为建国公,原想选他作为未来皇位的继承人。高宗命赵鼎“专任其事”,赵鼎曾请建资善堂(皇太子读书的地方),后来赵鼎一度罢相,攻击赵鼎的人必“以资善为口实”。赵鼎复相后,高宗又下御札要封伯玖为吴国公,当时宰执大臣商议,都认为不妥。赵鼎也认为:伯琮所封的建州,只不过是一郡之地,而伯玖所封的吴,却是一个大都会, “恐弟之封不宜压兄”。枢密副使王庶也认为:“并后匹嫡,此不可行。”他们的用意,是要高宗取消这一决定。当时赵鼎就对秦桧说:过去议论我的人,都以“资善”为藉口,今天我为了避免嫌疑,“公专面纳此御笔如何?”秦桧装得非常正经的样子回答赵鼎说:“公专首相,桧岂敢专?公欲纳之,桧当同敷奏。”

于是,赵鼎就约定秦桧、刘大中一起将札子进呈,但到时秦桧却不肯参加。赵鼎又对秦桧说:札子还是共同呈上为好。秦桧再次表示:

“公为首相,桧不敢专,明日进呈。”到第二天朝见高宗时,赵鼎先奏说:建国公虽然没有正式立为太子,可是天下都知道“陛下有子矣,今日礼数不得不异”。此时秦桧“无一语”。在高宗退朝、群臣下殿时,枢密副使王庶对秦桧的奸诈行为就非常气愤,他对赵鼎说:

“公错了。”秦桧怕因此会遭到群臣的非议,自己又有见不得人的阴谋,于是就说:“桧明日留身敷奏。”次日单独朝见高宗时,他却说:“赵鼎欲立持太子,是待陛下无子也,宜俟亲子乃立。”阴险毒辣的秦桧,明知高宗丧失了生育能力,却故意说这些话来刺激高宗,使他迁怒于赵鼎。果然,赵鼎因此事“拂上意”,而“桧乘间挤鼎”,赵鼎被迫上奏章辞职。

高宗再次起用赵鼎为相,本来就出于不得已。在议和问题上,赵鼎所唱的调子和他也不完全合拍 在“储位”这一有关朝廷的“根本”大事上,又引起了高宗的反憋。于是在绍兴八年十月,高宗便把赵鼎罢相,令他出任绍兴知府。

和张浚一样,赵鼎原先也是轻信了秦桧,和秦桧打得火热,经过这一段时期的共事,他对秦桧的为人才有所认识,但为时已晚。赵鼎既去,“桧独专国”,南宋的朝政大权完全由秦桧一人独揽了。他既得到高宗的特别宠信,又有金朝主子作为后盾,到绍兴二十五年秦桧死时为止,他都一直窃据着相位,专政持续了19年。

好人遭人中伤的情节古今中外都是相似的,但坏人中伤好人的手段却各有各的不同。秦桧用循序渐进的手法先去除赵鼎的羽翼,再造声誉动摇其威望,最后把他引向高宗的痛处碰个头破血流,其手段“高超”之处在于,他这一切所做所为,都是一方面表面讨好,一方面背后动手,让政治经验同样丰富的赵鼎在毫无防范之心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让位给他。

无论古代的官场还是今天的职场,甚至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秦桧式的人物并不多见,但因其危害之大之深,面对善于耍两面派手法的人,必要的防范意识还是不可或缺的。

8.防范卖傻装憨的迷惑术

俗话说,傻人自有傻人福,这傻人之福从何而来?因为外表看起来有些呆傻憨直的人,也常兼备直爽、忠诚、勤恳、负责等优秀素质和品格,所以傻人自有其可爱之处,容易以其憨傻赢得人们的喜爱、赏识。人们同他们相处时心里不存芥蒂,没有防线。恰恰是这一点,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以装傻掩其奸,你便很容易中了他的迷惑术,等到他反戈一击的时候再采取什么措施也只能算亡羊补牢了。

唐朝安禄山在发起攻击之前,用了整整10年时间来进行“卖傻装憨”,可谓用心良苦。

安禄山故意装出憨直、笃忠的样子,赢得唐玄宗百般信任,对他毫不防备。公元743年,安禄山已任平卢节度使,入朝时玄宗常常接见他,并对他特别优待。他竞乘机上奏说:“去年营州一带昆虫大嚼庄稼,臣即焚香祝天:我如果操心不正,事君不忠,愿使虫食臣心;否则请赶快把虫驱散。下臣祝告完毕,当即有大批大批的鸟儿从北飞下来,昆虫无不毙命。这件事说明只要为臣的效忠,老天必然保佑。

应该把它写到史书上去。”

如此谎言,本十分可笑,但由于安禄山善于逢迎,玄宗竞信以为真,并更加相信他憨直诚笃。安禄山是东北混血少数民族人,他常对幺宗说“臣生长若戎,仰蒙皇恩,得极宠荣,自愧愚蠢,不足胜任,只有以身为国家死,聊报皇恩。”玄宗甚喜。有一次见玄宗时正好皇太子在场,安故意不拜,殿前侍监喝问:“禄山见殿下何故不拜。”安佯惊道:“殿下何称?”玄宗微笑说:“殿下即皇太子。”安复道:“臣不识朝廷礼仪,皇太子又是什么官?”玄宗大笑说:“朕百年后,当将帝位托付,故叫太子。”安禄山这才装作刚刚醒悟似地说:“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罪该万死。”并向太子补拜,玄宗感其“朴诚”,大加赞美。

公元747年的一天,玄宗设宴。安禄山自请以胡旋舞呈献。玄宗见其大腹便便竞能作舞,笑着问:“腹中有何东西,如此庞大。”安禄山随口答道:“只有赤心。”玄宗更高兴,命他与贵妃兄妹结为异姓兄弟,安禄山竟厚着脸皮请求做贵妃的儿子。从此安禄山出入禁宫如同皇帝家里人一般,杨贵妃与他打得火热,玄宗更加宠信他,竞把天下一半的精兵交给他掌管。

安禄山的叛乱阴谋许多人都有察觉,并向玄宗提出。但唐玄宗被安禄山“卖傻装憨”所迷惑,将所有奏章看作是对安禄山的妒嫉,对安禄山不仅不防,反而予以同情和怜惜,不断施以恩宠,让他由平卢节度使再兼范阳节度使等要职。

安禄山的计策得手,唐玄宗对他已只有宠信毫不设防,便紧接着采取“乘疏击懈”的办法,搞突然袭击。他的战略部署是倾全力取道河北,直扑东西两京长安和洛阳。这样,安禄山虽然只有lO余万兵力,不及唐军一半,但唐的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对安禄山毫不防备,广大内地包括两京只有8万人,河南、河北更是兵稀将寡,且平安已久,武备废弛,面对安禄山一路进兵,步骑精锐沿太行山东侧的河北平原进逼两京,自然是惊慌失措,毫无抵抗能力。因而,安禄山从北京起程到袭占洛阳只花了33天时间。

唐朝毕竟比安禄山实力雄厚,惊恐之余的仓促应变,竞也在潼关阻挡了叛军锋锐,又在河北一举切断了叛军与大本营的联系。然而无比宠信的大臣竟突然反叛,唐玄宗无比震怒,又被深深地刺伤自尊心,变得十分急躁。而孙子日:“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安禄山的计谋足以使唐玄宗失去了指挥战争所必须的客观冷静,又怒又急之中,忘记唐朝所需要的就是稳住阵脚、赢得时间以调精兵一举聚歼叛军之要义,草率地斩杀防守得当的封常青、高仙芝,并强令哥舒翰放弃潼关天险出击叛军,哪有不全军覆灭、一溃千里的呢?

安军占领潼关后曾止军十日,进入长安后也不组织追击,使唐玄宗安然脱逃。可见安禄山目光短浅,他只想巩固所占领的两京并接通河北老巢,消化所掠得的财富,好好享受大燕皇帝的滋味,并尢彻底捣碎唐朝政权的雄才大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目光短浅的无赖之徒,竟然把大唐皇帝打得溃退千里,足见“卖傻装憨”计谋的效力了。

这一段安禄山愚弄唐玄宗的故事尽人皆知,因为它颇具代表性——唐玄宗是何等精明的人物,曾以其雄才大略开创了开元盛世,竟至栽在安禄山这个“粗人”手里,以至一蹶不振,以半软禁的太上皂身份终老。究其原因,除了玄宗晚年的昏愦,再就是卖傻装憨这一迷惑术的巨大杀伤力。

有一位朋友曾讲述了他大学时期的一段经历。他在大学的一、二年级一直担任班长,同班有一位同学谢金是他的河南老乡。谢金外表憨直,说话大大咧咧,班上的男女同学都能跟他处得来,他跟谢金又是住同一宿舍,关系很不错。他心里早有个野心,大三时竞选系学生会主席。因为他心里从未把谢金当作“政治”上的对手,这方面的事情便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并一再叮嘱他先不要透露。

仇是临近竞选前,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同学们都指责他暗中做手脚打击另一位参加竞选的同学,认为这样的“政客”不值得交往。他不得不找同学一个个谈心说明情况,最终他还是以微弱的多数当选。

之后,系领导逐班征求对这次选举和当选人的看法时,多数人提出的是期望和祝愿,这时谢金突然站出来,拿出一叠材料力图证明他实在不能胜任此职,并声明白己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想看到学生会的工作被一个不称职的人接管,在所有同学的目瞪口呆中,领导宣布此次选举无效。新的候选人名单很快公布了,谢金赫然名列其中,并最终当选为副主席。这位朋友说,直到现在他对当时好像后脑勺遭电击似的感觉仍记忆犹新。

其实,把生活中复杂的人际关系想象得过于简单的人才是真傻,相反,那些外表很傻,内里精明的人最能迷惑人,也最需要我们在他面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9.提防变色龙的“变脸术”

有一种人,可能此时对你真诚相待,彼时却突然翻脸不认人。至于何时真何时变,完全根据现实的利益需要。这种人就像变色龙一样一辈子会以几种面目示人,让你琢磨不透,更无法防范。

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他们的活动得到光绪帝的支持,但他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慈禧太后控制着朝政。光绪帝想借助变法来扩大自己的权力,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打击慈禧太后势力。作为慈禧太后,她当然感觉出自己的权力受到威胁,所以对维新变法横加干涉。于是,这场变法运动实际上又变成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权力之争。在这场斗中,光绪帝感到自己的处境非常危险,因为用人权和兵权均掌握慈禧的手中。为此光绪帝忧心忡忡,有一次他写信给维新派人士杨锐:“我的皇位可能保不住,你们要想办法搭救。”维新派为此都很着急。

正在这时,荣禄手下的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来到北京。袁世凯在康有为、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中,明确表态支持维新变法活动。

所以康有为曾经向光绪帝推荐过袁世凯,说他是个了解洋务又主张变法的新派军人,如果能把他拉过来,荣禄——慈禧太后的主要助手的力量就小的多。光绪帝认为变法要成功,非有军人的支持不可,于是在北京召见了袁世凯,封给他侍郎的官衔,旨在拉拢袁世凯,为自己效力。

当时康有为等人也认为,要使变法成功、解救皇帝,只有杀掉荣禄。而能够完成此事的人只有袁世凯,所以谭嗣同后来又深夜密访袁世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