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睡眠长寿经:不觅仙方觅睡方
14122800000011

第11章 掀起“梦"的盖头来(1)

梦与睡眠之谜

人为什么会做梦?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因而对梦的出现也众说纷荟。有人说梦是人日间兴奋的连续,有人说是人体质衰弱的表现等。究竟梦对人的身体的健康有怎样的影响?

随着对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千百年笼罩在梦境中的神秘面纱被渐渐撩开。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

人在做梦时,眼睛虽然闭起来,但眼球仍在不停地迅速转动着。测量这种“迅速转动”时的眼动情形,就可以准确地查出做梦的时间来。用这种方法现已查出,人类做梦的周期大约是90分钟。

梦是人体中主管各种功能的各个中心点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某一个中心点受到损伤,就不能形成梦,或形成一种残缺不全的梦,比如梦中人物只有图像而没有语言。有趣的是,梦的形成非常随意,梦既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也常掺杂一些超出现实的空想内容。有些人一觉醒来,对梦中情景历历在目;而有些人则对此统统遗忘。原来它与当事人的快慢波睡眠有关,假如他正在快波阶段,也即处于深睡阶段时醒来,则似乎未曾有过入梦的感觉。

做梦影响睡眠和健康?

经常听到有人说:“昨晚没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我昨晚梦多,简直没有睡”。于是,白天工作学习精力不足,仿佛梦真的耽误了休息。

其实这种看法是也并不是完全正确的。科学研究表明:做梦不仅不会影响睡眠和健康,而且是保护大脑健康所不可缺的生理活动的一环。无论是睡眠普遍规律,还是实验观察的结果,都说明失眠与梦感无必然联系。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在睡眠时会产生有梦催眠肽和无梦催眠肽两种物质,梦多的人脑中有梦催眠肽含量高于无梦催眠肽,可以延年益寿。

相反,梦少或无梦则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征兆。英国皇家医院的医生发现有些病人诉说头昏头痛,并称睡眠中不再做梦,后来确诊这些病人有轻度脑出血或长有肿瘤。

当然,做梦也并非多多益善。如果梦境不断,甚至噩梦连连,则会影响睡眠的时间和质量,白天就会感觉困倦,不利于工作和健康。许多患有慢性忧郁症的病人就长期被混乱的梦或缺乏梦的异常睡眠所困扰。当他们进行了通过电脑调节脑波的睡眠治疗后,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梦对健康的利与弊

德国神经学家科恩贝尔教授认为,做梦可以锻炼脑的功能。他说,大脑细胞平时的活动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强烈脑力劳动的时候,活动的脑细胞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脑细胞则处于休眠状态。如果这些休眠状态的脑细胞长期得不到使用,势必自我消退。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为了自我防止这种衰退现象,就只有借助睡眠时做梦来锻炼自己和演习自己的功能,达到自我完善、不被衰退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遇到难题,苦思苦想怎么也抉择不了时,睡过一觉之后,终于作出了比较恰当的决策。

这当中有无做梦的不知不觉的影响呢?有人认为梦也调节人的情绪,有助于次日适应困难的处境,以现实的态度处理问题。梦还能影响人的认识过程,对思维活动有所助益。如前面谈到的梦中解疑的实例,也说明梦有益于智能活动和创造性思维。

梦多梦少也能随心所欲?

健康的中老年人和某些病者,如脑血栓患者,在夜间睡觉时适当增加做梦时间,可推迟脑的老化及预防疾病发作。因为脑血栓患者睡眠与觉醒时相比,血压明显下降,血流更缓慢,在夜间尤其是在深睡眠期间,脑活动明显降低,代谢更缓慢,更易形成血栓;而做梦可使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升高,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睡眠医学临床已证实,凌晨4~7点,人体处在做梦增加的节律和“睡醒周期”,睡眠与心率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绞痛、心力衰竭、十二指肠溃疡、支气管哮喘和偏头疼的发作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为减少上述疾病在夜间睡眠中发作,患有上述疾病的人应适当减少做梦,预防夜间疾病发作。

适当的做做梦,对身体也有好处,那么要是有办法让做梦多少也由我们自己控制就好啦!其实,经过研究发现,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做不到噢!

因为,通过某些食品来调节脑内神经递质,就可以增加夜间做梦。如果你白天在上午的时候饮用了咖啡、茶叶,就会提高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白天觉醒程度相对也就得到了增强,进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且也能让晚间做梦增加。

像黄芪、枸杞等含甘氨酸量高的中药,如果一日三餐有目的食用,就可以增加体内甘氨酸含量,同样也能使晚间做梦增加。

还有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在工作、学习中勤于思考也使夜间做梦增加。睡觉前用玫瑰花和熏衣草芳香剂缓慢吸入,也是促使做梦增加的一个方法。

相反的,如果你本来每天的生活就很紧张,想要晚上少做梦。那么,就要注意白天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避免做梦的刺激因素。在睡前尽量减少兴奋因素,像饮茶、咖啡、吸烟以及看刺激性的电视和书等。避免睡眠时被外界强光、声音惊醒。注意身体状况,如过饱、饥、渴,睡眠时身体受凉、热刺激、手置胸部等,都可增加夜间做梦。

温馨提示

做梦本身不但不会影响睡眠,还会对人体健康起到许多积极的作用。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人体需要的蛋白质和生长激素,就是在睡梦中合成的。

“一夜无梦”睡眠质量就高吗

无梦睡眠并非好现象

所谓的“一夜无梦”,只是我们不记得自己曾在夜里做过梦。但如果经常觉得“夜长梦多”,则是睡眠质量不高的信号。人如果意识到自己在夜里不停地做梦,也就意味着睡眠曾多次中断;记得自己做了几个梦,则表示夜里曾醒来过几次。睡眠时断时续,自然就会使人觉得疲劳乏力。

科学工作者做了一些阻断人做梦的实验。即当睡眠者一出现做梦的脑电波时,就立即被唤醒,不让其梦境继续,如此反复进行,结果发现对梦的剥夺,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以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显而易见,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人在梦中以大脑右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右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人不做梦会怎样?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梦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噩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做梦,给睡眠温柔的保护

梦是人在睡觉时发生的,但是人们往往把没有梦的睡眠当成是好的睡眠,认为做梦是搅乱睡眠的。恰恰相反,做梦有时候是可以起到“保护”睡眠的作用的。

可以这么说,差不多每个人都曾做过梦见吃东西、喝水和解大小便的梦。这类梦实际上就是保护了睡眠。

做这类梦的时候,说明当时人们的胃内空了或饿了、口干了或者直肠胀满了、膀胱胀了,这些内部器官的刺激进入到脑子里,如果在清醒时,我们便会意识到饿了,口干了,想解大小便了,于是便会去吃东西、喝水或解大小便。

但此时正在睡觉,如果醒来去做这类事,就会打断睡眠,于是做梦吃东西、喝水或解大小便,使大脑皮层细胞对这类刺激的压力减轻而不必醒来.使睡眠能继续下去。这样岂不是起到了保护睡眠的作用吗?

但是,要说明的是,这种保护作用只是在大脑皮层细胞活动已经充分发育了的成年人才会有。那些尚未成熟的儿童还不具有这样的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梦好像是一台仪表,它对一些尚不为自己所知的身体变化会有所反应。譬如,有些肝炎病人在发病前几天会出现令人焦躁、恐惧的梦境,有的病人诉说在梦中感到右肋部损伤等。

如果人在没有什么不良症状或不觉得影响休息的情况下轻微做梦,可不必考虑健康。如果是做梦实在太多,影响休息与白天的精神,或做梦后出现症状,还是要去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

温馨提示

一般说来,白天多焦虑、恐惧和愿望时,处于疲劳、空腹、高烧状态时,受到声音与物理性刺激时,气压与气温显著变化时.都容易做梦。

梦可以充当疾病的“预言家”吗?

梦能预报疾病,这丝毫也不神秘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身体内部变化引发相应梦境的论述。如在《黄帝内经》的《灵枢》中就记载了各种气盛产生的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螨;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今天,医学专家们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除去心理因素的原因,某些反复呈现的噩梦确实具有预兆疾病的作用。身体通过梦境来提示我们,我们的身体“病”了。

此外,古代希腊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也曾讨论过梦与疾病的关系。

现代,西方对躯体疾病与梦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热点。

经过多年的研究,医学专家收集了不少关于梦象和病例的关系。常常病人在出现明显病症前,会有多次相同内容的梦。不同的疾病与不同的梦象有关,同一疾病的梦象常是相似的。

为什么梦可以预言疾病

做梦是人的一种普遍生理现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会提供一种刺激,并往往在梦中得到反映。因此,做梦可以说是窥视人体健康与否的一个窗口。人体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它是每个部分紧密联系整体。当身体的某个部分出现病症时,其他部分也会有所反应。

据说疾病会导致人体组织内生化的改变,可以破坏体内血清促进素的平衡,这种白天大脑无暇顾及的疾病初起的微弱信息,在睡梦中却能反映出来。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些疾病的征兆。

到了夜晚,梦就会诉说潜意识所感受到的病痛,提醒人们注意。而且,梦不仅反映了敏感潜意识对身体各个部分细致的感受,更可能由身体各个部分的病痛刺激引起。如同一个情景反复出现的梦,就称为“预兆梦”。

梦境与疾病的关系

我国古代医书《灵枢·淫邪发梦篇》就详细论述了梦境与脏腑虚实的关系。国外医学家用对梦的分析来预报人体某些疾病及发生的部位。

梦是大脑部分高级神经活动在睡眠状态下的持续,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梦是白日在大脑皮质中留下的痕迹重现,也包括心理的传感或受了外界的刺激所致,一般为良性梦,可起到心理平衡,心理宣泄及心理预测等作用。

病理性梦的产生则多为内源性,往往来源于体内潜伏性病灶产生的信息,多为噩梦。因此,梦具有反映疾病的物质基础。一些反复出现的梦境可能与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联系。

有肺部疾病的人,常常会梦见自己的胸部受压,身负千斤重担行走,或梦见自己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往往会梦见被追赶、心中恐惧、呼喊不出,或梦见自己从高处坠落,还没到地面就突然惊醒。如冠心病及心脏病患者,往往梦到被追逐,心中恐惧,呼喊不出,而突然惊醒。碰到这类情况,应适当加以注意,可到医院作些必要的检查。

不过,有时候梦不仅能预示将要发生的疾病,而且有些梦还可预见患者病情的发展或好转。

温馨提示

梦是最好的睡眠调味剂

梦是最好的睡眠调味剂

睡眠学家已证实梦来自右侧大脑半球的活动,梦对脑的发育成熟、智力开发和脑的衰老程度都起着重要作用。

不少人的睡梦中常常出现千奇百怪的组合,无论是场景,抑或是人物都会突然转换,人可以飞起来、落下去,有时还会有想跑又跑不动的奇特体验。

睡梦中出现的这些色彩鲜明的影像以及光怪陆离、甚至荒诞不经的情景,往往把人们带到一个几乎摆脱了严格的逻辑规律所制约的奇异世界里,嬉笑怒骂,大大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有些生理学家,认为一定数量的梦是必需的,因为它可以使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得到松弛,从而可使精神上起到缓冲、调剂与镇静的作用。经过实验证实,缩短做梦的时间会使人产生急躁与焦虑的情绪。

一些生理心理学家论断:正常的做梦有利于人的智力的恢复,因为一定程度的神经兴奋有助于神经联系的建立与巩固。

作为睡眠调味剂的梦境,似乎没有因果规律,也不受时空限制,然而却总能牵动做梦者的心弦,且体验是如此真切,情感是如此强烈。就算是荒诞不经的梦,在梦的当时也并不感到荒诞。那么,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何会出现一系列荒诞离奇或栩栩如生的梦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