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14121500000094

第94章 什么是难题

科多夫斯基

划定问题的难易标准

人们的一生要解决无数问题,这些问题有的简单,有的困难。那么什么样的题目算是难题呢?心理学家自有他们的标准。

在分析问题表征如何影响问题难度的研究中,科多夫斯基(Kotovsky)揭示了这样一个现象:问题难度与记忆负荷有关。他在这个研究中还研究了其他几个影响问题难度的因素,即规则学习的难度、规则运用的难度、现实世界知识(实际生活经验)与问题规则的吻合程度。科多夫斯基设计了一些问题,例如:3个有5只手的外星人,手持3个钻石球。外星人身材有大有小,手里的球也有大有小。但是有一个不和谐的情况:小外星人手里的球最大,中外星人手里的球最小,大外星人手里则拿着不大不小的一个球(中球)。为了恢复和谐,他们决定调换手中的球。调换时有三条规则:一次只能传递一只球;如果谁手里有两只球,则只能递出较大的球;不能接收比自己手中球小的球。请问如何传递方能达到目标?

在实验中,最难的问题比最容易的难15倍(以解题时间计)。科多夫斯基认为,被试者做难的题目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学习上。而一旦被试者们掌握了规则,则解难题和解容易的题目所花的时间几乎都一样了。,这是因为被试者学习之前要记住许多可能的解题路线,而学习之后只需记住一个正确解法就行了。

科多夫斯基的实验还证明,问题中规定的规则越是难懂,所需的学习时间越多,则问题也就越难。例如,在一个实验中,被试者学习问题A的规则的平均时间是119秒,学习问题B的规则的平均时间是309秒,后来被试者在解决问题A的时候所花平均时间为11.92分钟,在解决问题B时所花的平均时间则是30.85分钟。

关于规则运用的难度,科多夫斯基发现,规则越难运用,问题难度就越大。关于现实世界知识(实际生活经验)与问题规则的吻合程度对问题难度的影响,他发现,如果规则与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反,则问题难度增大。信息提示程度高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信息提示程度低的问题则不太容易解决。抽象化可以使问题的难度降低,但是抽象化问题的难度仍然是很高的。因为这类问题的搜索空间不大,没有什么分支,所以这样高的难度让人很难理解。于是研究者认为,问题的搜索空间不是问题难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综合数十个实验研究的结论,心理学家提出了复杂问题的如下一些重要特征。

①不透明性: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只有少数的变量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问题解决者一开始通常只能获得一些表面的信息,本质的内容必须自己寻找。

②多目标性:复杂的问题往往有多个目标,各个目标之间往往还相:互矛盾,问题解决者必须权衡利弊才能做出决定。

③情境的复杂性:复杂的问题往往有许多变量,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复杂,问题所指对象也不易操纵。

④变量间的联系:复杂问题的各个变量往往联系得十分紧密,牵一发而动全身,使问题解决者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

⑤动态性:复杂的问题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

这就好像生病一样,越拖越不好治。

⑥延迟性: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一个操作有时不能立刻看到效果,这就要求问题解决者有高度的耐心和记忆力。

心灵智慧点滴

研究影响问题难度的各种因素在实践中,尤其是在教育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弄清这个问题,至少会有三点好处:第一,在许多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中,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问题的难度,从而免去用于测定问题难度的相当大的工作量;第二,在智力测验工作中,由于可以随心所欲地操纵问题难度,测验题目可以随编随用,所以可以不再顾虑题目答案泄露,每次更换版本也无须大规模重新制定常模;第三,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可以更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学生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