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14121500000046

第46章 人多力量小

达谢尔

发现社会惰化现象

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登山运动员在攀越危险路段时,通常一条绳上要牵着七八个登山队员,以确保安全性,任何人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其他队员的危险,他们之间必须互相鼓励和帮助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个过程要求的就是团体的凝聚力和个人的集体意识。

一个集体拥有富有战斗力的团队精神,就可以产生正的效应,也就是说团队的产出比成员单个工作的产出之和大,因为团队精神可以刺激个人的努力。但事实上,团队产生的效应常常是负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原因在于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效应。

社会惰化也称为“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达谢尔(Dashiell)曾经用实验的方法测量拔河比赛中每个人的用力水平。按照一般预期,团队的努力应该等于团队中个体努力之和。例如,3个人拔河的力量应该等于一个人力量的3倍;8个人的力量应为一个人力量的8倍。但是,结果却不像预期的那样。

实验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独自参加实验,那么平均拉力可达63千克;如果是群体一起参与,则参加人数越多,每个人所贡献的平均拉力越小。在达谢尔的实验中,两人一起拔河时,每人平均拉力下降到了59千克;3人时继续下降为53.3千克;8人时人均仅剩31千克。

后来,其他心理学家重复了达谢尔的研究,结果大多支持他的发现:

团队人数的增加与团队中个体的绩效呈负相关。有关社会惰化现象的研究还表明,社会惰化在现实社会中是广泛存在的,即使是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亚洲也同样如此。

引起这种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也许是因为团队成员都认为其他人没有公平付出。假想你认为当你在辛苦工作时,别人却在偷懒,那么你肯定也会减少工作量来重建公平感;另一种原因是责任的分散。所谓法不责众,因为团队的成绩不会归功于个人,个人的投入和团队产出之间的关系不明朗。这样有的个体可能成为“搭便车者”,依附团队的努力。换句话说,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贡献无法被衡量,效率就会下降。

许多实验研究都发现,如果让被试者相信,自己的行为效率可以被鉴别出来,或是对个人行为贡献单独进行测量,则即使与群体一起完成一项工作,也不再有社会惰化作用存在。单独测量使人们保持了足够的被评价焦虑,因而行为的动机也得到激发。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进一步研究表明,群体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并不必定导致“浑水摸鱼”式的社会惰化作用。

可以发现,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

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任何人群和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相同的利益要求是一个组织产生的首要前提。没有这一点,任何组织都不可能产生,当然,团队精神就更无从谈起。为此,必须让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明白团队的目标是什么,自己在为这个团队目标奋斗中将会得到什么利益。这个目标既是团队对每一个成员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否则,大家到这个团队工作的目的就不明确,进入之后的行为方向也不统一。

心灵智慧点滴

如何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呢?必须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创建公平公正的机制,保证团队成员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一种精神的形成必须以一种积极健康的机制来维系,使遵从团队精神共同行为规范的成员都能得到高的评价。反之,如果善良的行为被压抑,受打击,高尚的行为注定会惨遭夭折。这些机制,既有利益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现实中,一些企业由于没有处理好团队成员间的公平问题而导致团队人心涣散,凝聚力锐减的事例不胜枚举。有的搞远近亲疏区别对待,培养亲信,扶植小圈子势力;有的有意制造矛盾,以便自己驾驭。凡此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建立公平公正的机制和氛围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