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14121500000026

第26章 神奇的身体控制术

尼尔·伊尔格·米勒

开发生物反馈技术

反馈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对一切身体过程和活动的调节之所以成为可能,是由于无数复杂的反馈回路的相互作用。例如,温度变化时引起的出汗反应;身体受伤时或不舒适时引起的痛反应;光线加强或减弱时瞳孔的调节。这些都是反馈过程。也有不少生理过程,变化缓慢或生物电反应微弱,不能被我们直接觉察到。生物反馈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医疗技术。

米勒是生物反馈研究的先驱,并因此闻名。生物反馈(biedhack)是一种运用仪器(通常是用电子仪器)通过视觉或听觉信号,揭示人体内部正常或异常活动的一种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操纵那些在其他情况下意识不到或感觉不到的生理活动,从而使人感受自己的生理信息,然后学习去控制它们。生物反馈的具体做法通常是,利用电子仪器把体内的活动状态加以放大,变成人所能感知到的信号,通过视觉或听觉呈现给人们,人们就可以通过操纵、对付、以至改变这种信号,从而达到操纵、改变体内原来觉察不到的不受人们意识支配的生理活动。譬如,心脏跳动的快慢,一般是人们意识不到的,也难以随意使之加快或减慢。如果我们把心脏活动所产生的电信号加以放大,并把它变成可看到的视觉信号,或变成可听到的一定声调的声音,我们就可以通过使看到的视觉信号变大或变小,使听到的声音变高或变低,从而达到使心率加快或减慢的目的。

米勒打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来说明生物反馈:新手学习投篮,开始总是或左、或右、或近、或远地偏离篮圈。他是怎样使球逐渐接近篮圈,并最后投中的呢?这是由于眼睛逐渐接近篮圈,接近或偶然投中对新手是一种安慰和鼓励,强化了他投篮的正确姿势和用力程度,于是使他投中的次数越来越多,最后掌握了投篮的技巧。如果把一个新手的眼睛蒙住,那么由于得不到反馈信息,不知道球偏离篮圈的程度,不知道怎样调整投篮的姿势和力量才能接近篮圈,他就不可能学会投篮。

生物反馈技术最早是根据傅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雅各布森在指导病人进行渐进性放松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利用肌电监测病人肌电活动,并让病人从肌电活动水平上了解自己肌肉紧张和放松的程度,可以帮助病人较快地进行肌肉放松。

60年代开始,米勒根据操作式条件反射学习理论,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内脏反应训练的实验研究,于1967年首次获得成功。他对大鼠进行调节血压下降的训练,经过学习(灯光、尾巴电刺激),大鼠会做出血压下降的“正确”反应,来获得免遭电击的奖赏。以后有学者在人体试验中也发现人的血压、脑电、心率、皮肤温度等可通过学习来自主调节。

过去的心理学家一直认为,内脏的活动比如心跳快慢、胃肠蠕动是无法通过学习加以控制的。米勒所创立的生物反馈技术第一次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通过生物反馈的方法,可以控制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的心脏、血管、胃肠、肾脏和各种腺体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因此生物反馈又称为“内脏学习”。在这种研究的推动下,生物反馈训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曾一度风行美国。20世纪70年代,生物反馈训练开始被应用于竞技体育之中。

现代生物反馈技术与放松训练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得到广泛应用和受到欢迎。

心灵智慧点滴

生物反馈的种类主要有:脑电波反馈,肌电反馈,心率反馈,血压反馈,皮肤电反馈,皮温反馈。脑电波反馈的训练可以使失眠病人产生睡眠脑电波,如波和波。肌电反馈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紧张度,使瘫痪肌肉恢复功能,或降低肌肉紧张度,使人解除紧张,这里体现了生物反馈训练的特点为双向性,它不单是放松训练,同时也可作紧张性训练,此点不同于放松疗法。心率反馈训练可以使病人应付应激情况,保持心率正常。

血压反馈训练可以使高血压患者觉察和控制自己的血压;也可以辅以肌电或皮温的反馈。皮肤电反馈和皮温反馈训练多用于治疗焦虑、偏头痛和雷诺氏病等。

人物志

尼尔·伊尔格·米勒(Neal Elgar Millel,1909—2002),美国心理学家,生物反馈学说的创始人。1952年担任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职位。其后,他受聘于洛克菲勒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和生理心理学实验室主任。

米勒重点研究个体能够学会控制他们自身内部环境的各种条件,并热衷于生物反馈方面的开拓性的研究:1958年被选为全美科学院院士,195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1年米勒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