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14121300000053

第53章 喜歌篇(1)

情歌

情歌在民间小调系列当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情歌的艺术水准往往也比较高。情歌一般词曲并茂,表达劳动人民生活中的真挚感人爱情。情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第一种,倾诉互相爱恋之情,表明择取爱人标准的,比如《丝线牵桥妹敢过》和《金银不是如意郎》等等。第二种,抒写离别之苦、想念之情的,比如《把你画在眼睛上》、《和来捏作一个人》等等。第三种,表达永不分离坚贞爱情的心愿,比如《情愿挨打不丢郎》、《出了衙门手牵手》等等。第四种,告诫劝慰与怨情吐歌之类,比如《要学苋菜红到老莫学花椒黑了心》和《小妹郎多乱了心》等等。羌族称情歌是“苕西”。按照羌族的风俗习俗,生活里羌族青年是不可以在自己家里唱情歌的,他们只能在户外和山野对歌来恋爱,抒发内心深处情感。羌族情歌感情真挚,想象丰富比喻生动,具有格外的感染力。

山歌

从广义上看。山歌属于情歌一种。比如羌族民间的劳动山歌,讲究语言简练,注重生产环境,阐明劳动意义,鼓舞劳动情绪,充满劳动喜悦。所以山歌对于勤劳的羌族人民来说,是辛勤劳动和热爱生活的象征。山歌离不开歌声,歌声是劳动的伴侣。羌族的山歌从内容上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抒情山歌。二是劳动山歌。抒情山歌婉转优美,带有浓厚抒情色彩。比如羌族山歌《龙窝山上云重云》唱道:“龙窝山上云重云,只闻歌声不见人。红曰高照云雾散,羌族姑娘牧羊群。”这一羌族山歌的创作,是用了比较粗线条的艺术手法勾勒出来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另外用山歌形式对于羌族人民劳动生活给予高度赞美。比如在《摘椒歌》里面唱的:“太阳出来辣悠悠,贤妹出来晒花椒。花椒晒的大张口,贤妹晒得汗长流。”羌族劳动山歌音域高亢,形式多样。常见的山歌有《耕地歌》和《割麦歌》等等。羌族人民在艰苦劳作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着身边的一草一木,用响亮歌喉抒发出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比如《挖药歌》:“五月草莓红遍山,正是虫草冒尖尖。不管官大和贫贱,都要低头斜眼看。不论亲疏和里外,等你只有七八天。”这些悠扬的劳动山歌,确把羌民身上的劳动热情歌讴得淋漓畅快。

海歌

京族的海歌是京族渔业生产当中产生的歌,也是京族百姓自己创造的一种传统民歌艺术。海歌所唱内容大都是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友谊和爱情等。京族音乐有民间歌曲、器乐等等。民间歌曲有海歌、小调、舞歌等等。海歌主要是反映出海捕鱼或摸螺、洗贝等劳动生活,旋律明快,节奏规整。京族海歌艺术特点犹如同大海性格,曲调起伏,浪峰波谷,高亢远传。京族海歌还有的曲调缠绵,荡气回肠,比如这般吟唱道:

海阔天空,有网就抛有钩就放,

万一江狭海浅。网抛无用钩亦空忙,

如今江阔海宽,有钧有网随意扬竿张网。

去海歌,你见我情去海无。

我情不高又不矮,面白唇红似珊瑚。

海歌借海中珊瑚抒情,海歌缠绵回扬。

誓歌

誓歌属于情歌。比如有《哥是树来妹是藤》唱吟:“哥是山中树一根,妹是树上一条藤。狂风吹着树摇摆,藤儿把树缠得紧。哥是山中树一根,妹是树上一条藤。树老空心终将死,叶落藤枯心也甘。”这一首民间歌谣有一点类似《阿诗玛》曲调词式。它用比喻的艺术手法,以当事者发誓的语气,形象深入描绘出民间羌族男女青年对于爱情的执著追求,不论外界变化和阻碍有多大,男女双方心心相连,至死不渝。

儿歌

我国古代称儿歌为童谣或者童子谣、孺子歌、小儿语等等。《左传》中有“卜偃引童谣”的文字记载。儿歌原来属民间文学,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儿歌步步成为儿童文学重要样式之一。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就是儿歌。儿歌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也是民歌的一种艺术样式。

儿歌总是和儿童的游戏活动相伴相随的,因此儿歌对于儿童的作用也就和游戏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使儿童在欢歌戏笑中受到文学的感染。儿歌这一名称在我国的正式使用,是在五四以后歌谣运动大发展时期。儿歌内容多反映儿童的生活情趣,传播生活、生产知识等。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曲调接近语言音调节奏轻快,有独唱或对唱。比如福建浦城儿歌《月光光》。儿歌中既有民间流传的童谣,也有作家创作的诗歌。儿歌按其功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训练语言能力的绕口令等。

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传。

儿歌的表现艺术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等,其中运用较多的是拟人。儿歌的内容十分浅显,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儿歌单纯描摹叙述事件,简单有趣的韵语表明普通事理。比如圣野的儿歌《布娃娃》:“布娃娃不听话,喂她吃东西不肯张嘴巴。”于天真稚气中表达了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模仿和思考。同时孩子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马上就会联想到自己吃饭的情景,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比较单纯。限于口耳相传。儿歌的篇幅应当短小精巧,结构应当单纯直白。

民间常见的儿歌,一般很短,多为四句、六旬、八旬。从每一句组成字数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等。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儿歌短小,单纯自然,易学易唱。比如全舒的《小青蛙》所言:“小青蛙,叫呱呱。捉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全部儿歌只19个字,描绘出了一幅青蛙保田的生动图画。儿歌往往是通过游戏方式实现传播的。这就要求儿歌作品适合诵唱,并且与游戏相互配合,呈现出鲜明音乐性和节奏感。一曲音乐感强、节奏明朗、生动活泼的儿歌,可以引起幼儿的美感和愉悦感,引起学习语言积极性。无论是传统儿歌还是创作儿歌,或者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儿歌,一般都具备合辙押韵、节奏明快、语言活泼的艺术特点。还有一些儿歌采用叠词叠韵手法,比如有一曲儿歌《小鸟学我操操》所唱:“风吹杨柳飘飘。小鸟学我操操。我伸腿它踢脚,我拍手它跳跳,我把腰儿弯弯,它把尾巴翘翘。操好了再见了,小鸟扑哧扑哧飞走了。”全部儿歌词押了“iao”的韵。用摹声词叠词叠韵,表现出汉语言的音响美、回环美与动感美。

越人歌

《越人歌》和楚国的其他民间诗歌一起成为《楚辞》艺术源头。《越人歌》有文字记载处,是汉刘向《说苑·善说篇》第十三段。《越人歌》故事讲的是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河边。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洗手给襄成君讲述了楚国鄂君的故事: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他们一起坐船出游,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并且打动了鄂君。鄂君明白了《越人歌》歌意以后,反而没有生气,还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意与他同床共枕。庄辛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 求。按照楚人的礼节把手递给了他,还庄重地把一幅绣满美丽花纹的绸缎被面披在了请求者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