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纸鸢
风筝因为形如鹞鸢,所以老百姓又叫做“鹞子”。根据史载风筝开始于春秋战国。民间能匠鲁班首创“木鸢”,“乘之而飞”就是我国的风筝源头。后来民间用纸代木的风筝称为纸鸢。五代时候,又在纸鸢上系上竹梢,风入竹梢声如筝鸣,这才开始叫做“风筝”了。风筝到了明清两代,民间都十分盛行。小说《红楼梦》大观园中,林黛玉等人放风筝,不仅仅是娱乐,而且还保留了放晦气这一古老习俗。放风筝和放晦气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原来过去放风筝一开始,就和原始宗教活动密切有关。从前生产力十分低下,科学技术极不发达时代。人们没有能力抵御疾病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因此产生了某些崇拜神灵,祈求天赐好运的心理。这种信仰表现在许多方面,比如在放风筝上也有所寄托。人们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上天去。又故意剪断牵线,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就可放走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所谓消灾祛难。因此,林黛玉放的风筝不管如何好看,最后都必须剪断牵线让它飞走。这种风俗在叫做放断鹞,也是一种放晦气的风俗,其实这种风习国外也有。比如在朝鲜,风筝节中人们把苦恼写在纸做的飘带上,缚在风筝上,飞上天空后,就把放风筝的绳子割断,风筝随风飞走了,认为自己的苦恼也随着远远消失了。
雁:信守鸟
雁其实只是一个动物属称。分布在我国的雁有很多,它们是鸿雁、灰雁、豆雁、红胸黑雁、黑雁、雪雁、斑头雁、白额雁、小白额雁等等。由于每种雁有差异,生活习性不同,所以它们迁徙路线因繁殖地和越冬地也不同。我国民间常说的雁一般是指鸿雁,也就是家鹅的祖先。
雁与书信有关的传说有两种:一是雁足捎书;二是群雁的行列,在空中排成字形。李清照《一翦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里的“谁”,实际指的是雁,用的是第一个意思,接下来的“雁字”,用的是第二个意思。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雁点青天字一行。”夏宝松:“雁飞南浦砧初断,月满西楼酒半醒。”
“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史载,汉武帝时出使匈奴的苏武被反复无常的单于扣留达19年之久。昭帝即位后,了解到实情,让新派出的汉使对单于说:“汉朝天子猎到一只北来的大雁,雁腿上系着一封信,写着苏武正在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单于见道破天机,无法隐瞒,遂放苏武归汉。“鸿雁传书”一词即由此而来。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来形容女子貌美,其中,落雁的典故源自王昭君。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静。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从此。
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信鸽:平安鸟
经过驯养的鸽子可以在几百里、甚至千里内来往不误。有时,商旅在途中遇难,船舶沉没,而鸽子就能从千里之外飞回乡里,传书送信。这种利用鸽子传书的方法始于我国唐朝,唐开元时有个宰相名叫张九龄,他少年时就曾驯养过家鸽,传送信件。张九龄每当要与亲友通信时,就把写好的信系于鸽子足上放飞,风雨不误,传送迅疾。张九龄很喜欢这种信鸽,称之为“飞奴”。
到了宋朝,以鸽传信的人就更多了,除了到海外的商人用鸽传书以外,其他人也有以鸽传书的。如《宋朝事实类苑》卷十一中说:“蜀人以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得达。”我国以鸽传书的事,很早就引起外国人的注意。在唐宋时代,朝鲜和日本就有人到中国来买鸽饲养,用以传书。如在《萍洲可谈》一书中,即记载着高丽人(今朝鲜人)在江南常州买鸽饲养的故事。
关于鸽的故事和传说为人熟知,其中有一个与王昭君有关。湖北省秭归县是王昭君的故乡,当地的万朝山下产一种琪桐树,它开的花远看极像鸽。又名“鸽子花”。王昭君出塞后时刻思念故乡,每日清晨要向南褥祝,逢时逢节还朝南三拜。每当昭向南方礼拜时,她所养的鸽子也跟着她向南点头。昭君见此便每天写一信交白鸽送回故乡,于是一群白鸽结伴飞返,它们搏风雨穿云雾,越过99道河,翻了99座山,熬了99个夜,才飞到万朝山下,它们万分疲倦在琪桐树上歇憩。从此每年琪桐树上便开出鸽子花,代表王昭君向故乡父母问好。
鹦鹉:学舌高手
鹦鹉往往出现在名贵的仕女图中,她们陪伴深闺小姐熬年度日,于是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里,精雕细琢的鹦鹉架上,栖息着一只雪白的鹦鹉。更有脍炙人口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鹦鹉的豢养者当中。最出名的应当是唐明皇和杨贵妃。唐明皇把鹦鹉称为雪衣娘。苏东坡诗“记得金笼放雪衣”用的就是这一典故。《红楼梦》中潇湘妃子养的鹦鹉,每逢它的主人林黛玉走来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民间百姓一直都以为“鹦鹉能言不离飞鸟”。其实鹦鹉能说话只是一种条件反射,并没有什么思维能力。宋代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里说,药山惟严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师日:如鹦鹉学人话语,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牙慧。“鹦鹉学舌”,即使学得惟妙惟肖,也总归是学舌。后以“鹦鹉学舌”譬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见解。
鹌鹑:动物人参
鹌鹑属于珍贵之物。鹌鹑是中国古老的食用禽之一,古诗有道:“肥兔与奔鹑,日 夕悬庖屋”,这里称之为“奔鹑”,是因为《诗经》当中便有“鹑之奔奔”的诗句据说“奔奔言其健也”。这中奔奔鸟强健而且好斗,同时早在宋朝便有斗鹌鹑的风气,朱有睃《元宫词》有“遇着中秋时节近,剪绒花毯斗鹌鹑”,此风一直延伸至明代甚至清朝。在“烹饪王国”的中国,早在唐朝就盛行一种“烧尾宴”,即当时读书人考得了功名或升了官的庆祝宴会。
第二是初次上任的重要官员献给皇帝的名肴。根据目前统计,民间用鹌鹑烧成的菜肴,已有60种之多。它的肉、蛋、腰、肝、骨、爪等等几乎无一不可烧成诱人珍馐。现在中国内地也有不少地方可以吃到“全鹌席”。从营养学上看来。鹌鹑的价值不在其味而在于养分。鹌鹑蛋的组成物质要比鸡蛋丰富,纯度也比鸡蛋高,最适宜病人和儿童食用,有所谓“动物人参”之誉。
布谷鸟:啼血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是大诗人自居易当年在江州,也就是今天的九江市所见所闻。“杜鹃啼血”说的是古代民间传说杜鹃是一种“怨鸟”,“夜啼达旦,血渍草木”,啼血哀鸣。可是在那些天天下地的农民听来却是“快快布谷”。所以大杜鹃又名“布谷”。更有意思的是,穷人听了“布谷布谷”叫是“脱却布裤”。小媳妇听了是“家婆打我”。
民间的杜鹃比麻雀大了一些。而杜鹃所产的卵却与麻雀卵一般大,这就为将卯塞进其他鸟的巢提供了便利。杜鹃并非猛食,可是它在飞行时很像鹞,而且飞行时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翅膀差不多触及地上的草,有时拍打双翼……它为什么要这样呢?当然不是表演特技,这是它用来吓住正在巢中的鸟的手段,巢主人逃走了杜鹃便可以从容产卵了,有时是将产在地上的卵衔入巢中。英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民谣:“杜鹃来时种燕麦。鹬来时晒干草,种田佬只有赶快逃。”因为等到杜鹃来才种燕麦,有失农时,今年必定闹灾荒,所以种田人要赶快逃。它与中国农民将大杜鹃来到认为是劝人“布谷”寓意完全一样,不过表现方式不同。因为杜鹃是候鸟,所以在物候学上它是重要的“指示动物”。
达翰尔觅鹰
勇敢的达翰尔人有善骑好猎的传统。当每年的农闲之际,内蒙古东北地区的达翰尔人开始采伐放排,养生狩猎,驯养苍鹰。放鹰捕猎是达翰尔人独特的一种生产方式。掌握了苍鹰特有的生活习性之后,达斡尔人就开始设法捕捉住它们。
捕捉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用一片小方网,底边套在树权中间横木上,其余三个边是尖的,上边用马尾或马鬃毛吊起来,然后把其立在苍鹰常来往的高冈树梢顶上,因苍鹰栖止在高处,往往把其误为树权,落在横木上面。此时此刻苍鹰的头部已插到小方网中。苍鹰起飞时候,是从来不掉头往回飞的。所以它一旦起飞,就冲断了吊起小方网的马尾毛,活动的小方网变成兜网,苍鹰就被裹在其中。时刻关注的猎手骑马或跑步到山冈上,把鹰用布包好带回来。
达斡尔人捕捉鹰的另一个方法是用戴盖捕鹰。达斡尔人在苍鹰经常寻食飞翔的江河边的塔头墩底部抠四个互通的窟窿,一旁斜立着一个支起来的网。在网和塔头墩之间撒点粮食,鸽子腿上拴上两根细绳。绳子的一根拴在塔头墩上,另一根由猎手拿着,立着的网系有长绳,绳头也由猎手拿着。蹲在隐蔽处的猎手,看见苍鹰在上空飞翔时,使劲用线拉鸽子的腿,有意叫鸽子蹦跳。爱吃鸽子的苍鹰得意忘形从空中俯冲下来,就快要抓住鸽子刹那,鸽子急速钻进塔头墩的窟窿里,而苍鹰刚刚落地时刻,猎手一拉网便扣住了它,然后再用布包好带回来。
达斡尔人的第三种觅鹰办法,是用套圈捕鹰。达斡尔人用白马鬃毛或马尾毛做的线圈,一头拴在细长木杆上,捕鹰人根据白天苍鹰活动的范围,掌握夜间栖息的地点。夜幕降落时从逆风方向悄悄挪动脚步,走到长杆能够着的距离,从树枝空隙中把长杆伸到鹰头部。用杆子头轻轻碰一下正熟睡的鹰。它刚抬头环视之际猎手已套住了它的脖子。有时苍鹰在旷野抓不到食物,饥饿过度时就到村屯抓家鸡,此时猎手便趁机用套圈套住它。然后再用布包好带回来。捕到鹰后用布包上,只是把头尾露在外面,把红枣大小的铜铃固定在小块长方形皮子上,将皮子系在鹰尾根部,以备鹰丢失时听到铜铃声好寻找,也起到吓走野鸡、野兔的作用。猎手用两根50厘米长的软皮条,分别拴在鹰的双爪上,另一头拴在一种叫做“多木库”能够转动的木架子上面。
民间训鹰别具风格。苍鹰小的时候被捕到有点胆怯。但是经过锻炼之后的鹰,也就逐渐不怕人和马了。更不怕主人了。刚刚捕到的鹰因为惊吓动气而不思饮食,过一段时间后要喂它少量干净的鸡肉或狗肉。每隔两三天将干净的麻线小团包在瘦肉片里喂鹰,以此达到去火清胃的目的。鹰不怕人的时候可以用肉饵引诱训练。在鹰爪的两根皮条上接根长绳子,以防鹰飞走时好抓住它。
主人手拿剥皮的狗肉或拔毛的鸡肉走出几米远,摆动肉的同时喊“决、决、决”。
鹰听到主人的呼叫一下飞过来。主人逐渐加大距离反复训练百米以外的飞鹰。
鹰听着主人摆动肉块时的呼叫声,飞过来时就可以出猎了。主人在出猎的第一天。把家里带去家鸡或者剪掉翅膀的沙半鸡放在荒野之上。此时此刻,鹰看到了家鸡或者沙半鸡奔跑,鹰借着主人的手臂推力,啪的一下,脚蹬手臂飞了出去,从空中看准俯冲下去,用利爪揪住鸡,用钩嘴揪掉毛,一块一块肉吃。当鹰吃两三口时,主人就把肉抢下来,然后走出百米之外,手里晃着肉大声喊道:
“决、决,决”。鹰听到之后,又能很快地飞冲出去。于是这一只鹰已经能在荒野匕狩猎了。
傣家支火雀
居住在滇南元江坝的傣家人,每一年中秋前后都要去“支火雀”。中秋将要到来时刻,元江坝子一片金黄丰收在望,却不知从哪里飞来许多火雀,时而落在田坝。时而飞啄谷粒,为害无穷。这时傣家村寨的青壮年男子就都赶紧在四周敞亮的田坝中央,选定一棵枝叶繁茂、高大如伞的芒果树,支下“子条”(一种沾性极强的寄生植物的浆,多取自杉松寄生物)捕捉火雀,民间称为“支火雀”。有的人还把一只活火雀的眼皮用针线缝起来,放在子条上面,称之为“诱子”。天空中的火雀群,只要听到同伴的叫声,或看见同伴安然地在树梢,便争先恐后落向树顶来找同伴,谁知傣家人的蓝布袋子早就等着它们了。傣家人“支火雀”不仅是一项除害灭灾、保护庄稼的有意义狩猎活动,还是增添食品、调剂生活的一种乐趣。多少年来,傣家人把八月的中秋“支火雀”作为一个民间传统习俗保存下来。火雀也可以称得上是珍禽,它的形象如同小灰鸽子,味美可口,肉质鲜嫩,属于上等滋补良品。傣家人多把剩余的火雀肉腌入罐内,用作目后待客之用,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价廉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