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14121300000017

第17章 喜舞篇(1)

扭秧歌

一般而言,秧歌是汉族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秧歌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因流传地区不同,又有陕北秧歌、晋北秧歌、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等等。秧歌在表演形式上以开始和结束为大场,中场穿插小场。大场为变换队形的大型集体舞。小场是两三人表演的带有简单情节的舞蹈或歌舞小戏。秧歌大场子的表演人数一般在16至60人之间,主要表现队形不同的变化,常用队形有“满天星”、“八卦阵”、“单双圆场”

等近七十余种。比如在夜间各执彩灯表演,可以组成各种美丽图案。过街场子的活动人数比较多,表演不分日夜,多在街巷一类场地表演。“踢鼓秧歌”的表演主要在春节期间活动,每年正月初三至二月初二是“踢鼓秧歌”的活动期,先由各村闹“小秧歌”、“小场子”和“对秧歌”活动,大约正月十五以后,便开始由几个村联合闹“大场子”,逐步形成春节文娱活动的高潮。

1942年陕甘宁的红色边区出现了“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边区人民群众称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充分反映了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新中国成立后新秧歌成为群众在节日、集会时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有的地区还把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等歌舞表演形式也统称为秧歌。

鲤鱼灯舞

汉族的鲤鱼灯舞,渊源久远,流传很广。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鱼图腾舞蹈,东汉张衡《西京赋》中就有鱼化龙、龙变鱼的记载,由此可见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西汉京都长安,鱼灯龙灯以及鱼龙文艺已极盛一时。广东鲤鱼灯舞是目前最保持传统特色的民间舞蹈,各地还有“五鲤五锣”的鲤班组织。因为汉族历来以农业为主,鱼桑为辅,所以有近水沃土谓之鱼米之乡。百姓把鱼肥粮丰谓之吉庆年月。再以鱼与“富足有余”的余字谐音,夫妻和谐又谓之“鱼水和谐”。鱼便成了“吉祥、幸福、美满姻缘”的美好象征。鱼群以鲤鱼最为代表。而且“鲤鱼灯”舞,与狮舞、龙舞等民间舞蹈一样,寄寓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

仿古宫殿式的“龙门”,也是银灯闪烁、金碧辉煌的一座堂皇雅丽的花灯。

所用对联是“春景十分八音并奏,龙门百丈一跃而登”。整个鲤鱼灯舞分“群鲤嬉春”、“双鲤比美”、“喜跃龙门”三段。“群鲤嬉春”通过群舞,鲤群的平、侧、卧、翩、沉、浮等多姿多态的舞姿,各种“穿花”队形,互相穿织,频频嬉舞,表现了春光明媚、鱼群欢跃、春游碧波的美景。“双鲤比美”则属龙鲤对舞,通过双鲤交尾的双人对舞。把舞蹈推向双鲤戏水、情深意蜜的意境。“喜跃龙门”全舞高潮,鲤群在金光闪闪的“龙门”前喜气洋洋地“相门”、“游门”、“嬉门”、“闹门”,进而迎着百丈悬波,冲浪而跃,最后终于扑浪,一跃而登上龙门。

凤阳花鼓

过去,江南一带冬季有民谣唱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有钱人家卖田地,无钱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女卖,身背花鼓走他乡。”接着一个女人敲鼓、一个女人鸣锣,冬冬锵、冬冬锵、冬冬锵地伴奏起来。其小调儿唱得婉柔动听。歌词也比较哀怨动人。相传,早在明朝时期,朱元璋做了皇帝,他为了要充实自己故乡凤阳地方。下令把江南富庶地方的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一带有钱人家十四万户迁徙到凤阳去,不准他们逃回原籍,那班富户为了要想回乡扫墓探亲,一方面又要顾到皇帝的禁令,只好在冬季借口年荒,行乞潜回故乡,到了翌年春间再到凤阳。于是民间相沿成俗,以后不论年岁丰歉,仍要到江南去唱一番花鼓。现如今,凤阳花鼓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民间唱艺。

斗百草

斗百草又名斗草。斗百草是我国古代民间喜闻乐见的游戏风俗。斗草的起源据说与中医药学有密切关系。神农尝百草是远古祖先发明的草药治病方法。夏代先民已形成五月初五到郊外采药习俗,人们拈花撮草,互相比赛,看谁采得多,谁的植物知识丰富,斗草游戏也就自然而然产生。最初,不叫斗草,而是叫踏百草。宋代以后斗草风气益盛,不仅仅限于端午、春夏两季,而是随时可斗,元明清相沿成习。斗草如何斗呢?民间主要有两种斗法:一种比较文雅,称为“文斗”,就是众人采到花草后,聚在一起,一人报出自己草名,其他人各以手中的草来对答,当一人报出的草名其他人都对答不上时,就算赢了。小说《红楼梦》第六回对于这种斗草之法有一段精彩描述。另一种斗法比较粗简,称为“武斗”,也就是两人持草相对,每人两手各持一草花茎的一端,并使双方的草茎相互勾搭,然后用力相拉,谁的草茎被拉断就为输家,不断的就算赢。故宫博物馆珍藏的清代宫廷画家金廷标的《群婴斗草图》里面,画了十个男婴,细致地描绘了武斗中找草、拔草、运草、斗草等全过程,真实地表现了儿童们节日斗草的欢乐气氛。斗草之风,民间至今仍然流传。

放风筝

风筝的出现在我国至少已有2500多年。最初风筝不叫这个名字。在古代南方称风筝为“鹞”,北方叫做“鸢”。相传风筝是春秋时鲁国人鲁班发明的。

据说鲁班是从空中盘旋的鹞鸢得到启迪,便“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据说古代哲学家墨翟也曾制作过木鹞。《韩非子》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汉代的韩信也曾“剖篾扎架,糊纸引线,乘风飞空”,有纸鸢之称。五代的李邺在纸鸢上装了竹笛,风动笛呜宛如古筝,从此有了风筝之名。风筝普遍作为老百姓喜爱的娱乐玩具是从隋唐时代开始的。

唐诗人李商隐的“西楼一夜风筝急”,就是写的当年放风筝的情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的《百子图》都有放风筝的生动场景。过去民间有一种专门放风筝的艺人,他们和杂剧杂技演员一样竞技斗巧,被称为“赶趁人”。明清时代,放风筝风俗更盛,清代流传的一首《北京竹枝词》曾表达了放风筝的盛况:“风鸢放出万人看,干丈麻绳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样巧,~行飞向碧云端。”随着时代的变迁,风筝保存了传统风格流传民间。北京天津风筝逐步形成了独自的特色,潍坊风筝也有自己的艺个性。我国的传统风筝可以说五光十色,千姿百态。眼花缭乱。风筝还以结构分成有硬翅、软翅、串式、桶形、板子、立体等等样式。民间更有放风筝就是“放晦气”一说。

摆龙门阵

摆龙门阵其实就是讲故事,它简便易行,因而流行最广泛。两人一起玩耍、做法、同行者均可讲故事。三五人相聚,更是最好场合。这种形式四川叫做摆龙门阵,东北叫做闲唠。现在民间讲故事活动,已发展成故事晚会,进行专场舞台演出,学校作为对幼儿和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陕西合阳县乳罗山下的孟庄村,更有一种独特的讲故事娱乐形式。该村三百多户人家,分住在南、北两条巷里。南城和北巷,留存着一种叫说故事这种古老而独特的民间娱乐形式。农历正月初五即开始串连、筹备,正月十四日开始说故事活动,连续进行,直到十六七日结束。所说故事多是本乡本土过去一年中所发生的轶闻轶事、生动插曲以及当地风土人情,或表扬好人好事或者鞭笞歪风邪气,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群众自我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