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喜事大观
14121300000014

第14章 喜地篇(1)

壮族吃李果

吃李果是壮族流行的习俗。当地百姓又之称为“泼泥”。农历四月间,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是单季稻插秧大忙季节,青年男子路过田间,常被插秧姑娘问道:“阿哥,吃李果吗?”有时,小伙子不知如何应答时,突然泼来一把把田泥。

小伙子可以逃开,也可以泼泥还击。青年男女相互泼泥,又自然站在田头对歌。

男方总要唱一支谢果歌:“李果甜、李果香,阿妹李果像蜜糖,今天吃了难忘记,明年结果再来尝。”广西民间传说,古代有一对恩爱夫妻,连年遭灾后,丈夫懒于生产,仍外出串村唱歌。妻子下田插秧时,村上姐妹察觉她心中苦恼,待她丈夫路过田间泼泥唱歌责备。丈夫回家自愧,第二天牵牛扛耙,和妻子一道下田耕作。另一民间传说,一穷书生上京赶考半路饥渴,见路边李果累累,在树下摘取,一把带泥的稗草甩来泥浆溅身。一位壮族姑娘前来道歉,邀他进家换下脏衣,洗净晒干后送到李树之下,赠果告别。后来书生考中,当了州宫,娶了这位姑娘。民俗相沿成习。

捉蚂蚱节

捉蚂蚱节是哈尼族的习俗。夏历六月水稻开始抽穗,为避免虫灾,村民要过一次捉蚂蚱节。届时全寨男女老少都到田里,以户为单位开始捕捉蚂蚱。每家捉够一竹筒后,把蚂蚱一只只各撕成五份,将其头、腿、身、股、翅膀分别集中堆在一起,用划开的竹片依次夹起来插在田埂和排水沟旁,以此对尚未捉到的蚂蚱进行恫吓。半小时后将这些被肢解的蚂蚱收回竹筒,带回家去油炸熟当菜肴。离开田野返家时,人们要不停地大声喊叫:“蚂蚱,三天内不捉你了,三个月内你不要吃稻谷”。

云南风情

(1)刀竿节

刀竿节是云南省怒江地区傈僳族自治州的民族节日,也是碧江、福贡、 沪水一带傈傈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习风。刀竿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 为期一天。节日里面的妇女身穿镶有红黄蓝等色花边的上衣。衣服上面点缀 各种形状银饰的花裙。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男子穿麻布短衫裤。腰系一条 七八尺长的红色或黄色腰带,小腿上有吊简、膝箍,腰佩长刀肩挎箭包。节日 的会场中央竖立着二三根约二十米长的粗大木竿,木竿上下插有三十多把 明晃晃的长刀,作为攀登的横档,刀刃向上,银光闪闪,谓之“刀竿”。爬刀竿 的人,一般都是傈僳族的中年人。他们经过长期的训练有一套特殊上竿本 领。按照傈僳族人民的习惯,爬刀竿者身穿红布衣裳,缠红布包头光着双脚。

爬竿一开始,人们涌到竿下,围绕刀竿唱歌跳舞。歌词内容主要是:“父老乡 亲好好瞧,仔细看啊,我们就要上刀竿了。”随着歌声纵身跃上刀竿,握住刀 口脚踩刀刃,像爬梯子一样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他们爬上竿子顶端,从腰 里掏出一串鞭炮,点火刹那鞭炮响彻云霄。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众人向爬竿 者敬献美酒。接下来,会场上青年男女开始丢烟包活动。这是一个传情活动, 男女各站一边互相投掷,如果姑娘接着了小伙子的烟包收藏起来。说明这个 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相传明代外族人入侵云南边疆,朝廷派出兵部尚 书王骥带兵前往御敌。王骥到达滇西北后,依靠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驱逐 入侵者。不久王骥奉旨回京,不幸途中二月初八被奸臣害死。为了纪念这位 反抗外族入侵的历史人物,傈僳族人民把每年的二月八日作为自己的刀竿 节。百姓上刀竿表示了保卫疆土,反对入侵的民意决心。

(2)风流街

风流街是云南当地百姓对于“陇端节”的一个俗称。风流街也叫做“窝端”节。它是云南省富宁县一带壮族人民的民间节日。风流街在每一年农历的一月至四月举行,节日为期三至五天。这里的“陇端”是壮语的音译。“陇”就是下的意思。“端”是宽阔平坦的地方。“陇端”的直译就是去到宽阔平坦的地方去。当地汉族人民把壮家的“陇端”民间节目又叫做“赶田坝街”或者“赶风流街”。“陇端”节日里的主要文娱活动有民间戏剧、民间歌舞和民间杂耍。

民间戏剧更要连天连夜地演唱,其中第一场是武打。白天武打戏,晚上演文戏,戏场总是挤满了各方观众。男女青年最愿意聚集一起唱歌跳舞。一旦选中了对歌的对象,便互相邀约去对歌,从天明一直唱到日落。如果男女双方游兴未尽,那就约定去到对方村寨子里接着唱。因为按当地壮家风俗习惯,男女青年夜间对歌不能在村外。这时候一般男子在屋外。女子在屋内。两人隔着墙或窗户对唱。如果若是男女双方有情有意,那就互相赠送信物,好事成双之后。小伙子会赠送给姑娘花毛巾、丝线、糕点、饼干和金银首饰等。而姑娘们回赠小伙子的礼,大多都是自己亲手做的布鞋荷包、五色糯米饭、粽子糖果之类。这些礼物相当朴实可靠。

(3)姑娘街

姑娘街是云南省金平县瑶、苗、哈尼、彝族等等地方少数民族人民的传统节目。每一年春节过后,这里的百姓又迎来了自己民族的第一个喜庆期。每逢到了这一个期,各民族姑娘都要换上自己艳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涌向县城。节目小镇气氛欢乐。在广场上各族姑娘围成圆圈,在乐器的伴奏下歌舞。还有民间的陀螺比赛比较引人注目。陀螺用坚硬的木头做成。比赛时候两组人员相隔一定距离,各组人轮流用自己旋转的陀螺,碰击对方旋转陀螺。被击的陀螺依然在旋转的那一枚为胜利。姑娘街上摆满了五彩丝线、花边银器、首饰商品以及各种美味小食。姑娘街上常常人群熙攘。人流中有身着桃花图案、佩戴耳环手镯的瑶族姑娘。

有穿大领短衣百褶裙,颈间套有多条项链的苗族姑娘;有身着黑色衣裤,胸部佩戴银环“批索”的哈尼族姑娘;还有镶有花边绣有美丽图案服装,头戴银泡泡鸡冠帽的彝族姑娘;她们结伴在姑娘街集市尽情过节,出售自己的农副产品,选购五彩丝线、耳环、手镯等等首饰。夕阳西下时分,田野乡间歌声悠扬。一对对男女青年相会山坡、树下、溪边、湖畔,情歌、琴声和欢笑声交织在一起。

(4)洱海龙舟赛

洱海龙舟赛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按照当地白族的习惯,人们都要欢聚在洱海边,观看划龙舟比赛。洱海又名叶榆泽、昆弥川、西洱河。北魏郦道元早在《水经注》一书中说:“叶榆县之东,有叶榆泽”。因形如人耳,所以称洱海。洱海位于苍山脚下,是云南省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之一,海拔1966米,北起洱源县的邓川,南止下关,长约40余公里,宽3至9公里。洱海湖岸长116公里,面积大约250平方公里。6月的洱海,海水清澈,碧波荡漾,渔船往返,络绎不绝。洱海龙舟赛就在这里举行。方圆数十里的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回族、藏族等各个民族人民都前来观光。龙舟一般是用大型木船改装而成。船身松枝竖立,张灯结彩。两边船舷画有叱咤风云的黄龙黑龙。船上有指挥舵手、呐喊助威者和运动水手共60名,大家精神抖擞,等待号令。主持者一挥彩旗,岸边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观者呼喊和掌声响成一片。各条龙舟迅速进入红旗标志比赛航道,船上健儿挥臂猛划。一条条龙舟大船好似长龙出没在波光湖水,气势壮观,引人人胜。

(5)洱海耍海节

“耍海节”又称“捞尸会”。“洱海耍海节”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和剑川地区少数民族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八月初八至十二日在洱海举行。

节日的洱海清澈碧绿,水波粼粼与苍山相映。“耍海节”的船上苍松翠柏,各色彩旗。人们登上游船划入无边无际洱海。海面白帆点点,非常迷人。海上海下各族男女青年纵情歌唱,歌声伴随着悠扬的琴声、笛声、芦笙声以及人们的笑语欢声,让宁静的洱海沸腾起来。耍海节历史比较长,相传古时候,此地有大蟒经常出没害人,一青年段赤诚为民除害,只身与大蟒搏斗,不幸在斩蟒时葬身洱海。于是人们纷纷出来,划船打捞其尸体。以后,每年的此日,人们就划船捞尸,以纪念英雄,年复一年,延续下来,形成了这一传统节日。

苗家姐妹节

苗家的姐妹节也称“吃姐妹饭”。姐妹节是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一些苗家村寨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沿江两岸附近的苗族人民都聚集一起,欢度这个佳节。节目里按照苗家的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姐妹饭是用姑娘们上山采摘野生植物的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

姐妹饭香软悦目,十分可口。姐妹饭可以全家食用,也招待馈赠亲友和客人。

姐妹饭期间苗族人民走亲访友,都要提一个竹篮。装有清香色美的姐妹饭。节日期间男子穿青蓝紫等色的对襟衣,包头帕,姑娘身着绣有各种美丽花纹、图案的民族服装,头发挽髻、戴上鸾凤银冠,佩戴耳环、项链和银圈,身上缀满银牌,赶到清水江畔。节日这里热闹异常,有的斗牛,有的划船,有的鸣锣击鼓,有的吹芦竹,有的唱山歌,不少男女还在江边。沙滩踩鼓,跳芦笙舞。节日里斗牛是最热闹的场面。在斗牛场上随着芦竹的欢快乐曲,一头滚瓜溜圆、四腿粗壮、头顶两只弯而锋利大角的大牯牛被牵进场来。这种大牯牛是沙场老将,一听见芦笙响就知道将有一场鏖战,于是迫不及待地转圈,吹鼻,刨蹄子。随着鞭炮声另一头壮实的大牯牛也进场来。两头牯牛步步接近,挥角相击,你进我退,牛角铿铿不可开交。斗牛完毕,群众纷纷涌到双方牛主人跟前,往牛的背上头上抹泥巴表示祝贺。

暮色降临,江边宽阔的草滩成为青年人的天地,情歌荡漾,苗家恋人沉浸在爱情和幸福之中。关于姐妹节的来历,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有着许多聪明美丽的姑娘。她们依靠自己的辛勤双手劳动,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美中不足的是有许多姑娘已经长大成人尚未出嫁。于是大家商量决定每人拿出一些米来,姐妹们一块聚餐唱歌跳舞,让其他地方的小伙子也来这里玩玩。人们聚集一起,有的斗牛,有的赛马,有的唱歌,有的踩鼓,有的跳芦竹舞。姑娘们不但殷勤地招待他们,临别时还送给他们糯米饭。青年人受到热情款待,以后常来这里,也送姑娘们一些喜爱的花边丝线等礼物,并与心中姑娘建立感情,有的结成伴侣。天长日久,世代相传,姐妹节成为清水江畔苗族人民特别是男女青年的喜庆节日。

苗家芦笙节

芦笙节又称“芦笙会”,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举行,为期二至三天。“芦笙节”节日期间,男子穿着对襟或者右大襟的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唢呐,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彩带,佩戴着闪闪发亮的银质首饰,款款而来。

芦笙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乐器,传说三国诸葛孔明教会苗族人民做的,因此他们把芦笙管又叫做“孔明管”。芦笙一般由六根竹管组成。每管从外侧开孔,下端安置铜簧。插入一个长形木斗或葫芦内。因此有人称芦笙为“葫芦笙”。芦笙大小不一,小芦笙仅有几寸,大芦笙长一二丈,构成五声音阶的一组音。吹奏时人们伴随芦笙起舞,百姓称为“芦笙舞”。芦笙舞也叫“踩芦笙”。

大致分为两种舞的形式:一种是舞者围成圈,至少有两人吹芦笙领舞,其他人手拉手随之起舞。也有的分为男女两队,男的边吹芦笙边舞蹈,女的与吹芦笙者对舞。另一种芦笙舞是由群众围成圆圈,用顿足在旁助兴。此舞主要由两个芦笙队轮流作集体或个人表演,边吹芦笙边做快速旋转,短步跳跃等动作。开始只有中小芦笙加入,随后一二丈长的大芦笙也加入进来,最后发展到一二百支芦笙大队,而且圈数越来越多,有时有成干上万的人参加。除跳芦笙舞外还有“芦笙节拳”。表演时运动员在芦笙的伴奏下,半舞半拳,时而摆手跳跃,时而跨步挥拳,时而单舞,时而对练。整套动作动静分明,刚柔相济造型优美,巧妙地把芦笙舞和武术中的拳术合在一起。

由于苗族分布地区很广,芦笙节的节日日期不大统一。贵州省凯里舟溪的芦笙会在农历正月十六日至二十日举行。贵州省黄平县的芦笙会在农历九月举行。芦笙和踩芦笙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有关历史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樊绰写的《云南志》一书当中说:“南诏少男子弟,暮夜游行阆巷,吹葫芦笙。”《宋史·西南夷传》记载:“公元995年,西南少数民族遣使到中央王朝受宋太宗的接见,他们就地演奏舞乐,一人吹瓢笙,良久数十辈连袂婉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

侗家花炮节

侗家的花炮节又是一道惹眼的民情风景。“花炮节”是西南湘黔桂侗族地区民间最为重要的民风节目之一。据说侗家花炮节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现在侗家花炮节是一种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的文体活动,又是物资交流、民族交往和团结的盛会。花炮节每年举行一次,各地节日的日期不统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花炮节是农历正月初三,梅林地区为农历二月初二,富禄地区是三月初三等等。花炮由专门工匠制作,是用长约十厘米的铁简,内装火药再用铁丝绕成直径约四厘米的铁环,外用各色丝线包扎好放在炮口上。花炮周围披红挂绿,彩带飘扬。节日里人们抬着花炮在芦笙队的簇拥下,穿街游行或绕村寨一周到达放炮地方。由身穿黑衣,下着白色长裤,打绑腿的年轻小伙子组成仪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