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定养心
14121100000018

第18章 在生活中参禅(3)

但佛陀接着又道:“放下!”

梵志于是恭恭敬敬地把两手放下,但是心中充满了疑惑,不停地想:“花放下,手也放下,这是什么道理?我在洗耳恭听,为什么没有说法?为什么还要放下?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佛陀又说:“还要放下!”

梵志就问:“世尊,我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还要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你能想的这个心也要放下。”

梵志是来求道的,他为什么来求呢?是因为阎罗王的一番话,将他吓到了,对死亡的惊恐,使他产生了其他的心理负担,比如怀疑、犹豫等等,我们可以想象,他只想让佛陀明明白白地告诉他“道”是什么,自己该怎么做,而在心中,他甚至会想,阎罗王回答:“我自己也是在生死轮回当中,所以没有方法让你得到解脱,你还是去请教释迦牟尼吧。”

于是,梵志拿了两束花,去拜见释迦牟尼,说:“世尊,我不求名、不求利,我是来求道的。”

佛问他:“道有大乘道、解脱道,大乘道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积福慧资粮,要修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圆成佛智;解脱道是在我们这一生,就了生死、证涅槃。你是要求什么道?”

梵志回答道:“世尊,大乘道实在长远难求,我就求解脱道吧。”

佛陀道:“好!那么你现在——‘赶快放下’。”

梵志听了,就把花放下,两手合掌,恭敬地等待佛陀开示微妙法门。

但佛陀接着又道:“放下!”

梵志于是恭恭敬敬地把两手放下,但是心中充满了疑惑,不停地想:“花放下,手也放下,这是什么道理?我在洗耳恭听,为什么没有说法?为什么还要放下?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佛陀又说:“还要放下!”

梵志就问:“世尊,我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还要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你能想的这个心也要放下。”

梵志是来求道的,他为什么来求呢?是因为阎罗王的一番话,将他吓到了,对死亡的惊恐,使他产生了其他的心理负担,比如怀疑、犹豫等等,我们可以想象,他只想让佛陀明明白白地告诉他“道”是什么,自己该怎么做,而在心中,他甚至会想,阎罗王回答:“我自己也是在生死轮回当中,所以没有方法让你得到解脱,你还是去请教释迦牟尼吧。”

于是,梵志拿了两束花,去拜见释迦牟尼,说:“世尊,我不求名、不求利,我是来求道的。”

佛问他:“道有大乘道、解脱道,大乘道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广积福慧资粮,要修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圆成佛智;解脱道是在我们这一生,就了生死、证涅槃。你是要求什么道?”

梵志回答道:“世尊,大乘道实在长远难求,我就求解脱道吧。”

佛陀道:“好!那么你现在——‘赶快放下’。”

梵志听了,就把花放下,两手合掌,恭敬地等待佛陀开示微妙法门。

但佛陀接着又道:“放下!”

梵志于是恭恭敬敬地把两手放下,但是心中充满了疑惑,不停地想:“花放下,手也放下,这是什么道理?我在洗耳恭听,为什么没有说法?为什么还要放下?这是什么意思?”

这时,佛陀又说:“还要放下!”

梵志就问:“世尊,我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了,还要放下什么呢?”

佛陀说:“你能想的这个心也要放下。”

梵志是来求道的,他为什么来求呢?是因为阎罗王的一番话,将他吓到了,对死亡的惊恐,使他产生了其他的心理负担,比如怀疑、犹豫等等,我们可以想象,他只想让佛陀明明白白地告诉他“道”是什么,自己该怎么做,而在心中,他甚至会想,佛陀的“道”管用吗?大乘道和解脱道哪个好学?

看起来佛陀没说什么,其实,佛陀真正地给他指出了一条大路,要“放下”,把你心中的疑惑放下,把对死亡的恐惧放下,更重要的,是把你“求道”的心也放下,就当“道”不存在,或者就当“道”已经得到了。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解脱。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佛陀告诉梵志什么是“道”,怎么去“修”,他反而会更紧张,因为他修道的目的就是对付死亡,越修道越急,越急,心中对死亡的恐惧越大。

所以,佛陀告诉他“放下”,求道的时候不要想着目的,这时候才是真正的“道”,更别说去挑什么大乘道还是解脱道了,只要一有挑选,就求不到“道”。

日本有本著名的经典,叫《叶隐》,其中记载了一则故事:

但马守是日本古代一个伟大的剑道家,也是当时幕府将军德川家光的剑术老师。一天,一名武士来到但马守的住处,请但马守做自己的剑术老师。但马守说:“看起来,你早就像一位剑道大师了。在我们成为师徒之前,请说说你是哪一派的。”

武士回答说:“不好意思,我从未学习过剑道。”

“你打算戏弄我吗?我是将军的老师啊,我的眼睛不会看错的。”

“我很抱歉,但我不知说什么。”

但马守考虑片刻,又问道:“你说没学过剑道,也许是真的。但是,你一定是剑道大师,这我也不会看错的。你有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

“实际上,我只成功地学会了一件事。少年的时候,有一天,我发誓说,作为一名武士,不论任何时候,对死亡都不能有恐惧。多年来,我和这个问题扭成一团。现在,我终于不再受它的任何烦扰了。大师,您是否指的是这件事?”

“正是。我的判断没有错,你确实是位剑道大师。”但马守喊道,“剑道的终极便是不畏惧死亡。我已经教过几百个弟子,但没有一个人能获得这种最高境界的体会。无须学习技巧,你已是一位优秀的大师了。”

可以想象,很多武士学习剑道,目的是为了不畏死亡,为了追求这个最高境界,不断地提高技巧,但却终究没有参悟剑道。

而这则故事中的武士,早已经放下了目的,当他没有目的地去悟道的时候,反而成为了优秀的大师。

还有一则故事,揭示了同样的道理,它不是传说,也不是故事,而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奥根·赫立格尔博士,由于对东方神秘学发生强烈的兴趣,曾经远渡重洋来到日本,在弓道大师阿波研造的门下学习弓道,经过六年的训练,终于体悟到了东方的禅,写下了《弓与禅》一书。以下是他描述的学习弓道的某个片断:

这时,大师大声地吼道:“真正的弓道没有目的,也没有企图!你最终还是执著于为射中靶子而努力练习放箭,越是如此,你就越不会成功地将箭放出,越会偏离靶心。你所过分执著的意志,便是你的阻碍。你以为不实施你的意志,就什么都不会成功吗?”

这就是现实的例子,射箭的人总是瞄准瞄准再瞄准,总是“实际上,我只成功地学会了一件事。少年的时候,有一天,我发誓说,作为一名武士,不论任何时候,对死亡都不能有恐惧。多年来,我和这个问题扭成一团。现在,我终于不再受它的任何烦扰了。大师,您是否指的是这件事?”

“正是。我的判断没有错,你确实是位剑道大师。”但马守喊道,“剑道的终极便是不畏惧死亡。我已经教过几百个弟子,但没有一个人能获得这种最高境界的体会。无须学习技巧,你已是一位优秀的大师了。”

可以想象,很多武士学习剑道,目的是为了不畏死亡,为了追求这个最高境界,不断地提高技巧,但却终究没有参悟剑道。

而这则故事中的武士,早已经放下了目的,当他没有目的地去悟道的时候,反而成为了优秀的大师。

还有一则故事,揭示了同样的道理,它不是传说,也不是故事,而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奥根·赫立格尔博士,由于对东方神秘学发生强烈的兴趣,曾经远渡重洋来到日本,在弓道大师阿波研造的门下学习弓道,经过六年的训练,终于体悟到了东方的禅,写下了《弓与禅》一书。以下是他描述的学习弓道的某个片断:

这时,大师大声地吼道:“真正的弓道没有目的,也没有企图!你最终还是执著于为射中靶子而努力练习放箭,越是如此,你就越不会成功地将箭放出,越会偏离靶心。你所过分执著的意志,便是你的阻碍。你以为不实施你的意志,就什么都不会成功吗?”

这就是现实的例子,射箭的人总是瞄准瞄准再瞄准,总是“实际上,我只成功地学会了一件事。少年的时候,有一天,我发誓说,作为一名武士,不论任何时候,对死亡都不能有恐惧。多年来,我和这个问题扭成一团。现在,我终于不再受它的任何烦扰了。大师,您是否指的是这件事?”

“正是。我的判断没有错,你确实是位剑道大师。”但马守喊道,“剑道的终极便是不畏惧死亡。我已经教过几百个弟子,但没有一个人能获得这种最高境界的体会。无须学习技巧,你已是一位优秀的大师了。”

可以想象,很多武士学习剑道,目的是为了不畏死亡,为了追求这个最高境界,不断地提高技巧,但却终究没有参悟剑道。

而这则故事中的武士,早已经放下了目的,当他没有目的地去悟道的时候,反而成为了优秀的大师。

还有一则故事,揭示了同样的道理,它不是传说,也不是故事,而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奥根·赫立格尔博士,由于对东方神秘学发生强烈的兴趣,曾经远渡重洋来到日本,在弓道大师阿波研造的门下学习弓道,经过六年的训练,终于体悟到了东方的禅,写下了《弓与禅》一书。以下是他描述的学习弓道的某个片断:

这时,大师大声地吼道:“真正的弓道没有目的,也没有企图!你最终还是执著于为射中靶子而努力练习放箭,越是如此,你就越不会成功地将箭放出,越会偏离靶心。你所过分执著的意志,便是你的阻碍。你以为不实施你的意志,就什么都不会成功吗?”

这就是现实的例子,射箭的人总是瞄准瞄准再瞄准,总是寄希望于一箭成功,这样反而射不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抱着目的去追寻,实际上,正像前文所说,那个被追寻的真理一直存在着,它本就永恒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不过我们没有发现它的智慧,或者没有活在当下,没有体悟当下的感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心总是“分别”,将现实与理想分别,将当下与未来分别,将过程与目的分别,将问题与答案分别。

§§§第五节日日是好日

禅宗中有一位著名的云门文偃禅师,他有次去参访睦州禅师。到了睦州禅师的道场,正是黄昏薄暮的时分。云门用力敲着两扇紧闭的大门,久久以后,睦州才来应门。云门道明来意,正将一只脚跨入门槛的时候,睦州却出其不意地用力把门关上。

云门大叫:“哎哟,哎哟!好痛哟!”

禅师:“谁在喊痛呀?”

云门:“老师,是我。”

禅师:“你在哪里呢?”

云门:“我在门外啦!”

禅师:“你人在外面,为什么叫痛呢?”

云门:“因为你把我的脚关在门里面了。”

禅师:“脚在门里,为什么人在门外呢?”

云门:“你确实把我分成里外了。”

禅师:“愚痴!一个人还有里外之分?”

云门听了,好像一锤击在心头上,证悟了内外一如、平等无二的道理,终于大悟。

这就是“分别心”,只有驱除了它,才会探求到佛道真谛。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心生“分别”,这个那个,你的我的,哪怕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也会想其结果让大家都满意,既顾及同事朋友的利益,也在意领导上级的意见,总试图将任何事情都做得“圆满”。实际上,任何事情都不会让所有人满意,当有了分别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事情能做好,那么,幸福感从何而来?

事实上,有些事情要努力去做,而不必有答案,“答案”本身就是分别心的开始。

有一天,一位弟子问佛祖:“世尊,我在静坐时,心里突然起了一个念头——有些问题,世尊为何总不解释而将它搁置一边呢?”

“哪些问题?”

“比方说,宇宙是永恒的,还是短暂的?是有限,还是无限?

身与心是一体,还是分开的?如来死后是继续存在,还是不再存在?这些问题世尊从未对我解释。这种态度我不喜欢,也无法领会。如果世尊是知道的,就请告诉我;如果世尊不知道,也应该明说:‘我不知道,我不明白……一’

佛陀回答说:“假如有一个人被毒箭所伤,他的亲友带他去看医师。而那个人却说,‘我不愿把这箭拔出来,除非我知道是谁射我的,他是高是矮,还是中等身材?肤色是黑是棕,还是金黄?来自哪一个城镇?除非我知道我是被什么弓所射的,弓弦是什么样的,箭镞又是什么材料所制……’这个人就是死了,也无法得知这些答案,有人会说,‘此人在还未得知答案前就巳宣告死亡了。’

佛陀接着说,“宇宙是否永恒等问题是我不回答的,为什么我不解答这些问题呢?因为它们没有用处,它们无法让人放下执著,得到宁静、深观、圆觉,获得涅槃。”

当在生活中感到困惑迷茫时,我们总会忙着分析、诠释,追根究底,而且紧抓着问题不放,以为只要知道到底为什么,我们就会得到解答。

然而,沉溺在这些问题中的人,往往忽略了去经历实际的生命。到最后,就算是让我们找到了一个解释或理由,这些解释未必能让人好过。

人生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当我们浪费宝贵时光思考“人生是什么”时,所发生的一切。

如果驱除了分别心,我们就会发现,每天的日子都是好日子,这就进入了“禅意”的境界。

在一个月朗气清的圆月之夜,云门文偃禅师对众僧说:“十五以前的事情莫问,十五以后的事情,大家请说一句试试看。”

不等别人开口,云门禅师便满怀深情地说:“日日是好日。”

天天都是好日子,每时每刻挖掘快乐之源,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开朗的生活方式,显示了一种健康的人格心理。有了这种心态,还有什么能够将你困住?

“日日是好日”的境界,就是禅的境界,就是能够让你保持安详快活的心态。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今日。当下的一刻,永远不再,但可以及时把握。珍视此刻,踏踏实实度过今天,不管季节晴雨,遭遇悲喜,只要脱离了执著、算计及对未来的贪念,只要把今天过好,那么,日日便是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