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4119700000050

第50章 非洲(4)

加达梅斯老城

加达梅斯老城,或称加达梅斯旧城,位于利比亚与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交界的汉拉地区。它建于沙漠中的一块绿洲之上,是撒哈拉沙漠北部边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素有“沙漠之珠”的美称。加达梅斯是北非地区传统住宅的突出范例,最能典型地反映当地传统的撒哈拉生活方式。1986年,加达梅斯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加达梅斯的住宅运用的建筑材料都是非常原始的,如砖坯墙、木结构和棕裥木门窗等,但它所创造的建筑风格却非常独特。一般的住宅至少有两层,每层都有其不同的功能。二楼以上是住房,储藏室在底屋,楼下的地下室像迷宫一样,蜿蜒曲折。整座住宅还有一个露天平台专供妇女使用。进门,经过一个过厅和走廊后,能看见一个长方形的储藏室。有楼梯通向第二层,第二层有几间居室和粮仓,有的会客厅也设在二层,十分宽敞。有的住宅还有第三层,第三层布局雷同于第二层。

七、马达加斯加

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

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占地1520平方千米,位于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以西约300千米的地方。保护区内巨石林立,景象壮观,旱生植物随处可见,动物主要是窜跃于树木之间的几种猴子。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黥基.德.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黥基·德·贝玛拉哈中的黥基,是“动物不能生活的地方”的意思。保护区的东南有许多巨大的岩石耸立在河面上,有些岩石高约300米。这块岩石地是在成千上万年的时间内由雨水侵蚀而成的,其外观很像中国云南的石林。

因为这里是石灰岩高地,所以,尽管这里降雨量多,植物还是不能获得充足的水分。植物要想在这里生存,必须能够耐旱,否则,则无法存活下去。生长在这里的植物种类有叶、茎可蓄存水分的芦荟、粗干小叶的铁锤状灌木,还有可以在树干蓄水的猴面包树。这里的黑檀木和风凰木是非常珍稀的树种。

自然保护区内生活着几种猴,其中有一种大小如猫的阿伊阿伊狐猴,被土著视为不祥之物。它常用爪子去敲击树干,寻觅潜伏在树干内的昆虫,一旦发现猎物,它便会立即用牙齿撕开树皮,找出昆虫。

八、马 里

杰内古城

建立于公元765年的杰内古城,位于莫普提西南,二者相距约90千米,是一个历史古城。它兴起于奴隶贸易和黄金交易的繁荣时期,是古代的商业中心。杰内古城以它独特的摩尔式建筑和灿烂的伊斯兰文化而驰名世界。1988年,杰内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市内有潺潺的尼巴河水和茁壮挺拔的棕榈树,还散布着王侯宅第、清真寺院、学者陵墓等各种建筑。

杰内大清真寺是在1909年建造的。建造时没有用一砖一石,而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和树枝建造而成的,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100根粗大的四方体泥柱支撑着祈祷大厅的屋顶,屋顶上密密地排列着104个直径10厘米的气洞,高大宽阔的寺门更是壮观。寺院的主墙是由3座塔楼构成的,塔楼在5根泥柱的连结下成为一体。式样独特、结构新颖的寺院是苏丹建筑艺术和撒哈拉建筑风格的完美结合。

杰内古城民居的院墙是用泥沙涂抹的,院子中央有一个公共场院,整个看来仿佛是一块块切割整齐的大石块。

廷巴克图

廷巴克图又称“通布图”,位于尼日尔河北岸,撒哈拉沙漠南缘,于11世纪末创建。它享有“苏丹的珍珠”、“神秘的通布图”、“荒漠中的女王”之美称,是马里历史上最悠久的一个古城。此外,它还以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清真寺而闻名于世。1988年,廷巴克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5~16世纪的廷巴克图是伊斯兰学术的一大中心,与巴格达、开罗和大马士革等城市齐名于世。这里的建筑是伊斯兰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风格的完美统一,其中最著名的建筑当属穆萨清真寺了。今日这样出名的伊斯兰建筑群在1325年创建,经过了几次扩建才形成现在的规模。这座清真寺由2座宣礼塔和3座内院共同组成,2座宣礼塔中较高的那座是市内最高的建筑。

市区的另一座著名建筑是创建于14世纪的斯科尔清真寺。在寺中耸立着一座装饰精巧的宣礼塔。16世纪,伊斯兰教学者都在寺中那方形的祈祷大厅里深造、论道。

邦贾加拉的悬崖

位于马里中部名城奠普提的东部的邦贾加拉悬崖,是一座断层山脉,面向尼日尔河的那一面是陡峭的断崖。该断崖相对高度约500多米,它上面的平地和下面的平原都是多贡族部落的聚居地。多贡族是一个男权部落,它的人字形村落和民居使邦贾加拉的悬崖闻名遐迩。1989年,邦贾加拉的悬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多贡族村落整体看起来非常奇特,就像一个“人”字:专供男人集合的场所是人头,脚则是南端的两座庙宇,东西两端各有一间圆屋代表手,供长老们居住的村落中心则代表了胸部。

尖顶泥屋的民居也像是人的形状。厨房是头部,代表眼睛的是两个用以排气、采光的孔,卧室算腹部,左右两边的仓库分别代表女人和男人。床象征着大地,平屋顶则表示天空。装饰着代表祖先和神的各种雕刻的大门位于脚部的位置。

这里还时常举行假面舞会。多贡族假面具有90种,用以配合不同的舞蹈内容。

九、摩洛哥

非斯的老城

非斯位于中阿特拉斯山麓,西端距首都拉巴特190千米,是摩洛哥国土上建立的最早的阿拉伯城市。非斯古城有着深厚的伊斯兰教文化底蕴,在那里还有两座分工明细的博物馆,声名远扬。1981年,非斯的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非斯老城,建于公元9世纪初,当时在位的皇帝是伊德里斯王朝的第二代国王。

非斯老城街道狭窄,主要运输工具是马、驴等。12世纪时,非斯的清真寺多达785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兼大学与清真寺于一体的卡拉奥。270根巨柱呈拱形相连,大厅内可供2万人同时做祷告。它不仅是伊斯兰思想传播的一个中心,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座高等学府。

位于非斯城南北坡上的两个城堡,修建于16世纪的萨阿德王朝时期,至今保存完好。北边城堡内有兵器博物馆,宝剑、马刀、大炮等兵器陈列在馆中。这些兵器有的是摩洛哥自己制造的,有的是外国赠送的,其中有把刻着中国汉字的宝剑,相传是中国皇帝赠送摩洛哥国王的礼品。城堡中的另一座博物馆是巴塔博物馆,其前身是一座王宫,目前馆内藏着历代王朝的珍宝。

马拉喀什的老城

坐落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老城,最早建于1062年,历史上曾是几个王朝的首都,其重要的政治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城中保存着不同朝代所留下的遗迹,也由此可拼凑出各个朝代的缩影。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马拉喀什的老城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马拉喀什老城的城墙修建于1126~1127年之间,长约lo千米。城内的主要遗迹如城堡、优素福.本.塔什芬清真寺、阿里·本·优素福宫等,均建于阿里奠拉维德时期。

建于1195年的库图比亚清真寺体现了北非最优美的建筑艺术,高达67米的清真寺的尖塔,装饰得富丽堂皇。相传,修砌尖塔时曾拌入了960多袋名贵的香料,所以至今尖塔似乎还散发着阵阵淡淡的芳香。

城内的一座圆顶陵墓是16世纪萨阿迪王朝的遗迹。此外,19世纪的巴希亚王宫和达西赛义德博物馆等也很好地保存在城中。

阿伊·本·哈杜村

阿伊·本·哈杜村,位于摩洛哥的瓦尔扎扎特。它建于公元8世纪,由6座风格独特的“卡斯巴斯”建筑群组成,是“卡斯巴斯”建筑的典型代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阿伊.本.哈杜村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卡斯巴斯”建筑样式在公元8世纪时极其流行。这一样式独特的表现是堡垒式的住宅、城堡式的粮仓。这种建筑异常牢固,在装饰技巧和砖的使用上,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它们所使用的砖是泥土和稻草混合成的,这种砖的制作方法如下:先将两者拌好灌进木模,木模有两个槽,一次可制两块砖坯,然后将灌好的木模放在阳光下晒干,最后将其中的砖坯取出即可。建土墙时,先挖好基沟,后铺上石料,最后填土夯实。

“卡斯巴斯”一般只在上部进行装饰。这一建筑式样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能根据需要,将装饰砖竖垒或者横砌成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

古都梅克内斯

古都梅克内斯,位于摩洛哥的梅克内斯,距首都拉巴特以东约130千米。于11世纪时,由穆拉比特王朝建造,17世纪达到鼎盛,阿拉穆国王穆莱.伊斯梅尔便将都城迁到这里。城中的广场、城门、清真寺及王宫建造得非常有特色。1996年,古都梅克内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迪姆广场位于梅克内斯老城区中心.广场上有3座喷水泉。凯旋门于1732年在广场南边建成,它是北非最美丽、最壮观的凯旋门。城的东北侧是杰迪德门,它是梅克内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城门。建于17世纪的贝尔旦城门位于城北。弗米斯门是梅克内斯最有代表性的城门,城门两侧立着两座带雉堞的塔楼。装饰在城门上的黑色阿拉伯文字及绿色的曲线花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老城区的南部是王宫地区,这里有穆莱.伊斯马尔陵墓。此陵墓分为清真寺和穆莱。伊斯马尔墓两个部分,镶嵌在清真寺壁龛上的绘画堪称伊斯兰教艺术的瑰宝。

沃吕比利斯的考古遗址

坐落在摩洛哥梅克内斯以北30千米处的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曾被称为“法老的宫殿”,相传这座城市的兴建者是摩西时代的埃及法老。1874年,沃吕比利斯遗址被发现,而大规模的发掘则始于1915年,大批大理石人头像和青铜人像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它们制作精致,值得珍藏。此外,沃吕比利斯遗址的建筑风格十分奇特.在学术上具有宝贵的价值。1997年,沃吕比利斯考古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沃吕比利斯的凯旋门是在公元217年建造的。与此城的中心广场连结在一起的是“巴西利卡”,那里是法庭开庭和召开商业会议的地方。人们还常常在那里避雨。值得一提的是,此建筑带有柱廊。沃吕比利斯的建筑举不胜举,诸如俄耳甫斯的房子、艾弗伯斯带柱廊的房子、维纳斯随从的房子、高利尔那斯的浴室等,跟意大利庞贝城中的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

摩洛哥第一个阿拉伯王朝——摩洛哥伊德里斯王朝的发源地就是沃吕比利斯附近的伊德里斯,后来那里成为了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伊德里斯王朝开国君主的遗体就埋葬在那里。圣墓和清真寺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建筑风格。

十、莫桑比克

莫桑比克岛

莫桑比克岛是印度洋上的一座小岛,距非洲大陆3500米,该岛长3000米左右,宽约500米。该岛由葡萄牙航海家发现并命名。整个小岛建成了一座莫桑比克城,城内既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地方,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在那可以见到16~17世纪的建筑风格和防御工事。1991年,莫桑比克岛被世界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1493年,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率领船队前往印度,途经好望角时,他们受到当地苏丹的盛情款待。这个热情好客的苏丹名叫穆扎.阿鲁.比克,由于语言的不同,葡萄牙人将其误听为“莫桑比克”,而且还将其作为这个小岛的名称。

莫桑比克城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要塞、旧城区和居民区。这些房屋建于16~17世纪,房屋四周大都涂着鲜艳的色彩,在阳光下非常耀眼,而且都有坚固的屋顶。房子一般带有小院。在海边建有商人的宅院。岛上通用的语言是斯瓦希里语和古吉拉特语。

奠桑比克岛上的圣塞巴斯蒂要塞,在战争时代,曾一度忠诚地守卫着这座小岛。几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古老的大炮上看出它当年的雄风。

岛上的圣弗兰西斯科.扎比埃尔学校最初建于1620年。1760年,葡萄牙人在圣保罗式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建,并且巩固了防御设施。另外,还有许多来自葡萄牙和印度的艺术珍品,都被陈列在礼拜堂和钟楼里。

十一、尼日尔

阿伊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

阿伊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地处尼日尔的阿加德兹境内,面积约为7.736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还专门设有保护濒临灭绝动植物的特别保护区。此外,保护区还有众多具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的遗迹。1991年,阿伊尔和泰内雷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伊尔山平均海拔800米,山上远古时代雕刻的岩画很多。象、山羊、鹿等动物形象是最初的岩画雕刻的主要内容,后来内容逐渐丰富,人乘战车等场面开始出现在岩画雕刻中。这些画是在花岗岩、斑岩和大理石上雕刻的,没有涂颜色,与浮雕极为相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