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14114900000037

第37章 关于人才的考察与管理(1)

人才难得亦难知,自古以来,人们包括许多圣人、贤人在内都感到知人难。《尚书·皋陶谟》就曾记载过大禹与皋陶关于这一问题的谈话。皋陶认为,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两条:“在知人,在安民。”大禹说:“知人则哲,能官人。”认为能知人的人,才是最聪明、最圣哲的人,才能做到任人得当。孔子也曾多次讲到知人难的问题。他认为:人生在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息不知人也。”唐朝的韩愈,号称圣贤之道的继承者,也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认为古往今来,真正了解人才的人并不多。人才的考察,就是要解决知人的问题。

人才的考察是人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所以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写,是因为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人才考察贯穿人才管理的全过程,为人才管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人才管理的实施也为人才考察提供了可能。

一、先秦诸子谈人才的考察

1.耳听、口问、考言、视声

耳听,即孔子所说的“听其言”。这是了解人的一种方法。

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有的人就会花言巧语,有一种伪善的面貌,这种人的仁德是不会多的。又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也不符合仁德的要求,因为他们采取了一种不负责任的、自由主义态度。孔子还反对华而不实,“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认为一个人华而不实,就好比庄稼只开花不结果一样,没有太大的价值。他喜欢那些慎于言的人:“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足以自信的地方,谨慎地说出,就能减少错误;说话错误少,行动懊悔少,官职俸禄就在其中了。他还主张说话要看对象,“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又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要么不说话,一旦说话必须说到点子上。又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工作要积极肯干,即少说话,多干事。甚至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主张先做后说,反对光说不做。“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他还指出应注意说话的时机、场合:“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不该你说话,却抢先说了,那叫急躁;该说话了,你却不说,那叫隐瞒;不看对方的脸色便任意说话,那叫瞎了眼睛。他自己很注意这个问题,当时人说:“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太公六韬·龙韬》提出了考察军事人才的“八征法”,其中的前两征即耳听、口问。

一日问之以言,以观其详。二日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这里是说要提出许多问题来问,考察对方知识的详略深浅;甚至设置难题,究根问底,考察对方应变的能力。第四征即“明白显问,以观其德。”即明知故问,看其是否有隐情,可以考察出此人的品德。

《逸周书·官人》提出了“六征”鉴别法。其中的第二征即“考言”,第三征即“视声”。作者主张“方与之言,以观其志”。

通过了解—个人的言论、谈吐可以看出他的志向。比如“日益者”与“日损者”,即不断进步和日益落后的人区别在于前者“其色俭而不诌,其礼先人,其言后人,见其所不足”。这种人情绪不外露,不卑不亢,礼在人先,发表意见却在人后,还能公开暴露自己的不足之处;后者“好临人以色,高人以气,贤人以言,防其所不足,发其所能”。这种人情绪外露,盛气凌人,好为人师,掩饰自己的不足,炫耀自己的长处。所以这种人必然每况愈下,越来越退步。

“果敢者”与“弱志者”的区别在于:前者“营之以物而不误,犯之以卒而不惧,置义而不可迁,临之货色而不过”。即决心做的事一定要坚持做完,遇到意外也不惊慌失措,坚持真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即使在金钱美女的引诱面前也不越过规矩;后者则“易移以言,志不能固,已诺无决。”自己说过的话往往不算数,经常随着别人的评头品足改变主意,志向不坚定,已经答应了的事又不下决心去做,总之是人云亦云,缺乏主见。另外,气质好的人与气质不好的人,有深谋远虑的人与只顾眼前的人,“质静者”与妒忌诬陷者等,在言谈方面也有区别。作者认为:

微而能发,察而能深,宽顺而恭俭,温柔而能断,果敢而能屈.日志治者也。华废而诬,巧言令色,皆以无为有者也。

作者还认为,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的声调观察一个人的气质。

听其声,处其气,考其所为,观其所由,以其前观其后,以其显观其隐,以其小占其大,此之谓视声。

诚在其中,必见诸外。以其声处其气,气初生物,物生有声。声有刚柔、清浊,好恶咸发于声。

作者把人分为心气华涎者、顺信者、鄙戾者、宽柔者几类,将“气”分为信气、义气、和气、勇气等几种。他认为:“心气华诞者,其声流散。”心地不诚实的人,讲话支支吾吾,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心气顺信者,其言顺节。”心地诚恳的人,讲话声音和顺而有节奏,有条不紊。“心气鄙戾者,有声醒(嘶)丑。”卑鄙下贱的人,说话阴阳怪气,有时又声嘶力竭。“心气宽柔者,其言温和。”心地宽柔的人,说话的声音也温和中听。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才的鉴别,应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管子也主张要同人才当面谈话,并以“设问国家之患”的方式,即以让人才谈他对解决重大社会难题有什么主张的做法,来了解人才智谋的深浅。

《吕氏春秋·论人》篇提出了八观法,其中第六观的“习则观其所言”,就主要是指通过日常的言谈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包括学习时是否言道。

总之,听言、设问是了解一个人的重要途径,这里的关键在于如何弄清言论与思想的关系。

2.视色、察情

视色、察情是诸子提出的通过一个人的外部表情,了解一个人思想品质的方式。《逸周书·官人》认为:

民有五气:喜、怒、欲、惧、忧。喜气内蓄,虽欲隐之。阳怒必见;欲气、惧气、忧悲之气皆隐之,阳气必见。五气诚于中,发形于外,民情不可隐也。

这说明,人的各种思想感情总会在外部有所流露,即使想隐瞒也不会完全隐瞒住。因此,除了少数心计很深的阴谋家和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外,多数人是可以通过对其表情的观察,来了解其人的。作者还说:

诚智必有难尽之色,诚仁必有可尊之色,诚勇必有难慑之色,诚忠必有可亲之色,诚洁必有难污之色,诚静必有可信之色。

智、仁、勇、忠、洁、静等优秀品质,在表情上都能看出来。

质浩然固以安,伪蔓然乱以烦。虽欲改之,中色弗听,此之谓观色。

有浩然正气者,其表情总的说来都显得稳固安然,弄虚作假者,其表情总的说来都显得杂乱烦躁,脸色发黄。有人虽然极力想用假象隐瞒真实的感情,但实际上很难做到,因此,观色是有一定作用的。

孟子曾提出一种“观眸观察法”,即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来了解一个人的真实思想。他说: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嘹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盹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他认为,一个人的眼睛最能反映一个人心里在想什么,光明正大、心地无私的人,眼睛必然明亮,目光必然有神;做亏心事的人,眼睛不敢看人,目光自然不正。如果听一个人讲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眼睛,就可以判断是非真假了。

姜尚“八征法”中的第八征“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就是让人喝醉酒后,观察其醉后的表现。酒后吐真言,酒后失固态。一般来说,酒后所说的话,能够反映一个人的真实思想。

《吕氏春秋·论人》还提出了“六验”法,即设置六种不同的条件,观察一个人的表情和表现。

“喜之以验其守”,让一个人兴奋,看他能否坚守一种信念,会不会出现得意忘形的情景。

“乐之以验其僻”,使其娱乐,考验他是否有怪僻的毛病,比如是否喜欢酒肉,喜欢金钱美女,喜欢玩乐等。

“怒之以验其节”,使一个人发怒,看其是否能够控制自己。

之以验其特”,设置一种恐怖的场合,看其是否有胆量,县否临危不惧。

“哀之以验其人”,让他处于悲哀的情况下,看他是否有真情实意。

“苦之以验其志”,使其处于艰难困苦的境地,看他是否坚持自己的志向。这实际上是一种反馈观察法,以人为的方式考察一个人真实的思想品质。

3.观诚、观友

观诚是指从各个角度来观察—个人的表现。《逸周书·官人》的“六征法”中,第—征就是观诚。

从社会地位来说:

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有德守;嬖宠者,观其不骄奢;隐约者,观其不慑惧。

这里提出的标准是:富贵有礼,贫贱守德,宠而不骄,忧患委屈时不害怕。

从年龄来说:

其少者,观其恭敬好学而能悌;其壮者,观其廉洁务行而胜私;其老者,观其思慎强其所不足而不瑜。

对青少年,要看其是否恭敬好学,并能无条件地服从兄长;对壮年,要看其是否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对老年人,要看其是否能够以善于思考,谨慎行事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不做过头儿的事。

从人际关系来说:

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父亲对儿子要慈爱,儿子对父亲要孝敬;兄弟之间要和睦友好;君对臣要恩惠,臣对君要忠诚;亲族、朋友之间要诚实守信。

从日常生活来说:

省其居处,观其义方;省其丧哀,观其贞良;省其出入,观其交友;省其交友,观其任廉。

即通过观察一个人的日常起居、悲哀时的表现,以及出入交庄情况,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看其是否贞良,能否成为一位优秀的人才等。

孟子也主张从日常生活和交往方面考察一个人。他说:

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为仁义者哉?

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长者,能坚守先王之道,教育培养后人,这就是仁义之士。

又说:

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是尚友。

指出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一个人和什么人交朋友,来看其为人的道理。

《吕氏春秋·论人》提出的“八观”,主要是观察处在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什么不同表现。

“通则观其所礼”,一个人通达走运时,看他尊崇敬慕什么人;

“贵则观其所进”,一个人地位显赫时,看他推荐什么人;“富则观其所养”,一个人生活富裕时,看他是否养贤,是否礼贤下士;

“听则观其所行”,一个人发表言论时,看他的实际行动;“止则观其所好”,一个人日常休息、娱乐时,看他有什么追求爱好;

“习则观其所言”,一个人学习时,看他是否言道;“穷则观其所不受”,一个人处于穷困潦倒的境地时,看他是否接受不义之财;

“贱则观其所不为”,一个人处于卑贱地位时,看他是否做不合乎正义的事情。

4.观隐

《逸周书·官人》六征法中,第五征为“观隐”。作者认为:

民生则有阴有阳,人多隐其情,饰其伪,以攻其名。

这就是说,人的外部表现有时反映本质,叫做“阳”;有时不反映本质,或故意隐瞒本质,叫做“阴”。有些人专门隐其情,饰其伪,猎取个人声誉,这就需要透过假象看清其本质,这就叫做“观隐”。

有一种“隐于仁贤者”,他们“小施而好德,小让而争大,言愿以为质,伪爱以为忠,尊其得以攻其名。”这种人好施小恩小惠,吃小亏占大便宜,说话很诚恳,给人一种质朴的感觉,虚情假意地表示对别人的关怀,装出一副忠正的样子,以各种假象来猎取好名声。这就叫“隐于仁贤者”,实际上是假仁假义者。

还有一种隐于智理者,他们总是吹嘘自己有什么功绩,实际上并未达到;在人面前装得大智若愚,本来肚子里也没有东西;有时又咬文嚼字,卖弄辞藻,但往往用词不当,更缺乏理论深度,实际上是一种假学者。

再有一种隐于廉勇者,即假廉假勇的人。他们装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实际上是“以诈临人”;表面上像个勇士,实际上是色厉内荏,遇到危难就内心恐惧。

另外,还有隐于文艺者,即假才子;隐于忠孝者,即捞取忠孝美名,实则不忠不孝的人;隐于交友者,即名义上是某些贤士的朋友,实际上是借别人的名声抬高自己,或者是结成帮派互相吹捧。

5.到群众和实践中了解观察

孟子曾提出,通过大夫和国人全面了解人才。《管子·小匡》则对这种方法进行了概括:“公宣问其乡里,而有考验。”即向乡里群众普遍进行了解,对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全面考查。然后才“召而与之坐,省相其质,以参成功成事”。再找这个人来,通过察言观色,看他的气质特征,还要参考他以前做了哪些成功的事情。同时要“设问国家之患”。“退而察问其乡里,以观其所能”。

任命职务后,还要向群众调查,了解他的实际工作能力。这实际上是选拔、任用和考核的一个完整过程:先宣问其乡里——再召之与坐,参其成事——再设问国家之患——再查问其乡里,体现了对群众意见和社会实践的尊重。

《吕氏春秋·谨听》篇,提出了一种试用法,也是主张到实践中去考察。

夫尧恶得贤天下而试舜,舜恶得贤天下而试禹。

尧舜因为担心得不到真正的贤人,才对舜和禹进行了长期考验,用这种方法果然得到了真正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