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14114900000024

第24章 道德修养与成才(4)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进行道德修养也必须重视学习理论和各种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我国古人云:无学无以立德。认为没有知识学问,就不可能有高的道德品质。古代希腊人曾说,“知识即美德”,表达的也是同一种思想。胡锦涛同志在告诫人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曾特别指出:还要广泛学习法律、科学、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学习现代建设所需要的一切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认为这是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

当代青年人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对比较高,这为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他们中的一些人只重视学习科学技术,不重视学习革命理论和人文知识,这又为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设置了障碍。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认真汲取其精华,对于人们摆脱愚昧、落后、野蛮和粗俗十分重要。

它可以使人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变得理智而聪明;它可以教会你如何识别生活中的美与丑,变得善良而文明;它也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是公平正义,什么是卑鄙邪恶,赋予人们正义感和责任心。因此,当代青年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在认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的知识,促使自己全面发展。特别要注意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用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自己世界观的改造,这样就能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在自己头脑中得到强化,并最终克服各种阻力而得以确立。

(2)学习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他们身上,一个人往往懂得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昙花一现,什么是万古流芳;什么是光明磊落,什么是阴险卑鄙。的确,如果我们的身边能有出类拔萃的英雄模范人物,那他将带动起一批人,也会营造出进步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氛围。这恐怕就是古人所说的“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的一种表现吧。因此,一个社会、一个单位要善于培育自己的英雄模范,并使其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使人们学有榜样。同时,也要以多种方式激励人们自觉向英雄模范学习,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逐步达到净化思想、提高觉悟、锤炼意志、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目的。

自觉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的过程,也是世界观改造的过程,需要有痛苦的磨炼。首先,青年人要对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和自身的不足有正确的认识,明确学习什么,克服什么,达到什么标准;其次,要持之以恒。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青年人如果选择了像英雄模范那样,走自我完善的道路,就要不断克服有害的欲望,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半途而废;第三,从小处始。向英雄模范学习,主要是学习的精神和思想品质,而不是学习干了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因此,青年人要善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要在点点滴滴中展现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平凡的琐事中体现自己伟大的人格;第四,不畏人言。在向英雄模范学习的过程中,很可能会招来闲言碎语,甚至是猛烈的抨击。对此,青年人不仅要做好精神准备,而且要拿出与世俗抗争的勇气,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3)在实践中锻炼、陶冶

要使道德修养达到提高人们道德品质的目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人们要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斗争中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家提倡“躬行实践”的修养方法,就是指在为人民群众切切实实谋幸福、求解放的实践中进行道德意识和情感的培养。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说:“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必须参加革命的实践,绝不能脱离革命实践。”共产主义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列宁曾经指出,旧社会遗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脱节。同样我们可以说,在道德问题上,特别是在道德修养问题上,旧道德遗留给我们的最大祸害,就是教育、修养同社会实践的脱离。这种祸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把修养说成是和实践相脱离的“修身”、“养性”、“闭门思过”。而实践早已证明,一个人如果脱离了如火如荼的实践斗争,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社会实践是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来,广大青年都比较重视参加社会实践,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的同时认识自己,澄清了许多模糊思想,并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了所学理论与社会需要的结合点,架起了书本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多层次的立交桥,这对于当代青年道德修养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还必须继续加强。只有积极引导青年人投身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才能使其真正完成道德修养的任务。

(4)严于律己,努力做到“慎独”

道德修养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它要求人们能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既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善于正视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世界上没有完人,永远不会有完人,一万年到共产主义社会也还会有缺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如果事物完美无缺,停止了发展,事物就要消灭,世界也要消灭。所以,在任何时候,世界上都不可能有完人,只有善于克服弱点的强者。我们说“自知者明”,并不是说聪明的人不犯错误,而是说聪明的人能够迅速地纠正错误。孔子日: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所谓“内省”就是自己进行反省。

“吾日三省吾身”,就是从自己的道德表现来评价自己,通过反省找出自己的不足。由此可见,“内省”是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一切道德高尚的人,都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勇于自我批评的人。由于道德修养是两种道德观的斗争,而这个斗争又是在自己的头脑里进行的,因此不但需要有自我批评,而且也需要互相批评,这样才能不断清除旧道德观念的影响,逐步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

“慎独”就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以自我批评为主的道德修养方法。它主要是指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

“慎独”一语出自《礼记·中庸》,原文是: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独”既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也是修养过程中所要达到的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是指要持之以恒地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做起;作为修养的境界,是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不做任何坏事。“慎独”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检验人们道德认识,巩固人们道德信念的一种重要实践。人们在独处之时,在无人监督的场合下,要遵守道德原则,也是需要在内心深处展开两种道德观的斗争的。

这种情况正是人们考验和锻炼自己的极好机会。人们不仅要在有人监督的场合进行道德修养,更需要在无人监督的场合进行道德修养。只有做到了后者,才是真正树立了坚定的道德信念。可见,能否做到“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高低的试金石。道德修养,贵在自觉,重在“慎独”。

总之,道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当代青年要立志成才,使自己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必须下工夫,持之以恒,从一点一滴做起。要加强实践锻炼,不断学习、不断改造,从而使自己的心灵不断净化,道德素质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