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14114900000021

第21章 道德修养与成才(1)

如果说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往往综合反映在国力上的话,那么,精神文明的程度则每每集中体现于民气之中。民气,也就是社会习气,主要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思想品质、。文化素养、生活情趣、行为方式、舆论倾向等,这一切就汇成了一个社会的风尚和风气。青年既是祖国四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因此,在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当代青年的重要职责。

一道德修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1.道德的基本含义

“道德”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mores(摩里斯),原意为风格和习惯,后来演变成内在的本性、性格、品德等意思,也有规则和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意义。在中国古代典籍中,“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规则。人们认识了“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便称之为“德”。老子虽然写了《道德经》,但指的是《德经》和《道经》。道德二字合用,始于战国时的荀卿。他在《劝学》篇中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这就是说,如果一切都能按“礼”的规定去做,就算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道德到底是什么?从古至今学者们的看法很不一致。有人把道德看作是一种知识;有人把道德看作是包括隋感与观念在内的一种社会意识;有人把道德看作是对社会有益的行动;还有人认为,道德就是“主观意志的法”,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等等。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在其主编的哲学教科书中指出:“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规范和法不同,它不是由国家强行制定和强制执行,而是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依靠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持的。”综合上述学者的概括,我们认为道德定义应当是: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以及与此相关的依靠社会舆论与内心言念来实现的调节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

2.道德素养对成才的意义和作用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每一个人都会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影响下,通过接受一定阶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锻炼和修养,不断增进相应的道德意识,培养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各自的道德品质。对于立志成才的当代青年来说,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是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要完成这一重任,就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把自己造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德与才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一个人的知识才能,体现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本领;而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则表现为他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和态度。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道德情操,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动力,知识、才能也不可能很好地得到积聚和发挥,也就不可能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由此可见,道德是人才必不可少的内在品质,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道德是确定成才活动目的的依据。选择什么对象作为、实践目的,直接受道德的控制。以剥削阶级道德为指导而形成的i目的,必然带有自私自利的色彩;以无产阶级道德为基础而产生的目的,必然有大公无私的特点。就科学研究选题而言,道德控制科学研究的选题方向,使成才主体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主观条件,确立选题方向,使选题的动机具有理性的自觉;道德影响选题的方式,使选题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还有意识地对选题的社会后果进行善恶评价,影响选题的后果。另外,道德信念对选题的坚定性也会产生重要作用。坚定的信念能使人们在成才活动中,对选择的目标充满信心,不会因社会舆论的影响和他人的鼓动而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甚至在遭到严酷打击时,也义无反顾,以高度集中的精力,不畏艰难的勇气和甘愿牺牲一切的精神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道德规范成才活动的手段。就手段本身来讲,并不存在什么道德与不道德的问题,但手段的选择必须考虑道德要求,要有对社会和人类高度负责的精神。在成才过程中,如果所选择的手段不当,不符合社会规范,就会遭到舆论的谴责和良心的自责,最终导致失败。如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种种学术腐败、各种考试中的舞弊行为,恐怕都与手段不道德有关。在科学实验方法的选择中,道德问题也很突出,如稍有不慎就会污染环境,损害群众的利益等。所以,那些品德高尚的科学家都恪守道义责任,非常注意手段的选择,使手段成为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工具。

最后,道德对成才活动结果的善恶、成败有评价作用。这种评价活动是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作为尺度,去判断成才活动结果的价值。当活动结果满足了人们的功利需要,符合某种道德观念,便被认为是成功的,而受到社会舆论的肯定;相反,如果这种活动不能满足人们的功利需要,违反某种道德观念,就会受到社会谴责。

总之,道德渗透在人们成才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对成才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因此,当代青年要成才,就必须培养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高尚道德,清除腐朽没落道德的消极影响。

二、先秦诸子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既然道德在人们的成才过程中起着如此巨大的作用,因此,能否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否吸取有用的知识和他人的长处,能否不断改过迁善,自觉进行道德修养,就成为人才成长的一个大问题。老子说:“自知者明”,“自胜者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才算高明;能战胜自己弱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又说:“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不固执己见才能做到兼听则明,不自以为是才能不断进步,不自我炫耀才能作出成绩,不自高自大才能成为领导众人的官长。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谦虚谨慎,不自是、自伐,能够自胜、自克的人,才能有所成就。

虚心才能好学,要想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孔子认为,那些“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是不足取的,明明没有知识却假装有知识,明明知识不多却冒充知识渊博,明明只知道个大概却自以为已达到顶峰,这是自欺欺人,打肿脸充胖子,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他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过去的学者是为了自己真正学到知识,今天学习的人却是为了给别人看,向人炫耀。这是在学习上弄虚作假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主张在学习上应该采取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应该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甚至应该“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树立一种“学如不及”的精神。

荀子非常赞同孔子的见解,也曾指出:

知之日知之,不知日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

学习上不要不懂装懂,不要强不知以为知,既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别人。他主张采取“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不以已所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

不要因为已有的主观成见,妨碍将要接受的知识,也就是说要虚心,不要自以为是,先人为主,不肯向别人学习,不肯接受新事物。只有采取这种态度,认识上才能达到极其透彻、毫无偏颇的境界。

业务学习上需要虚心,思想修养上更需要虚心,需要谦虚谨慎。《周易》说:“谦,德之柄也。”《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周成王封伯禽于鲁时,曾对“谦德”作过一种解释: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煎,博闻多记而守以浅者广。此六守者,皆谦德也。

这虽然是对统治者说的,但它却指出了各种有地位、有特长、有成就、有知识的人都不应骄傲自大,看不起别人,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地位更加巩固,使自己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挥,使自己的成就不断扩大,使自己的知识更加广博,这对于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启发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足。人才培养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错误,发扬优点、长处,不断进步的过程。孔子说: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君子犯错误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是很自然的,既用不着大惊小怪,也用不着进行掩饰,关键在于知过改过,“过则勿惮改”,“改之为贵”,改正了错误就会得到人们的尊重。他指出:“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错误坚持不改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小人之过也必文”,“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那些觉悟不高的人犯了错误才文过饰非,明明不对还坚持不改,这是最令人担心的。

孟子比较了“古之君子”和“今之君子”对待错误的不同态度,他说:

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而为之辞。

他认为,当时人的觉悟比孔子时已大大降低了,孟子批评的“今之君子”也只相当于孔子批评的“小人”。他们不仅“过则顺之”,将错就错,而且文过饰非,巧言令色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这不正是一种伪君子吗?其态度之恶劣比“小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孟子所表扬的多是古代的圣人贤人。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他希望当时的人们以这些圣贤为榜样,闻过则喜,闻善言(包括批评意见)则拜,纠正自己的短处,吸取别人的长处,舍己从人,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他指出,像西施那样的绝代佳人,如果脸上身上涂了许多不洁的粪便之类,行人也会掩鼻而过;而那些面貌不扬的人,经过斋戒沐浴,则可以去祭祀上帝。这说明,对于杰出的人才来说,他的缺点错误就好比蒙上了不洁之物,如不及时改正,人们都会讨厌;而过去有错误的人,如果能洁身自好,大家也会欢迎。人是发展变化的,优点长处、缺点错误只能说明过去。有长处的人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更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知错不改;有错误的人,也不必自暴自弃,只要改过自新,仍有光明的前途。

荀子也强调改过迁善,认为“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的人才能不断进步。有些人,“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固有严重错误而讨厌别人批评,表现很差却喜欢人家吹捧,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还拒绝别人纠正,这样的人只能错上加错,被人们所唾弃。

究竟如何纠正错误、发扬成绩呢?先秦诸子提出了不同的办法。老子主张自胜,孔子主张自克,并提出了“克己复礼”的著名命题,即以周礼为标准,克制自己的欲望,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都要以礼为标准,经常进行自讼、自省,像曾子说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都要对照检查,经过自我检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这里主要强调的是自我改造。

同时,孔子也主张善于交友,虚心接受朋友的批评和忠告,“择其善者而从之。”他曾提出了选择朋友的标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与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便有益;与专搞歪门邪道的人、当面恭维背后毁谤的人、花言巧语、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就有害。“朋友切切”,朋友之间应该心心相印,互相督促,相互切磋,取长补短,而不要互相吹捧,互相包庇,更不要党同伐异、狼狈为奸。为了通过交友促使自己进步,他还主张选择合适的住处,“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住处最好是仁德之地,选择住处不与仁德的人在一起,就不能算明智。

墨家集团有严格的纪律,他们强调是非功过应以天意民心为标准,“天之所欲则为之,天所不欲则止。”凡是不符合天意民心的事都要及时制止、及时改正。为此,墨子提出了这样一个交友标准:

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辨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

对那些不肯帮助别人的守财奴不能当做朋友,对那些不遵守仁道、知识浅薄、不能明察是非的人,也不要与他们交游。在这里,他不仅强调了朋友之间在物质上的互相帮助,同时也提出了在思想上、知识上的互相取长补短。

孟子认为改正错误的主要方法是以圣人为师,“反求诸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