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14114900000015

第15章 先秦诸子与当代学者对成才规律的探讨(3)

正是有了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孔子才提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我不怨天尤人,下学人事,上达天理,上天总会了解我的。墨子也说:“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一个志向坚定的人,在顺利进取之时不会心满意足,停步不前;身处困境则内省不疚。虽然处于平民之中,也没有怨恨之心,因为他对自己的志向充满了自信。荀子则认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人处逆境,应作出主观努力,自己不能成才反而怨天尤人,这正说明他们缺乏见识,未免太迂腐了。在《荣辱》篇中,荀子又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他认为“节遇谓之命”,即偶然碰上的叫做命。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不会抱怨别人;能正确认识不幸遭遇的人则不会怨天。抱怨别人只能说明自己没有办法,走到了穷途末路;埋怨上天则说明他没有志气。这都是强调身处逆境的人应坚持自己的志向,在逆境中求发展,不要总是强调客观原因,因此他认为,君子处逆境的总原则应该是“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究竟什么是儒家所说的“道”呢?有人解释说:得道、正行就是忠君。也就是说,只有忠君才符合“道”。于是提出一个问题,在乱世,国君不行仁义,如果忠君就会失民,但不忠君又会废道,这时又如何安贫乐道呢?孟子和晏子对此作出了解释。

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主不行仁义,等于是独夫民贼,人们起来推翻他是诛一独夫,这是完全符合“道”的。

晏子则说:

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荀持民矣,安有遗道!荀遗民矣,安有正行焉!

所谓尊君、正行、得道都应以民为本。得到人民才是正行,失去人民就是失道。在君主有利人民时,可以拥护他、尊重他;在君主危害人民时,必须反对他、背叛他。忠君不是“得道”的标准,忠于人民才是万世不变的公理,因此晏子主张:“不怀暴君之禄,不居乱国之位。”禄位的高低并不标志着一个人是否成才,在暴君手下做官等于是助纣为虐,充其量只能是歪才、奸才。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才能真正做到安贫乐道,善处逆境。

真正的人才都具有社会性、人民性,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他们不是君主或某个上级的奴仆,不能只对君主和少数人负责。

为人民的利益而学习,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成才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也绝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才是如何对待逆境的最高原则。

3.逆境人才的几个主要特点——实践性、独创性、坚定性和远见卓识

逆境使一个人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了解下层人民的生活,学到许多从书本上、学校中无法学到的东西。如舜发于畎亩之中,了解社会生产情况;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知道奴隶的生活和工作状况;胶鬲、孙叔敖、百里奚也都熟悉社会,看到了社会的弊端。因此他们一旦执政,就能制定一些符合实际的政策,或实行一些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而屈原被流放民间,学到了许多他当贵族时没有学到的东西,熟悉了人民的思想和语言,这才有可能写出《离骚》那样高水平的作品。这正是逆境人才的实践性。它说明人才产生于人民之中,社会实践才是人类知识和智慧的唯一源泉。

逆境还可以丰富人们的学识,使人们增长才干,培养出一些多才多艺、有创造性的人才。管仲、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等都是这样的人。有人曾问子贡:孔老先生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是上天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反驳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不试,故艺。”我年轻时生活贫贱,所以许多平常人干的事我都会干。后来又不被国家任用,正好有机会认真钻研,所以才具备了这些才能。他们变不利为有利,有意识地在逆境中吸取营养,增长才干,逆境反而成了他们学习和成才的大学校。

不经盘错不成才,功业都从患难来。自古雄才多磨难。经过逆境磨难的人才一般都具有坚毅的性格,百折不回的精神,勇于斗争、不怕失败的品质,这就是人才的坚定性。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又说:经过磨炼的人才“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磨也磨不薄,染也染不黑,具有坚定不移的意志。

墨子也主张人才要多经磨难,他举例说: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晋文公曾被迫流亡十九年,齐桓公也曾避难外国,越王勾践则投降了吴王,备受屈辱,但他们却从此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激发了自强的意志,了解了社会的弊病,找到了成功的办法,终于作出了称霸天下的成绩。

孟子在列举了舜、傅说、管仲等人的例子后曾说: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人在逆境中,身体、思想、能力将受到全面的锻炼考验,增益许多原来没有的本领;可以认真总结自己的弱点、缺点和错误,有机会进行反思,将失败的教训变成成功的借鉴;还可以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这样才能担负历史的重任。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批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臣子,外面又没有敌国外患,这样的国家就会灭亡。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疾风识劲草,烈火炼真金。”逆境正是一个大熔炉,它可以锻炼出像孙悟空那样火眼金睛、铜头铁臂的真正人才。

逆境人才经过正反两个方面的考验,而且见多识广,因此一般具有远见卓识。孟子说:

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痰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人们的德慧术智都存在于患难之中,尤其是那些孤臣孽子,即处于逆境当中的人才,由于经常为其不安的处境而操心,因此对患害的考虑也比别人深刻,而成为深思远虑、通达事理的人。

荀子甚至认为,逆境是培养杰出人才的必修课。

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

“隐者”指居住在山林岩穴、社会下层的人;“佚”同“逸”,指经历过流亡生活的人。生活在社会上层,没有深入过社会实际的人,不可能有深谋远虑;没有经过艰苦磨难的人不可能有广阔的志向。

老子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其中也包含逆境有利于人才成长之意。《韩非子·解老》篇就从这个角度解释了老子的这句话:

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日:“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

逆境人才“思虑熟则得事理”,这正是他们在祸患中锻炼出来的远见卓识。

社会是复杂的,只有经过实际生活锻炼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复杂局面;历史任务是艰巨的,只有经过艰苦磨难的人,才能担负历史的使命。“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正确地认识逆境成才的规律,有意识地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磨炼,用乐观主义的态度去迎接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和艰险,只有这样,才有希望成为有抱负、有造就的杰出人才。

三、当代人才学者谈人才成长规律

近年来,不少人才学者对人才的成长规律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先后发表过一些论文与专著,如王通讯先生的《试论人才成长的几个规律》、《人才学通论》中的有关章节,钟祖荣先生在《现代人才学》中对“人才成长与出现的规律”的论述,以及叶忠海先生在《人才教育学》一书中所谈到的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成才规律等。

1.王氏成才规律

1994年,王通讯先生为我们编写的《大学生成才导论》写了一篇序言,其中比较集中地论述了他对成才规律问题的看法,他认为:“作为一种成才现象,必定有一些规律蕴含其中。那种认为人才成长无规律可言的认识,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随后阐明了他对成才规律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成才规律是人才学规律的组成部分,不是全部规律。

要而言之,人才学规律包括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的规律,它们是:人成其才规律、人尽其才规律与人才辈出规律。

(二)凡规律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又是客观存在的,当人们顺应它的时候,可以办成事情,实现愿望;当人们违背它的时候,就会受到阻碍或惩罚。

(三)凡规律都是简单的。大自然喜欢简单。有人称,他发现了人才成功的规律,一共20条,四六对句排了一大串。这里面注定有不是规律的“规律”。应该精心研究,加以综合分析,剔除滥竽充数者,保留应该保留的部分。